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恶贼赵期昌张祖娥 > 第289章 北海世家

第289章 北海世家


六月二十四,立秋,再有三天时间出夏伏。

        青州府府城益都县北,钟家庄。

        两千军士行军劳苦,此时放马的放马,扎帐篷的扎帐篷,赵期昌站在坡顶环视四遭。腹心地带行军,扎帐篷就行,简单省事。但选址要选好,要地势较高以防水,利于排水能有良好视线为佳。

        此次赵期昌督军前往历城,明面上是参加今岁入秋大校,这是彭黯主政山东以来第一次搞武举,是对朝廷、地方展示本省军力强劲,展示他彭黯执政治军有力。对彭黯来说是展现政绩的闪光点,对于士绅百姓而言是一场热闹,对于军中士卒而言这次诸军大校是通过武举改变命运的一次大好机会!

        是故,莱州赵氏家主赵孟随军前往历城,这是去看热闹的,也是给赵期昌摇旗呐喊。更关键的在于,在山东士林,莱州赵氏有着深厚的人脉。

        赵期昌不需要认识所有的强力士绅,只需要让各地士绅明白赵期昌与莱州赵氏是一体的,莱州赵氏、登州赵氏将会合并,这条消息散播出去后,起码士林内部对赵期昌搞抹黑泼脏水,就要顾虑莱州赵氏的影响力。

        立身山坡,赵期昌看着南边益都县城,只觉得牙根疼,龇着牙:“好大口气。”

        身边陈明心嘿嘿笑笑:“家主,在王府做事,都是没前途的。脾气一个比一个大,彭黯那边都讨不得好,何况我等?”

        本来按计划要在益都县城羊马墙内屯扎,毕竟益都县是青州府府城所在,城池高大,背依城池驻扎可以最大化的降低扎营工作量,对营垒安全也有保障,关键是生活方便。

        可偏偏,让衡王府的官员听到风声。一帮子被发配到衡王府做事的不得志进士、举人、监生三十多人堵到城门口,一个劲的驱赶赵期昌部。

        人家理由是正当的,衡王千岁在城中清养,与民无争没一点瓜葛。朝廷那边放心,衡王也睡得踏实,地方百姓也乐得轻松,他们这帮王府官员也没啥风险。

        然而你带着兵马来衡王睡塌之侧……这会让朝廷怎么想?万一让衡王千岁生出不该有的心思怎么办?万一朝廷怀疑他们这帮王府官员又该怎么办?

        最怕军队驻扎在益都城下,让人抓住把柄诬陷衡王府勾结军队……这种诬陷基本上有杀错没放过。一帮王府官员疯子一样,有的跪了哭着求赵期昌率部离开,有的拔剑指着赵期昌威胁要自杀,总之就是不让赵期昌在益都城十里范围内屯驻。

        弄得赵期昌哭笑不得,莫名其妙攒了一肚子闷气,总感觉这么稀里糊涂让人赶走,跟丧家犬似的。

        不过,衡王府的官员神经质的行为也是有原因的,现任衡王朱厚燆是宪宗皇帝朱见深的孙子,衡恭王朱祐楎庶子,初封江华王,嘉靖十年改封世子。十九年袭封衡王,是第二代衡王。

        在皇室支脉排序中,嘉靖一系若跟正德皇帝一样绝嗣,那替补……宪宗成化皇帝十四个儿子,到目前为止只有三脉延续。孝宗弘治、正德这一脉完了,而嘉靖这边他爹不是高产的人,就生了两个,一个是嘉靖早逝的兄长岳怀王,然后是嘉靖。

        而嘉靖在壬寅宫变前就开始禁欲,遭遇壬寅宫变刺杀后搬出大内,居住在西苑过日子,几乎是不再碰女人了。所以近十年来,再无皇子出生。目前一共生养了五个皇子,老大、老幺夭折,就剩三个了。

        若这三根独苗苗再绝了……按照皇室继承法度,那就要恭喜衡王府一脉与江西建昌府就藩的益王府一脉了。

        某种意义上来说,正德皇帝驾崩后,衡王府也是有资格竞争皇位的,败给兴王府一脉无非是长幼排序、适龄男丁两个问题。

        以嘉靖的小心眼……不,以当今圣上的防微杜渐、知微见著的圣明,衡王府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主子、宗室成员、奴仆、护卫、官员的日子,可谓是黯淡无光。

        不过,这都是小事情,起码赵期昌觉得自己和衡王府不会有什么交集。

        反正赵期昌路过青州府益都,唯一的目标是陪伴赵孟拜会海岱七子遗脉,主要是拜见‘北海世家’之称的青州府高门冯氏一族。

        这个北海世家不是指什么世世代代高官门第,这个士林吹捧的‘北海世家’突出的是一个世字,不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家业,而是父子两代人之间才学、官品有完美的传承。即父亲是清官名士,儿子也是。

        典型的士林清流相互吹捧,不过也算难得。清流名士不好混,父子相袭的清流名士更为难得。

        开国初期,朱元璋下令山东三户出一丁渡海戍卫辽东,强行摊派。青州冯思忠以义勇行,带着一家老小入军籍,渡海赴辽编入广宁左卫十三站五家屯。冯思忠曾孙冯裕在广宁卫出生、成长,后中正德三年进士。

        然后,冯氏一族就开始发达了,冯裕三年前病逝。但他退休的早,闲居青州府二十多年,家居讲学,结交本地俊彦甚多,与石存礼、陈经、黄卿、刘澄甫、刘渊甫、杨应奎等人,在益都北城的禅林,结成“海岱诗社”,作诗唱和,被称为“海岱七子”。

        冯裕以其为官清正和为文质朴而留名于世,同时,也以重视教育和家学相承,进而惠及子孙。典型的混士林套路,做官的好名声有了,善于教育的名声也有了,还拉了一帮子本地名流,直接在冯裕一代人内,在士林站稳了。

        冯惟敏,冯裕第三子,文才非凡,是神童风潮中的佼佼者之一,他的文章恢弘恣肆,万言立就,深得冯裕欣赏。而冯惟敏成丁后也就十六岁开始,游学天下十年,二十七岁参加山东乡试,一举夺魁,高中解元。可惜第二年进京会试,兄弟三人同去,只有冯惟敏落第。

        自此,冯氏家族的冯惟重、冯惟讷走向仕进之途,而才华更优的冯惟敏却回青州闲居,致力于文学创作,在士林中的影响力一日高过一日,父子两代人奠定了‘北海世家’的高隆家声。

        而冯惟敏这个人,虽然官场混的很不如意,可在文学上太过生猛。毫不夸张的说,冯惟敏是嘉靖前后期,整个大明朝最厉害的散文作家!不是之一!

        之所以不出名,因为这个人写的东西讽刺的往往是官场,揭露的都是盛世太平之下的饿殍遍野。世道再变,人情是难变的。冯惟敏写的东西,在什么时期看,都有一种借古讽今的错觉。

        而这个人猫在家中积累的人脉,却是遍及天下的!

        除了十六岁开始云游天下结交各地英才攒下的人脉外,还有随着他文章传播名声越大,朋友介绍来的朋友,慕名而来拜访的朋友,总之,弄妥了冯惟敏,山东士林这边就没人敢出幺蛾子整赵期昌。

        对待这这么个神奇人物,赵期昌不能因为有赵孟做中介,就拿着拜帖过去递帖,厚着脸立刻要见人家。毕竟是第一次见面,不能太过毛糙。所以,这次路过青州府,赵期昌的任务是投拜帖,等冯惟敏安排一个合适的时间,拿了回帖后,撤军回登州时再持贴登门。

        过程有些复杂,简单来说就是投名片,让人家安排预约,然后按期赴约拜见。除了时间上、礼节上需要安排外,更关键的在于这是第一次拜访,要留足够的时间给冯惟敏,让冯惟敏摸清楚赵期昌的底细。

        对赵期昌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见面后双方才有的谈。印象好,相互吹捧抬升气氛,方便下一次聊更关键的事情;若印象不好,保持礼仪一眼一板把你招待了,也就算完事;若感观很坏,基本上就没见面的必要了。

        必须要给人家调查你的时间,否则人家根本不知道你是哪根葱,不了解你的底细,你却厚着脸皮站到人家面前介绍自己……

        白庆喜能在戚继光那里干出这档子没品的事情,可赵期昌干不出来的。

        大军入驻钟家庄,这可把钟氏一族吓坏了,好在赵孟登门找朋友举人钟匡询问冯惟敏近来信息,才让钟氏一族得悉具体,淡定下来。

        不是钟氏一族胆小,实在是赵期昌督军太严,产生的威慑力太过吓人。按着往常的经验,这种路过的军队往往都是主将领着家丁、军官及军官家丁部队几百人骑马在前跑,后面几百、几十人一队的步军隔三差五跟进,这才是卫所军调动时的正确姿势。

        可赵期昌呢,两千兵马肩并肩,几乎是以临战结阵状态行进,齐森森压过来,一声不吭直接选了一块空地扎营,这让钟氏一族看着好害怕。

        哪怕,有几个军纪败坏的军士跑到村子里借鸡吃,钟家庄也能送上几只鸡将这支军队的情况摸清楚。可这支军队仿佛看钟家庄跟看死人似的,理都不理。弄得钟家庄上下害怕,害怕的连上前询问的胆量都无。

        实在是赵期昌搞的战斗行军状态太吓人,两千步骑延绵二里地,旌旗招展又一声不吭从你家面前经过,你怕不怕?

        唔,赵期昌是被衡王府的官员气着了,这才没有第一时间拜会本地士绅交结情谊,喝掉小酒吹吹牛,再互换名片什么的。

        钟匡是个年轻的举人,三十多岁的举人堪称年轻有为,说不好改天稍不留意人家就成了进士老爷。科举制度下的文人身份变化就是那么的神奇,你运气好了,给路过快饿死的赶考举子一块馒头,可能半年后崭崭新的进士老爷就登门拜谢来了。

        若你运气不好……好不容易解除了女儿的婚约,将那个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穷书生打发走了,可能你还没来得及给宝贝女儿找良配,穷书生摇身一变踩着官靴,坐着轿子领着三班衙役来与你‘叙旧’……

        保持着士子该有的,传统的矜持、高贵,钟匡在赵孟引荐下,进入警戒范围寻赵期昌。看着沿途井然有序却忙碌的军士,钟匡连连感叹:“真熊虎猛士也!”

        然而,就在此时的东昌府,一场关系几百人前程、几万户、十几万人富贵的阴谋开始了,阴谋的进展过程出乎赵期昌的预料、计划,在刘磐插手下,一切都失控了。


  https://www.biqivge.cc/book/70063146/770780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