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那些熟悉的名字
在相扑的练习过程中,高适始终不是李白的对手。
有这么一幕场景意味深长。
当李白轻松将高适摔倒在地后,他笑着说道:
“你这也太容易被对手识破了,知道要怎么样才能骗过对手吗?”
镜头里没有出现李白和高适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探讨,而是画面一转,两个年轻人继续迎着晚霞的光辉,一路向前。
“高兄,你我身在如此盛世,当为大鹏!”
李白的潇洒和不羁深深折服了年轻的高适,他承认从未见过有如此生在世间,却又不像在这世间之人。
在黄鹤楼边,李白第一次向高适吐露了自己的志向。
“我要做这天下最难之事,功成名遂,身退得道!”
但李白随即话锋一转,笑道:“但在得道之前,我要先求取功名,听闻此间郡守有伯乐之才,我要去行卷干谒!”
后面的剧情其实观众们都早已心知肚明。
观影厅内发出了阵阵轻笑声。
《上李邕》嘛……
然而,或许身为制片人的顾知书,岂会轻易按照观众们的节奏去走?
电影很明显是双线叙事的结构,一边是以高适为主帅的正面战场,另一边是高适口述的历史往事。
就在高适和程公公在营帐内议事时,一名早前被俘虏的吐蕃士兵,却被唐军里的胡人士兵偷偷放跑。
由此可见在大军压境的险恶局势下,唐军早已经军心不稳,暗流汹涌,人心思变。
紧张感顿时笼罩在每一个观众的心头。
虽然他们对唐朝重要历史事件的大概走向有些模糊认知,却无法具体到每一场战争的细节上。
因此高适主导的这场战争,结果如何,对所有人而言都是一个谜团。
本来就不容乐观的局势,还内部出现了叛徒,山雨欲来风满楼!
背叛的胡人士兵和吐蕃俘虏约定好,只要吐蕃大军一到,他们就立即开城门,里应外合,一举结束这场战争。
吐蕃俘虏骑马远去。
镜头再转回李白。
他的豪爽和幼稚,在高度浓缩的镜头语言下,展现得淋漓尽致。
特别是李白喝醉后,站在客栈的围栏上,如走钢丝一般吟唱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诗句时,所有人都为李白捏了一把汗。
要知道脚下可是万丈悬崖啊。
万一脚滑摔了下去,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但与此同时,大家也感受到了电影和电台节目的不同。
动画电影在对李白的描绘上,可以做到更夸张,更具艺术色彩,并且通过画面直观展示出来。
而电台节目则是更详实,更具体,两者各有优劣。
不过,观众是这样的,只需要全身心投入到故事剧情之中就可以了,享受故事带来的欢愉,而创作者要考虑的事情就多了。
不管是动画也好,电台节目也罢,那是顾知书要去取舍的问题。
对观众们而言,我全都要!
当然,哪怕是早已经知道李白的大部分诗作与趣事。
可当电影里的角色高歌“大鹏一日同风起”时,依然会让人忍不住起一身的鸡皮疙瘩。
而当看见李白因为崔颢的题诗在前而无法下笔时,观影厅里也响起了一阵善意的笑声。
“总有一天,我要写出一篇压倒所有黄鹤楼古今诗人的诗来!”
在李白立下的豪言壮语下,高适和李白别过,各奔东西。
高适去往长安,李白则东向扬州。
拜别之际,两人定下一年之约,李白告诉高适,一年后一定要去扬州寻他,到时再看遍二十四桥的美景,赏遍扬州的玉人。
当画面随着高适来到长安时,一个俯瞰长安的镜头,霎时间就让杜夕月等忠实粉丝,差点泪流满面。
那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啊?
映入眼帘的是贯穿南北的朱雀大街,笔直向前,尽头处是巍峨的宫殿城楼。
它形成了一条标准的中轴线,衔接宫城的承天门、皇城的朱雀门和外城的明德门,把长安城分成了东西对称的两部分。
东部是万年县,西部是长安县。
外城四面各有三个城门,贯通十二座城门的六条大街是全城的交通干道。
东、西两部各有一个商业区,称为东市和西市。
城内南北11条大街,东西14条大街,把居民住宅区划分成了整整齐齐的110坊,其形状近似一个围棋盘。
或许是高适来的时间正巧,正值阳春三月,桃花盛开。
因此画面中的长安城,恢宏壮丽之余,还处处点缀着桃花的粉和春树的绿,姹紫嫣红,美不胜收。
这是属于唐朝人的浪漫,更是属于炎黄子孙的浪漫!
锦绣长安!
街道上,人来人往,行人如织。
胡人汉人波斯人随处可见,人人脸上都洋溢着自信欢快的笑容。
不过,这座让唐人骄傲自豪的大城市,对外地来的高适而言,却显得有几分清高与冷漠。
渤海高氏早已没落,高适在长安也不受权贵待见。
不得已,他只好凭借一手舞枪之术,委身在岐王府李龟年的梨园戏班之中,谋一份生计活路。
岐王赏识高适,想给他在玉真公主面前创造表现的机会。
没想到高适用尽全力使出的杀敌枪法,在震惊全场后,却只换来玉真公主一句“有点吓人”的评价。
杜夕月也不禁噗哧一声笑了出来。
她发现这部动画电影拍得还挺……
幽默!
演出过后,高适在后台与杜甫的偶然相遇,又引起观影厅内的一阵喧哗。
但喧哗声最大的,还是随后王维的登场。
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白衣公子,诗画双绝,王维王摩诘!
当王维、杜甫、高适这三个人同框入镜时,对观影厅内的所有观众而言,都是一种难以言述的奇妙体验。
好像是老朋友的重逢,又好像是命运的冥冥注定。
此时的高适、杜甫和王维三人可谓是初次相逢,互不熟悉。
特别是杜甫,约莫还只是个十来岁的顽童,荧幕形象甚至还缺了颗门牙,活泼但一点都不可爱。
谁能想到,这个乐呵呵捉弄高适的小屁孩,日后竟然能写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种沉郁顿挫、感人肺腑的悲歌呢?
此时此刻,一切都显得欣欣向荣,充满了希望……
https://www.biqivge.cc/book/71525792/303027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