笔趣阁 > 短视频通古代,皇帝们羡慕哭了! > 第806章 清末最后一个文圣人?朱熹点赞!李贽:真敢啊!

第806章 清末最后一个文圣人?朱熹点赞!李贽:真敢啊!


【史上最能折腾的“圣人”康有为,凭什么被称为近代第一渣男?】

【他曾是维新变法的精神领袖,却在晚年迷恋上了18岁的小姑娘。】

【71岁高龄的他,不顾世人非议,执意要娶自己学生的女儿邱昭为妾。】

【这位清末民初的大儒,在印度期间还与多位年轻女子保持暧昧关系。】

【除了感情生活混乱,康有为还是个投资高手。】

【他在墨西哥城炒房圈里大展拳脚,靠着房地产投机赚得盆满钵满。】

【这位口口声声要救国救民的思想家,在国外过着醉生梦死的奢靡生活。】

【他总是跟人借钱却从不还,甚至连清廷和日本政府的资助都来者不拒。】

【作为一个自诩儒家传人的大师,他的学术著作却频频被指控造假。】

【在《新学伪经考》中,他被发现篡改史料,为自己的观点强行寻找论据。】

【戊戌变法失败后,他的政治立场更是摇摆不定。】

【先是支持袁世凯称帝,后又急忙反对,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政治墙头草实录。】

【这位口中高喊变革的“圣人”,私底下却活成了自己最痛恨的那种人。】

【但不可否认,正是这样一个充满争议的康有为,为华夏近代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古人看罢,一脸迷惑。

这得是个什么人物,能矛盾成这样?

这等反差,就如同看到一位饱读诗书的君子突然在街头耍起了流氓把戏。

不过,能有如此思想的人,真能做出这种事?

说不定也是天幕胡说八道呢。

……

明朝位面。

看到天幕上的内容,李贽不由得仰头大笑。

这位号称圣人的康有为,竟能将生活过得如此精彩!

既然敢于标新立异,那做事就不该在乎世俗眼光。

不过这般行事未免太过招摇,连投机钻营都做得如此高调。

若是换作自己,也绝不会如此张扬。

敢在思想上掀起如此狂潮,想必胆子肯定也不小吧!

李贽很好奇,这样一个人物,身上到底发生过什么事。

【康有为的开挂人生,从一个落榜生开始。】

【1858年,康有为出生在广东南海的一个官宦世家。】

【小时候的他不爱读书,整天在外面疯玩。】

【直到13岁那年,他突然开窍。】

【为了追求理想中的圣人之道,他每天只睡四个小时。】

【白天读书,晚上继续读,困了就用凉水泼脸。】

【为了不让自己睡着,他还特意找了个又窄又硬的木板凳来坐着看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快他就把四书五经倒背如流。】

【但是科举之路可没那么顺利。】

【21岁那年,他第一次参加乡试,结果名落孙山。】

【接连几次落榜也没能打倒他,反而让他看清了科举制度的弊端。】

【在这期间,他开始博览群书,研究西方文明。】

【不仅如此,他还跑遍了大半个华夏,亲眼见证了清朝的积弊。】

【这些经历为他日后的维新思想打下了基础。】

【后来,他开办“万木草堂”,开始传播自己的思想。】
【很快,他的学说就吸引了大批年轻学子。】

【其中就包括后来大名鼎鼎的梁启超。】

【梁启超第一次听康有为讲学时,就被他的学识和见解所折服。】

【这位后来被称为“维新领袖”的康有为,正是从这时开始崭露头角。】

【在他的课堂上,不再是死板的八股文。】

【他讲授变法维新的道理,分析时事政治。】

【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当时可以说是开创先河。】

【也正是这段时期,为他日后影响华夏近代史的重大变革埋下了伏笔。】

南宋位面。

正值暮春,朱熹与陆九渊漫步在武夷山脚的书院前。

新修的廊檐下,十数名学子正在埋头诵读。

远处,几株桃花尚未谢尽,零星点缀在嫩绿的新叶间。

看完康有为的故事,朱熹捋须微笑,转头对陆九渊道:“你我虽常有争辩,但今日看到这后生,倒是让我颇有感触。”

陆九渊轻摇手中折扇:“朱兄这是要认同他不拘八股之说?”

“九渊啊,你我争论这么多年,今日倒是找到了一个共同话题。”

朱熹指着天际渐渐消散的画面:“这康有为,虽说年少贪玩,但十三岁后的奋发图强,却令人钦佩。更难得的是,他并未被科举的桎梏所困,而是放眼天下,广览群书。”

“确实如此。”

陆九渊收起折扇,正色道:“尤其是他创办万木草堂,不拘泥于八股制艺,而是关心时政民生,这般胸怀,倒是与朱兄你年轻时颇为相似。”

朱熹听罢,踱步至廊下,望着正在读书的学子们:“说起来,当年我也曾不满于科举之弊。

虽然我们提倡以圣贤之道为本,但若不明世事,又如何能致用?

这康有为能将经典与现实结合,又能吸引如梁启超这样的俊才,足见其人确有真才实学。”

一阵春风拂过,带起几片桃花瓣飘落在两人之间。

陆九渊微微一笑:“朱兄,你我虽然理念有异,但对于人才的鉴识倒是相同。

这康有为能在科举失意之后不失其志,反而更加开阔眼界,着实难得。”

“正是。”

朱熹点头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后生能做到这两点,已然超越了许多束缚于科举之人。

若是生在我们这个时代,定能与他好好论道一番。”

说着,他转身走向一旁的学堂:“走吧,该去给学生们讲学了。”

陆九渊跟上前去,笑道:“今日倒要看看朱兄如何将这番感悟用于教导学生。”

两人说笑间走进学堂。

……

明朝位面。

顾炎武正坐在书案前研读《日知录》的手稿,忽见天际异象,不由得放下手中的毛笔。

看着天幕上浮现的画面,他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

这小子有股子狠劲啊,倒是和我年轻时差不多。

特别是康有为开办万木草堂,不拘泥于八股文章,而是讲授时事政治的做法,更是让顾炎武忍不住击掌称赞。

虽说活在不同的时代,但这种实学精神,确实令人佩服。

看完天幕上的内容,顾炎武摇头晃脑地坐回书案前,提笔在纸上写下几个大字:“习实学,求实功,务实效。”

【说起康有为的功绩,就不得不提他在维新变法中的重要角色。】

【1895年,甲午战争惨败后的清朝,像一个病入膏肓的病人。】

【就在这时,康有为联合了1300多名举人,向光绪帝上书请愿变法。】

(本章完)


  https://www.biqivge.cc/book/77205188/303022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