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说起来,这个大陆上,大部分成婚后的夫妻,好像也没有特别黏糊糊的。基本上都是男主外女主内,并没有整日整日无所事事在一起的。像那种有事情做的时候,就更不会有一起的想法。
他也不是很懂,怎么福安郡主,都九岁多了,还是一天天的找他。男女七岁不同席,她也有嬷嬷教导,怎么还这般孩童状?
不过,福安郡主背后有着几大靠山,学与不学这些,干系也不大。他家人口简单,事务不多,也用不着以后的妻子打理诸多家事。何楚稍微一想,就丢开了这件事。
现在倒是可以着重想想,以后家里的事情。毕竟,农家出身的他,没有背景靠山。
整个何家族亲,上一辈的老人,都是做苦力的庄稼汉。数百年来,并没有任何较为发达的何家人出现。如今,从他这一脉开始,何家朝中有人做官。
这一人发展得再好,同族里没有后进人士。在时间的长河里,这个家族的兴盛也长久不了。
从前,他不问俗事。
一来是因为,他家家底薄弱,他需要从方方面面准备好。一心在家苦读,然后做出了好的成绩。在这个世界里,是很受人敬佩的。假如没有和福安郡主,这突如其来的婚事。那么,这样的好名声,是有利于他娶妻后在朝堂上的发展的。
二来也有担心他家里那些人,仗着辈分大。倚老卖老地要求,学有余力的他去帮助他们家里的后辈读书。搞不好,他现在还在那个村子里打转。他十五岁了,要是那些族老习惯了指使他,说不定他还得娶个本族的女儿家当妻子。那样的话,他哪里有空赚钱养家?本身家底就薄弱得很。而且娶妻娶贤,本族的女儿家可没那个能力帮他处理以后的后宅。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他那个时候,都不能在村里浪费太多时间和精力。
现在,情况就和那时候,完全不同了。
他自己已经爬出了那个泥潭,他的小家已经跨越了阶级。现在去帮助他们,自己不会再被拖累拖到死。
本身他目前的阶级层次已经上升,到了数年甚至数十年,都没有办法继续上升的地步。以他目前的地位去帮助族亲,那是施恩!要是在此之前去帮助他们,那是本分!这两者之间,区别可大了去了。
何楚现在要紧的事情,就是想想如何帮助何氏族亲们,使何氏形成一个起码在百年内兴盛的大家族。
只是他思来想去,也没发现这些人里有什么特殊的才能。也是,要是有这份能力,哪能这么多年过去了,都窝在小山村里面。
如今的他都十五岁多了,他也不是村里年纪最大的。可在村塾里面,读了那么久的书,都没一个人能够考上秀才。可见,也没什么读书的天赋!
何楚想得这些事情,想得都快要想破脑袋,也没想出个章程。没这读书天赋,他能够从哪里请来好的先生去教他们?根本就没有哪个先生愿意自打招牌。
想得越多,何楚就越感激前世带来的那个养神法。何家人都没有什么出息,那是因为他们没有这个脑筋。要是没有那个养神法使他越长越耳聪目明,显然脑子都活络许多。他还真不一定能读的下来这些书。本朝科举那涉及的书籍内容可太多了,哪方面都得活学活用,不然是录取不了的。所以,要是没有养神法,他没有学有余力的那个脑子,只能够死记硬背,那顶破天了也就是个举人。
这样看,帮助家族兴起,就刻不容缓了!要是一直只有他这么一支独木支着。万一他的哪代子孙,恢复了何家人的榆木脑袋。他这一脉的破落,那就特别快。没脑子又有钱,那简直是茅坑里点灯,找死!
家族兴起了,就算子孙里面有那种脑子不好使的,也没人敢明目张胆地陷害他们。只要不作死,那就不会死。
何楚准备接下来不要这张脸面,骗都给本家的那些读书人,骗个好夫子带回去。反正,有他这么个活招牌,把夫子哄骗到老家那边,还是很容易的。
他都想过了,让他们做生意,不怕血本无归。就怕卷入是非,涉及律法。那些人都不懂这些,怕是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
何家人,就是得读书。通过科举,带动整个家族成长。这样操作,除了发展速度比较慢,没别的缺点。科举,也是最适合他们的方法。
决定好的何楚,在第二日上午,来到安乐侯府书房。坐在书桌前,吩咐跟在身后的管家,去给老家的学子们寻摸好的夫子。最好是那种,准备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养老的老夫子。
仔细叮嘱完,就让管家去办事。何楚自己开始抄书,只是这次,是将所有科举有关的书籍,都只抄一本。准备在‘恩荣宴’过后,返家回族时,带回老家,就放村塾里面。
很快,‘恩荣宴’在皇宫大殿里如期举行。一番杯盏交接,皇帝陛下亲临,举杯共饮。诸君同欢过后,各自回家。
封官任命的圣旨,在‘恩荣宴’后,陆陆续续到了诸君手中。
何楚被授职为翰林院正六品侍读。说起来能有这个官职,也该感谢福安郡主的娘亲,那位公主殿下。
按照常理来说,何楚是状元之才,本该是授职为从六品翰林院修撰。可他年龄毕竟只有十五,在官场也是忌讳年纪太小的。如果授职翰林院,只会是正七品的翰林院编修。
现在初次授职,官升两品。除了有他自身才华横溢的缘故,更多的还是有这位岳母大人在。无人敢说他的年龄太小,压制不住官位。
授职离正式走马上任,还有两个多月的返乡祭祖时间。
他家岳母大人,也就是那位公主殿下早早地就给他家准备好了车马以及随行人员。
何楚向来不在意这些,既然有人帮着准备了,那他就只用带上何大林和老刘氏,轻装上阵。这还轻松许多。
其实,他是不准备带着他爹娘一起回去的。爹娘岁数大了,路程又远,万一出点儿意外,可怎么得了。
只是何大林和老刘氏,两人都说这祭祖的大事情。莫要说他们身体尚且安好,便是躺在床上不能动弹了,抬也得抬回去。
何楚也是拿他爹娘没办法。眼看着公主殿下把返乡事宜,都安排妥当了,也就任由爹娘一起回去。
途中,何大林和老刘氏,被随行的奴仆们照料得非常好。何楚倒也不用再担心爹娘的身体会状况。
一路风风光光地回到了小桃村。
有马前卒们提前马不停蹄地赶到小桃村通知村里人,还有处理何家院落的相关事宜。
所以当何楚他们抵达小桃村村口时,就听见了鞭炮齐鸣的声音。在族里的祠堂前,举行了入祠仪式。进入祠堂上香后,老刘氏便在等候在祠堂外面的奴仆们,伺候着回到何家大院——马前卒们带着钱,从何家四个哥哥手里,买回了何家分出去的四小院子。按照何楚给的图样,重新打通重建的何家大院。
何楚和何大林,被请着落坐在祠堂偏厅的上首。何楚看着坐在下方左右两侧的族老,还有站在族老们身后的众多族亲。严肃着脸,“我何楚得蒙陛下厚爱,有了官身。如今,回乡祭祖,有心帮扶族里后进之士。”
略略看着下方所有人,各自带上了不同程度的喜色。又继续开口,“这次回来,我带回了两位老夫子,和数十箱科举书籍。正准备给村里重修村塾,希望族中能有更多的学子,学有所成。以后可以功于社稷,利于百姓。”
族老们都连连欣喜应声,又对着诸多后生严词劝诫。一群人在下方议论不休,何楚闭着眼睛且随他们去说个没完。
他又不是想要一个一言堂,总得都参与进来,接下来几年,才能更好地实行他的计划。
等说了整整两个时辰,下方众人才有个定论。由下方左手边,坐在第一位的族老出声,“这建学堂,是大好事。咱们何家也有出头之日了。只是若是建立村塾,岂不是便宜了刘家。虽说刘家,是楚哥儿你娘的娘家,可也没有便宜了他整个刘姓族人的道理。”
何楚听明白了族人们的意思——可以把刘姓族人里面,同老刘氏同一脉的刘氏亲人,收入即将要建立的学堂里。其他刘家人,哪个都别想有这好事儿。
何楚倒是对此表示无所谓。这村子里,剩下的这些人,就没有哪个人是他必须得负责到底的。如果族老们能够解决这问题,他可以同意这次建学,不建村塾,改建族学。
“族老所言,楚,并无意见。只是刘家里正那里,得由族老们去游说。不管怎么说,咱们何家也是后来人。受到了刘家颇多照顾。”
族老们听了马上喜笑颜开,互相间对视一眼,都点点头。
https://www.biqivge.cc/book/71505335/237069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