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池儿坡
日子一天天的过着。
三间大酒坊也快要竣工了,米糕生意也越做越好,渐渐有了知名度。
这天早上眼看干一会儿就要完工了,林初秋突然想到自家可以养猪啊。
现在他们家要吃肉还要到镇上去不说,每次最多买四五斤,这还是这几天大伙做工的加餐。
想到自家酿完酒后会有很多酒糟,这个喂猪就很好啊,营养很大再掺杂一些谷糠壳子,夏天也可以打猪草,喂几头不仅可以自家吃还可以卖钱,简直是一举两得,而且自家也可以多喂些鸡鸭之类的。
所以要建一个猪猪房。
林初秋一提出这个想法,全家通过,尤其知道这猪可以自家宰了吃,简直不能再同意了。
就连吃过一次红烧肉的爷爷也笑呵呵的答应了,还说秋丫头就说有脑子。
最后火速决定在离酒坊较远,但是从老屋屋后这边走小路过去还好的地方建造。
在早上大伙上完屋顶后,爷爷说了要盖猪圈的的事,大家也一口答应了,要不然今天这也算不了半天,还不如有活直接干一天呢。
前面定了一小批砖没派上用场,这次刚刚好。
在打平地基后可以铺一层砖,到时候在睡觉的地方铺上干草,再打个吃饭的大木槽。
林初秋给爷爷交代,可以在养猪屋后的下面开一个小孔,在再相应的位置挖一个大坑,把废物排到里面,发酵好了还可以当地肥,铺砖的时候也可以稍微倾斜一点,夏天味道大,选择建猪圈的位置离小河不远,可以直接拿水泼洗,这样干净不说,猪也不容易生病。
爷爷也觉得是这个理儿,不明白的地方和秋丫头讨论了一番就兴冲冲的去了。
因为猪圈要求不大,墙体也薄,到了晚上就大差不差了,接下来的细杂活,家里的男人们也能完成。
大家下了工,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回家,而是在林家院子洗了手脸,三五成堆的聚在一起说话,个个脸上都有压不住的喜意。
林家人知道这是在等发钱,也没墨迹,这钱奶奶早就准备好了。
下午的时候,就林初秋和林安远兄妹在数铜板,在林初秋的强烈要求下,哥哥每天都会教她识字。
林初秋也不敢表现的太突出,就拿毛笔字也来,很符合她这个初学者,但是在算术方面可谓是一骑绝尘,就连哥哥有时也要问她呢。
这不,今天下午,这个重大的活计就落到她和哥哥头上了,不过林初秋也很享受,怪不得好多人都喜欢铜板呢,一个个串在一起沉甸甸的可有成就感了。
奶奶专门剪了好多麻绳,因都是干了七天,工钱都是一样,数起来也方便,除了有两个专门请的木工师傅,这个另算。
一个人一天三十文,一共七天,也就是二百一十文。
可别看这个钱少,林初秋专门问过家里人,现在给老百姓挣钱的机会很少,再说现在的村子大都是自给自足,就算是镇上做小本生意的,也是人家祖上传下来的,外人想要做生意,很难立足。
所以林初秋家这次挣钱的机会是很难得的,这次才一下来了三十多人。
大家排队,一一领了自己这些天辛苦挣来的钱,爷爷让他们当场在数一遍,确定无误后,在自己上工记名的本子上按上自己的手印就算完成了。
木工比大家都高,一人给结算了一两,算是很高的工钱了,两个师傅也很高兴,说下次盖房还要叫自己啊。
林家也笑着答应,这两个师傅木工不错,物件都做的精细。
最后领钱的时候,一人还给包了一袋五颜六色的小圆子。
这下大家更开心了,他们也是知道这东西是林家拿来卖钱的,现在不仅爽快的结算了工钱还给了糕点,回家的路上都是喜气洋洋的。
得嘞,刚到手赚的米糕钱还没有捂热就又没了。
好消息是家里的果酒可以出窖了,还有五桶酒也可以蒸馏了。
新酒坊还得晾几天才能使用。
晚上,也是为了庆祝新房建成,林初秋亲自下厨做了几个菜,有绵软可口的肉末茄子,脱骨吮香红烧排骨,还卤了一些鸡爪和和鸡蛋。
爷爷开了一坛青梅酒和一坛梨子酒,大家都有份儿,就连小孩儿也在林初秋的争取下获得了半碗。
酒塞打开的瞬间就有一种属于果酒的香气扑面而来。
青梅酒倒在碗里是淡淡的紫红色,有颜色但是却不厚重,有通透感。
再尝一口,入鼻的先是梅子带着的果香,然后舌头尝到的瞬间,就激发了你的味蕾,有点酸也有点甜,酒味似涓涓流水夹杂在山间河流中,需细细品尝能到砸吧到其中滋味。
不似黄酒那么内敛沉稳,后劲博发,像一位学识渊博的老者;也不想清酒那么热情张扬,非黑即白,像一位意气风发的少年;而是一位不谙世事的娇俏少女,甜美天真,无忧无虑。
在来看梨子酒,色泽淡雅,酒味含蓄,她仿佛就是一位知心大姐姐,懂的聆听和解忧他人的苦难。
林初秋本来想纯一起个名字的,但是每种酒都有他独特的味道,就按最本质的叫就行了。
前面就说过,家里的女眷肯定都喜欢这个酸甜味的果酒,果然,一个个都喝的特别幸福。
就连五岁的小初冬也有一个小碗底,喝了一小口就说:“甜,好喝,奶奶这个好喝。”
仰头一下子喝完了,然后抹抹嘴,端着小碗,“爷爷,爷爷,还要。”
“真是个小馋猫。”爷爷又给倒了一小点梨子酒。
“可以启封了,就是家里的陶罐又不够了,好在前两天秋丫头说果酒应该差不多了,就去永信哥家说了一下,明天也差不多了,然后明天就过滤一下酒渣子和底下的酒糟。”林柏川说道。
林初秋思考了一会儿说:“这批果酒过滤完,大酒缸和和木桶就腾出来了,房子也好了,就该继续酿黄酒了,毕竟黄酒才是根本。”
林柏河这时插嘴道:“秋丫头,有个事儿一直想给你说来着,光忘,就是我的好兄弟郑四儿的爷爷不是有一片李子园嘛,这两天看也差不多要熟了,不是知道我家前面酿果酒嘛,他不好意思来问,就托我来问问,这不,要是刚才不提这茬,我都给忘了。”说着还拍了一下自己脑门。
林初秋没想到果子酒还能接着酿,自然是应着了。
话说,这果子酒林初秋打算定位高一些,在听了钱掌柜的建议后,就考虑果酒的消费群体,主要是女性,而且是能消费起的。
价钱也算不高不低,就定为一斗八十文。
可能有人会担心说村人都参与了果酒的制作过程,价钱定这么高,不怕到时候村人自己酿了去。
其实完全不用担心这一点,一来是普通人家想搞这个,没有一些酿酒器具还搞不来;二来是他们只参与了果子的清洗和扎孔,最后的装桶和发酵都是林家自己来弄的,都是避着外人的其实后面的挺简单,但是别人不知道啊,以为特别复杂。
就像黄酒一样,要是特别简单和有条件,都去酿了,这十里八村的就林家一家人在酿,可见不是那么容易。
现在先清算一下家里酿好的库存,黄酒有六桶,梅子酒有三十二桶,梨子酒有十桶。
这些酒都卖出去大概可以挣四十二两多,总算有笔大的进项了。
然后再要加黄酒和果酒的话,木桶明显不够,刚好给自家修房的木工师傅手艺不错,商量了一下,就干脆在他们两家定了。
好在两个师傅是亲戚关系,是村里的杨师傅,一个五十多了还有一个是他的侄子三十多岁,跟着学了二十几年了。
说好明天一早就去杨木工家去说一声,要五十个五十斤的大木桶。
还有酒坛子要一直烧着,明天也要再去说一声。
清晨,一早吃完饭爷爷去了杨木工家,爹爹和小叔套着牛车去了林永信家,顺便把前几天烧好的酒坛拉回来。
果酒就打算直接用一斗或是两斗的坛子装,自家也提供不起好看的瓷器,就让钱掌柜的去张罗吧,林初秋已经认定广味轩了。
好在要蒸馏的黄酒不多,半下午功夫就全部装好了。
果酒过滤的也快,一家人忙忙碌碌一天也忙完了。
酒糟也没扔,要给猪崽攒着。
这两天跑村的三人也在打听着哪个村有卖小猪崽的,还真给陈回儿打听着了,是一个在半山窝窝里的小村子叫池儿坡,村子很小只有十几户人家,确有好几家都有祖传的生存的手艺,所以这世世代代的也算是安于一方。
村子的人也不常出去,只有买盐或者嫁女娶妻大事才出去一趟。
要说陈回儿也是机缘巧合,其实三人也不是一直顺利的,就说那一天,陈回儿在池儿坡下面的村子叫卖,刚开始还不错,就是买的人不多,陈回儿外表也看着老实可欺,就有那不想掏钱买但是眼馋的二流子混混,想在半路勒索劫糕。
那几个混混也没想着伤人,就是想抢几块糕,但是陈回儿可是把这些糕当做自己的命,那能让他们得逞,一来二去就拉扯起来了。
就在混乱之际,路过的金朴三人看到了,单纯善良的他们解救了被“欺负”的陈回儿,别看金朴长的人高马大,其实都是唬人的,人倒是很好,热心肠。
起初,陈回儿也害怕长的吓人的金朴,可看他不仅帮自己解决了麻烦还要陪同他一起出村子,陈回儿就安心了。
其实像金朴这样凶神恶煞的人在池儿坡还不少,主要是因为他们祖上就是逃难过来的,一路上历尽万险,一块儿的人由原先一个村子的慢慢的也丢的丢,死的死,又和别的逃难的人聚在一起,就这样最后杂西杂八的十几人定居在池儿坡,发展到现在也就十几户。
他们也会制作简单的机关陷阱,外面就没有能进他们村子的,连收税的官差也进不去,一来二去,这个村子就很少有人知道。
几人一一介绍了,除了长的高大吓人的金朴,剩下的两人,年长的叫简楼,是金朴妹妹的丈夫,十五六的少年是简楼的儿子叫简天。
三人也知道这个腼腆卖糕的青年叫陈回儿,人也不错,还给他们分了好吃的绿豆糯米糕和红薯小圆子。
几人当即热络起来了,边走边聊,尤其是简天那小子,一直阿回哥哥长,阿回哥哥短的问东问西。
这也不怪简天,这还是他长这么大,第一次出远门呢,对外面的一切事物都好奇。
陈回儿也无意间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就是金朴家本来就是养猪崽的,他家也是靠这个卖钱换盐,前一批小猪崽已经买了,这次的七八头也快两个月了,也快到抓的时候了。
陈回儿是知道林家要小猪崽的,但是不确定要几头,就约定好五天后在池儿坡下面碰头,到时候在商量要几头。
https://www.biqivge.cc/book/76836427/2422362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