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我在中唐当皇帝 > 第047章 帝王贪财敛天下

第047章 帝王贪财敛天下


  皇帝李适收复了顽固藩镇、打败了宿敌吐蕃又降服了番邦诸国,顿时觉得自己是中兴明主、盛世贤君。自“安史之乱”后终于实现了大唐的中兴,这让已经做了二十多年皇帝的李适无比的高兴,成就感爆棚。

  随后他竟突然产生了自己当宰相的冲动。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七月二十一日,李适甚至下诏停止大臣在前殿奏事,诏曰:“公卿庶僚自今勿令正牙奏事,如有陈秦,宜延英门请对。”就是大臣们不用来宣政殿报告事务了,有重要事情必须当面奏报就到延英殿大门登记,请求召见。

  不上朝并不是李适贪图享乐去了,而是他要独揽大权、事事躬亲。甚至亲自选用自县令以上的所有官员,以致宰相和中书省只负责颁布文书,形同虚设。

  作为大唐帝国的皇帝李适肯定是日理万机,除了要处理国家大事,竟连底层官员都亲自任命。在李宁眼里,除了大明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这么拼命外,就数他这位皇曾祖了。

  你可能要问了,年过六十的他不会过度劳累,为何依旧乐此不疲?

  原来李适选拔官员只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标准,那就是——看这个人有没有贿赂他。

  在李宁前世的认知里,皇帝公然大肆卖官,收取贿赂的只有东汉灵帝和唐朝德宗两位奇葩了,他们卖官还都卖得花样别出。

  东汉灵帝起码还把官职明码标价,价高者得。而李适则全凭喜好,为了美化卖官,将官员的贿赂称为“进奉”,每月进贡一次,称为月进,每日进奉一次,称为日进。当有职位空缺时自然优先考虑“进奉”之人。

  除了公然卖官之外,李适还专门搞出了各种收取贿赂的项目,他让天下各道各镇及各州各县都要进奉的“税外方圆”和“用度羡余”,这些钱都进了他自己的小金库,小日子过得无比滋润。

  除此之外,他还纵容宦官以“宫市”、“五坊”之名敲诈勒索。所谓“宫市”就是供应皇家日常生活用度的专属交易市场。

  “宫市”自古就有,甚至宫市比其他地方更容易获利。乃至后世的清朝光绪皇帝以为鸡蛋是昂贵的食物,一个竟然要三两银子。宦官获得巨大利润,自然也不在乎多付一点钱。

  但此时的宦官们仗着皇帝的宠信常常低价购买物品,甚至直接巧取豪夺,还强制百姓进宫市交易。

  “五坊”即雕坊、鹘坊、鹞坊、鹰坊和犬坊,专门负责在民间寻找宠物,供宫廷贵族赏玩。韩愈三次考博学宏词失败后就曾作《感二鸟赋》,揭露这一现象。

  五坊公差将捕鸟网放在在井口、门口,阻止百姓喝水、出行。若有百姓质疑,公差们就蜂拥而上、拳打脚踢。被打之人只能拿钱消灾,否则就会被公差以“妨碍公务”之罪抓进大牢。

  李适对于钱财的热爱不是没有原因的,从平定安史之乱到后来的削藩,朝廷军队每每都因钱财不足而束手束脚、难尽全功。

  代宗皇帝(李适之父)命刘晏改革盐铁制度。国家获取了一定的钱财,才平定了“安史之乱”。所以李适一登基就紧抓财政,根据宰相杨炎、韩滉、刘晏等大臣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规定: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户不分主客,以当时的居住地,编人户籍;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亩交纳地税,取消以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制和一切杂役、杂税。

  可以说两税法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重大改革和进步。它使唐朝中期以来极端混乱的税制得到统一;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使封建朝廷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扩大了税源,规定贵族、官僚、商人都要交税,保证和增加了国家的财政税收,也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但这变相削藩的举措,不久后就引起了藩镇叛乱。皇帝李适也迫不得已,流亡奉天,回京后又连年与吐蕃苦战。这样贫苦的日子更让李适明白了钱财的重要性。他紧抓财政,以心腹宠臣裴延龄为户部侍郎叛度支,大肆敛财,后又恢复征收茶税。

  茶一直是非常古老且受欢迎的饮品。唐朝以前,人们饮茶采用的是煮茶法。所谓煮茶法就是直接采生茶叶烹煮成羹汤而饮。饮茶就好像喝蔬茶汤,因此茶被人称之为“茗粥”。茶中还是加入盐、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等。唐朝渐渐出现茶饼类的干茶,把茶饼磨成粉末煮饮,同样加入盐、葱、姜等乱七八糟的东西。

  中唐时茶圣陆羽创造了“煎茶法”。煎茶法是先将锅中水煮到冒出鱼眼大的气泡,根据水量加入盐调味,尝尝水的味道。当锅边连续冒出气泡时,舀出一瓢开水,并用竹夹在水中搅动使之形成水涡,再用茶勺取适量的茶末投入水涡中心。等锅中水面波浪翻滚时,倒回舀出的水停止沸腾。

  自茶圣陆羽大力推广“煎茶法”以来,特别是前任皇帝代宗(李适之父)尤其爱这种饮茶之法,极力推崇,饮茶之风得以迅速风靡大唐。文人雅士、达官贵族人人皆以饮茶为乐。

  所以德宗李适刚刚继位后,茶税和两税法一起开始实行。四年之后李适遭遇“奉天之难”废止了茶税。贞元九年(公元793年)时恢复征收茶税。

  贞元末年,以俱文珍、杨志廉、孙荣义为首的宦官们蒙蔽圣听,比曾经的霍仙鸣、窦文场还要嚣张跋扈。很多大臣纷纷上奏弹劾他们。然而皇帝李适不顾朝臣们的弹劾,对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做处理。

  大肆敛财很快充实了李适的私人小金库,皇宫大内奢靡之风渐起。



  话说安史之乱后,大明宫遭受战乱,损坏严重,忙于平乱的肃、代二帝无暇顾及大明宫的修缮。主要还是因为大唐财政窘迫、国库空虚,无力承修浩大工程。德宗李适继位后,国家财力状况才有所好转,又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大唐恢复了昔日的繁华。

  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自信心爆棚的李适决定修缮大明宫。作为国家象征的含元殿迎来大修,历时一年多。大明宫其他的宫殿也不同程度的修缮一番,又在太液池新建了不少亭台廊院,麟德殿前的会庆亭就是此时增建的。


  https://www.biqivge.com/book/6440/66661979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