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同化草原的提议,朱高煦强烈反对
眼见支持朱高烨的人越来越多,朱高煦咬牙切齿地握紧拳头,原本他们跟朱高炽和朱瞻基势均力敌,甚至主战派优势还多一点,因为朱棣也趋向于发兵。
可这些全因为朱高烨而发生了改变,甚至也影响了朱棣的判断,这如何不令他们忌惮?
但朱高煦岂会放弃,毕竟朱棣还未做出决定,不到最后一秒,输赢未定。
“老四说得也对,但别忘了那样一来会养虎为患,现在不趁他们弱小,彻底剿灭,给他们时间壮大后,势必会跟我们打得两败俱伤,与其那样,还不如现在围剿。”
朱高烨冷淡地看着他,仿佛在看傻子似的。
朱高煦心里火气嗖嗖直冒,但碍于朱棣在不好发火。
“老四,你那是什么眼神?”
“我同意接受他们归顺,但并没说给他们休养生息机会,我不傻,这简单的道理岂会不懂。”
言外之意,朱高煦才是傻子。
朱高煦怒火更盛,可不等他发飙,朱高烨已然继续,“战争无法彻底解决矛盾,民族同化和文明糅合才是最终解决办法。”
民族同化?
文明糅合?
这些陌生词汇,让众人一阵狐疑,就是朱棣也都疑惑不解。
始终没发言的杨士奇等人也忍不住询问,“敢问梁王,民族同化和文明糅合如何解释?”
“民族同化是说多个不同民族的特征,演变成另一个民族的情景,文明糅合亦是如此,把中原生活习性传入草原,让他们接受并同化。”
杨士奇等人是何等聪明,甚至在场所有人就没有笨人。
朱高烨简单地讲解,众人就已经明白了其中的操作原理。
在场的人神色都很惊愕,“居然还有这种操作,根本是闻所未闻。”
这些人都混迹官场多年,什么计策没见过,甚至他们自己心思比寻常人更加深沉,说出口的话都不知打了多少腹稿。
但无人听说过这种奇异而又新奇的方法。
“让草原各部落同化成大明子民,这可行吗?听上去像是异想天开。”
“就是,草原人有自己的理念,我们也有自己的风俗,怎么都觉得难以融合。”
“即使可以融合,可草原人经常到我边境掠夺,为何连一点迹象都没有?”
众人纷纷议论,但话里话外都不看好朱高烨的想法。
就是朱高炽和朱瞻基也都惊疑不定,但他们没有跟着议论,而是沉默不语。
朱高煦神色有些不屑,“你如何能保证你所说的民族同化,肯定能行,即便可行又有何好处?”
朱高燧也附和,“就是,整这些有的没的,还未必有效果,还不如直接发兵,打个痛快。”
在后世的现代文明融合现象很普遍,西方列国,尤其是那个岛国疯狂输出文化,但华夏并不是软柿子,你来我往非常热闹。
只是这种想法放在现在的古代明朝,就过于超前,但眼下的情况这样处理再恰当不过。
“打仗?三哥难道忘了,关外女真族一直伺机而动,我们跟草原人相斗,难免会给女真族留下渔翁得利的隐患。”
朱高烨的判断不无道理,大明重心放到草原,如果女真族突然发难,甚至跟别的异族结盟,那对于大明来说没有任何好处。
杨士奇等人愈发好奇,“敢问梁王,您说的民族同化和文明融合,该怎样实施?”
朱高烨说得好听,但真正操作却十分困难,要知草原和中原习性不同,无论是生活习惯还是风土人情。
草原是游牧民族,中原是农耕文化,怎样才能融合在一起?
怎么看都没办法融合。
朱高烨如果知道他们心思,肯定会说想多了。
后世的现代,多种文化综合在一起,已经是十分常见的事情。
“可以进行边关贸易,加强双边联系,以前双方文化未能融合,那是因为往来接触不深,没有接触,何来同化和融合?”
经济促进文化发展,如果双边加深贸易,文化何愁不会碰撞融合。
朱高烨信心十足,以明朝现有人口,草原人数显得少得可怜。
草原人没有这些概念,所以不会有提防之心,很容易就融入进来。
况且,草原人原本就向往中原,操作就简单方便了许多。
“我还以为是多好的办法?”
朱高煦嗤笑一声,神色不屑一顾。
“大明之前也有双边贸易跟集市,但结果却是费时费力,草原部落和边境上的流民,甚至以掠夺为主,令大明损失惨重。”
就像朱高烨说的那样,明朝也在边界设有贸易所,想要跟草原交好,促进双方往来密切,但收效甚微。
边关离城镇较远,而且天高皇帝远,每回运到边关的物资耗时费力。
即使排除万难,过去往往都被流民倭寇盯上,最后不但交易难以完成,甚至便宜了他人。
时间久了,贸易所也不了了之,形同虚设。
“你们担心的问题,说到底,无非就是路途远,如果解决这个难题,就能顺利开展贸易,剩下的事情就能水到渠成。”
朱高煦瞪了朱高烨一眼,神色讥讽,“按老四的说法,看来你有解决的办法不成?”
朱高烨自信地点头,“还真有办法。”
朱高烨的一番话,让更多人陷入沉思。
如果像他说的那样,战争只会增加新的仇恨,若是民族同化和文明融合可行,那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朱棣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你们觉得梁王想法如何?是否可以操作?”
杨士奇、杨荣、杨浦等阁老以目示意,却都有些纠结。
他们趋向于保守操作,朱高烨的想法虽说有道理,但无人能担保有效果。
反而是于谦出列,“微臣认为梁王想法挺好,主要是我朝国库不富裕,如果贸然挑起战事,虽有获胜把握,但最终得到的好处不大,反而是梁王的想法可以一试。”
“一试?”
朱高煦再次嗤笑,“有那时间跟精力给你去试验吗?况且已经有前车之鉴,贸易就是名存实亡,这教训还不深吗?”
朱高煦暗自嘲讽朱高烨自不量力。
“老四的出发点或许是好的,但无论是从京城还是哪个州府出发,到达边关至少都要几个月,更别提突发因素,就这路途就令人焦头烂额。”
https://www.biqivge.cc/book/66605470/3030282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