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万国来朝
贾府大观园。鯌
刚修建大观园的时候,薛姨妈一家暂时搬离梨香院,搬到与后来的怡红院相隔的一间大院落。
这间院落的规模,跟王熙凤的院子差不多大。
唐清安既然借住贾府,挑来挑去,最后还是探春帮忙安置妥当。
把这间院子与怡红院连通,合成一处大的独院。
同时。
新的院墙把怡红院外边的山水也围了进去。
所以唐清安出行的时候,会从扩张的怡红院的新们,经过长长的一条无人私道,抵达正街后前往皇宫。鯌
宁国府和荣国府之间的私道封闭起来,本来就没有人居住,有利于侍卫们巡逻和警戒。
怡红院东侧的宁国府天香楼,逗蜂轩,登仙阁相连的三处建筑,前方又是荟芳园,假山池水,视野开拓。
这一处成为唐清安的书房与会客之地。
白日里。
没有差事的亲卫们,会在天香楼下的箭道操练,或打磨力气,或习练武艺。
亲卫军一营驻扎在荣国府后街的周家大院,二营驻扎宁国府的丛绿堂。
两处的侍卫们往来,皆不经过贾府里面,不惊动内眷。出入时,前者走后街,后者走私街。鯌
和金州一样,外紧内松。
当然。
虽然唐清安提出要求,让亲卫统领万三不要惊扰贾府,但如何又不会妨碍贾府呢。
大观园里头住的都是将军家眷,或者相关的亲属女眷。
无论是为了安全还是为了保卫将军,四周肯定会安防严密的侍卫们。
不可能把侍卫们安置到大观园里头,那就只能布置在大观园高墙外面。
也就是说侍卫们还是出现在贾府府里。鯌
不过贾珍贾赦倒是无所谓,并没有在意。
几房的家眷都跟着爷们去了金陵,剩下的姑娘或媳妇也住在大观园,妨碍不到什么。
唯独王熙凤的院子在大观园南侧,属于高墙之外。
探春也想到了,索性扩张怡红院的时候,把王熙凤的院子也包含进了大观园。
左右不过是多修两堵墙的事罢了,费不了什么力气。
离开大观园,进入崇智殿,通政司的官员就把奏疏转交给太监,由小黄门们送了过来。
唐清安看了眼小山一般高的奏疏,今日竟然没有翻阅,而是派人去文华殿。鯌
内阁阁房就设立在文华殿旁,因此要去此处请来各位阁老。
林如海,冯胜之,顾应时,李成贤,冯和五位阁老共同前来,还有一位阁老璠皓。
因为年岁太老,进入内阁更多的是政治上的需求,并没有安排具体的事务交给他。
而且璠皓的确没有力气来回奔波,在京城的宅子中养老,除非必要的场合才会出现。
“诸公请坐。”唐清安等众人落座后才开口告知众人,请他们来的原因。
“按照以往的惯例,内阁之数不应为双,现在内阁有六位先生,而且璠阁老精力不足用。”
话音还未落,众人已然猜到卫王心意。鯌
如果内阁成员是双数,遇到有不同意见的问题,那就很容易意见持平。
所以按照朝廷一直以来的规矩,内阁成员的数量不是双数。
大周承袭明制。
内阁制度同样也是如此。
看来卫王想要扩充内阁阁员。
有利有弊。
从私人角度来想问题,内阁人多了,在场的几位权利必将受到瓜分,但是论公心,添加内阁阁员,有利于商讨事物。鯌
林如海等人倒是没有多想。
唯独冯和忍不住猜测。
内阁阁员多了,还有一个利弊。
那就是内阁阁员的权利变小了,多了人分权,而卫王的权利不变,等同于卫王的权利更大了。
卫王是故意的吗?
冯和不敢肯定,也不敢询问。
先皇还在的时候,冯和的担当都不足,何况今时今日,有些容易犯忌的事情,他从来不会逾越。鯌
别看卫王拿出来的理由很充分,但是只要是想要做的事情,何愁会找不到理由呢。
有时候。
不论事要论心。
还有的时候。
又不论心要论事。
要根据事物的变化而做出不同的判断标准,定然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这是迂腐之见。
唐清安不打哑谜。鯌
直截了当的接着说道:“先增添一位候补的阁员,暂时替代璠阁老做事。”
“而且候补阁员应该形成常例,或者二三四人,也可以十五六人,以朝廷官员兼任,诸位可以商讨个章程出来。”
好家伙。
增添两位阁员,还要增添大量的候补阁员。
现在还要说唐清安是没有私心,冯和是不信的,不过他也不会出面干预。
真要是和刘一儒那样坚持反对唐清安,他也不会来京城。
不过像林如海那样支持卫王,冯和也无法违心。鯌
总之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就是冯和现在的心态。
“的确要增添阁员,卫王明智。”
林如海出声支持。
对卫王的了解,林如海不认为唐清安是这么多心思的人。
比起用阴谋诡计,卫王更喜欢光明正大。
只有不了解卫王的人,才会误会卫王。鯌
所以林如海很坦然。
唐清安说了添补内阁的事,让众人回头商议人选,最后告诉众人道:“对于人选我是有要求的。”
“首先以实干为主,接受新学,老顽固我是不会同意的。”
既然推广新学,当然坚定不移。
从源头上杜绝反对新学的人,加快新学的推广速度。
众人没有反对。
“其次,不允许有夸夸其谈,极爱自己名声的人。”鯌
官场上。
在同僚中名声越好的官员,才能方面不提,但是性格上,必定是老好人的性格。
像海瑞这种不同流合污,只以规矩为重的官员,哪里会有好名声。
别说海刚峰。
哪怕只恪守法度的官员,在同僚中也不会有好名声。
“我就只有这两条要求,剩下的你们推选两位出来。”
冯和暗自点头。鯌
卫王的两条要求都是稳妥之言。
能把金江镇治理到如今的样子,卫王还是很有才华的,不是只靠武力的武夫。
如果真是这种人,国家又哪里能这么轻易的恢复太平呢。
内政上以杀止杀。
必定导致血流成河,遗祸无穷。
见众人都明白了自己的想法,唐清安这才把自己真正的想法说了出来。
“我准备在内阁中,提拔内阁总理。”鯌
“总理?”
众人大惊。
冯和也惊讶的合不拢嘴。
内阁总理。
听起来就知道有多重要,权利有多大。
这就是宰相啊。
冯和忍不住仔细观察卫王的神色,他到底是何居心?鯌
如此让权,卫王真的不担心自己的权利受损吗?
唐清安笑着指了指案几。
案几上堆不下的公文,旁边还有两个小方桌。
“八日之间,内外诸司奏札凡一千六百六十,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事。”
唐清安清楚的算了最近来的奏疏有多少封。
如果平均计算,八天之中,自己每天要阅读的奏章达到两百份,需要处理的政事高达四百余庄桩。
当然。鯌
这也是前明的规矩。
如此多的公务,是单个的人不可能完成的人物。
所以前明虽然取消了宰相,但很快有了内阁这个取代宰相的功能衙门。
皇权想要独揽一切。
但现实中是达不到的。
他一定要分权,把政务交给官员们去处理。
全国太大。鯌
又不是过家家。
“前朝今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但是我认为是不稳当的,名不正言不顺,做起事情更没有效率,理应淘汰。”
唐清安认真说道。
丞相的制度或官职虽然不复存在,但是,为了弥补相权的缺失,内阁大学士的地位开始提高,太监的作用也重新活跃。
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在一个懦弱的君主的治下,没有丞相不但使政治运作效率大大降低。
而一个奸佞的大学士或专擅的宦官,其危害似乎也不亚于一位权相的危害。鯌
大周就是皇帝怯弱,却又没有丞相出来担责。
内阁虽然有类似丞相的功能,但毕竟不是丞相。
眼前的冯和就是很好的例子。
人人推诿。
又没有明确的分责,谁都可以指责谁,也无人能力排众议定下事物的决定。
最后变成了内耗。
你反对我的,我反对你的。鯌
犹如当初的刘一儒与璠皓两人,互相不对付,各自反对对方的建议,导致效率低下。
取消丞相之位,取而代之部分功能的是内阁,看起来解决了弊端,其实弊大于利。
丞相这种位置,无论古今都不应该取消。
毕竟是从官员中竞争出来的国家舵手。
比起养在皇宫中的皇帝,两者治理政务的手段,必定是天壤之别,不能相比。
至于认为取消了丞相的职位,就能避免权臣的出现,才是天方夜谭,把事务搞颠倒了。
“关于内阁总理一职,我提议由林公担任,诸位可有反对?”鯌
众人都没有反对。
又得罪卫王,还得罪林如海,自己也得不到,岂不是吃力不太好的事情。
林如海即感到兴奋,又感到畏惧。
卫王现在支持自己,但是人心善变,日后要是反感自己起来,自己还能有好下场?
林如海刹那之间,还是觉得不妥,不敢接受此职位,于是主动开口,“此事需要从长计议。”
“事关国家政务,林公应当扛起责任,不要学那些酸儒。”
唐清安不轻不重的说了两句。鯌
他知道林如海顾忌什么。
“如果诸位没有了意见,那从今日起,林公为内阁总理,以后内阁事物上下皆经过林公。”
“遵卫王王旨。”
李成贤带头说道,冯和只能混在几人中,无奈的跟着附和。
虽然林如海成为了内阁总理,不代表奏疏就不送来唐清安处。
不过和前番不同。
送到唐清安处的奏章,除非涉及官员的品级高,事情特别重要,才会由唐清安定夺。鯌
否则普通的奏疏,林如海会自行处理,然后交给唐清安检阅。
国家没有小事。
小事也是大事。
但全国方方面面的奏疏,多是常例惯例,有前迹可寻,只需要按章办事即可。
这种就不用交给唐清安看,只需要抽查翻看。
而且,随着内阁总理之职的问世,唐清安也做了明确的规定。
担任内阁总理的人选,必须具备主政过一方的经验,而且大考之中为优的官员。鯌
当消息传开后,令很多人动容。
别看只是恢复一个职位,但其中的魄力可不是普通人具备的。
……
“卫王是亲手打造出金江镇的人物,能有此种胸襟倒也不足为奇,国主幼小,有卫王当国,国家之幸也。”
兵部尚书贾雨村言。
“国家难,百姓难,而治国安民者,令天降粮种者,卫王也,顺应天命,当国富民强。”
户部尚书张琪言。鯌
“唐贼欺君,先皇之宾疑点重重,而先太子落水更是阴谋笼罩,唐贼实乃窃国之大盗,必将引来国家灾难。”
致仕前阁老刘一儒言。
……
而唐清安顾不上刘一儒,也懒得理会他。
杀了他容易,反而是成全了他。
越是这种言论,当国家兴盛的时候,才是最好的明证。
活着的刘一儒就会成为笑话,能越发向世人证明唐清安的正确,与唐清安的胸襟之宽广。鯌
前明朱棣杀了方孝孺,并没有多大的好处,也不影响永乐盛世。
刘一儒行将就木。
身边无权无人,掀不起什么风浪。
只要他敢违法犯忌,以法度杀他,比以私恨杀他才是正道。
所以有人盯着他。
刘一儒也很聪明,说归说,却也不敢乱来。
每日守着薄舍,来看望他的门生也越来越少,已经到了人人嫌弃的地步。鯌
此人。
倒像是一面镜子。
看望他的人越少,说明自己做的越好。
而看望他的人越多,说明自己有了差错。
大周五十万精兵在手。
拔剑四顾心茫然。
敌在何处呢。鯌
不日。
唐清安成立三大海军。
在成军的当天,请了海外的贤者一起参观海军。
朝鲜使者,日本使者,安南使者,暹罗使者,英吉利使者,法国使者......
真正的万国来朝。
https://www.biqivge.cc/book/63651787/73811255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