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覆清1796 > 第一百四十一章 抉择

第一百四十一章 抉择


  自贡厅,仙滩镇。

  沈复在接到闫祖庚的邀请后,独自考虑了几天,还是有些拿不定主意,没办法之下,只好趁着喝酒解闷的工夫向自己的妻子陈芸把事情全须全尾的诉说了一遍后让她拿主意道:“芸娘,你说现在为夫该当如何?”

  陈芸自幼家境并不怎么好,四岁亡父,和弟弟一起由母亲辛苦拉扯长大,但幸运的是学会了写一手好诗。

  在十三岁那年的聚会上,陈芸第一次遇见了比她晚出生十个月的表弟沈复。

  都说在一段感情中,谁先动心谁就输了。

  很明显,在读到陈芸诗作的那一刻,沈复已经变成了输家。

  看到沈复眼里对她崇拜的目光,陈芸知道,她终于遇到了懂得她的人。

  沈复惊叹于陈芸的才思和清雅秀丽,兰心蕙质,满心都是她,不能释怀,当下对自己母亲表示,“如果让我结婚,我非陈芸不娶”。就这样,两人在十三岁时便定下了婚约。

  陈芸和沈复结婚后,他们的生活也越发有趣和温润。一起讨论诗文,一起变装去集市游玩,一起练习插花写字。随着时间越久,感情越来越深。

  二人至今已琴瑟和鸣二十余年,年愈久情愈密,家庭之内,同行同坐,初犹避人,久则不以为意。

  在当下,大多数女子一旦成了亲,就像向贤妻良母发展,夫妻之间,相敬如宾成了典范。

  但沈复和很多男人不一样,别人把妻子当成生儿育女的工具,但沈复不,他把芸娘当朋友和知己。

  如今的礼教,女子出门会被视为破坏纲常,但为了满足妻子的愿望,沈复竟没有一点犹豫就带着妻子上街去了,并且自己走到哪儿几乎都带着陈芸。

  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可沈复与陈芸婚后,将柴米油盐的日子,过成了春花秋月的向往。

  沈复常年给人当幕僚,两人生活清贫,经常捉襟见肘,但他们从不抱怨,只是精致地活,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哲学,把日子过得很是用心。在平凡的日常里,也能活出生命的滋味,活出审美趣味。

  沈复平常爱喝点小酒,不喜欢布置太多菜。芸娘就为他置备了一个梅花盒,把盒子放在案头,如同一朵墨梅,打开盏,有六只小碟,中间放一只,外头放五只,就如把菜装在花瓣里,很精巧方便,也省得摆一桌。

  今日也一样,听到沈复的犹豫,陈芸并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像往常一样为沈复准备了一盒小菜后才笑了笑说道:“郎君,妾身知道您的忧虑,如果答应了他们的邀请,您是害怕朝廷知道后会连累族人,如果不答应的话,又担心与他们结怨,不知妾身说得对否?”

  沈复见状摇头笑了笑,道:“我家芸娘聪明得紧,为夫这点小心思怎么能瞒得了你啊。”

  陈芸闻言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后问道:“东家那边怎么说?”

  现在沈复的身份毕竟还是一个幕僚,如果东家那边不放手,他们现在做什么决定都没用。

  “东家那边早有交待,在让我把盐矿的事办完后便自行解除契约了。”沈复闻言想了想回道。

  见状,聪慧的陈芸便知道了,好奇的问道:“怎么?直到现在东家都还是没有出面?那么神秘?”

  “没有。”沈复闻言叹了一口气后说道:“来此半年,莫说见面了,就连平时的交待都是托人传信,不过从行事手段上来看,东家应该是天地会的义士,就算不是,也是反清义士。”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当下,科举考试是莘莘学子实现人生转变的唯一机会。很多人一辈子都在考取功名,坚持一条道走到黑,哪怕已经白发苍苍,还在坚持不懈地追求功名。

  但沈复是个例外,哪怕才高八斗,他也拒绝去参加科举。

  究其原因,除了沈复所处之地的社会风气和个人性情志趣外,再有便是周边朋友的影响及对满清朝堂的不喜。

  沈复出生在太平盛世的苏州,秀美温润的自然环境,富足安逸的生活条件,相对安宁的政治氛围,使得江南才子恍惚中不知人间何处有风端。

  沈复生于斯长于斯,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同时,沈复的家庭内部的小环境,也没有给予他参加科举的压力,婚前父母没有逼迫,婚后妻子更没有督促,最终使他没有踏上传统知识分子入仕之路,而是成为了一辈子游离在主流社会生活之外的闲人。

  再加之沈复个性散漫率真,对封建礼教嗤之以鼻,不愿受到束缚、不愿人云亦云随波逐流。

  最后便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沈复能在知道了自己背后的东家是反清义士后,依然若无其事的作为幕僚继续效力,其中缘由不明而喻。

  陈芸闻言想了想,随后分析道:“如今纵观天下各方势力,遵义的这支义军可谓是得天独厚,起初其东、南、北三方都有其他义军作为拱卫,而今更是抢占了盐井这个大财源,如今之后,四川的官军恐怕不会是他们的对手了,妾身以为,郎君当下也没别的地方可去,倒不如先去遵义看看,至于郎君担心的连累族人问题,妾身想来,我们又不是朝廷官员,问题应该也不大。”

  “再有便是,妾身想来,那位明王应该会安排好一切的。”

  沈复闻言思考了一会儿,随即仰头灌了一口酒后做下决定道:“也罢,就依芸娘之言,咱们过去看看,咱们也算颠沛流离了半生,如果可以的话,咱们就找个地方安定下来吧。”

  “好,妾身全凭郎君做主。”陈芸闻言顿时笑了笑,佯装福了一礼后说道:“那郎君您先喝着,妾身去收拾收拾。”

  ...........

  “忙完了?”看着面前风尘仆仆的顾德全,黎汉明有些意外的问道。

  黎汉明本来是准备去工坊区看看,看看在武器上能不能在发展一下呢,结果刚出门就碰到了顾德全。

  “回大帅,还没那么快呢,不过大方向上已经差不多了,细节问题上属下让倪文祯在那里具体督办了。”顾德全自顾自的倒了一杯茶喝了一口后回道。

  “倪文祯怎么样?”倪文祯原来是桐梓县的县令,半年多来政绩斐然,在各县主官中脱颖而出,光复重庆后,因为赵秉渊不愿意再人重庆知府一职,没办法之下,黎汉明只好破格提拔了倪文祯。

  “倪文祯不愧是大帅认可的人,能力上属下自愧不如,缺少的是对大局的统筹经验,不过最多一年,此人必堪大用。”也正因为如此,顾德全只要在大局上把握住,其他的交给倪文祯具体去办就行了。

  想了想,顾德全接着说道:“另外,原重庆各县官员错开任用后,属下也发现了几个能力不错的人。”

  “先考察着看看。”黎汉明闻言点了点头道:“等考察合格后确实可用,在大力培养便是,其实县级官员才应是我们大力拉拢的对象。”

  “是,属下也是这么认为,县级官员大多都是初临官场不久,便与我们引导培养。”顾德全闻言应道。

  黎汉明闻言点了点头后便没在继续这个话题,转而问道:“军师对我们的下一步动向应该已经知道了吧?”

  “回大帅,属下已经知道了。”顾德全闻言连忙回道:“属下此次正是为此事而来。”

  “哦?”黎汉明顿时有些好奇了:“说说?”

  “属下对夺取瞿塘关,关上入川的东大门也极为赞同。”顾德全拱了拱手说道:“只是如此一来,恐怕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说着,顾德全来到墙上的地图前边指边说道:“大帅您看,根据军情局的消息,湖广总督毕沅的两万大军分布在忠州、达州以及太平一带,观成的两万四川兵马也处于顺庆、达州、保宁及太平一带,加上保宁的陕甘总督宜绵的两万大军,如此川东便至少有六万清军。”

  “也就是说,陶也的第四师就算通过水路快速直下瞿塘关后,至少会面临清军四万大军的攻击,毕竟瞿塘关的重要性不但我们知道,清军同样也明白。而如果第四师采取水陆并进的方式,那么他们必然得分兵,就算一半一半好了,也就是说,就算有陆路的一万兵马牵制,到时占领瞿塘关的将士还是得面临至少两万清军的攻击。”

  见黎汉明眉头紧锁的样子,顾德全立马接着说道:“属下的建议是,要么不打,要打就打一场大仗。”

  “怎么个大法?”黎汉明闻言有些不解的问道。

  “第四师和独立一旅的任务不变,还是按照原计划进行,新成立的朱一二部独立一师向酉阳、思南等地进攻与独立一旅一起牵制住平陇的清军。”对于黎汉明的部署,作为军师的顾德全在来的路上便了解清楚了。

  黎汉明闻言点了点头,这本就在他的计划之内,只是原先没打算这么块实施而已,从第三师抽调一旅到婺川和陶也留守在此地的第五旅组建的独立一师,他原本的打算是经过训练磨合后才出击的。

  见黎汉明没有反对,顾德全便继续说道:“此外,为了牵制川东的清军,光凭第四师的陆路一万兵马肯定不够,属下的建议时,第二师除派出一团向石柱进攻外,其余兵马可向顺庆及达州发动进攻,同时,叙州的第三师也可向嘉定、资州挺进,向成都威逼。”

  “最后,既然入川的东大门以及南大门控制在了我们手中,除北大门暂时不可取外,入川的西大门也得控制住。”

  “这里。”说着,顾德全指了指雅州打箭炉厅的位置后说道:“川西咽喉,只有控制了这里,便能阻止四川的土司与雪区土司的联络,便与我们将来对四川境内的藏人土司彻底的改土归流。”

  “控制这个地方的还有一个好处便是,我们可以在此地训练将来入藏的部队。”

  听到这儿,黎汉明顿时感到有些意外了,他没想到顾德全竟然能想得这么远。

  见到黎汉明诧异的眼神,顾得拱手笑了笑说道:“属下坚信我们一定能推翻满清,恢复中华,雪区从唐时期起在法理上便是我们的领土,凡是我华夏领土,纵使寸土也不应丢弃,何况雪区那么大一块地呢。”

  “不错,将来我们不但不能丢弃现有一寸土地,还得把前明版图最大时期的领土给抢回来。”先表露了一下心迹后,黎汉明又有些犹豫的说道:“只是按照军师你说的这样一来,兵力恐怕不大够啊。”

  “大帅恕罪,属下以为,您有些太执着于表象了。”顾德全见状拱了拱手说道。

  黎汉明闻言眉头一皱,道:“此话何解?”

  “大帅,牵制并不一定需要太多的兵力,很多时候,我们只需派出一部兵马闹腾一番,清军便不敢轻动了,甚至于,为了阻挡我们,他们必须得分兵来应对才是,如此一来,牵制的作用便成了。”顾德全见状有些无奈的拱手回道。

  听他这么一说,黎汉明顿时恍然大悟,自己这是大兵团作战习惯了,忽略了小股部队的作用了。

  想了想后黎汉明便说道:“如此一来确实不用太多的兵力便可以牵制住清军的大部人马。”

  说着,黎汉明来到地图前,看了看后说道:“给长寿、涪州一线的第二师第一旅传令,除一团按原计划向石柱进攻外,其余人马由垫江向达州挺进。”

  顾德全在黎汉明看地图时便连忙准备好了纸笔,在黎汉明话音落下没一会儿,他也记完了军令。

  看着地图想了想后黎汉明接着说道:“第三旅由华蓥山向广安、邻水进攻,而后向达州挺进,第二旅则向岳池、南充等地进攻。”

  “第三旅一部从威远、荣县向成都逼近,一部由内江、资州向潼川进发。”

  “第一师同样分两路,一路北上取岷江以北的叙州剩余地区,一部渡过金沙江,向宁远挺进。”

  “告诉各部,边打边募边练,不求急,只求稳。”

  顾德全记完看了看后说道:“只是如此一来,各部队的辎重部队压力可就大了。”

  “现在不是已经农忙结束了吗?这样吧,可以广发告示,召集民夫,只要部队不是向第四师那样奔袭,民夫帮着运送辎重完全没问题。”黎汉明闻言想了想后说道。

  这也是他急于发动秋季攻势的原因,当前农忙结束了,劳力就空闲了下来,正好可以招募来帮着运送辎重。

  ...........

  而就在遵义的黎汉明坐下决定后,在威宁忙碌的胡钟在接到家里的去信后,也在心中坐下了一个决定............


  https://www.biqivge.cc/book/68731208/6834302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