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内阁 六部人选
第243章 内阁 六部人选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在张嫣的尽心服侍下起床,简单吃了个早餐后,便匆匆上了龙撵前往奉天殿,今日是上早朝的日子。
自他登基以后,各项制度也趋于完善稳定,按照旧每逢三、六、九早朝,这个制度也被朱由校沿用。
今日的早朝还比较重要,因为经过将近一个月的争论,内阁两位阁臣、六部三位尚书人选的候选名单也终于确定了,今日就要在早朝上公布,以示众望。
看到龙撵到了奉天殿后,礼官随即便开始奏乐,锦衣力士撑五伞盖、四团扇,从东西两侧登上丹墀,立于御座后左右,随后朱由校登上了丹墀台陛,于御门金台安坐。
见皇帝入座,下首的两排高大的大汉将军,在礼官嘱咐下开始鸣鞭。鸿胪寺官员也开始传唱“入班”,招呼大臣分左右文武两班走进御道入朝。
文官“北向西上”,武官“北向东上”,行一拜三叩之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
这一套流程朱由校现下不知道经历多少遍了,他也从最开始紧张到现在的镇定自若,稀松平常。
看到众人已定,他身旁的魏忠贤也轻咳了一声,随后向前走了几步,大喊道: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这时就见内阁首辅刘一燝轻咳一声出列,他拱手而拜,随后说道:
“陛下,之前经陛下旨意,廷推内阁与礼、吏、兵部尚书人选,最后进六部九卿廷推,已将候选名单选出。内阁、礼、吏、兵部事务众多,臣请陛下早下诏书,确定人选,以安人心。”
刘一燝此话一出,沈灌、叶向高闻言立刻附议,这种事情确实应该早下决断,不能拖延。
内阁经过廷推筛选,确定的候选人有四人,分别是:
第一个是前礼部侍郎朱国祚,此人是万历朝的状元,万历二十六年,任礼部右侍郎,摄理部事,拥立皇储朱常洛,最后被万历皇帝罢黜,一直闲赋在家。
光宗朱常洛继位后,本想启用他,但因光宗很快去世就没用,现在增补内阁,就由刘一燝建议请他入阁。
第二个便是现任吏部右侍郎朱国祯,之前在江南为官的时候,就提出过均田均役,并且屡次向内阁上书,阐述赋役不平之弊,提议计亩定役。
后被徐民式采纳并应用,在叶向高的支持下,最终在江南得以实施均田均役,打击了大族豪强,但他一直身体不舒服抱恙,于是万历朝就退休回家养病了,直到光宗即位,又把他请了回来,担任吏部右侍郎。
第三个人是都察院大佬孙承宗,先是跟杨涟等人在护驾的时候有功,后又为朱由校经筵老师,甚是受朱由校信任,最后为了在京畿地区推行均田均役,被提拔为右都副御史,专职负责均田均役之事。
上个月增补阁臣,刘一燝就推举叶向高入阁,原本众人觉得孙承宗提拔太快了,又没有在六部内任过高职,因此不怎么同意。
但刘一燝说了一个众人无法拒绝的理由,便是皇帝以内阁中无人知兵的理由,让英国公张维贤入了军机处,而孙承宗恰好知兵,如果入了内阁岂不是更好跟张维贤抗衡。
不然军机处就没有知兵的文臣了,这么一说众人也接受,再加上孙承宗这个人素有威望,因此顺利被廷推进入了名单。
前面三个大多是刘一燝推免的,最后一个便是沈灌提议的,兵部右侍郎张至发,齐党成员,此人与其他诸人相比,较为年轻,为万历二十九年进士(1601年),曾任光禄卿。
在任期间精核弊端,多所厘正,更重要的是他跟沈灌是旧识,在沈灌自绝于齐楚浙党后,他是少数几个支持沈灌的,因此沈灌也投桃报李,提议支持他入内阁。
听到刘一燝这般言语,朱由校点了点头,今日不就是为了这事嘛。
于是他给了魏忠贤一个眼神,魏忠贤立刻领会,恭敬的从案牍上拿出一个诏书,随后走上前面向朝臣大声朗读起来。
“国家艰难,朕夙兴夜寐以求良才,内阁国之重地,所用之人不可不察,朕特命群策群力,推举良才。
现经六部九卿廷推选,上达天听,朕从中择才,选命右都副御史孙承宗、吏部右侍郎朱国祯为晋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
“臣为陛下贺!”
这四个人都是六部九卿廷推出来的,无论选谁都不会反对。只是现在听到这两个人的名字,大家心里暗暗心惊,看来刘一燝这个首辅位置算是稳坐泰山了。
这二人都是刘一燝推举的,既然被皇帝任命为内阁辅臣,那现在内阁五人中,刘一燝独大了,叶向高跟沈灌都不能与其争锋。
于是有人悄悄看向叶向高,只见叶向高稳坐钓鱼台,毫无表情,感觉此事与他无关一般。
<div class="contentadv"> “这二人忠心辅国,即日起入阁议事。”
“遵旨。”
这两个人选朱由校也想了好久,他其实很想把沈灌的人张至发也拉入内阁,让沈灌跟刘一燝相互制衡,不至于让刘一燝一家独大,但他细想了下,觉得没有必要这样做。
刘一燝自担任内阁首辅来后,一直力图弥合党争,同时也算锐意进取,讲究实干,对自己的改革措施并不排斥,并且有些还是赞同,既然如此自己就不仅不应该制衡他,还应该让他继续掌权,继续帮自己推行改革。
所谓制衡只是君主在威望弱的情况下,制衡臣子,防止一家独大的一个手段,现在自己的威望并不差,何必要牵制自己呢。
再说任命相比较朱国祚跟张至发两人,朱国祯、孙承宗二人有很明显的优点,便是都支持均田均役,朱国祯是均田均役的首倡者,孙承宗是京畿均田均役的推行者。
现在朱由校是铁了心要在京畿推行此事,绝不会半途而废。
现在任命让这两个人入阁,再加上原本就支持均田均役的刘一燝、叶向高两人,内阁就有四人支持此事了,这决心不可谓不大,就不信把这事推行不下去。
在场诸人都是聪明人,来之前就对这四人的履历了如指掌,现在一看皇帝让他们二人入阁,也明白了皇帝的心意,心想赶紧让熟知的京畿士绅不要反对了,朝廷怕是要有大动作了。
内阁人选定了后,下一步就是六部尚书人选了。
还未等众人心定,魏忠贤又从案牍中高举一个诏书,轻咳一声开始宣读起来。
“朕登基以来,黎民亲仰,今闻吏部、礼部、兵部尚书空缺,朕思之痛心,常有裨国之心。有赖群臣群力之策,得妙人选三人,率众共安,以慰我怀,特命赵南星为吏部尚书,孙慎行为礼部尚书,王在晋为兵部尚书。”
当时内阁推举的人选有六七人,但朱由校对这三人比较熟悉。
其中这个赵南星,此人是东林党大佬,万历年间曾任考功郎中,没想到一上任就大举裁汰不合格者和关系户。
其中包括大量内阁举荐的私人,这让朝中纷纷皆恶,最终罢黜在家二十多年,虽然屡次有人推荐为官,但都被万历反对。
现在东林党重新掌权,刘一燝、叶向高等人屡次上书重用他,朱由校也同意了,他虽然对赵南星结党不甚满意。
但现在他也不怕东林党势大,现在朝局也需要他这种刚正不阿,不贪墨,一心为公的人,于是就决定重新启用他。
至于孙慎行跟王在晋,他们之前一个担任吏部左侍郎,一个是兵部左侍郎,对本部事情极其熟悉,现在依次替补情有可原。
特别是王在晋,朱由校在前世中还听过他,历史上广宁之战失败后,熊廷弼被杀,王在晋以兵部尚书的身份经略辽东、蓟镇、天津等地。
他随后提出放弃关外,重修山海关,重关设险,卫山海,以卫京师的策略,遭到孙承宗、袁崇焕等人的反对,只能作罢。
所以朱由校对他印象并不好,心里还是想如历史上一般,让孙承宗以内阁辅臣的身份兼任兵部尚书,但孙承宗现在担着推行均田均役的重任,所以只能暂时选任王在晋了。
“陛下英明!”
这几个人同样是出自廷推出的名单,众人自然没有异议,当即俯首赞成同意。
于是内阁跟六部尚书的人选现在全部确定了,这样一看来,还是东林大获全胜,现在出现了一家独大的景象,不过这东林非彼东林。
经过之前刘一燝跟叶向高的斗争,现在上来的东林都不像之前惠世扬、冯从吾那般的空谈之人,而都是如同杨涟、邹元标的实干派。
这也是朱由校内心认可的东林,东林党非党,所谓东林书院只是一些志同道合之人聚在一起,针砭时弊,高谈阔论的场所。
他们既没有一个纲领,也没有很明确、很具体的主张,里面的人鱼龙混杂,有真的想革除旧弊,改革图新的,也有想以此谋求官位的蝇营狗苟的之辈,不可一概而论。
如今经过朱由校一系列引导,东林党的分化初显成效,现在就该这些真正的东林实干派发挥作用了。
求订阅,求月票。
现在的内阁六部尚书名录,我晚上会放到书友圈哈
https://www.biqivge.cc/book/68597830/9478880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