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刘辩,雄主 > 第三十六章:造势剿贼

第三十六章:造势剿贼


  次日,灵帝于崇德殿再设朝议,商议出征平叛的人选。

  骠骑将军董重与大将军何进双方原本还打算相互陷害,挑唆灵帝委任对方出征,却不曾想灵帝却带着几分不悦说道:“昨日朝议之后,尚书卢植与中郎将皇甫嵩、卫尉张温及太仆朱儁,四人私下商议,已得出平定凉州叛乱的战略,卢卿,你且当众念一念罢。”

  “臣遵命!”

  卢植拱手领命,从怀中取出奏章,当众朗声念了出来。

  这份奏章内上述的剿贼战略,以刘辩两千年后的眼界为主干,又有皇甫嵩、张温、朱儁等征战经验丰富的将领为补充完善,再加上卢植这位大儒亲自主笔,无论战略内容还是文笔辞藻,皆无可挑剔,让殿内众人都为之叹服。

  哪怕是董重在听完这番战略后,也好似觉得凉州叛军忽然没那么可怕了。

  见群臣纷纷开口称赞,灵帝微不可查地瞥了一眼何进与董重——因为有刘辩、卢植、皇甫嵩、张温、朱儁几人做对比,灵帝对何进与董重不合时宜地争权夺利感到十分不悦。

  连他这位平日里不怎么关注政务的天子,亦知晓凉州叛军的危害,舍得拿出几亿钱来资助朝廷出兵,没想到何进与董重这两个本该是他倚重的外戚,居然还在争权夺利,  为此不惜迟滞朝廷出兵剿敌的日期,实在是愧对二人所在的职位。

  可惜不满归不满,  何进、董重这两个人,  他一个都动不了,  只能假借褒奖卢植、皇甫嵩几人,令何进、董重二人感到尴尬。

  卢植与皇甫嵩都是实诚的君子,  见灵帝与群臣纷纷称赞,便表示:“此乃史侯建议,我等不过为之补全、润色而已。”

  听到这话,  以何进、何苗、董重、袁隗为首的其余朝臣纷纷转头看向站在首位的刘辩,面露惊奇。

  除董重以及暂时仍摸不透刘辩喜好的袁绍、袁术以外,大部分臣子又称赞刘辩,  灵帝看着刘辩许久,最后亦微不可查地点了点头。

  鉴于卢植这份奏章,是刘辩假以皇甫嵩、张温、朱儁三人为例,  因此灵帝也不做其他想法,  当即命张温出任京兆尹、北中郎将,  令其坐镇长安;又复拜皇甫嵩为左中郎将,巡守三辅;最后拜朱儁为右中郎将,  亲临汉阳郡,指挥前线作战。

  随后灵帝又授予三人统帅禁军中北军五营的权利,  即屯骑、步兵、越骑、长水、射声五营。

  其中,  朱儁独掌屯骑、步兵、射声三营,  即刻启程支援汉阳郡;皇甫嵩掌长水,张温掌越骑,前者是胡人义从组成的骑兵,  而后者是依附的越人骑兵。

  这份授命,  让何进与董重有些郁闷,毕竟这段时日他们在争夺的兵权,  其中就有这‘北军五营’,  没想到他们争抢多时,  最后灵帝却划给了皇甫嵩、张温、朱儁三人执掌,虽说是暂时,  平定凉州叛军后又会回到他们麾下,  可天晓得平定叛乱需要多久?

  要知道刘辩都说了,要做到这场仗打上十年、二十年,  甚至一百年的准备。

  一百年?

  他们人都没了,  还抢什么。

  另外,灵帝又独授皇甫嵩、张温筹建新军的权利,  花费开支都从灵帝前几日售卖宦侯的总共约四亿钱中出。

  值得一提的是,小家子气的灵帝专门派了一个小黄门监督此事,号曰黄门监军,人选是张让推荐的,叫做蹇硕,人如其名,是一个长得十分健硕的宦官。

  当刘辩在殿上听到这个名字时,表情难免稍稍有些古怪。

  待朝议结束后,刘辩私下问张让道:“忠君侯,这个蹇硕是怎么回事?”

  见刘辩如此称他,张让一张老脸笑开了花,虽然他也心痛那一亿钱,但能买到这等侯爵,他这段时间简直要飘起来了,哪怕这忠君侯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虚爵。

  顺便一提,其实当时孙璋等人也想花一亿或八千万买个类似于忠君侯、忠国侯、忠汉侯之类的虚名,可深恨孙璋的张让又岂会让其如愿,他一张口就管孙璋要两亿,否则就随便选个诸如‘濯龙侯’、‘平乐侯’之类的爵位。

  别看濯龙侯、平乐侯名字听上去也不错,实际上濯龙、平乐乃是雒阳城内城外的皇家园林,以此名为候,又哪里及得上忠君侯、忠国侯好听呢。

  于是孙璋一气之下就没买,心中更恨张让。

  今日刘辩提到蹇硕,张让也没有隐瞒,如实说道:“陛下怕有人虚报募兵人数,欲设黄门监军,是故咱家便推荐了蹇硕,  怎么?莫非那厮曾得罪过史侯?”

  说到最后,  张让也有些着急,毕竟他们如今与刘辩的关系十分亲密,更别说刘辩还提点他们买到了侯爵,他可不想因为一个小黄门而破坏了与刘辩的关系。

  听张让这么说,刘辩思忖了片刻,虽说历史已出现了变化,那蹇硕日后未必会像历史上那么无害,但也没必要太早针对蹇硕,毕竟这会儿蹇硕还未受灵帝托孤,对他也没什么恶意,他为何不能提前将蹇硕拉拢到他这边呢?

  毕竟蹇硕在历史上也是十分忠诚的,灵帝死后都还不忘其临终的托付,也称得上是忠义之人。

  刘辩就喜欢这种忠心的人。

  想到这里,他笑着对张让说道:“那倒没有,只是此次朝廷剿敌,事关重大,以往我听说派去军中的中官常趁机向人索要贿赂,否则便诬告将帅,这次……”

  张让心领神会,释然之余连忙保证道:“史侯放心,老臣亦知凉州叛军的危害,蹇硕乃老臣手下,老臣以性命担保,他绝不敢趁机向皇甫嵩几人索要贿赂。”

  “那就好。”

  刘辩微微点头。

  另外,鉴于刘辩在奏章中提出‘正奇相辅’的剿贼战略,‘正’即暂时在汉阳郡高筑壁垒,避凉州叛军锋芒;‘奇’指派猛将率小股精锐之士潜入叛军占地,骚扰杀敌,是故当日灵帝下诏,征召天下猛士,以助朱儁。

  就像刘辩在奏章中所言,朝廷这次就是要造势,以浩大的声势表明坚决平乱的决心,令凉州叛军心惧,令各地叛乱心惧。

  于是乎,张温推荐议郎孙坚;太尉曹嵩推荐其子东郡太守曹操,河南尹何苗与尚书卢植一同推荐河南尉刘备并别部司马关羽、张飞。

  这几人皆是前几年在黄巾之乱中的功臣,甚至于,孙坚之前还征讨过凉州叛军,曹操在东郡为太守的政绩也不差,唯独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这些年没什么建树,但有何苗与卢植举荐,这也足够分量了。

  于是,灵帝暂时调孙坚、刘备、关羽、张飞至朱儁麾下,随后者立即前往汉阳郡,又征召曹操入雒阳。

  这不得不说,这让刘辩有点措手不及,本来他想把大将军何进——最起码是把司隶校尉袁绍、虎贲中郎将袁术调去平叛,没想到袁绍、袁术没离开,反而刘备、关羽、张飞被何苗与卢植举荐去剿敌了。

  但反过来一想,这倒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目前刘关张三人只有讨伐黄巾的功劳,撑死能当一个河南尉,强行再做提拔,难免何进那边有人会起疑心,但若是刘关张讨凉州叛军有功,那么提拔三人就顺理成章了。

  除了刘关张,刘辩对孙坚与曹操二人也有想法。

  目前孙坚的势力弱一些,除了其弟孙静,也不知是否结识了黄盖、程普等人,至于其子小霸王孙策、还有将来东吴之主孙权,更是还未成年,但要知道孙坚本人就是一位猛将,只可惜孙坚早已结识了张温等人作为他的贵人,若刘辩强行要将孙坚拉拢至何苗麾下,以张温对刘辩的欣赏,他倒应该不会有什么意见,恐怕大将军何进身边有会有人起疑:明明何进、何苗皆是史侯的舅舅,为何史侯偏爱何苗?

  相较之下,拉拢曹操的机会更大。

  毕竟曹操的父亲曹嵩,乃是昔日中常侍曹腾的养子,虽说曹腾为人清廉,与朝中士人的关系也不错,但他毕竟是宦官,他的养子曹嵩,以及曹嵩之子曹操,又岂会完全不受歧视?

  更别说曹嵩为人圆滑,在朝中左右逢源,昔日与张让、赵忠等十常侍的关系也不错,自然而然就更不会被何进身旁那一群士人所接纳,刘辩稍稍施加手段,就能将曹操拉拢到何苗麾下。

  一想到曹操的背后站着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等一干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将领,刘辩便不禁兴奋起来。

  若得这些人,何愁二舅何苗不能压倒大舅何进的阵营?

  而想要拉拢曹操,那势必要从其父曹嵩入手。

  而巧的是,最近新得太尉之职的曹嵩过得不太如意,因为朝中士人都怪他捐巨资买官,以至于宫内宦官也争相效仿,捐巨资买侯。

  甚至有人怀疑是曹嵩给张让、赵忠出主意,谁让曹嵩此前与宫内中常侍关系不错呢。

  于是朝中士人排挤曹嵩,这让曹嵩感到十分郁闷。

  刘辩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吩咐赵淳道:“你以我的名义去见曹太尉,表彰他捐赠巨资,为国分忧。”

  “是!”

  赵淳应声而去,亲自赴太尉府去见曹嵩,以刘辩的名义表彰后者。

  曹嵩哪料到自己在被朝臣排挤的同时,竟会得到史侯的青睐,惊喜之下,忙顺势攀附刘辩。

  毕竟如今朝中后宫谁人不知史侯?

  赵淳回去禀告刘辩,刘辩也十分高兴,既曹嵩已暗中向他表达依附之心,其子曹操又岂会涉外?

  这不,没过几日,刘辩就听赵淳禀告,言曹嵩携其子曹操,请求拜见。


  https://www.biqivge.cc/book/72236951/7197232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