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沸腾的高王庄
大姐林青莲,上午就组织同事,早早地来到了高王庄。
这使得安静的村落,又迎来了喧嚣时刻。那些街头巷尾的妇女们,那些凑在一起搓玉米的老头、老太太,无不悄悄议论,王献忠家这个吃国库粮、开公家车的亲戚。
见面时,马俊兰开始是紧张的,她哪儿见过这么多公家的人?自己跟在清美旁边,听着人家侃侃而谈,她觉得自己就像个多余人,像个厚脸皮凑数的。她甚至想逃离,觉得自己不适合在这样的场合待着。
好在清美把她拉出来说:“大姐,这就是俊兰,在高王庄论干活儿,还没人能比得过她!”
扎根于农业领域的林青莲,第一眼看到马俊兰,就有种说不出的欣赏。因为她从这个腼腆的妇女眼中,能看到一种对于土地的热爱和坚守,这是一种气质,是对种植的自信。
“您好,我叫林青莲,你管我叫大姐就可以,叫林主任也成。”对方热情地握住了俊兰的手。
可俊兰哪儿敢高攀?她忙激动地说:“叫您林主任吧,我…我不懂大棚,我怕干不好,清美姐让我干这个……”
林主任笑道:“先上车,咱们去地里看看。”
那是马俊兰第一次坐小轿车,她吓坏了;她蜷缩身子坐在后面,生怕给人家碰坏了。
终于到了地里,技术员梁文东拿着皮尺,带人丈量田地;林主任就从包里,掏出几张照片说:“这就是高温大棚,分弓棚和梯棚。”
马俊兰不敢有一丝马虎,她认真看着照片说:“弓棚就是弧形的,梯棚就是这种梯形的,是这样吧?!”
林主任和清美相视一笑,便朝俊兰说:“看不出来,你懂得蛮多的嘛!”
俊兰憨厚道:“我家孩子做作业,经常弧形、梯形的,有时我也跟着他学,就是傻学。”
林主任对眼前这女人,真是越看越喜爱,难怪自己的妹妹,非要铁了心建棚,帮助这个朴实的朋友。
接着她又拿了大棚内部的照片,分给清美和俊兰看。俊兰当时都惊呆了:“林主任,这黄瓜怎么长得这么长?你看这七上八下的,产量也太高了吧?!”
俊兰曾经在小菜园里,也种过一点黄瓜,种子还是王献忠从县里买回来的。主要是清美想吃,自己却不会种,俊兰就帮忙种植,但产量一般。
林主任笑道:“这是嫁接品种,就是把黄瓜苗和冬瓜苗嫁接。往后你们要是做起来,梁技术员会亲自指导。”
俊兰不解地问:“那黄瓜跟冬瓜嫁接,怎么不结冬瓜呢?”
这个可爱的女人,虽然问的东西很简单,却也最实在!林主任就说:“用冬瓜的根茎,嫁接黄瓜上部的叶苗。如此一来,冬瓜强劲的根系往下扎,黄瓜的秧子往上长,你说它的产量能不高吗?”
到底是文化人啊,这一下子就给俊兰,打开了另一扇大门。曾经她只知道出大力,细致入微地呵护庄稼,并盼着老天恩赐,来年求个大丰收。可令她没想到的是,原来人工也可以提高产量。
这时候梁文东丈量完了田地,便卷着皮尺走过来说:“林主任,这地挺富余,弓棚、梯棚都可以建。”
林主任点头,转身朝妹妹问:“你想建个什么样的?”
清美哪懂这些?真到了地头上,那得俊兰来拿主意。
俊兰赶紧会意,便朝梁技术员问:“建这么大一片棚,得花多少钱啊?”
梁文东想了一下说:“弓棚两万出头吧,梯棚得四万多。毕竟梯棚需要建墙,用得材料也多。”
听到这话,俊兰陷入了纠结。明显就是梯棚好,而且有那么一堵墙,看上去十分坚固!而弓棚就是竹竿外面,覆盖上一层塑料膜,外加一些稻草毡子,不是太稳固。
可这只是自己的想法,她也不知道对不对。尤其在建设费用方面,两者相差了近2万块钱。这钱不是她自己出,像这种尝试性的项目,她又怎能拿清美的钱,冒这个风险?
倒是林主任开了口:“建弓棚吧,投入少、工期短,何况是第一次尝试,不要冒太大的风险。”
可林清美却不干了,她知道自己这大姐,是在为自己省钱。可林清美自问,我干这大棚到底是为什么?那是要为俊兰,找一条长久的致富道路,所以在投资上,决不能含糊!
“俊兰,你说咱建什么样的?这事儿必须你拿主意!”清美严肃道。
“那…那就听大姐的吧,毕竟她是专家,听专家的没错。”俊兰不敢定夺,但作为农民的嗅觉,她知道梯棚更扛险,缺点就是投入太大。
这事儿定下来以后,高王庄又出现了一景!
首先让人们惊掉大牙的,是俊兰竟然把地里,所有的玉米苗拔除,又花钱把田地,重新翻挠了一遍。
一时间村民都看懵了!这还是那个勤劳朴实的俊兰吗?这简直就是败家子啊!农民不种粮,还大逆不道的拔秧苗,这日子还过不过了?!
更令人惊讶的,是林清美也凑起了热闹!这位婆婆让她去地里拔棵萝卜,都嫌泥巴粘脚的娇娘娘,竟然在村里的大喇叭广播,花钱请村里男人,去帮她建什么大棚!而且一天工钱就开40块,还管两顿饭!
疯了,真是疯了!献忠不在家,这妮子是要上天了!完全不拿钱当钱,村里怎么就出了这么个败家娘们儿?!
街头巷尾的人们,一边对林清美和马俊兰的败家行为横加指责,一边又忙催促家里男人,赶紧到俊兰家的地里,看看什么情况,还能不能挣上这份儿钱!
那天商店里的瓜子直接脱销,倒是俊兰家的地头上,铺满了厚厚一层瓜子皮。看热闹的人,比干活的人还多,简直排山倒海。
作为高王庄试点的负责人,技术员梁文东十分尽心尽力。他耐心地跟工人们讲,棚架子该怎么插、怎么捆绑,要用几号的铁丝,间距要留多宽,柱子要埋多深才合适。
结果一群大老爷们,愣是没有马俊兰这个女人学得快!
后来梁文东索性让俊兰,也当起了技术指导,两拨人分开作业。
如此,这一轰轰烈烈的工程,又在这个平凡的高王庄里,如火如荼地生长了起来。
只要生命不息,就无法停止前进的脚步!大地上的人们,劳动吧!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有你们生生不息,谱写着一篇又一篇,生命的赞歌!
--
作者有话说:
兄弟姐妹们,今天的章节更完了。我老家来了个亲戚,明天需要招待一下。明早我尽量写出来两章,希望大家理解。后天一定恢复更新哈!
https://www.biqivge.cc/book/66332575/2980842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