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132章 乡里四月闲人少

第132章 乡里四月闲人少


绿遍山原白满州,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这是后世的南宋诗人翁卷描写自己家乡四月的场景,正好可以用来表述复望里现在的忙碌景象。
这几日蚕茧既入簇,妇人们开始忙着趣缲剖绵,纺丝织布。
又有时雨连降,男人们在田里忙着种黍和稻,因此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
有些家户人手不足的,妇人们做好采桑喂蚕工作后,还要负责帮家里运稻苗,有时男人们实在忙不过来,妇人们还要帮着插秧。
此时又是收芜菁和芥菜的时候,而种植这两种作物的家户,还要分出人手来收获它们的根茎,然后还要重新种植其他作物。
不仅如此,四月,万物竞相生长,杂草的长势自然非常旺盛,这时可没有除草剂,全靠人工除草,因此,这田间除草可是一个大工程。
当然这杂草也不是一点用途都没有,家里有牲畜的可以,可以喂养。或者等杂草晒干以后,烧成灰,撒入田地中,用来肥田。
现在可没有烧秸秆污染环境一说,草木灰是一个天然的肥料,对百姓来说,是一个省时省力的方法,要不然这些杂草种子,可是不好处理呢。
总之,乡里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有人忙完这项,忙那项,每日早出晚归,可是一点空闲时间都没有。
当然这一切对吴咏来说,却是没有任何影响,每日还是坚持以往的习惯,练习骑射和读书习字,这并不是他偷懒不想干活,而是他家的那五十亩农田跟五十亩果园,都由伏牛山脚的流民群接手了。
现在那些流民已经不能再称为流民了,经过两个多月的不断发展壮大,他们已经建立起十二座山寨,每个山寨差不多都有四五十户人家,总人口更是达到惊人的六七千人,比复望里的人数多出六七倍之多。
不过这么多人生活在这,仅仅靠那个煤矿,可不够,为此他们还开荒了千亩山田,先种植一些容易成活的作物,养上一两年的土地,再种植粮食作物。
对此,吴咏没有任何意见,只要求他们看管好,他种植的那些新型种子。
杨冀等十二位寨主自然是拍着胸脯保证,一定会完成仙君交代下来的任务。
没有田地的束缚,吴咏虽然落得个清闲。但这几日他可没有闲着,一直在琢磨在自家打一个压水井的事情。
为此他画了两个简易图鉴给杨冀,让他那边用生铁帮忙打造一套打井的工具和一套压水井。
其实这压水井的原理非常简单,上面有一个活塞,下面有一个阀门,这个活塞和阀门都是一个单向阀,使空气往上走而不往下走,活塞往上走时,阀门开启,可以将下面管子里的空气抽到上面空腔来,活塞往下走时,阀门关闭,空气从活塞边上冒出来,如此循环将下面管子里抽成真空,水就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抽上来了。
吴咏打算用牛皮做活塞,铜片做阀门,至于上水管,就用铁管,里面刷一层油漆。
时下的油漆都是漆树的树汁制成,为天然涂料,可不是后世那种有剧毒的工业油漆。
经过多日准备,今日一切准备就绪。
“两位叔父小心一些,你们不需要太过用力,只需用木棍带着铁杆转动即可,下面的铁钻头会将泥土卷上来。”
两位壮汉点点头,刚开始吴咏找他们打井时,他们想也没想就答应下来,没想到来到吴家院中,却发现只有他们两人来打井时,不禁有些傻眼了。
他们以前打井,都是用小铲子,一点一点刨土,费时费力,往往都是全体乡亲一起出力,才挖好一口井。今日只有他们两人来挖井,这要挖到什么时候!
就在他们犹豫时,吴咏讲解了今日要挖井的工具使用方法。
两人这才恍然,原来吴咏知打算用铁钻头挖一个井口只有寸宽的水井啊!
他们也是第一次挖这样的井,顿时兴致盎然起来。
随着井中泥土不断被钻头带上来,很快就出现了水迹。
吴咏没想到这时的地下水竟然如此丰富,这才挖不到两米就出水了。不像后世地下水严重枯竭,打十多米的井都不见水。
吴咏让两人又多打了一米多,这才喊停,然后跟那位打造压水井的铁匠一起安装起来。
先是安装最下面的那个椭圆形镂空状的铁饼,这是防止泥土堵塞管道的。接着将铁管放下去,开始安装上面的压水井。
等一切完工,吴咏走到压水井一侧,抓住压手柄,开始一上一下,用力压着。
只听‘咯吱’几声,似乎有水流开始往上冒了。为了加速冒水,吴咏又让郭氏将一瓢水倒入压水井中。
随着这瓢水的倒入,很快便听到‘咕咚’声,这时便有水开始流了出来,随着吴咏不断抬起放下压手柄,水流源源不断地从压水井中流出来。
刚开始还有点浑浊,随着底下的地下水不断更换,上面压水井中的水也开始清澈起来。
“咏儿,这水是怎么冒出来的?”站在一旁的郭氏有些不懂,直接看傻眼。。
不只是她不懂,此时站在压水井旁的所有人都不懂这个原理。
许多乡亲听到吴咏弄了一个新玩意,可以在自家院中自动出水,田间的活也不干了,纷纷跑过来围观,此时看到这个奇迹,都啧啧称奇起来。
卓文宣也站在一旁看热闹,虽然他是蒙学老师,但对压水井也表示看不懂:“是啊,吴咏,水为什么会往高处流呢?”
吴咏看着众人都盯着他看,等着他的解释,因此也不管他们听懂听不懂,笑着说道:“其实这是大气压强的作用,就像是在很多河流水位比较高的地方,一般的井水都会自动冒出来。”
众人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朱里典这时却在一旁突然开口问道:“你能不能估算一下这压水井造价成本是多少?”
吴咏一听,皱着眉头想了想,有些不确定地开口道:“这压水井耗时颇多,尤其是这铁管处理起来比较麻烦,我估计低于一千钱,不会有人去做!”
接着,他又转身问向一旁打造压水井的铁匠,“刘伯父以为这压水井的造价多少?”
铁匠咧嘴一笑:“仙君估算的价格,大体差不多,不过仙君还少算了打井的开支费用。那个打井的铁钻头和铁杆,不比一套压水井价值低!”
吴咏一愣,随即笑道:“是啊,确实算少了!打井也是要费用的呢。不过这一套打井工具可以循环使用,成本几乎可以不计了。”
说着,吴咏又对众人喊道:“大伙儿听好啦,谁家要是需要打井,可以自己过来取这个打井的工具。”
“这压水井竟然要一千钱,实在太贵了,我家还是去里中的水井中取水吧。”
“是啊,花一千钱只为打水方便些,确实有些不合算了。这压水井又不是铁锅,非得用不可。”
“这压水井看着虽好,但却不知能不能用长久,我家还是不考虑了。”
时下一户百姓一年的收入不过五千钱,去除上交官府的赋税,加上日常的开销,一年能剩五百钱就不错了,花一千钱弄个压水井,确实不是百姓能消耗起的。
别看复望里最近一段时间,许多乡亲有了不少收入,但他们宁愿继续打水,也不愿意花钱在自家院中用压水井。
这时朱旺却大声喊道:“吴咏,给我家也弄一个这压水井。”
其他人一听,纷纷看着朱旺笑道:“哎吆呵,没想到朱旺也是知道疼人的,你家弄这压水井,怕是为了给你妻子省些力气吧!”
大家都远远的看着,大有一副吃不着葡萄嫌酸的味道。
“不就是一口压水井么,有什么了不起的。我们提水还可以锻炼身体呢。”
“就是,我们摇辘轳一样提水,一口压水井有何稀奇。”
众人嘴上虽然这么说,心里却是酸溜溜的。看着朱旺美滋滋的样子,心中羡慕嫉妒恨起来。这朱旺最近肯定是赚到不少钱财,不然怎么会愿意花一千钱弄一口压水井。
新奇的压水井也看了,价格也心里有底了,围观的众人开始慢慢离开了吴家小院,他们还有活计要干呢,可不能在这一直耽搁,尤其是看到朱旺家也要弄这压水井,看在眼里,心里真不是滋味。
不大一会,院中的围观的乡亲走了差不多,现在还剩下打井的两位壮汉、朱里典、卓文宣、铁匠、朱旺。

这时郭氏便邀请他们到屋内坐下说话,同时又端出来樱桃和枣糒,招待他们。
枣糒郭氏自己做的,四月是产枣的季节,这时的人们已经开始利用枣做点心了。
枣糒其实就跟后世的枣糕做法差不多,大米煮烂晒干,跟鲜枣一起蒸熟,然后压成膏状,再用水搅拌调匀。
吴咏在还在杂书看到过详细做法,大体内容是这样的。
“粳米枣糒法:炊米熟烂,曝令乾,细筛。用枣蒸熟,迮取膏,溲糒。率一升糒,用枣一升。”
樱桃是首夏名果,在先秦时代,它名叫含桃,意思就是被莺鸟含食的果实。所以,之后又迁名易俗,改叫了莺桃。秦汉以后,莺通樱,改叫了樱桃。
不过这些樱桃是乡亲们送来的,本来吴咏是不打算要的,奈何乡亲们热情,不要都不行。
最近不知怎么了,每日都会有乡亲往吴家送东西,有吃的,有用的,还有一些稀有的药材,现在吴家放杂物的房间都堆满了这些东西。
众人说着话,郭氏又端来用米酵子烧的开水。
这是吴咏看到郭氏做枣糒,便找朱里典要些酒曲,做出来的。
众人吃着樱桃和枣糒,又喝着这米酵水,感觉别有一番风味。
这时那两位打井的壮汉开口了:“吴咏贤侄,你那套打井的工具能不能卖给我们?”


  https://www.biqivge.cc/book/63529112/812138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