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风华时代 > 第390章 港灯

第390章 港灯


  应酬完郑雨彤,丁贤开始满场跑。

  今晚到场的嘉宾,全是丁贤亲自发请帖邀请过来,每一位都不能慢待。

  不过他对绝大多数嘉宾只是讲了寥寥几句话。

  唯独与李嘉成交流时,聊了一两个小时。

  两人合营有青洲英泥公司,主要在商谈这间公司的发展情况。

  李嘉成说:“青洲英泥的核心业务是香江地产市场的基建材料买卖,材料有水泥、混凝土、石料、沥青,  我的长江实业与你的华记黄埔都是用料大户,这也导致青洲英泥的利润突飞猛进,市值已经逼近十亿关口。”

  1977年底时,青洲英泥被丁贤与李嘉成联合收购,当时市值只有两三亿,不到两年时间内,  已经翻了数倍,目前市值到了九亿多,  今年肯定可以破十亿大关。

  因为丁贤与李嘉成是轮流执掌青洲英泥董事会,丁贤定期要去这间公司履职,对业务情况相当了解,青洲英泥的重头业务是水泥,年产量超过百万吨,仅此一项的营收就有数亿港币。

  丁贤问道:“李生你讲的情况,年报里都有记载,你到底想表达什么呢?”

  李嘉成开门见山:“青洲英泥盈利突出,目前股票正受市场追捧,等过完春节,我想让青洲英泥扩一次股,募集一次资金。”

  丁贤静静望了他片刻,心说李超人缺钱吗?去年他从九龙仓瓜分那么多地盘,  随便开发一批楼宇,十几亿的资金就能聚拢到手,何必要通过青洲英泥来募资?

  “李生,你要募集资金,用途是什么?”

  丁贤是青洲英泥的大股东,  他个人持股25.3%,  李嘉成是第二大股东,持股量是25.1%,几乎持平,有关青洲英泥的任何决策,都需要两人进行磋商,必须两人先达成一致意见,决策才有实施的可能。

  李嘉成向丁贤阐述原因:“青洲英泥的基建材料生产总量,一年上一个新台阶,等到明年的时候,现有的厂区就要满足不了产能,我提议扩股融资,就是为了建设新水泥厂。”

  丁贤听到‘厂区’两个字,立刻意识到李嘉成的真正用意,他点头:“我赞同你的看法,确实需要兴建新厂,你准备选址在哪里?”

  李嘉成手指北向:“我认为选在新界屯门最合适,那里的空置地皮多,又非常廉价,  不管多大规模的厂区,  都能轻易获得土地审批,  只要我们决定搬迁,三个月有望落户,人工也便宜,可以消减人力成本。”

  “但运输成本会增加。”

  “青洲英泥的货物要发往全港各区,无论厂区设在哪里,运输成本都差不多,如果我们选在屯门靠海的地方建厂,到时直接走海运,运输费的增幅不会太高。”

  “等设了新厂后,旧厂区你准备怎么处置?”

  两人啰嗦这么多,归根结底就是为了青洲英泥旧厂区的开发。

  青洲英泥原厂址位于九龙红磡的鹤园街上。

  这座旧厂区的总占地面积有八十多万平方尺,大约120亩,比华记黄埔在薄扶林道开发的置富花园还要大一些。

  位置又临着维多利亚海港,距离华记黄埔旗下的黄埔船厂只有三四百米远,属于超优质地皮。

  当初李嘉成之所以看中并收购青洲英泥,其实就是为了这120亩的厂区地皮。

  丁贤又何尝不是?

  但丁贤并不打算过早拆建厂区,因为这片厂区与黄埔船厂一样,全是工业用地,一旦进行拆建,必须给港府补缴地价,到时开发项目的利润会大打折扣。

  不过李嘉成已经等不及,他继续向丁贤提建议:“我先前说让青洲英泥扩股融资,资金用途有两点,一是建设新厂,二是开发旧厂区,旧厂区地盘大,足够设计出二三十栋高档民宅,目前楼市正旺,青洲英泥的股东会踊跃支持我们。”

  丁贤相信股东会支持,但董事会做决策,不能只在乎短期收益,他问道:“你计算过没有,如果把旧厂区拆建,需要给港府补交多少地价?”

  李嘉成已经算的清清楚楚:“大约要补5亿到6亿港币,但即使补上这么多,我们仍旧有可观利润可以赚。”

  反正是股东出钱建房子,长江实业与华记黄埔只需要承建,不用进行任何投资,最终利润是由丁贤与李嘉成私人瓜分。

  丁贤回忆了置富花园的造价,这座花园内盖了二十栋高层住宅楼,总投资是五亿多,总利润差不多是十亿左右。

  青洲英泥厂区的地价就要缴纳五六亿。

  等同于说,如果把这座厂区比照置富花园的规模进行开发,那么所获利润的一半都要上缴给港府。

  丁贤不愿意这么做。

  黄埔船厂的占地面积比青洲英泥厂区大了三倍,需要补缴的地价至少十五亿港币,丁贤更加不会缴。

  他没有对李嘉成说一些‘要考虑’一类的废话,直接表态拒绝:“补的地价太多,开发不划算,我不会同意。”

  李嘉成似乎料到了丁贤的反应,随即问:“新厂肯定要建,等青洲英泥总部完成搬迁,到时旧厂区就要空置下来,你准备怎么办?”

  丁贤说:“暂时空着,什么时候地价降下去,什么时候再开发。”

  李嘉成看着他:“假如地价一直不降呢?”

  等到1982年中英开始谈判,全港地价与楼价都会全线回落,补缴的地价也会暴跌,到时就是开发的好机会。

  但丁贤肯定不会明言。

  他道:“李生,你明知道旧厂区的开发成本非常高昂,却仍旧一意孤行去搞开发,这有违做生意的逐利原则,去年你从九龙仓收购那么多地皮,完全可以先开发那些地皮,你今后数年都不缺土地,何必执意惦记青洲英泥的厂区?”

  当然他也不会一味拒绝,又说:“如果等几年之后,你的土地储备见底,实在找不到什么好项目,到时再拆建青洲英泥的厂区也不晚。”

  李嘉成笑起来。

  越是争执时,他笑容越温和:“再等上几年,物价行情齐齐攀升,到时要补缴的地价会更高,利润空间会越来越小,假如你坚决不同意拆建旧厂区,那我继续持有青洲英泥的股份实无必要,不如全部卖给你,我套现一笔撤资。”

  丁贤面露古怪,以他对李嘉成的了解,绝无可能轻易放弃青洲英泥旧厂区这块肥肉,即使李嘉成真要放弃,那也一定是为了追逐其它更优厚的利益。

  丁贤怀疑着问:“你真要撤资?”

  李嘉成轻描淡写:“黑石基金的收益那么高,我不能没有表示,我甚至愿意低价把青洲英泥股份卖给你,不过我有一个小小的不情之请,希望你能答应。”

  丁贤笑道:“但凡是不情之请,都没有小小一说,你先讲出来听听。”

  李嘉成言简意赅:“等把股份卖给你后,我会使用这笔资金去吸纳港灯股票,我希望你能支持我入主这间英资。”

  他的真实意图已经很明显,青洲英泥他无条件转让给丁贤,但丁贤不能干扰他去单挑港灯。

  丁贤心里吐槽起来,他就知道李超人另有盘算,为了争夺港灯,李超人对青洲英泥旧厂区的庞大利益说放就放,也是果断干脆。

  但丁贤不能答应。

  为什么呢?因为港灯价值太高。

  香江只有两间电力能源集团,一间是嘉道理家族控股的中华电力,专给新界与九龙供电,另外一间就是港灯,专给港岛供电。

  港灯创立已经有一个世纪,历史比中华电力要早。

  港灯创始人叫做保罗.遮打,这位仁兄是英格兰人,在香江创建了好几间百年老店,他曾经与怡和系凯瑟克家族联合创建了九龙仓,同时独资创建了牛奶公司与港灯。

  他于1926年在香江病逝,死后九龙仓归凯瑟克家族所有,牛奶公司股权几经变动,后被华人周锡年买走,73年被凯瑟克家族狙击并购,去年又被丁贤、包玉港与李嘉成联合吞并。

  至于港灯,它的市值过高,至今都没有任何财团能把它吞入囊中,它的董事会是被一批英资股东所控制,但这些股东的个人最高持股量也没有超过10%。

  反正只要财力足够,谁都可以尝试入主港灯董事会。

  前世一直等到1982年,怡和系大班纽璧坚调集三十多亿港币,在股市上购入三成半的港灯股票,这才独霸了董事会。

  但是这次并购让怡和系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导致怡和系陷入债务危机,纽璧坚也是因此黯然下台,并且过了三年后,怡和系就把持有的三成半股份转手卖给了李嘉成,当时的售价比纽璧坚的购入价要少几亿港币,李嘉成占了好大一个便宜。

  前世李嘉成收购港灯以后,曾经对媒体发表过一番评论,他是这么说的:‘港灯是心目中的公司,一早已掌握全部资料,机会来时,便可以迅速做出决定。’

  李嘉成没有讲假话,他其实早在前年收购青洲英泥时,就已经开始调研港灯,并着手制定收购方案。

  港灯旗下有两座发电厂,这些电厂占有的地皮比青洲英泥旧厂区还要大。

  最关键是港灯垄断港岛的电力资源,手持港灯在手,就是比葵涌港口更稳定的钱仓。

  丁贤当然明白港灯的重要性,华记以及华记关联企业的用电量位于全港首位,他无论如何都要把电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绝对不会放手。

  丁贤朝李嘉成微微摇头:“我从两年前开始,就在吸纳港灯股票,目前已经买了将近一成,我不可能退出这间公司。”

  这是丁贤委托孟月桢所做的股市投资。

  当时丁贤把十五亿港币的闲资尽数交给孟月桢,拿去股市做投资,基本都投资在了恒生成分股与地产股上。

  但大部分股票都没有买过举牌线。

  买过5%举牌线的上市公司只有四间,大酒店、中华巴士、天星小轮、港灯。

  其中大酒店经过一次换股,目前丁贤的持股量已经超过两成,天星小轮早就被丁贤收购,持股量超过五成,未来有机会,丁贤会把这两间公司私有化,资产全部注入华记黄埔,合组一座上市公司已经足够。

  这样一来,目前丁贤持股超过5%的上市公司就只剩下中华巴士与港灯。

  丁贤的持股信息在港交所有披露,完全对公众公开,任何投资者都可以查到。

  李嘉成不会不知道,他听完丁贤表态,又提了一个建议:“我也是很早就在吸纳港灯股票,买了四个百分点,一直没有举牌,我愿意高价收购你持有的港灯股份,你什么条件都可以提。”

  其实李嘉成心里也是超级郁闷,他实在是想不明白,丁贤年纪轻轻,为什么眼光会那么精准?而且深谋远虑,从和记,到九龙仓,再到港灯,每一步都计算的清清楚楚,摆明是要把英资老年老店一网打尽。

  但丁贤吃的满嘴流油,让其他华商去喝西北风吗?

  当初丁贤收购和记时,李嘉成准备不足,也担心触怒英人,他就没有介入。

  等丁贤收购九龙仓,李嘉成筹谋时久,已经具备介入的资格,费尽心机总算搞到一点资产,但这点资产却远远满足不了李嘉成的发展需要。

  于是李嘉成就盯上了港灯。

  但丁贤早就把港灯当成了自己的盘中餐,他不愿对李嘉成让步,使用近乎炫耀的口气说:“我储备的现金太多,手上有几十亿的闲钱花不出去,必须进行股市投资,好保值升值,所以李生,我实在是抱歉,你的筹码对我毫无吸引力,我没有办法在港灯上妥协,你要是觉得我做事不妥当,那就在股市上争一争喽。”

  李嘉成旋即发出一阵爽朗笑声:“咱们是合作伙伴,不能争,更不能斗,你退我进,你要是进,那我就退!”

  他又何尝不是现金多?

  从九龙仓收购的地盘,他每开发一栋住宅楼,就有几千万港币的纯利进入口袋,去年他大兴土木,同时起建三十栋高层公寓,未来数年内,他每年都能积攒超十亿港币的暴利。

  这么庞大的现金流,他不去搞投资,不去搞收购,放在手里做什么?等着发霉啊。

  但他现金再多,也比不上丁贤。

  77年全年,丁贤积攒结余十四亿八千万港币,全部投入原由期货市场,浮盈已经翻倍,随时可以调资回港。

  78年的全年盈利,仅仅暴雪一间公司就给丁贤储备了十亿港币现金流,随身听收益还没有计算在内。

  华记黄埔规模与长江实业相当,如果华记黄埔使用银行信贷去盖楼盘,现金流轻松追上长江实业。

  李嘉成评估过他与丁贤的财力差距,以及在股市的运作能力,最终得出一个悲观结论,如果在股市上硬争港灯,不管从哪一方面他都争不过丁贤。

  他听丁贤对港灯的态度这么坚决,就暂时放下异见,转而商量另外一桩生意:“除了港灯,你好像只对中华巴士的股票买过了举牌线,难道你也想收购这间公司吗?”

  丁贤道:“我在股市的投资有一个原则,不收购华资,我持有中华巴士股票,纯粹是为了投资。”

  中华巴士是公共事业股,孟月桢觉得投资这种股票没有任何风险,于是买多了一点。

  李嘉成见丁贤并不惦记中华巴士,就说:“我收到消息,投机客卫理已经盯上中华巴士,准备强行狙击并购,中华巴士创始人颜成昆热衷搞地产,借贷太多,他根本招架不住,我准备以香江电车的名义去支援颜家。”

  前世中华巴士就被狙击过,罪魁祸首也是卫理,但那是1980年才发生的事情,现在提前了一年,估计是卫理在九龙仓股战里赚了太多钱,需要投资实业来保值,于是就盯上了控股权不稳的中华巴士。

  丁贤听了李嘉成的话,心里不由疑惑起来,刚才李嘉成洋洋洒洒讲了那么多,又是扩股拆建旧厂区,又是收购港灯,难道都是虚晃一枪?

  李嘉成的真正目标就是中华巴士?

  丁贤反对了李嘉成的旧厂区提议,又反对了港灯提议,不会继续反对中华巴士提议。

  李嘉成的心理底线极可能就是中华巴士。

  丁贤想到这里,也向李嘉成提了一个建议:“我可以把持有的中华巴士股份转让给你,但你要拿青洲英泥股份来置换。”

  李嘉成呵呵一笑:“只有港灯股份才值得让我转让青洲英泥股份,中华巴士不值这个价。”

  丁贤摊摊手:“那就算了,咱们继续轮值合营,我觉得也挺好。”

  李嘉成附和:“我也认为很好,就按照你的意见,咱们先建青洲英泥的新厂区,至于旧厂区的拆建,暂时搁置几年。”

  “那还需要扩股吗?”

  “不再需要了!青洲英泥78年度的盈利,足够购买地皮建厂,但可能无法再给小股东们分红。”

  “那就不分红喽,做企业是长久的事,将来有大把机会发红利。”


  https://www.biqivge.cc/book/72029002/7126832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