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你这娃娃,能不能听点话啊”
眼看陈洋摇头拒绝,陈德仁两口子坐不住了,气不打一处来,别人家的孩子在24岁这个年龄都已经当父亲了。
他们家这个倒好,都什么时候了,别说是结婚生孩子,连个亲都不愿意相。
有时候是真的能把人气死。
“你自己不结婚想怎么浪就怎么浪,可你能不能也为我和你妈考虑考虑”
陈德仁吃不下饭了,气的神色难堪。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老两口只要和陈洋一谈及终生大事,总是要被后者气的吃一肚子气。
“爸,不是不结,而是不着急结,时代变了,咱们在城里住了这么多年你该知道,城里和农村是不一样的,远的不说,隔壁老吴家的二小子比我还大一岁呢,不也是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结婚的动静吗”
陈洋顶着一张笑脸,努力解释。
他是个正常男人,性取向真没问题,对女娃也喜欢得很。
要是前世,自己谈不到恋爱,家里如果能给介绍,他求之不得,绝对不会有丝毫推脱,只要女方能看上他,那怎么着都行。
和纪彩丽结婚就是这么个道理。
可他现在是重生者。
既然重生了,很多事就得自己掌握主动权。
像前世没有机会、能力自由恋爱这种事,这一世至少是要避免的。
更重要的是,不管相亲也好,自由恋爱也罢,都需要钱。
他现在没有钱。
事业才刚刚起步,别说是赚大钱了,就是赚第一桶金都需要一定时日。
这种时候,那是真的没心思去考虑结婚的事。
父母有父母的想法,有他们的负担,这点陈洋清楚。
可他只能让老两口暂时继续担着这种负担了。
“你不说吴家二小子我还不来气,人家读完大学又读研究生,迟一点结婚是正常的,反过来再看看你,一天到晚不知道晃荡什么”
陈洋的话成功招致了父亲的白眼,后者觉得陈洋是真的有脸说,他都没脸听。
想当初陈洋和吴家二小子一块儿上的学,高中也在同一个学校。
可同校却不同命。
人家高考不但考上了大学,还是一本,在他们家附近这片儿,好好的扬了一把名,算是光宗耀祖了。
可陈洋呢。
别说是考上一本了,他的分数距离三本线还都一大截呢。
住在同一片天地,一个一本,一个三本都没考上。
他陈德仁怎么能不气呢,那段时间,每次大老远看到吴老大,他都自觉绕着走,真是脸上无光。
这些事,陈洋又不是不知道。
现如今竟然还好意思和人家比起谁后面结婚了,比得着吗?
在他看来,那是自取其辱。
人家吴家二小子是研究生毕业,将来结婚的对象闭着眼睛去找也不见得能差到哪里去。
“又来了,又来了”
父亲一说当年高考的事,陈洋就忍不住头大。
每次一不小心提到这个话题,父母总是轮流着对他一阵叨咕,这么多年,还真就没变过。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学习这种事儿也讲究天赋,我在学习这方面一窍不通,本身就和吴家二小子比不了”
陈洋每次都用这个理由“反驳”。
重生这一世。
他甚至更认可这句话了。
学习这玩意儿就是分人。
同样7岁开始上一年级,同样的学校,同样的代课老师,同样一门课。
有人一听就会,有人努力思考一下也能懂。
可有的人你就是给他一个周的时间也捣鼓不清楚其中的道理。
这就是最真实的情况。
难道是因为后一个孩子智商有问题吗?
不见得。
只能说,这就是和天赋有关。
“我没时间和你扯这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反正你外公给你打听了一个大女子,你要是不抓住机会,以后打光棍,可别怪我们当父母的”
陈德仁摆了摆手,他不想再和陈洋继续这个话题了,越说越气。
话说回来了。
陈洋这孩子其他方面都挺好的,平时也很听他们两口子的话,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
可就是一提到结婚就不行了。
上次和纪彩丽相亲,还是他们俩多次催促的结果。
说来说去,这真是一件愁人的事。
儿女谈婚论嫁,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是当父母必须要完成的一个“任务”。
可是到了他这里,想要尽快完成任务怎么就这么难呢。
陈德仁叹了一口气。
也许还是和自己没钱有关。
儿子陈洋经历了上次彩礼谈崩的事情后,现在越来越排斥相亲,这八成就是因为家里没钱给闹的,自尊心受了打击,面子上过不去。
陈德仁觉得这原因最终还是要归结到他的身上。
如果不是他当年做生意贪欲太大,也不至于让这个家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无法摆脱负债的囧状。
“你们俩就别唉声叹气了,我肯定会结婚,也保证抓紧这方面的事儿,看到对眼的姑娘肯定不含糊,争取第一天就领回来”
陈洋意识到父亲又在自责愧疚了,心里不忍心,所以马上转移话题,也说一些好听的话。
平心而论。
这些年他并没有因为家穷责怪埋怨过父亲。
怎么说呢。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他们家是有债务,可父亲能让他们家在很多年前就从农村土山沟来到城里,这已经是很多人一辈子都追不上的事了。
他们家再寒酸。
那也是城里人。
每天能看到新鲜的事,能做公交车,能吃新鲜的蔬菜,时不时再吃点肉。
这可比住在农村好多了。
他们要是在农村,那陈洋的童年就是在放羊、种地这种“趣事”下长大的。
这难道不艰苦吗?
显然还是很艰苦的。
每次想到这些,他不仅不埋怨父亲,反而觉得自己已经够幸福的了。
………
国庆复工以来,陈洋当务之急需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代替齐衡和银行对接资料,尽快把35万贷款拿到手。
这是齐衡国庆期间就交待给他的事。
陈洋自己也很上心。
首先是齐衡的事他不能怠慢,其次就是35万贷款里面还有他3万呢。
贷款早一点审批下来,他也就能早一点能拿到钱。
一大早。
陈洋就提着文件包来到了中国工商银行。
工商银行时下在静安区有3个支行。
陈洋去的是老城区这边的那一个。
这个支行历史最悠久,是静安区最早的工行。
陈洋也不知道齐衡是怎么和这个工行的领导搭上关系的。
https://www.biqivge.cc/book/75901007/71787503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