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成农家老太后 >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四章


  考期长达九天的会试,  确实让人坚持得很艰难,经常有撑不下去的考生被提前送出考场,李常煦的身体素质之好,  在这一届的考生中,  绝对属于首屈一指的存在。

  就算陈凤琪并不看好他这次的考试,  也按照有大考经验的书院先生们提供的信息,  提前列出一张物品准备清单,  袁文义夫妻按着单子准备的十分周全。

  其中不仅有可以用来防着天气降温的保暖衣物,  还有防着被分到臭号附近的自制口罩等物品。

  总之就是在规定范围内,  为他尽量多备些轻便而又实用的物资,  然后在备足物资的情况下,李常欣一再强调,要是觉得太难,  就赶紧放弃,反正家里又不指望他当官。
  就算跟祖母赌输了,  他们就趁这次出来,多去些地方,也是一样。

  不得不说,  家人的态度,  对李常煦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虽然难免会为自己被小看而感到委屈,  但也成功让他成为所有考生中,  最没有压力的那个。

  因为心态轻松,  再加上这次的考题正是他比较擅长的方向,  所以李常煦可谓是超常发挥,  要不是会试要求要统一交卷,  他完全不用在李常欣口中的‘小黑屋’中熬九天。

  从李常煦真正记事起,  他所生活的主要范围,就是李家庄,李家庄的所有建筑,都是同一个风格,简洁实用,家家都修建的有连通下水道的厕所与浴室,沐浴和如厕都很方便。
  厕所里很干净整洁,如厕过后一冲水,盖上盖,基本不会有异味。

  回豫州祖籍参加科举考试,是李常煦长大记事以后,第一次离开李家庄,出门在外的生活,让他处处都不习惯。
  他却从中意识到,并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就是李家庄才是个特例,外面的生活习惯与环境,才是这世间常态。

  所以他固然一心惦记着想要出去游历,去见见外面的世界,可是从内心里讲,李常煦还是更喜欢家里的生活,更习惯李家庄的环境。

  在这‘小黑屋’里呆了九天,那种种不便,让李常煦更加思念李家庄,想要外出游历的心思也淡了许多,即便他在走出考场时,看上去不算狼狈。

  邵云博按捺住自己迫不及待的心情,一直等到负责此次会试的官员阅完卷,列出排名后,交由皇上的亲自审核通过后,让人去张榜公布排名,才以关心的名义问了一下情况。

  得知会试头名是位年仅十五岁,祖籍在豫州新台县的少年举人,邵云博的心情简直好到爆,立刻去找皇上分享他的喜悦。

  “……老臣是真没想到,阳阳那孩子竟然如此出息,会试头名,只要殿试的时候不出大错,一甲前三名,应该是稳的,真是可喜可贺啊!”

  看到邵云博那一幅与有荣焉的叨叨模样,康平帝向他表示祝贺的同时,心里还有些不是滋味,因为纵观他的一生,都不曾体会到这种为子侄后辈所取得的成就而激动的喜悦,纯粹而又真挚。

  会试放榜的这一天,有许多人都在默默关注李常煦的会试成绩,然而身为当事者的李常煦与他身边的人,却是最放松,最不在意结果的人。

  李常煦是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考进前一百,甚至是前五十名,李常欣则是对他丝毫不抱希望,认为他肯定榜上无名,袁文义夫妻则是受东家一家的态度影响,也不大上心,毕竟他们也知道李常煦对科举仕途不感兴趣,没打算做官。

  等到袁家的下人看榜回来,喜气洋洋的向众人禀报,李常煦考取会试头名时,他们完全是毫无准备。

  何柳丝毫没有自己现在也是当家主妇的自觉,当着袁家旧仆的面,直接笑容满面的向李常煦伸手。  
  “赏钱,小少爷这时侯应该给我们赏钱。”

  袁文义也不在乎她的行为是否欠妥,而是跟着起哄道。
  “对,少爷和小姐确实该给我们发赏钱,按照太太的习惯,遇上这种大喜事,肯定要赏两个月的例钱,所以我们家里,也要按照太太的习惯,给成管事他们赏两个月的例钱。”

  说着,袁文义就将身上的荷包取下,递给他母亲当年的陪房成管事,让他去给袁家的下人分赏钱。

  李常欣却下意识捂住自己的荷包。
  “袁大哥与何柳姐的月钱那么高,我可赏不起,我可穷了,你们的赏钱,还是等到回家后,让奶奶给你们发。”

  这话顿时引来众人的朗声大笑,袁文义笑着点头。
  “好,等我们回去后,再去向太太付赏,顺便劝劝太太,让她不能对小姐太苛刻,连我们的这点赏钱都给不起。”

  虽然他们在京中不仅有房产,还有铺子,连母亲的陪嫁庄子,都已经被返还,母亲的陪房也被他赎了回来,可以帮忙看守房产,打理铺子与庄子,回京的话,他们一家可以过着使奴唤仆的富足生活。

  可是袁文义还是选择要定居在李家庄,除了何柳不适应在京城里当富家太太的生活外,他也不想放弃自己在南江书院的管事之位,因为在那里,他的儿女可以得到最好的教育,还不用与袁家的其他人纠缠,一家人都能生活得更开心。

  听到袁文义的话,李常欣有些心虚。
  “那倒也不是,我本来攒了不少钱,离家时,奶奶又特意给了一些,主要是我这段时间花的太多了。”

  几人正说笑间,就相继有人登门送礼,虽然还没有通过殿试,但是郭寺卿等人都为他所取得的佳绩感到欣喜,赶紧派人送来贺礼,鼓励他要再接再厉,在殿试中再创佳绩。

  听说李常煦考了个会元,就有许多人争相前去道贺,让其他正在打听新科会元的势力,都感到惊讶不已。

  因为他们弄不明白,到底是那李会元大有来头,还是在他们不知道的时候,京城已改了风气,不等殿试出最终结果,就迫不及待的开始捧会元。

  邵云博听到这个消息,除了在心里埋怨那些人好心办坏事外,也不便亲自出面制止,因为那样的话,只会将事情闹得更大,让李常煦和李家更受关注。

  像现在这样,任那些想要打探李常煦的人再怎么努力,短时间内,也只知道他的祖籍在豫州新台县。
  而那新台县的李家,虽在乡里算得上是个大族,但是在京中这些人看来,不过是个普普通通,连个秀才都难出的平民家族而已,没有什么值得注意的地方。

  接到秘密派往湖州寻找二皇子的人手发回的消息,刘乐匆匆看过后,立刻去向康平帝报告最新消息。

  “陛下,张统领已经按照魏统领提供的线索,找到地方了。”

  靠坐在软塌上的康平帝闻言,枯瘦的脸上瞬间露出充满期待与紧张的神色,努力坐直身体问道。
  “情况如何?可曾看到二皇子,他现在怎么样了?”

  刘乐赶紧回道
  “那家人姓李,当初是因家里的少爷受伤,少奶奶即将临产,才会临时在桃河镇租住,住了近两年,孩子大些后,才搬离。”
  “住在周围的人家都说,那李家当年对外宣称,家里的少奶奶生的是对龙凤胎姐弟,因为那对双生子都被养得比同龄孩子健壮,让他们印象特别深。”

  深到有人去向李家请教如何养孩子,得到李家煮牛奶、羊奶给孩子当辅食的育儿方式后,桃河镇一带,现在都很流行喝牛奶、羊奶。

  听到孩子不仅被那家人养活了,而且还养得很健壮,康平帝欣喜不已,迫不及待的问出他此刻最关心的一个问题。
  “搬离?他们可曾查到那家人搬到哪去了?”

  刘乐笑容满面的回道。
  “搬到高台县去了,那家人是真厚道,虽已搬走,却还特意出高价将他们租住的那个院子卖下,登记在他家大孙子,应该说是二皇子的名下,临走之前,告诉周围的邻居,他们家会搬到高台县定居。”

  康平帝欣慰的点头。
  “魏长立确实用心了,给我儿寻了户好人家寄身。”

  不管是对方特意买下租住的房子,登记在收养的孩子名下的举动,还是搬离前,特意向周围邻居强调未来定居地的行为,无不表明,对方虽然是将收养的孩子当亲生的养着,却又做好了将那孩子还给其亲人的准备。

  刘乐也跟着点头,随后有些疑惑的说道。
  “奴婢怎么觉得,二皇子的这番经历,似乎有些耳熟?”

  没等他将话说完,康平帝迅速接过话。
  “邵先生!听你这么一说,朕也想起来了,邵先生与朕讲起他当初的经历时,曾提到过,他被东家买回去后,就长途迁徙到湖州,因东家少奶奶将要临产,便临时决定在桃河镇暂住,住了近两年时间,又随东家搬到高台县,正好对得上。”

  因为知道邵云博十分感念他那前东家的大恩,也知道他那前东家还曾帮过他,康平帝对邵云博讲的这些经历,还是比较上心的。
  只因时间有些久远,后来没人再提起过,他才忘了,听到刘乐说耳熟,他才骤然回忆起来。

  “这么说来,邵先生前东家的大孙子,很有可能就是二皇子,陛下,奴婢没有记错的话,就是因为那位东家太太的大孙子要参加本次大考,邵先生才会辞去会试主考之位。”

  康平帝也在随后反应过来,他的二儿子不仅已经平安长大成人,而且还天资出众。
  “对,邵先生昨天还曾特意来告诉朕,他那东家太太的孙子,以十五岁的年龄考取会元,哈哈,那十五岁的会元,可是朕的亲生儿子。”

  康平帝抚着胸口,绽放出十分灿烂的笑容,他总算体会到邵云博在他面前流露出的激动与喜悦了。

  不,他可是亲爹,这种难以抑制的欣慰与激动,应当比邵云博当时的心情更高兴。

  虽然帝卫队的人为了确保无误,在桃河镇反复核实过,确定他们送回来的消息准确无误,现已去高台县展开进一步的调查,刘乐心中还是存在一些隐忧。

  “陛下,我们可以先请邵先生过来,再核实一下,他比二皇子先到李家,应该知道些消息。”
  听到这里面的担忧,康平帝的情绪这才平缓下来,应下刘乐的建议,毕竟事关重大,不容有任何差错。

  邵云博来得很快,因为康平帝这突如其来的召见,让他忍不住担心,是不是又有什么重大变故发生。

  听到康平帝突然问起他随李家在桃河镇暂住的那段往事,还提到他曾有意避开的内容,让邵云博瞬间慎重起来。

  “回禀陛下,李家当初之所以临时决定留在桃河镇暂住,除了少奶奶将要临产外,还有就是少爷受重伤,但是那位少爷,当时只是我们在桃河镇外的河中救起的一名陌生人。”

  邵云博当初有意隐瞒了李成锋受伤被救,顶替李家亲生儿子的事,现在听到康平帝突然问及‘少爷受伤’一事,他就明白过来,可能是因为李家小少爷考了会元的事,让李家又重回康平帝的眼中,且对方曾让人去桃河镇调查过。

  康平帝其实不知道这件事,听邵云博这么一说,他不动声色的回道。
  “你接着说下去。”

  “据老臣猜测,那李家太太的亲生儿子应该是出了什么意外,在发现被我们救回去的小伙子是个品性不错的后,就决定收下对方当义子,还让他顶替了自己亲生儿子的身份。”

  虽然邵云博说的这件事,让康平帝感到有些意外,也明白对方当年有意避开,没有坦承这件事的原因,不过这件事,显然不是他想知道的重点,直接问道。
  “你可还记得李家少奶奶生孩子那晚的具体经过?可曾发现其中有何异常?”

  听到这个问题,邵云博虽然更为不解,但他还是故作努力的摆出认真回忆的样子,即便他不用回忆,就记忆犹新的知道哪里有异常,可他当年没提,现在肯定不能直接坦白。

  “虽然已经时隔十五年,老夫还是记得,少奶奶当年因为是初次产子,一直拖到子时过后,天将亮时,生下的小姐,东家太太怜惜我们这些下人,在小姐出生后,就让我们先去睡。”
  “等到我们次日醒来后,才知道少奶奶后来又生下一个小少爷,因为小少爷不仅出生得晚,身子也特别弱,太太不仅让少奶奶做双月子,也还让小少爷在屋里养足了两个月,总算健壮一些后,才抱出来。”

  听到邵云博仔细描述的全过程,正好对应上他们这边的信息,再次确定,那李家的大孙子,应该就是自己的二儿子,让康平帝十分欣喜,努力保持镇定的问道。
  “这么说来,考取今科会元的李常煦,应该就是当年那个身体虚弱的小少爷吧?”

  对于这一点,邵云博当然是十分肯定。
  “是的,太太顾虑到两个孩子年龄太小,才会带着我们在桃河镇住了近两年,等到确定两个孩子都身体健康后,才搬到提前选定好的高台县。”
  “老臣记得,因为家里人照顾的十分精心,在饮食方面更是非常用心,而且太太还让少爷和小姐打小就开始锻炼身体,所以两个孩子后来一直很健康。”

  刘乐边为邵云博添茶,边问道。
  “邵先生,咱家比较感兴趣的是,那李家义子,后来怎么就成了李家‘亲子’,后面似乎还与少奶奶生育的有儿女?”

  虽然不太明白自己为什么会被突然叫过来问这些,邵云博还是实话回道。
  “那成锋少爷为人忠厚朴实,太太本就不忍让儿媳少年守寡,便在征询过两人的意愿后,做主让他们二人正式拜天地,结为夫妻,还请老臣做了证婚人。”

  康平帝下意识问道。
  “你能确定你那东家太太,真的是她亲生儿子的亲娘吗?”

  您都说是亲生儿子了,还能不是亲娘?虽然他也认为东家太太做的那些事,确实不像是亲娘能干得出来的。

  “启禀陛下,那李家太太是位大爱的妇人,这世道对女子较为苛刻,她当初应该是因为家里少个可以顶门立户的男丁,才不得不带着身怀六甲的儿媳背井离乡。”
  “也是为了能在异乡立足,免受欺凌,才会决定收个义子充门面,都是不得已而为之,还请陛下恕其过。”

  康平帝摆摆手道。
  “你不必为她求情,反倒是朕要感谢她心存大爱,才会将捡回去的子孙当亲生的教养,给朕教出一个这么优秀的儿子。”

  邵云博闻言,骤然抬起头,难掩错愕的问道。
  “陛下这是何意?哪位是您的儿子?”

  今时不同往日,就算他将李家把半路捡回去的义子,顶替亲子身份的事坦白出来,邵云博也有把握能帮李家脱罪,毕竟这件事不算什么,不会给别人造成什么影响,更不会给皇上产生什么威胁。

  可是康平帝的话,还是让邵云博感到十分震惊,下意识问出心中的疑问后,他随即想起那个据说在流放途中夭折的二皇子。


  https://www.biqivge.cc/book/66017472/3030298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