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朕这大明还有的救 > 第21章 朝堂之争(一)

第21章 朝堂之争(一)


第21章  朝堂之争(一)

        泰昌元年,十月三日,金鸡还未报晓。

        京城的朝官已早早等在皇城长安左右门前,等验明身份后,赶往午门,在金水桥南按照品级站好队伍。等待鸣鞭,按次序过桥,直到奉天殿御座前。

        文官在左,武官在右,两队相对而立,站在御道两旁,等待皇帝的到来。

        此时朱由校还没有来,御史也不会管的太严,朝官们等待无事,便可小声与周边人聊天寒暄。

        但这些更多是礼节性的,因为真正的谋划已经在早朝前便定计或有所行动了。

        朱由校也再了解不过,他发现每当要上早朝的时候,弹劾的奏章便会比以前多许多。

        先是上书,然后再在早朝时当自己的面弹劾,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要致命。

        像往常一样,开朝净鞭,等他坐上宝座,鸿胪寺唱礼,百官朝拜。

        这套程序朱由校也熟悉了。这种事都是第一遍新鲜,第二遍还行,第三遍就开始无聊了。

        但他根据昨日内阁上书的题本,知道今日早朝怕不会简单。

        “咳,陛下臣太常寺少卿官应震有本要奏”一位昂藏七尺,年逾五十的人出列道。

        “可。”朱由校这段时间也在努力从内阁和王安处了解朝廷官员情况。

        这个人貌似听过,是楚党的人。

        “陛下,神宗朝张居正在任时期,实行一条鞭、考成等法,力图改革图新,致使国库充盈,朝堂一新,中国乂安,四夷宾服。诸御史皆服先生无成心,其始终为国也。

        但当时有奸人当朝,肆意攻讦忠臣,致使神宗被奸人蛊惑,尽贬张居正之党,废革新之制度。

        现今吾皇登基,革旧除新,众正盈朝,可正张居正之位,复官复荫,以示锐意进取之心。”

        官应震这么一说,楚党成员仿佛都是商量好的一样,“臣吴亮嗣、臣黄彦士等附议!”

        要为张居正平反,本就是他嘱咐方从哲去做,只是他居然没有让浙党去做,而是让楚党的官应震去做。

        朱由校也可以理解其做法,张居正本来就是湖北荆州卫人。方从哲让楚党去做,楚党也愿意干,也不会引起怀疑有什么目的。

        “此事朕也知道,朕自懂事以来,也常听皇祖提及张居正之事,略有悔意。皇考也经常赞许张居正之事于国功大于过。不知在座诸公怎么看。”

        到了现在,其实满朝文武对于给张居正平反的声音很大,包括东林党,最开始对张居正的看法是负面的,但当他们觉得也要改革朝廷的时候,也明白了张居正的不容易,对他的看法也偏向于正面。

        在历史上,在东林党主持朝政的天启二年,就给张居正平反了。

        听到朱由校发问了。

        一位年逾七十,头发斑白的大臣出列回复道:

        “臣吏部左侍郎邹元标奏,张居正之事,臣也有所参与,当时万历五年,神宗皇帝为张居正夺情,臣便曾上书弹劾贪恋权位,才虽可以,学术则偏,臣也因此去职。

        但今日臣却悔恨自己当时之言,张居正功在天下,臣绝不该以一己之怨参也。臣也附言给张居正请谥。”

        邹元标是东林党元老,他的表态其实也是东林党的看法。

        朱由校听到后,也觉得可以。

        <div  class="contentadv">        “可!那就除张居正罪名,复张居正及其家族官爵,并准其子孙承袭其爵,并加封一等。至于谥号,内阁就挑个好的吧。”

        这件事满朝文武都有共识,所以做起来也容易。

        此事完毕后,方从哲却突然出列了

        “臣方从哲有本要奏”

        “哦,阁老有什么事要说?”朱由校大概猜到可能是“考成法”之事。

        “陛下,臣自万历十一年,得神宗皇帝赏识,侥幸中进士,入场为官,得叶向高推举,神宗信任,担任内阁首辅,距今已有七年。

        七年中臣兢兢业业,能力有限,骄横愚钝,致使有萨尔许之败,今年又是臣失察,致使有“红丸”之祸,臣知道过错甚多,自己也人老体衰,不能再胜任内阁之事。因此在此特请皇帝准臣告老还乡。”

        他这么一说朱由校一愣,他现在这么说,那谁来说“考成法”之事呢。难道他是以退为进,博取同情。

        “不可,朕刚刚继位,你是皇考留给朕的首辅,自登基以来你也殚心竭虑,朕都看在眼里。至于你说的那些过错,本就与伱无关,无需担心,朕不会怪罪你的。”朱由校立马拒绝道。

        哪怕方从哲现在真要辞职,出于惯例,朱由校也不会立马同意的,怎么也得再来几次才行。

        一般皇帝拒绝,臣子就会作罢,但方从哲这次貌似铁了心了。

        “陛下,还请同意臣所请,臣现在精力远逊从前,根本无力处理政务,继续担任首辅一直,怕于国无益。如果陛下不同意臣所请,臣便长跪不起。”

        这么说了朱由校就知道这次他怕是铁了心要辞职了。

        虽然这种方式会让皇帝很下不来台,一般朝臣是不会这么干的。

        既然如此朱由校只能从他所请了。

        “首辅既然这么说,那朕就同意你所请,但皇考在时。选任内阁辅臣有七人,现在有三人仍在路上,未到京师,你走以后,还有三人可以处理政事。你走以后,不知谁可暂代首辅之位?”

        当这句说出后,在场的文武百官瞬间把目光投向方从哲。内阁其他三人,沈灌是浙党,刘一燝、韩爌是东林党。

        在场的东林党人想的是方从哲应该会推举浙党的沈灌。

        左光斗、杨涟等人暗暗对望一眼,他们早就想扳倒方从哲了,今日他自己请辞算他聪明,但如果他敢推进沈灌任首辅,那他们必定站出弹劾,以匡朝政。

        但只见方从哲不紧不慢的从袖口中拿出一份题本,双手捧在头上。

        “陛下,臣将要举荐的人选跟理由已写在这题本上,还请陛下过目。”

        看到如此,王安随即缓缓下了金台,拿过题本走上去躬身递给朱由校。

        所有人特别是东林党人紧紧的盯着这份题本,想看看里面写的是谁的名字。

        朱由校打开看完,心着果然如他所料,方从哲果然聪明。

        邹元标历史上应该还在来京城的路上,剧情需要就让他提前到了哈

        继续求推荐,求收藏!


  https://www.biqivge.cc/book/68597830/9478920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