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老街小饭馆 > 325.传承

325.传承


  唐载繁同志不来的决定是非常正确的,毕竟他来了也没人理他。

  因为大家实在太忙了,尤其是李牧遥,他不但要忙着搞二十四节气糕,还要琢磨跟厨师们对垒的菜品,还得张罗睦邻节圣粥的熬制……

  按照原本的计划,圣粥的熬制过程是要全程记录下来的,  从清早起来去往四大圣泉取水开始。

  而正因为他在短视频平台上的热度,大家一致决定所有的流程都由他来完成。

  这边当主演,那边当主厨。

  为了这些菜,李牧遥每天忙到深夜,有时候灵感在梦里显现的时候,他都会突然弹起来诈尸一样把灵感兑换成一种技艺或是改良方法。

  如此忙碌了一周多,终于在睦邻节的前一晚,他算是把一切都准备就绪了。

  但是临休息之前,他还有任务要完成:走一遍过场。

  为了能够完整、全面地记录下睦邻节的盛况,  不仅是他,还有二十四组厨师、包括祥云寺参加庆典的僧人们都得彩排一遍。

  拍摄团队架设了多个机位,那阵仗堪比一个拍摄纪录片的剧组,用陆钧壹的话来说,他为了这次睦邻节,把公司所有的项目都停了过来支援这里。

  一众人忙活完后,已是凌晨一点,满打满算,他们也就能休息三四个钟头。

  第二天清早,随着祥云寺第一声晨钟响起,李牧遥就已经出发去往莲花泉汲水了。

  拍摄团队扛着机器带着大包小裹一应设备跟在后面,再后面是花生夫妇和巴图父子,他们几个人以帮忙抗水的名义过来,实际上是想跟着出出镜混脸熟。

  花生夫妇也是没想到,他们抢着日子把田间地头的事儿忙活完,再回来就成了龙套了。

  虽说输给李牧遥也没什么好沮丧的,可毕竟那专业的团队是给他们配置的,  培养计划是给他们量身定制的,两个人的身份还都获得了镇政府审批,并且还给他们赋予“乡村形象大使”的荣誉称号……

  哪儿想到十几天的功夫,他们就被边缘化了,梦想还没开始就要破灭了呢?

  两口子放不下包袱,镇上的领导也希望他俩把主动权夺回来,他们不希望所有的领域都被大唐集团这伙人给牢牢掌握住。

  虽说他们也知道这个网红孵化计划的创立者是大唐的陆均壹,可万一这对夫妻火了以后翅膀硬了可以飞了呢?

  尽管都是后话吧,但这机会难得,必须得把握。

  巴图是被儿子查理叫来的,查理上赶着的原因是他看好了一片山坡地,打算大面积种植沙棘,以后开个沙棘产品加工厂。

  这些日子他除了学习、卖家里的牛羊肉就是在研究沙棘,着了魔一样。

  他在网上查找资料的时候看到偶像李牧遥做饭的视频吸引了这么多粉丝,当即决定跟他混定了,这要是能蹭点热度他也就算是给自己也积攒点人气,日后开展他的沙棘大业起码不愁销路。

  他们愿意跟着,李牧遥当然不可能拒绝,他巴不得自己被换掉,免得被人拍来拍去的,没一会儿安生时候。

  但事情推进到这一步,  他必须硬着头皮服从安排。

  这一次的睦邻节,白晓星是打算完全复原最古老的节日仪式的,但为了拍摄效果的连贯性,她把许多本该事先就做好的准备工作都安排在了当天。

  于是有些环节难免就得“摆拍”一下了。

  比如取圣水这一块,他们前一晚已经事先准备好了几口大水缸装满泉水,只留一口小水缸用来装今早新打的泉水,于是他们往返了两三次装满小水缸,凑足了这一环节的镜头就收工了。

  煮粥的场所设置在老人会所在的村部大院,村里的其他的青壮年已经在院子角落搭好了几口大锅灶,每一口锅都有一米的口径,大锅两侧的锅耳上都挂着带有祥云寺元素的装饰,用来祭祀的圣粥就在这些锅里完成。

  院子的另一侧的石碾子上铺着一层带壳的谷子,李牧遥要和查理一起推动这尊石碾,磨出圣粥的主要材料——小米。

  因为自古以来,谷子是玉簪村村民传统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时至今日也要大量食用主要食材。

  煮粥光是需要的米就得是几百斤,村民也是事先都已经准备好了的,李牧遥和查理做这些,还是为了拍摄的延续性,配合团队摆拍复原了这一环节。

  镜头转到院子的另一边,于瑶和石海亮开始带着一伙人烧水、洗米。

  几百斤的米全部清洗干净的阵仗不可谓不大,他们将烧好的热水兑温倒进空缸里,用葫芦制成的水瓢反复淘洗,洗去浮皮,沉淀砂砾,反反复复直至没有杂质。

  接下来就由李牧遥将洗好的米逐份倒入锅中,然后加入玉簪村八宝米和祥云寺八宝果。

  八宝米选自本地产的八种杂粮,八宝果是去年秋天果子成熟时村民晒制的果干,都是用来调节粥味的小料。

  等到这些准备工作就绪,就到了老人会的诸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来举行点火仪式。

  这个习俗来源于村里蒙古族的祭火仪式。

  蒙古族崇拜火,视火为生命与兴旺的象征。他们敬火为神,过去在草原上吃饭前首先要用奶酒敬火。这个习俗在睦邻节产生之后便与它融合为一体,老人们人手拿着一捆用红、蓝、绿三色彩绸条捆成的干枳机草,点燃的同时一起唱诵颂扬火神的赞美词。

  这一环节是由白晓星带领着老人们完成,当他们身着老人会的蒙古长袍,庄严肃穆的站在锅灶前的时候,院子里所有的人都停下手里的活计,站在他们的身后。

  白晓星为了完成这一仪式,特意向老人们学习了颂词。许多人都觉得她的加入略显荒唐,因为她的形象与老人会实在是太不协调了,可当她认真而庄重的完成这场点火仪式时,清亮的嗓子伴着诸多浑厚的声音响彻院子上空,四周的山谷仿佛都开始应和他们的赞颂,深沉的伴唱着。

  百年的仪式散发出了新的活力,古老的文化终于得到了传承。


  https://www.biqivge.cc/book/71366992/7119357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