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成罪臣子被流放后 > 第3章 第三章

第3章 第三章


卫嘉还记得,以前卫爷爷休沐时讲古,提过自家的来历。

        卫爷爷生在某个小县城里,算不上奢侈但能吃饱穿暖,垂髫之时,跟小伙伴一起在私塾外玩耍,虽听不懂先生教的什么,却能完整复述,当时曾祖父举着爷爷,高呼吾家麒麟子,转而一门心思的培养这孩子念书,卫爷爷就此踏上科举之路,待到成年时,又跟同乡的卫奶奶结亲,三十四岁时升迁搬进京城,进了御史台。

        综上所述,卫爷爷从来没有下地种过田,对地里那套活计是完全不熟。他都是如此,更别提膝下三个儿子,舞文弄墨还能行,说到种地,父子四个加起来都凑不出半斤种田知识。

        卫嘉:突然觉得在场这么多人,竟然是小时候在农村住过,偶尔还看田园生活视频的他,知识最丰富。

        所以,卫嘉当然能看出爷爷爹还有叔叔们,拿农具的姿势别扭费力,花了力气还没做好,光是挖个犁沟都用了两炷香。

        标准的事倍功半。

        借着余光,卫嘉抬眼看四周,他们分配到的二十亩荒地边缘打了木桩标记,但是木桩之外,还是有在耕地的村民,为什么不去问一问呢?

        难道是卫爷爷放不下读书人的矜持,觉得丢人吗?

        卫嘉悄悄的靠近亲爹,低声询问。

        卫韩温一口气灌下半碗水,觉得干哑的嗓子得到滋润,整个人都活了过来。可面对儿子的疑惑,他支支吾吾,前言不搭后语,老是说不到点子上。

        卫嘉眼睛一眯,突然语出惊人:“该不会是听不懂方言吧?”

        卫韩温一口水憋在嗓子里,惊天动地的咳嗽起来:“你,你个兔崽子,说什么呢!”

        卫嘉两手一摊,没有继续反驳,在他看来这个理由非常正常,卫家一家人都说官话,突然换到峡州,听不懂当地方言,虽离谱但正常。

        卫韩温还想继续说点什么,卫嘉已经摆手,朝着另外一个方向抛开,只扔下一句话:“我懂我懂,爹你等我,我马上就回来啊!马上!”

        没等阻拦,已经跑远了。

        这孩子又要搞什么幺蛾子?卫韩温小声念叨着,不就是耕地吗?看几眼难道还不会?真是的。

        他看着自家孩子跑到前头,笑容满面的不知道跟人说了什么,对方一直频频点头,说着说着就跟着卫嘉一块儿过来。

        卫韩温又开始担心,怎么这么快?孩子该不会被糊弄了吧?

        卫嘉用“国际通用语言”叫来了外援,就把这位外援请来田边,请他指点到底该怎么耕种。

        卫韩温还在犹豫,卫爷爷轻轻推了一把他,让他走进点好生听着。

        外援老汉皮肤黝黑,个头不高却看着精壮,握锄头的胳膊有着明显的肌肉,一边做事一边碎碎念着:“早该这样了嘛,看你们耕田是真费劲啊,老半天都干不完,要了命了,耽误了农时,等秋天要少收多少粮食,浪费,真浪费。”

        卫嘉埋着脑袋,肩膀抖个不停。他虽然只能听懂一半方言,但连蒙带猜也知道什么意思,笑的不行。

        而卫韩温还在认真听着老汉的讲解,虽然话听不懂,但动作是共通的,他学的像模像样,再经过老汉一指点调整,顿时大感轻松,省力不少。

        原来种田还真有这么多学问啊!卫韩温觉得思维升华,局面打开了。

        老汉又盯着看了一会儿,确定卫韩温已经记住要点,这才摆摆手满意离开。

        卫韩温既然学会了,便转头去教家里其他人,大家开始模仿同样的动作。

        卫爷爷擦擦额头冒出的汗,对着卫嘉招手,卫嘉靠了过去。

        “嘉哥儿,你是怎么想到去问人的?”

        “这还用的上想吗?自己不会的东西,当然就去请教会的人。”卫嘉回答:“圣人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不是吗?”

        他还摇头晃脑的模仿私塾里背诵课文的模样,让卫爷爷忍俊不禁。

        “好了,水也送到了,快回去吧,人家既然帮了我们的忙,也不能白帮,等傍晚送点东西过去。”

        卫爷爷直起身子,抬眼看荒地,已经被开垦一半,再有个五六天春耕就该结束了。

        卫嘉点头把这事记下,收拾好碗碟,先回家去了。

        卫爷爷估算的进度刚刚好,在六天后,终于完成了春耕,虽然后面还要除草和浇水,但已经轻松不少。

        全家人都累的够呛,狠狠歇了两天才算是缓过来。

        既然耕种完成,赚钱的事也要提上日程,虽然有吃的粮食,但是穿衣出行生病交际都需要钱,更别说偶发的意外等等。

        卫爷爷算了算缺的东西,铁锅,桌椅,床铺,被子,还有一系列七零八碎的玩意统统都需要购置,更别说其他暂时没想到的东西。人常说破家值万贯就是这个道理,平时用惯的东西还不觉得,真要全部重新采购,真要花好大一笔银子。

        “你们说说,都是怎么想的?”

        卫韩温作为大哥头一个发言,他倒是很有信心,“爹,咱们家四个读书人,能写能画,说不上天纵奇才,至少也颇有才学,等到了镇上,就是随便找个书画摊或者带人写信,也能赚一笔吧?”

        他可是完全不发愁。

        “大哥说的有道理,这也是一条路子,只可惜我一笔好字,只能消耗在这些地方。”老二卫韩良说着,很有几分意兴阑珊,他喜好书法,沉迷其中,不仅收集古字帖,还擅长临摹。对自己明珠暗投很有几分不乐意,却无奈屈服于现实。

        “我就听大哥二哥的。”老三卫韩恭年纪跟前头两个哥哥差的远,目前还没成亲,遇到大事只能表示听爹和哥哥的话。

        卫爷爷沉吟着,“那就先这样定下来,明天咱们就去镇上逛逛,看看情况。”

        他们落户的地方叫住金石村,村长只强调过不能出峡州,去镇上或者县城逛一逛还是没问题的。

        乔三娘本来想张口说点什么,但看到家里的男人已经把事情敲定,郁闷后还是闭上了嘴。

        大人们在屋里商量生计大事,小孩子只能被撵到外头玩。一出家门口,卫和就跟放了嚼子的马似的,撒着欢的往前跑,一会儿往东边窜,一会儿在西边走。

        “回来!”卫嘉看叫不答应,索性放弃了,只能牵着另外两个堂弟堂妹的手,“咱们走慢点,小心踩到泥坑里。”

        两个小孩亦步亦趋的跟在卫嘉后头,年龄稍微大点的堂弟卫皖,抬头看四周,“大哥,咱们摘点野菜回去吧?”说完他又发愁,“可是我不认识野菜啊!”

        “别看我,我也不认识。”卫嘉两手一摊,常见的几种他还知道,但是峡州这里也不知道是什么风水宝地,野菜极为丰富,全都是他不认识的品种。加上现在又是春天,一场春雨一场长,漫山遍地到处都是野菜。

        而唯一的女孩卫诗偏了偏脑袋出主意:“我们去问那些人吧!”她手指头指着前面,隔壁几乎人家也派了孩子出来摘野菜,通常都是大孩子带小孩子,连路都走不稳的孩子拖着篮子,跟在哥哥姐姐屁股后头。

        卫嘉点头,小孩子之间反而没想那些有的没有,有同龄人凑过来说话,哪怕语言不通,也兀自聊的起劲,连比带划的交流。

        卫和野马蹦跶了一会儿,又重新绕回来,叉腰抱怨着:“你们怎么不叫我啊?我也要一起摘野菜。”

        “是我没叫吗?是你跑的太快吧!”卫嘉翻白眼,野马窜起来,拉都拉不住。

        卫和也没把大哥的反驳放心上,嘿嘿一笑,也跟着摘起野菜来,一薅一把,再一薅又是一把,完全继承了来自亲娘的大力基因,都快赶上成年人的力气。

        有他加入,摘野菜很快完成,又跟这群小孩玩了一会儿,卫嘉心里估摸着大人已经谈完正事,这才一人抱一兜,把野菜带回家。

        今天依旧轮到乔三娘做饭,她看着孩子们抱回来揉的乱七八糟的野菜,不由头痛,小孩子力气不大,摘野菜经常用撸的,叶子掉了只剩杆子,想要做菜还要重新挑一遍。虽然头痛她还是摆出一个温柔的笑来,“帮大忙了!今天我们就拿这些野菜做饭好不好?让爷爷奶奶都尝尝。”

        “好!”孩子们齐声回答,得到大人的夸奖骄傲的挺起胸,奔回屋里找大人讨要夸奖去了。

        卫嘉洗掉手上的泥污跟青草味,再来帮乔三娘挑菜,看其余人不在,于是低声问着:“娘,爷爷跟爹他们商量出什么了?”

        乔三娘抬头看儿子,已经十三岁的孩子,算的上半个大人,更别说从小就主意大,心思宽,比起憨吃憨玩的老二来,不像大了三岁,倒像是差了辈的稳重。

        更兼乔三娘知道丈夫是个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子,她如果提出质疑,反而显的她在打退堂鼓,没做事就唱衰,所以只能低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我虽然没做过生意,但是会看,镇子上又不大,总共就一条街,二十来家商铺,里头米粮店,布匹店占了多数,唯一一家笔墨店,只占了一半门脸,剩下那一半还兼职算风水。这种情况写信画画哪能找到人愿意出钱?或许去县城能强点,但是县城距离金石村,可还有五十多里呢!”

        想想都头疼,来回和住宿都是问题,唉!从前怎么没发现银子这么难赚呢?”

        乔三娘仰头叹气,说不出的惆怅。

        她这么一说,卫嘉也理解了为什么她犯愁,但事情还没发生,镇子还没去过,说不准真能找到什么机会呢?于是就安慰乔三娘放宽心,船到桥头自然直嘛。

        “也许吧。”乔三娘说出忧虑后也好过许多,“先去镇子上看过再说。”


  https://www.biqivge.com/book/75770550/237910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