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成农家老太后 > 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


  随着李家在县城西郊这片原本荒无人烟的区域中,正式落户定居,又陆续招募近百户雇工家庭过来,这片无名之地已经发展成为不大不小的一个村子,由县里正式命名为李家庄,规西郊的江沿镇管辖。

  当李家向高台县衙报备,打算在李家所在的山下建所书院时,顿时引起县里的高度重视,江南文风盛行,可是高台县因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落后,在劝学与教化方面也都政绩不显。

  县里经济条件好,或是有门道的人家,往往都会将孩子往外送,即便如此,在这竞争颇大的湖州域里,县里年轻后生的成材率依旧极低,连成功考取秀才功名的都少见,更别说是中举、中进士的,可以说是多年难出一个。

  李家想要开设书院,就算还不知道未来发展如何,对于高台县官员来说,现在绝对是桩值得在述职报告中重点强调一番的政绩。

  所以县里虽然给不了什么实质性的支持,在批文手续方面,极为配合,高台知县柳乔山甚至主动提出,等到书院正式落成之日,他会亲自前去参观。

  知县在整个官员体系中,固然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官,但是对高台县百姓,包括无权无势的李家而言,还是相当具有威望的,能得到他的亲口勉励与支持,可以给外来户李家带来许多无形好处,对书院未来的招生宣传也极有好处。

  因书院不远处就有李家自己的砖窑厂,周围几大雇工家属区中,更是生活着大批随时等碰上接短工的雇工家属,所以由陈凤琪亲自规划设计的书院,很快就开始正式动工,并如火如荼的建造起来。

  考虑到将来,陈凤琪将书院的建造分为几期,第一期的规模不算大,只有分为三个院子的十五间教室,可容纳十到二十名老师,两百到三百学子生活的宿舍规模。

  如李家宅子般,书院中也建有从山上接下来的自来水管道,书院地下在打地基时,就分别修有可用来排泄雨水、生活用水、以及连通多处可冲水厕所的下水道。

  重点是为方便乐姐儿与阳阳未来学习的书院,从开始就计划会招收女学生,所以书院还分男女学生生活区,连为夫子修建的宿舍区域,也分男女。

  反正有生活区域中的那些雇工家孩子打底,又有玉娘她们这些候选女夫子做保障,陈凤琪压根就不担心会招不到女学生的问题。

  若是数年前的高管家,看到陈凤琪对书院的这些规划,肯定会反对,因为他虽见惯女子读书识字,却还没见过女子可以光明正大的跟男子般,进入正规的书院读书学习。

  可是现在的高管家,是已经大开眼界过的高管家,被陈凤琪毫无顾虑的教给身边人的那些知识一再震惊过后,身为这家书院的首任院长,他现在对这件事接受得十分自然,仿佛一切本该如此。

  因材料充足,人工也很足,又有修建李家大宅的经验在前,书院从无到有,仅花三个多月,就正式完工,看着十分气派,接着就是已经提前订制好的大批桌椅板凳,床柜等器具用品入驻。

  得知东家为照顾他们这些雇工家属,将会让他们的孩子免费进入书院读书,参与学院建造工程的许多工人,甚至愿意免费干活,活也做格外细致,还效率极高,才会使得学院的正式完工速度,超出陈凤琪他们的预计。

  在高管家的陪同下,对书院进行最后的检查时,陈凤琪指着她特意让人留下的区域,为他介绍自己的规划。

  “那块地向阳,可以留着种菜,让学生们自己种,种出来的菜,就直接供应给书院食堂,当然,不是免费的,卖的钱可以给学生们做班费,这些帐务方面,到时候一定要制定好完善的规则,不能有错漏。”

  高管家知道‘班费’的意思,类似李家两个孩子每次帮忙劳作后,可以得到两文、三文的钱,或是物品,那些钱物可以交给他们自己保管与支配,用来购买他们在生活必需之外,想要的一些东西,或是赔偿他们损坏的物品。

  “好的。”
  口中应下的同时,高管家还随即就在他随身携带的自制小本子上,郑重其事的记下这条吩咐,这也是他在陈凤琪那里学到的方式,确实很方便实用,能最大程度的避免遗漏。

  “现在的学子讲究君子六艺,我们短时间内,虽然无法将课程开设得这么全,但是这运动场是必不可少的,除了可以让他们跑步,回头还可以在这边划分出不同的区域,投球的,蹴鞠的,都不能少。”

  这个时代有蹴鞠这项运动,陈凤琪打算将后世的足球规则在此发扬一下,还希望能将这项运动传播一下,期待这个时空的后世华国,不至于也在这个足球运动项目上严重拉胯。

  “你们应该发现了,我这次没有规划种树的事,但是书院里的绿化,是必不可少的,在什么区域栽种些什么的工作,就留给你这个院长,带着你的第一届学生来完成吧。”
  “若是我们的书院发展顺利,也能像那些有名的大书院般,成为桃李满天下的百年书院,不管是你这位院长,还是这第一届学生,将来都能在书院史上留名。”

  听到陈凤琪的话,高管家莫名感到有些激动,他过去的大半生所谋之事,充满太多未知与不确定,如今能有机会成为一家书院的创始人,担任书院的首任院长,一展宏图,对他而言,绝对称得上是个莫大的机遇。

  “谢谢太太的信重,其实,您才是最有资格担任这家书院的首任院长的人选。”

  陈凤琪不以为意的摆摆手道。
  “我对这些管理职位并不感兴趣,不耐烦操心具体事务,能做的也就是为你指个大概的方向,具体该如何经营,就要靠你用心操劳了。”
  她是典型的学者性格,喜欢搞研究,不太喜欢应付那些繁琐的人与事。

  说到这些,陈凤琪有些感慨,也有些遗憾,要不是命运的捉弄,她现在已经成为一位历史学助理教授,有位在学术界享有崇高地位的老师照拂着,在自身水平也很过关的情况下,成为那所重点大学的教授,不过是时间的早晚而已。

  虽然一辈子的命运,一眼就能看得到头,显得有些枯燥无趣,却是真正属于她自己的人生,也是她真正乐在其中的生活。

  看得出正在眺望远方的陈凤琪,似乎想起什么心事,有些出神,高管家并没有打扰她的沉思。

  不过陈凤琪很快就收敛起那些不合时宜的情绪,接着道。
  “我也不打算做什么特别不合习俗的事,幼学院这边分三个班,大中小,年满七岁后,就进行男女分班,两边不得乱窜的规则,要明确写入院规,让每一个初入院的学生都要牢记并遵守。”

  这是陈凤琪早前就曾强调过的,她想给时下的女孩们提供一个新的选择与机会,此举难免有些冒天下之大不韪,她并不想以牺牲女孩的名誉做代价。

  也幸好这是在文风盛行,风气相对较为开明,对新事务的接受程度相对较高的江南,换了其他地方,就算陈风琪有这个心,也不敢正式付诸行动。

  虽说是栽得梧桐树,自能引得凤凰来,在请夫子方面,陈凤琪还是颇费了些心力打听与了解,她对时下的文坛毫不了解,好在有高管家这个身份神秘,能力超强的院长从旁点拨。

  即便如此,在请夫子方面,两个还是反复探讨过多次,因高管家的情况不便,陈凤琪甚至还曾亲自寻上门去,当面了解并请人。

  书院目前已确定下来的七位先生,有五男二女,高管家自己也将亲自担任教学任务,李成锋将会在学院中担任武师傅,玉娘与青娘也将在书院中任职,玉娘将会直接授课,青娘将会担任会计一职。

  至于洒扫之类的工作,到时候会安排学生轮值,后厨及管理宿舍区域的人,都已从雇工家属中选聘好,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时间也就到了书院正式启动的日子。

  可容纳两三百学生的规模的南江书院,在高台县内,可以称得上是首屈一指的大书院,正式开院招生时,还有知县亲临并提词,对书院大夸特夸。

  使得南江书院迅速在高台县内传出名声,都说那里有高价请来的身有举人,乃至进士功名的先生,却收费低廉。

  这些优势条件,顿让许多有心想让家中后辈进学的家庭,都感到心动不已,哪怕听说那里还开设的有所谓幼学与女学,也没人顾得上议论,毕竟相较于自家孩子的前程,那些都只是与他们无关的小事而已。

  这也就使得书院的招生情况,远远超出预期,原本的上限三百个名额,在李家庄就占去七十多个后,余下的两百多个名额,不仅没有剩余,还严重不足。

  由此可见,高台县不是文风不盛,但凡有机会,县里的百姓只要家里还能过得去,都愿意给自家孩子争取一下进学机会。

  “高叔,这首次招生,我们经验不足,暴露出很多问题,这些已经接收的学生素质良莠不齐,将会是个大问题。”
  “好在我们早在招生之初,就已经有言在先,掌握了主动权,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严格的规章制度刷人,将那些品性不佳,屡教不改的人给剔出书院。”

  高管家神情凝重的应下,他自己也发现了许多问题。
  “后面来报名的孩子中,我发现了好几个素质不错的好苗子,可惜,书院条件有限,实在无法接收,真是可惜了。”

  自打知道这一消息后,陈凤琪就在考虑这个问题。
  “这个事情,我已经考虑过,让住在李家庄的孩子走读,腾出宿舍,收拾出备用教室,每班再增加些人,就能多接收些学生,就是这样以来,现有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请您联系抓紧一下我们之前考虑过的那几位先生。”

  陈凤琪说的那几位先生,都是前些年因为朝堂动荡而遭贬谪的人,每个人都是正经的进士出身,学识方面肯定没有问题。

  只是高管家此前虽曾跟陈凤琪提起过那几人,但是考虑到他们身份敏感,怕给东家与书院惹来麻烦,才会在考虑过后,他自己先放弃聘请那些人的想法,劝本来挺心动的陈凤琪也放弃。

  如今书院急缺先生,短时间内,恐怕难以找到合意的人选,而先生的水平,将会直接关系到书院的将来,可谓是至关重要,为书院的口碑着想,高管家终于决定放弃心中的顾虑,答应陈凤琪的建议。

  经过这次的招生,高管家已经发现,对老百姓而言,书院开设男女混搭的幼学及女学,都不是事,关键是自家孩子的学习机会,教书的先生是什么来历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考中过举人、进士。

  如此以来,只有他请来的先生能教得好学生,就能成为民心之所向,一切都将不成问题。


  https://www.biqivge.cc/book/66017472/303030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