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6章


这就跟打仗一样,先占据最高点,从上往上下射击会更有优势。

“等会儿开会的时候你就知道了。”王明德恨恨的说道。

他往会议室去。

陆浩等人也进了纺织工业局,步入会议室。

会议室里,兴盛制衣厂的领导还是原先的那些人,都过来了,员工代表这边则是赵贵发,跟上次开会的时候一般,这部分人员没有什么变化,而私人老板这边,也还是上次的几个人,再加上陆浩。

虽然几名私人老板对拿下兴盛制衣厂已经不抱希望,并且兴趣不大,但还是过来陪着坐一会儿,听一听。

最大的变化是纺织工业局,除了李宝明之外,还有其他几个重要的领导都在,上次陪着李宝明一起去兴盛制衣厂开会的两个人反倒不在。

明显的级别不够,这次会议就没参加。

上次陪着李宝明一起过去,是负责给李宝明打打下手,或者说是充当一下门面,毕竟如果只是李宝明一个人过去,会显得李宝明好像是跑腿的,如果跟上两个人,就有了领导的样子。

“人都到齐了,那就开始吧。”坐在主位的纺织工业局领导看了一下众人,发了话。

最后一眼是看向李宝明,意思是让李宝明起个头。

李宝明也明白会议的流程和开场白,开口道,“这次的会议,是讨论兴盛制衣厂的问题,兴盛制衣厂放在江城的纺织行业中,算不得大厂,只是小型企业,而是特困企业,但是面临的问题,纺织工业局和市里都非常的重视。”

“这次会议由纺织工业局的副局长刘振义主持,另外,还有经营处的杨兆辉主任,以及……”李宝明手没有动,仍旧搁在桌子上,但是介绍的时候,视线会朝着相应的人员看过去,并且稍微的停顿一下。

能让人知道哪个领导是哪个人。

介绍完了一众纺织工业局的人员后,李宝明又将兴盛制衣厂的一众人,再有陆浩等人都介绍了一遍。

这个时候,坐在主位的刘振义副局长才说道,“江城的纺织行业一直都是江城市的支柱产业,明末清初的时候,江城附近的农村家庭就兴起了手工机器纺织,使用的是手摇纺车,木制或者是铁木织机,除了自用外,还到市场上销售。”

“清道光二十年,也就是1840年左右,黄冈、团风、新洲、汉阳等地的织户逐渐的迁移到武昌、汉阳和夏口三镇,形成了庞大的手工织布业,发展势头非常好。”

“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武昌先后开办了省织布局,省纺纱局,省缫丝局,和省制麻局,被称为四局,投资的资金达到284万两,有职工4500人,从英国进口布机1100台。”

“建国后,江城市一直非常重视纺织行业,纺织行业的行情也非常不错,1957年到1985年,全市国营纺织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达到43亿元,相当于1985年全市地方纺织企业固定资产原值的6.4倍。”

刘振义简单介绍了江城纺织工业的辉煌和成就。

他叹了口气,“但是近几年,却出现了一些危机,因为市场的放开,竞争的加剧,不少纺织企业经营都比较困难,市里,包括纺织工业局一直都在想办法解决。”

“兴盛制衣厂的问题,市里和纺织工业区一直都有关注,也一直在想办法解决,几天前,李主任代表纺织工业局去了一趟兴盛制衣厂,跟各位已经碰到头,回来之后,咱们一众领导又加班加点的开会讨论,有了大致的解决方案。”

“原本,咱们是倾向于将兴盛制衣厂的车间或者是生产线承包,出租,但是,考虑到兴盛制衣厂一众员工的感情需求,所以经过慎重的讨论和商议,并且经过市里批准,兴盛制衣厂可以向私人出售全部的产权。”

“但是,有前提条件,一个是接手兴盛制衣厂之后,厂里的员工在5年之内不能被随意辞退,5年之后,即便要辞退,也得要补偿到位,再有一点,兴盛制衣厂不少的员工现在住的房子产权是厂里的,或者是大部分产权在厂里,接手兴盛制衣厂后,得要让员工主动配合,将住所的产权从厂里购买到自己的手中。”

最后一点才是最为重要的。

谁接手了兴盛制衣厂,谁就要负责说动兴盛制衣厂的员工购买住所的产权。

这是一件非常棘手的事情。

听到这个话,赵贵发立刻就急了,“刘局长,那房子都是咱们自己的房子,怎么还要购买?先前王明德说让我们购买产权,他那是巴不得在饮料厂垮之前再捞一笔,怎么现在纺织工业局负责这件事,还要我们购买自己房子的产权?”

他很不理解。

跟大多数员工一样,认为房子就是自己的,不应该购买产权,先前王明德说要购买产权,那是王明德在使坏,现在纺织工业局出来主持这件事情,就应该正本清源,将先前王明德的错误行径摒弃掉,怎么还能延续呢?

“老赵,你不要乱冤枉人,先前就是你们这帮人在记者面前编排我,现在又在纺织工业局的领导面前编排我。”王明德抓住了机会,“购买你们住所的产权,这件事情是市里的政策,纺织工业局是依照市里的政策给我布置的任务,而我也是根据纺织工业局的文件做的执行。”

“明明是在完成领导和上级布置的任务,你却说我是在制衣厂垮之前再捞一笔,你这是含血喷人,我在制衣厂厂长这个位置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些年一直勤勤恳恳,为了制衣厂呕心沥血,要走了,身上却还要被扣这么大一个屎盆子,我冤啊。”

他捶胸顿足,好像真的为制衣厂鞠躬尽瘁,但是不被理解,非常痛苦。

“其他的事情不说,就单说住所产权这个问题,的确是市里的政策。”刘振义说道,“为了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住房制度,住房经济的良性循环,江城市1984年就开始推行住房商品化,探索住房制度改革的途径。”

“员工购买住所产权,就是住房制度改革中的一项。”


  https://www.biqivge.cc/book/77121349/181938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