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小郎君 > 225 金山

225 金山


脚踏车的原理很简单,小万历又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很快就可以一个人踏着到处玩,反正三轮的设计也不怕摔着。

        “铃”

        “嘻嘻,让让,我开车来罗”

        “哈哈,好玩,好玩,父王,你看孩子跑得快不快?”

        小万历一边踩一边敲着虞进特制的铃铛,满大厅地跑,吓得那些太监、宫女小跑着跟着,不断叫着小心,生怕小万历摔着,要是小王爷摔伤,他们肯定没好果子吃。

        可他们的加入,反而让小万历觉得更好玩,不断踩着小脚踏板车左冲右撞,不时发出清脆、爽朗的笑声。

        一时间,整个裕王府都是小万历的笑声。

        看到儿子这么高兴,裕王忍不住摸了摸胡须,高兴地说:“虞校书,这玩意叫什么,脚”

        “王爷,这叫脚踏车。”虞进补充道。

        “没错,这脚踏车真是奇思妙想,这是虞校书想出来的?”

        虞进谦虚地说:“也就是随意做的一个小玩意,这脚踏车让孩子玩的同时,又可以锻炼筋骨、增强手脚的协调能力,能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幸好小王爷也喜欢,殿下不怪下官给小王爷送小玩意,让他玩物丧志就好。”

        “哪里的话”裕王摆摆手说:“王儿年纪太小,还是一个还要人照顾、疼爱的孩子,哪有什么志向,本王希望他能平平平安安、快快乐乐长大就好。”栢镀意下嘿眼哥关看嘴心章节

        说罢,给虞进行了一个礼:“难得看到王儿这般高兴,本王替王儿谢虞校书。”

        “不敢,不敢,殿下请起,下官愧不敢当。”虞进哪敢让裕王给自己行礼,连忙扶起来。

        裕王对虞进的表现越来越满意,拍着虞进的肩膀说:“虞校书真是本王的福星福将,哈哈哈”

        自从虞进入了裕王府,裕王感到自己的运气一下子好了起来,做什么都如有神助一般,特别是在鞑靼使团那一役中,虞进可以说凭一己之力扭转局面,裕镜的出现,更是神来之笔。

        不仅一改被景王打压的局面,也让裕王府的财政得到极大的宽裕,福将啊,要不是顾忌着身份,裕王都想和虞进斩鸡头烧黄纸,做沙煲兄弟了。

        看到虞进和裕王好像唱“将相和”,你一喝我一和,再看看那套被冷落在一边的小号文房三房,张居正的老脸抽了抽,心里不是滋味,张张嘴想说些什么,可是最后什么都没说。

        真没想到,自己竟然还不如一个小秀才。

        但虞进的能力,又不得不让人佩服。

        “王爷,高学士到。”就在张居正心情复杂时,有下人突然上前禀报。

        作为裕王最敬重的老师,高拱每年都是裕王府夜晚夜的座上宾。

        一听到高拱来了,裕王精神一震,那张圆脸现在激动之色,马上大声说道:“王儿,快,陪父王迎接高老师去。”

        朱载垕前途未卜时,高拱正担任裕王的老师,多次出入王府,多方维护,不仅在学习上细心指导,在情感上也多方弥补,二人名为师徒,情如父子。

        裕王对高拱极为尊重,一听到他来,二话不说,马上出去迎接。

        张居正和虞进进来时,裕王也就在大厅外等候,而高拱来了,他急忙忙外出迎接,那待遇明显有差别。

        虞进知道二人的故事,也知道二人的情谊,并没有什么表示,而张居正则是把目光从虞进身上收回,转而有些怨毒地望向门外。

        什么是主,什么是次,张居正还是分得很清的。

        虞进和小王爷玩成一团,在送礼物上技高一筹,但这并不算什么,在张居正眼中,也就有点小聪明,构不成威胁。

        原因很简单,虞进只是一个小秀才,就是顶天也就一个四五品官员,因为朝廷有个不成文规定,要想进内阁,一定要入翰林,翰林院是文职的分水岭,这就是俗话说的“无翰不阁”。

        古代的翰林院,相当于后世军届的黄浦军校。

        这样一来,裕王宠信虞进,也就是给他荣华富贵,但是重要的位置和重要的事件,还不能交给他去办理,他需要另找代言人,自己的老师徐阶,早已位极人臣,而有潜力、也是自己最大的对手,那就是高拱。

        虞进是争宠,而高拱,则是争权。

        站在一旁的虞进不知道,那个并没有多少交集的高拱,就是一个最佳吸收仇恨的载体,也是由于他的出现,自己无意中躲过叔大同志的一波又一波攻击。

        支持裕王的人大臣众多,裕王也是“暧男”,上门的官员接二连三,最后足足摆了十桌,过年了,喜庆的气氛不能打散,裕王的脸面也不能不给,不管怎么样,大伙都能维护着脸上的笑容。

        直至结束。

        散席后,虞进是被下人抬上马车的,没办法,最近风头太盛,想低调都不行,这种时间、这种场合,有时想不喝都不行。

        这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回去后,自然少不了青儿的一阵唠叨。

        慢慢地,青儿都懒得唠叨了,因为风头大盛,虞进天天有邀请,日日有宴席,有时一天要吃三四个席,于是经常醉酒回家的情节,唠叨得多,青儿也不得不放弃

        嘉靖虽说经常不上朝,但他比贫苦出身的老祖宗朱重八要开明很多,不会像看仇人一样看官员,在节假日方面,也明显增多。

        洪武年间,官员一年只有三天假日,分别是春节,冬至,和皇帝的生辰,别的时间,那得按老朱同志的要求,老老实实地点卯轮值,替老朱家服务,放在后世,朱重八同志那是一个彻底的资本家,不仅要声讨,更要刑罚。

        可惜在大明朝,没人敢对这位极为强势的皇帝说一个“不”字。

        到了嘉靖年间,虽说俸禄没有增加,但是假期还是增加了不少,一月固定休假3天,加上节假日放假共18天,每年休假50天左右,从过年到元宵,更是有十天的假期,让官老爷们能好好放松、陪陪家人什么的。

        踏入嘉靖四十四年,边防还算稳定,田地的收成还得过,所以大明上下都呈现一片喜庆的气氛,皇亲贵族、官员士绅百姓等,都利用这段时间,联谊的联谊、探亲的探亲,家里有适龄的女子或小伙子,也趁这个机会多些走动,祈求天赐一段好姻缘。

        这是一年中,最让人开心、释怀的日子。

        大明帝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整个国家每天都有那么多事发生,所以有些人注定不能离开岗位,如守卫边疆的士兵、维持秩序的捕快、轮值的官员等等。

        守卫皇陵的的士兵,也是其中之一。

        人死为大,但是皇亲国戚丰厚的陪葬品,还是让一些人垂涎三尺,为了防止死去的皇族成员被人盗墓,皇室特别设立孝陵卫,保护皇陵的安全。

        别看是守陵墓的,可在官兵的眼中可是一项肥差:不用出生入死、不用劳师远征,待遇好、饷银高,还可以世袭给后人。

        孝陵卫和各地的卫所设置相当,5600人一卫,一卫中有5个所,每一个所中有1120人,都是挑选出来的精兵担任。

        据史书记载,“不能胜任者,可令其男儿承替,无男儿承替者,应侍禄回乡养老。”和末位淘汰制一样,不能胜任的人,就可以令他们的儿子来继续帮着守陵。如果没儿子顶职的士兵,就可以领着俸禄回乡养老。

        这些福利,别的士兵并没有。

        明朝的孝陵卫分为南陵卫和北孝陵卫,因为明朝曾经迁都,由南京迁到北京,朱元璋和马皇后就葬在孝陵,所以分为南北两支孝陵卫。

        北京的皇陵较多,所以北孝陵卫又分为孝陵前卫、孝陵后卫、孝陵左卫、孝陵右卫和孝陵中卫,每个小卫就是一个卫所,分四个方位拱卫着皇陵的安全。

        这五个小卫中,又以孝陵后卫较为倒霉。

        无它,因为它守的并不皇陵,而是金山。

        每一任皇帝,身边都很多人,有皇后、嫔妃、夭折的皇子、公主等,皇陵是大,但不可能把所有与皇帝有关的人都葬在皇陵,一些不大重要的皇室人员,不能葬入皇陵,但也不能像那些可怜又卑微的宫女焚灰填井。

        他们最后归宿就是葬在金山,像裕王的生母杜康妃,死时就是葬在金山,等到裕王登基,最后才谥封为皇后,迁入永陵。

        这里的金山,并不是坐座在威海的金山,而是京城以西大约三十里的西山。

        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说:“西山在京西三十里,为太行之首,峰峦起伏,不计万千,而一峰一名,闻者不易志,知者不胜道也。其在京畿一带者,以位置当太行之西,故名西山。”

        在这里下葬的皇室成员,就笼统地称为“俱葬金山”。

        皇族嘛,就是死也比普通百姓高贵,说西山不好听,金山就显得高大上多了。

        为了不让有心人打拢他们死后的安宁,就是在金山,也安排孝陵卫保护。

        谁也没想到,就在这个不显眼、并没有安葬什么大人物的金山,在嘉靖四十四年的正月,发生了一起震惊朝野的大事。)

        ””>=””>:


  https://www.biqivge.cc/book/6658/435514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