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章 明朝百姓生活常态(二)
西方国家为了谈化中华帝国的历史文明,往往会把许许多多国外“野人”遗迹当成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及摇篮,最好笑的就是用古希腊、罗马等这些历史来对冲中华文明,突出古希腊、罗马对人类的重要性,打压中华文明的次要性,指着一个挖掘出来的几块大石头说道,看,这就是美索不达米亚,早在公元前三十年建立了苏美尔早王朝,这也是人类的最早文明起源,并写入教科书一百年。经过几代人的时光,把谎言变成真的一样,就当是公元前三十年建立了苏美尔王朝,翻看中华历史纪年也只是汉朝的西汉时期,如果要去问学历史的外国人,只是知道美索不达米亚,不会知道中国的汉朝时期。
大家都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泡菜的国家,专门偷窃中华文明的文化而著称,而且去联合国申遗,还会成功,这里面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西方国家大力地淡化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把中华文化往别国转移,可是中华文明实在是太过强大,随随便便挖个古墓,不小心犁块地,就能出现一件文物,回过来最说这个罗马文明,罗马真有文明吗?为什么没有编写史书,一个文明的出现起码要有文字吧?比如日记、信件、税法、地契等等。罗马帝国没有官修史书,整个西方社会也没这个。连自吹自擂的印度历史,也要从中国的记年上去翻找,这说明什么?说明在唐朝末年起,也就是公元三百年时期,这个星球上除了华夏的文明外,别的地方最多只是一个地方武装,除了打打杀杀外,生活着的全是野人,当然包括那个泡菜国。
如果硬要划分西方文明的发起,是在公元三百年后才慢慢形成。看看美英国中的博物馆,凡是不属中华文明的东西,全是一些破铜烂铁,石头泥巴之类的东西,而中华的东西全是精美的青铜器及瓷器。在文化上就不用说了,根本找不到用文字记载的除了中华文明的东西。
马可·波罗是13世纪意大利的旅行家和商人,在中国游历了17年。在元朝还做过官,看看在他的游记中是怎么写当时的中国吧,马可·波罗曾在他的著作《马可·波罗游记》里颇为夸张说,中国遍地黄金。写了很多关于中国的地方,中国的省份几乎都有他的足迹。甚至称古时杭州是世界上最美的城市。发达的工商业、繁华热闹的市集、华美廉价的丝绸锦缎、宏伟壮观的都城、完善方便的驿道交通、普遍流通的纸币等等。其中描写过一个守城门的官兵生活质量,类比当时的威尼斯一个贵族生活有过之而不及。
也就是说当今成化年间的明朝,还是世界富遮之地,往后百年随着西方大航海时代的开启,很快就会被西方超越了。
郓城随着“宋金河商贸城”的建立,各种工厂作坊慢慢兴起,把闲散劳力吸引到了这些地方做工,赚钱变的更加容易,把原本死气沉沉的郓城变得人来人往,热闹起来,虽然这个“大工地”在城外三里处,可是前来做工的,做小买卖的、行商的把城内也变的兴旺,特别是青楼、赌坊这些场所人气旺了不少,接着就是客栈、酒楼,再接下去就是当铺、钱庄。
顾麟知道前期的投入发展,首先得便宜的就是这些行当,这是一个过程,试想当大批的银钱散流到了民间后,这些做苦力的穷苦人家是留不住刚刚到手的银钱的,要么用来购买生活必需品,要么就是玩乐。
而且在古代,银钱的流通是不畅的,就说郓城范围内,每天在市面上流通的银钱是一千两的话,当有一个去处每天在发银钱也是一千两,那么在市面上就会多出一倍,短期内这多出一倍的银钱就会拉动这一小块地方的消费,造成局部繁荣。原本一年中也吃不起一次肉的,说定就会每月去买一次。原本几年没有新衣的就会去扯上三尺新布。原本从来上不起酒楼的,可能会进去吃喝一次。这人生第一次实在是太多,终其原因手中有了点银钱了。
所以说顾麟第二步就是要做“房地产”了,购买一亩上好的水田,银价十二两,而在城外宋金河畔成排建起了一个名曰“金城苑”的地方,一幢二层小院,后带小花园、占地200平米的住所,也是十二银两,全屋砖瓦结构,前院水镜地面,后院厕所,一处牲口棚子,几小块菜园,虽然不大,正好可供一家五口居住,而且窗户上全是大块玻璃,这样的房子在明朝是不可想象的。对于章子俊这个“奸商”来说,这种格局的房子,妥妥地就是当初八十年代人民公社的社员房,可是放在明朝就成了“精舍”房,因为大部分人家,建房用的还是土坯墙,茅草屋顶,只有城中有钱人家才是砖瓦墙或是全木头房。
一幢二层小院占地才0.3亩,一排二十户,联排着造,用的全是砖柱结构,加上人字房梁,除了地板房梁是木头,而房梁直接架在砖墙上,在两户相邻的地方,用伞墙砌实做为分隔,其实全部是连在一起的,外面用水泥粉刷后,看着光亮,实质成本没有多少。对于顾麟来说这就是工厂化、成品化带来的好处。也是从庐州起摸索出来的先进经验。
这种房一排一排地宋金河边上铺开,慢慢地就形成了一个规模,有别于古代城镇的格局,每一户正门前,都是一条一丈宽的水泥路面,每户都有下水道,屋后菜地角落处还有化粪池子,每十户屋外有一处公用手压水井可取水,显得格外整齐划一,干净卫生。这就是新生活啊,只要化十二两银子就能入住。
相配套的在“金城苑”出口外,建有商业街,这商业街的房屋有别于住宅,高大宽敞不少,除了砖墙结构外,门脸全是明朝传统的门板形式。楼面也高出不少,可是每一幢房的价格却是住宅房的十倍不止。一间房就是一百二十两起步,带有一个后院作坊,这也是按照当今许多买卖人家前店后作坊的需求,在明朝全是手工业小农经济模式,吃住行商一体。当然了这样的商铺,只是建了一小部分作为样板,适合那些占地少的营生需求。比如金店、首饰店、绸布庄、茶叶铺、药房、钱庄、小酒馆,书商等。
留出更大一部分卖地,让那些需要占地很大的行业,比如青楼、酒楼、客栈、车马店等给这些商户自己去营造。
自从李念致在元宵节自认为是跟燕家四小姐私会后,常常会去燕家后院外的小道走动,想引起燕家后院闺楼中女眷的注意,半个月过去了,却不见有说明动静,可把李念致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
燕家四小姐自从那日跟褚桂平相遇后,就犯了花痴,可是家主燕大遒的家教很严,平日里燕家的女眷根本不允许出门。这可苦了四小姐,就让丫鬟托门房老严头送信给褚大官人,约定在燕家后院外,小道上遥望相见,对褚桂平来说有富家小姐钟情自己,也是自己所要追求的,从小寄人篱下过着清贫的生活怕了,凭着自己的外貌长相娶个富家小姐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当然满心欢喜,可是书信上却是燕四小姐的落款时,想起那日四小姐并没有在望月亭中跟李念致私会,就明白了那日好友在望月亭私会另有他人,如果自己再去跟四小姐私会,好像有点挖好友的墙脚,心中犯难起来。
褚桂平虽然对四小姐的美貌并不垂涎,说穿了身段还不如季氏,风韵不如吴氏,经验不如望春楼的老鸨娘,可是又不想放弃富家小姐诱惑,也就不当一会事,把四小姐的书信随手放在书桌上。
可是事情就是那么地生出了变故,再说李念致自从跟“四小姐”在望月亭中私会后,就一直惦记着再进一步,苦于没法联系上,整日在燕家后花园门外转悠,撇见闺楼之上竹帘后美人闪动,心里就像猫爪似的,久不见进一步动作,只能每天前去瞧一瞧碰碰运气。日久后这样的举动,就引起了燕家人的注意,不光是住在闺楼上燕家的女眷,更是下人丫鬟们的注目,要说李念致长的白白胖胖,加上一身名贵衣装,也是白面书生的装扮,外貌还算说的过去,自然就把那日在望月亭中的三姨娘给勾起了性子,原本这事过去了也不想翻腾起来,看到那人每天都来到后院外,还当是对自己念念不忘,心思又被勾了起来,虽然也快四十岁了,属于人老珠黄,可平时保养的好,也不用做活,自然显的年轻不少,古代的女子一般结婚早,年过二十就算是嫁不出去了,年过三十属于中年妇女,年过四十就是老年了,其实四十岁的女人才是人生巅峰时刻,这三姨娘还不到四十,正是虎狼之年,被这样一位年轻后生惦记着,着实感动,就差贴身丫鬟从后院的门缝中传递消息,一来二去诉说钟情。
https://www.biqivge.cc/book/75279591/4306831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