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时代的缩影(下)
“先生们,女士们,你们好。欢迎您乘坐联盟航空公司AA7898次航班。本次航班由新海飞往西塔空间站。飞行距离36000公里,预计飞行时间7小30分,为保证……”
“真够抠的!不说买个直飞航班,买个商务舱也好啊”
江林远一边调整座椅一边嘟囔着,他个子高而经济座舱空间狭小,坐起来很不舒服。
两个新人听着也不敢说话。
其实真不是陶嘉阳抠,主要是没得选。
目前如果不考虑现实情况,从蓝星到火星一共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从蓝星直接搭乘远航飞船直飞火星。
第二种,从蓝星搭乘专用飞船直飞月球,由月球换乘远航飞船飞火星。
第三种,从蓝星搭乘航天飞机飞同步轨道空间站,由空间站换乘普通飞船飞月球,再由月球换乘远航飞船飞火星。
单从描述上看第一种方案无疑是最便捷、最省时间的,但实际上目前蓝星和火星之间的物资和人员转移用的是后两种。
尤其是人员转移,因为相对便宜用,用的最多就是第三种,当初陶嘉月和现在江林远选的都是第三种。
非常麻烦!
原因有很多,但总结起来核心因素就三条,即技术制约、历史影响以及人为阻隔。
技术制约最好理解,自然界中任意两个物体或两个粒子间都会产生一种与其质量乘积相关的吸引力,即我们常说的“引力”
它与物体的质量和空间运动速度成正比、与物体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简单来说引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大小、运动速度的快慢有关,一个物体的质量越大、运动速度越快,则它对其它物体施加的引力作用就越大,即质量越大、速度越快引力越大。
在经典物理学中“引力”与强力、弱力和电磁力被合称为四大基本力,
但广义相对论认为“引力”不是一种基本力,而仅仅是时空结构发生弯曲后的表现,而导致时空结构发生弯曲的原因是巨大的质量。
至于到底是不是我们不做讨论,那是科学家的事。
总之一句话有质量、有速度就会产生“引力”。
大质量的物体会对小质量的物体产生引力。
例如苹果下落、月球围绕蓝星公转、蓝星围绕太阳公转等。就因为小质量的物体会被大质量的物体吸引。
运动速度快的物体会对运动速度慢的产生引力。
例如光无法逃离黑洞,就是因为黑洞的运转速度远远超过了光速,光子经过黑洞的时候被吸引。
由此我们得知小质量物体想要逃离大质量物体的引力束缚,有两种办法增大质量、加快运动速度。
对人类来说想要逃离蓝星的引力束缚,第一种方法目前来看根本不可能,因而就只剩下第二种。
由此便引申出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宇宙速度。
第一宇宙速度分又称:航天器最小发射速度、航天器最大运行速度。当某航天器以第一宇宙速度运行,则说明该航天器正沿着蓝星表面运行。
第二宇宙速度又称:逃逸速度。当航天器超过第一宇宙速度达到一定值时,它就会脱离蓝星的引力场,从而成为围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
第三宇宙速度又称:脱离速度。当航天器超过第二宇宙速度达到一定值时,它就会脱离太阳系的引力场,从而飞向广袤浩瀚的银河系。
第四、第五分别是脱离银河系和脱离本地星群的最小速度,不做讨论。
同等质量的飞行器从月球、火星起飞所要求的第一、第二宇宙速度,比在蓝星要小得多。
因为二者的质量比蓝星小,同时二者大气稀薄空气阻力非常小。
这意味着同一艘飞船在不同行星起降所需条件是不同的。
比如动辄百万、千万吨级的太空战舰,可以在月球、火星自由起降,但却无法在蓝星起降,同理远航运输舰也是如此。
不是说完全不能降,只是太危险,除非紧急情况没人会拿这些金疙瘩去冒险。就像没有人会在土路上开跑车一样。
因而便需要一种建筑承接这些庞然大物,即太空星港。
这时月球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由于其质量小、大气稀薄、运行稳定,稍加改建就可以充当星港使用,而且还是一座巨型星港。
因而在太阳系开拓时代早期,月球就成了当时唯一一座星际“港口”。风头一时无两。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这座“天然星港”逐渐让位于“人造星港”,最后只剩了军事和科研属性。
一直到反侵略战争前,蓝星和火星一共建成了五座具有停靠、建造大型远航飞船能力的星港,以及数十座大型空间站。
但皆在战争中被“奇恩人”毁于一旦,使得蓝星和火星失去了直航能力。
战后由于联邦没钱,不仅无力重建大型星港,同时也无力清理战争遗留下来的太空残骸。
不得已挑了几座还算完整的轨道武器防御平台,将其改建成了只能停靠小型飞船和航天飞机的空间站,其中就包含蓝星西塔空间站。
蓝星作为整个太阳系联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没有大型星港导致其对外交流,尤其是贸易非常不方便。
而这也是战后致使蓝星大型制造业公司集体向月球和火星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迫使蓝星非常被动地走上了去“工业化”道路。
后来联邦政府有钱了,不是没想过重建大型星港,但由于种种因素迟迟未能动工。
其中最核心的因素就在于月球利益集团的阻扰。
“天然星港”这个属性,使月球重回巅峰,从辅助角色一跃成为了战后重建时期的唯一主角。
在重建初期月球吸纳了大量由蓝星转移过来的产业,同时也吸纳了海量的资本。
多重力量相互叠加驱使着月球企业走上了扩张道路,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典型代表就是先锋集团,战前只是一家总部位于月球专营医药的小公司。
乘着重建的东风,其在很短的时间内成长为了一家横跨医药、化工、造舰、运输、保险、金融、电子等多个行业的巨头垄断集团。
例如先锋集团旗下的先锋航空,联合蓝星出身的联盟航空、AB航空垄断了蓝星-月球-火星航线。
先锋集团的例子实质上反映了,月球就像一道铁闸牢牢横亘在蓝星和火星之间,作为中间商赚的盆满钵满的同时,也阻碍了蓝星与火星的正常交流。
不过有意思的是,早期蓝星对此倒是乐见其成,因为本质上蓝星和月球是一体的。
反过来恼火的就是火星,因为月球的存在让火星企业难以直接进入蓝星市场,每次交易火星企业都要承担一笔高昂的隐形交易成本。
而正是这笔隐形交易成本,令火星企业实质上是在为月球打工。
这也是火星出身的威尔逊在其推行的法案中,将大空港建设列为重点项目的重要因素之一。
原因还是要追溯到反侵略战,战前作为殖民地的火星不仅人口少的可怜,还没有完整的工业。
本质上和月球一样只是蓝星的附属品,没有任何话语权,核心价值都只有一个——为蓝星提供发展必须的原材料。
然而“奇恩人”的入侵改变了这一局面,因为小行星带的存在,太阳系被实质上分成了内外两个区域。
此时火星就成了人类和奇恩人争夺的焦点。
人类守住火星,就能以此为支点依托小行星带抵御入侵。反过来奇恩人占据火星,其兵峰即可直指蓝星一战而下。
而受当时交通工具的限制,人类从蓝星飞火星最少也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这时要是等蓝星造好武器,再将兵员和装备运抵火星,黄花菜都凉了。
侥幸奇恩人也是如此,其科技水平虽领先人类,但领先幅度并未大到不可阻挡。
更侥幸的是人类在第一时间探知到了对方来意。
预计要用七年的时间奇恩人才能飞抵火星,利用这宝贵的窗口期,人类开始不间断的向火星转移工业和人口。
至于战争过程先按下不表,总之正是这七年的准备为人类战胜奇恩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战后新联邦出于对现实和未来的双重考量,重建家园的同时,继续向火星转移工业和人口,准备将火星打造成一个坚实的壁垒。
由此火星便扶摇直上,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现如今其GDP总量已经完全追平蓝星。
从而联邦的经济格局也由原来的蓝星独挑大梁,演变成如今的蓝星-火星双足鼎力。
不过这时的火星在政治上依旧没有话语权。
反映到现实就是月球卡在蓝星和火星之间收路过费。
同时也是因为月球收过路费,蓝星-月球利益集团内部渐渐出现了裂隙。
当初蓝星企业因战争受到重创,元气大伤,对新联邦的影响力降至冰点。
一方面蓝星急需火星的原材料恢复元气,另一方面蓝星也怕火星趁此机会脱离自己的掌控。
因而便想到了利用月球继续钳制火星,核心因素就在于“星港”属性!
正应了那句老话“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五十年的时间,火星强势崛起,蓝星恢复了元气,而同时急速膨胀的月球也逐渐脱离了蓝星的掌控。
简单来讲就是月球想主导联邦的走向,当大哥。
很可惜月球可能是收过路费收傻了,严重高估了自己的实力,
面积本身就小的可怜,和火星比工业实力差之千里,和蓝星比人口基数宛若云泥,就连其引以为傲的资本实力也在蓝星恢复元气之后被打回原形。
蓝星可以接受火星崛起,但绝不接受月球反噬。同理火星能接受蓝星压制,但绝不接受月球钳制。
由此火星和蓝星有了共同的利益诉求,这才有了后来威尔逊上台、国会通过投资法案等一系列事件。
不揭开层层迷雾,谁又能想到一座“星港”居然见证了联邦三个世纪的政治、经济格局的变迁。
如今新的星港已经开建,旧的格局即将被打破,但另一个问题却依旧深深困扰着整个联邦。
那就是通讯问题!
上过学的都知道,真空中的光速是一个物理常数,约等于300000km/s,这是自然界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
而人类现今用于通讯的电磁波本质上就是光,因而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波速)为一定值,即(真空中)光速。
同时我们还知道火星是离太阳第四近的行星,和蓝星一样,也围绕太阳运转,只是行进路径不同。
距离蓝星最近时约为五千五百万公里,最远则超过四亿公里。
已知一分钟六十秒,问:火星与蓝星通讯,最少需要几分钟?
答:距离五千五百万公里最少需要八分钟。距离四亿公里时最少需要四十分钟(信息到达火星需要四至二十分钟,收到立刻恢复返回也需要四至二十分钟,因此,一次交换信息最少需要八至四十分钟)。
以上均为理想情况,考虑到各种现实因素影响所需时间只会更多。
不过即使只考虑理想条件,八至四十分钟对现在的人类来说也是不能忍受的。
就像没有任何一个游戏玩家能忍受八至四十分钟的网络延迟。
虽然在早在二十一世纪人类就发现在“量子纠缠”现象中,信息的传播速度至少是光速的一万倍,但很可惜远距离量子通讯技术至今未能实用化。
人类只能继续忍受痛苦的延迟,这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以陶嘉阳自身为例,他之所以需要江林远去火星,就是因为火星和蓝星之间极高的网络延迟,不仅影响了后续的协议谈判,更影响了贸易结算。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让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以信息交换为核心的网络社会,同时也进入了一个以虚拟交易为核心的金融资本社会。
商业的本质是什么?
商业的本质是信息交换,一个商人之所以能赚钱就在于他能更快的掌握信息,从而形成了信息差。
能赚多少钱则取决于信息交换的速度,同时也取决于掌握信息差的速度(炒过股,尤其是被割过韭菜的人应该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如果不懂可以翻翻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发家史应该就能理解了)。
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普及将整个世界链接在了一个网络里,不仅将信息交换的速度推到了一个常人难以想象的地步,同时也无限放大了每个人获取信息差的速度。
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一笔金融交易可以在零点零几秒内完成,理论上每秒钟可以完成无数笔金融交易。
普通人根本不可能跟得上这种交易速度。
正因此在进入金融资本社会之后,财富以普通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向少数人中聚集。
反过来这些少数人又利用手中的财富人为制造信息差,进一步掌控金融交易,攫取财富。
现如今的月球就是如此,利用由时间差形成的信息差两头吃赚差价,攫取了惊人的财富。
这反映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即交通和通讯的影响实质上将联邦割接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经济区域——蓝星区和火星区,月球在两者之间充当连接点。
而这种割裂感也为联邦带了一个更为致命的问题……
……
https://www.biqivge.cc/book/69048852/7260219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