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生之工业狂潮 > 第一百三十七章 产业升级

第一百三十七章 产业升级


科技霸权,怎么才算“霸”,就是对技术人才的掠夺和对他国科技进步的打压。

凭啥?不得不说,山姆国的科技树发育得够好。

一战、二战给了他们机会,积累了资金,更收割了全球大部分科技人才。

而后,在资本和这些科技人才的互动下,使这个国家的体制机制,都围绕有利于资本和科技的壮大来构建。

在这么一种环境下,不论是基础科学还是应用技术,都得到了良好的发育。

科技树枝繁叶茂,而又坚持实施霸权,就会出现大树底下不长草。

如何破?如何解?

花薇老总说的好:“在世界科技的巅峰,若雪山无法灌溉山脚,必会有其它替代。”

啥意思?老话讲,独木难成林,大树如果成为独木,离死就快啦。

科技树之所以枝繁叶茂,靠的是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源、优良的空气。

如果搞封锁、搞打压、搞制裁,这就是自断水源、自我隔离、自掘坟墓,离开了自然生态圈的供给,科技树离枯萎也就不远了。

就华夏来说,必须在基础教育,机制体制,社会文化各个方面一起发力,只有构建更优越的发育环境,才能加快追赶的进程。

空喊“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不好使,单凭“举国之力搞攻关”也不行。

有人说可以“弯道超车”,其中的“机会主义”也要不得。

基础科学已经规划好了赛道,没有颠覆性的理论,就没有新的赛道出现,去哪弯道超车?

无他,只有脚踏实地、埋头登攀。

................

陈立东心有所感,叹了一口气道:“哎...几十年了,在基础理论这方面,我们读的是翻译的课本,写的是外语论文,想要扭转这种传统,谈何容易。

还有,我们开发出这种语言,编写了计算机软件,能不能找到市场?会不会广泛应用?这都是问题啊。”

“为什么没市场,我们集团开发的工控软件,已经有了一定的客户群体,只是基于国外的编程语言,我们得下功夫为客户培训技术人员。

我发现,咱们钢厂的那套系统,调整指令、修改数据就更加方便,为啥?尹总比我更清楚。

如果能有这么一套编程语言,我们的软件推广得更快,能节省很多时间。

只要我们做得好,就能让国外那些家伙追在我们屁股后边吃烟。”

这一番说辞,搞得陈立东竟然无言以对,只能答应说:“行吧,我试试看。”

“别试试看,要全力以赴,要不给我联系方式,我去谈。”翟华是真的...真的...认真了。

这可把陈立东难住了,无奈地说道:“姐啊,我也不知道对方是谁,我是和对方是在一个聊/天/室认识的。”

不等陈立东往下说,翟华抢着道:“在哪个聊/天/室?你继续联系啊。”

“嗯,对方在帮我建立一个网站,很快就开通了,等忙完这段时间,我会跟他沟通的。”

好说歹说,先把翟华安稳住。

会议室里,几十号人都喜欢看翟华挤兑这个年轻的董事长。

至于别人,连老马都给陈立东面子,大伙只能把这个轿子抬好。

听到陈立东最后这句话,罗浩、汪佳茵心里‘哦’了一下,敢情真有神秘人在帮老板开发软件。

经过翟华搅局,陈立东也没有心思再具体考量科研项目,基本上同意孙岚他们提出的课题,该拨款拨款、该支持支持。

接下来陈树俭报告废钢铁收购企业布局的事情。

陈树俭和孙镇远定下了目标,今年继续深耕燕蓟蓝和北三省,争取每个乡镇建立一个废品收购站;在每个县市区建立一家废钢铁加工厂。

老哥俩雄心壮志、不用扬鞭自奋蹄,陈立东当然一百个赞成。

他最大的依仗就是熔炉,各个废旧物资回收企业才是他财富的真正来源。

陈树俭说完打算以后也提出了问题:“你说咱们的废钢铁加工厂是建还是租呢?”

陈立东说:“爸,您不用考虑资金问题,咱们能建就建、不能建再租。

能收购当地停工停产企业也行。

我已经委托人编辑了一套废旧金属再生利用技术资料汇编,印刷出版后发给我们的企业。

以后我们不仅要收购废旧钢铁,铜、铝、铅、锌等其它金属也要收。”

众人都感慨陈立东对父亲的支持,真是亲爷俩啊。

陈树俭却在发愁:“废钢废铁咱们做得熟,其它的不懂啊。”

陈立东想了想说道:“无非是验质、评估、作价。可以搞一个远程查验系统,收料的时候让系统帮忙把关。

您老坚持抓大放小就行,小的收购交易就由回收站、回收厂自己定;

大宗、大件报到你和姑父那儿,我再安排俩助手,给你们当参谋,帮你们出出主意、算算账。”

陈树俭心说:又是系统、又是远程,收个破烂也得玩高科技,我五十出头的人了,还得学这些东西......

接下来尹福德汇报韩江铁厂的考察情况。

韩江铁厂现状更加糟糕,到去年年底已经停产。

韩江铁厂领导们跟尹福德商量,能不能搞租赁模式。

就是把场地、设备出租给东华钢铁,工人身份不变,待遇参照东华的薪资福利执行。

也跟贷款银行进行了沟通,欠银行几十个亿的债务挂账处理,以东华的租金支付银行的利息。

陈立东听完也是挠头,是否可行,心里没底,便让大家发表意见。

张兵首先反对,“韩江离着蓝市3000里,太远了,集团这边的资源用不上,鞭长莫及啊。”

尹福茂也说:“我是搞高炉、转炉的,但我们东华缺乏这方面的人。想要接手,没有人;去的人少了,又不好管理。”

陈立春叹了口气说:“恐怕我们去,也只能扮演‘出资人’这个角色,八成鸡飞蛋打。”

陈立东听到这里,说道:“那......这件事先放下,过段时间我去那边考察一下。

福德二哥,东平区的陶瓷厂要整合了,咱们准备接手,主打陶瓷切削刀具。

这个摊子你先过去撑起来,技术上有沈兴老爷子做后盾,他的几个学生马上过来当总工,你负责抓管理和生产。

厂子规划面积300亩,现有的办公和配套设施先不动,抓紧对车间和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上燃气窑炉和配套的生产线,工艺方案确定后,咱们自己能制造的设备,实行内采。

至于投资公司,咱们东华投资现在几个人啊?别就你一个光杆司令吧?”

尹福德嘿嘿笑着说:“不是光杆,还有个小梁子。”

这时会议室后边一个人站了起来,“陈董,我是投资公司的新人,我叫梁国英。”

陈立东看了看这个人,个子不高,有些黑瘦,说一口普通话,但是他的名字有点耳熟。

“哦,你是哪的人?”

梁国英刚想坐下,听陈立东问,又站起来说道:“中州沙颖人。”

“哪年的?”

“73的。”

“以前在哪干过?”

“我92年师范毕业,教了两年书。后来到一家医疗器械公司任业务员,去年被派到蓟市。

去年国庆的时候从那边辞了,应聘到咱们钢厂销售处,成立集团时我又报名到了投资公司,一直跟着尹经理。”

陈立东想了半天,只觉得名字熟悉,但想不起这个名字有啥突出事迹。

忽然察觉,当着满屋子的人,气氛有点诡异,连忙转移话题:“那...梁...梁助理对集团的投资方向有什么建议?”

梁国英有点紧张,“我...我在蓟市销售医疗器械的时候,有一种矫正器材卖的比较火,这...这个跟咱们集团业务没啥关系。”

“坐下说。你不用考虑集团的产品线,就个人体会来说,你认为今后哪些产品会火?”陈立东对这个跟自己有相似经历的人确实有种莫名的好感。

梁国英放松下来,继续说道:“现在国产电器卖的比较好,彩电、冰箱、洗衣机,年轻人结婚都得置办这些。

就我个人来说,更喜欢手机、照相机、随身听、VCD这些新潮的东西。”

陈立东听完,眉头微皱,一直以来,东华都在围绕钢铁和深加工做文章。

他当然记得这个时代年轻人追求啥,梁国英说的没错,但是东华要搞这些,等于偏离了原来的方向,船大了,掉头不易啊。

在他的印象里,起码还有10年,都属于华夏企业摸着石头过河、“野蛮生长”的年代。

华夏高层当前的执政理念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经济发展的“东风”强劲,市场空间足够大,万众创业的热情高,是创业的黄金时期。

只要不违法,撸起袖子加油干就行了,所以对各个企业啥赚钱干啥的理念,他不反对。

今天这个会开了一天,说是听年初计划,但陈立东隐约觉着,自家产业面临着升级的问题。

听了大家的议论,更是加深了这个念头。

钢铁产业向纵深发展,离不开设备更新换代。

然后就是精细化、信息化、数字化,走着走着就归结到系统、芯片。

国家在搞909工程,北钢在搞电子产业,许多企业开始涉足芯片和软件。

莫非他们也是基于这样的认知?

哎...一边想深耕钢铁产业,另一边又面临被系统、芯片“卡脖子”的问题,这步子往哪里迈?

步子大了,会扯到蛋,可是后世许多企业家的经验之谈。

陈立东有印象,就在这两年,市场经济大潮拍死了一堆知名企业,都是因为跑得快了,节奏乱了,资金断了,倒下就爬不起来了。

不过,咱有系统,能开黑,要不就试试?

从哪下手呢?做家电?做手机?

忽然陈立东想起来,年前考察了燕无,还没有后续。

卧槽!最近事情太多,把答应吴佳丽的事情早就扔到脖子后了!

那个李什么来着?那哥们一定认为,我就是个大骗子吧!

看着对面的尹福茂,陈立东不好意思地问道:“福茂哥,过年嫂子跟你念叨我没有啊?”

尹福茂一愣,心说我媳妇念叨你干啥?

忽然明白是哪件事了,“嗯,你嫂子说你事情太多,肯定没精力安排那件事,没让我打扰你。”

会议室的一众人听得满头雾水,这是开会呢,你俩怎么唠起家常了?

只听陈立东又问,“那边啥情况?嫂子跟你说了没?”

“你嫂子年后就没上班,等通知呢。吴佳丽躲账呢,联系不上了,估计还在老家没回燕京。”

“那你让嫂子想办法联系一下,别让吴姐说我是骗子。

燕无的场地厂房咱们能收就收,是该在那边开辟新的阵地了。”

尹福茂答应了下来。

陈立东正想跟大家解释,准备在燕京布局半导体产业的事情,忽然会议室被推开了。

老七董学民脸上变颜变色地闯进来,走到陈立东跟前说道:

“出事了!”


  https://www.biqivge.cc/book/65631243/8418415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