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人在汉末,种田起家 > 第314章 鸿都门学

第314章 鸿都门学


鸿都门,这是洛阳南宫西面的一座宫门。
而宫门之外,有一座学府,这一座学府虽不如太学之雄伟壮观,也不如太学的文气覆盖,但是它的存在却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就是轰动一时的鸿都门学。
光和元年二月,天子刘宏始置鸿都门学生。
“这鸿都门学就是士林的毒瘤,不可留也!”
“不学无术之地,亦然可为学府吗,荒唐!”
“此学府不可留也……”
这注定是一个极具惹人争议的话题!
因为鸿都门学的设立,冲破了太学自建立以来将经学作为唯一教育内容的藩篱,是东汉政府在选拔制度上的一次革新。
这严重威胁了士族、儒生们的利益,因此遭到他们的极力抵制,纷纷上书。
其中以尚书令阳球和国三老杨赐的奏章最为出名。
阳球是要奏罢鸿都文学:
伏承有诏敕中尚方为鸿都文学乐松、江览等三十二人图象立赞,以劝学者。臣闻《传》日:“君举必书。书而不法,后嗣何观!“案松、览等皆出于微蔑,斗筲小人,依凭世威,附托权豪,免眉承睫,微进明时。或献賦一篇,或鸟篆盈简,而位升郎中,形图丹青。亦有笔不点牍,辞不辩心,假手请字,妖伪百品,莫不被蒙殊恩,蝉蜕滓浊。是以有识掩口,天下嗟叹。臣闻困象之设,以昭劝戒。欲令人君劝鉴得失。未闻竖子小人,诈作文颂,而可妄窃天官,垂象图素者也。今太
学、东观足以宣明圣化。愿罢鸿都之选,以消天下之谤。
杨赐现任国三老,掌管天下教化,这时也上书批评道:
鸿都门下,招会群小,造作赋说,以虫篆小技见宠于时,如驪兜、共工更相荐说,旬月之间,并各拔擢。乐松处常伯,任芝居纳言,郄俭、粱鹄俱以便辟之性,佞辩之心,各受丰爵不次之宠。而令播绅之徒委伏畎亩,口诵尧舜之言,身蹈绝俗之行,弃捐沟壑,不见逮及。
这样的奏章出现,自然是让刘宏勃然大怒。
“这些人真是该死,朕只不过想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为什么他们就要跟朕为难呢!”
北宫崇德殿,刘宏狠狠的将奏章摔在御案上,对着随侍的众人道。
王甫见刘宏情绪稳定些,才开口劝解说:“陛下,您可千万别气坏了龙体。那些守旧的老顽固不值得您生气。他们这是在嫉妒陛下呀!看到鸿都门学出来的士子不是诗赋才子就是书画大家,又都能得到您的提拔重用,偏偏自家的孩子不争气,比不上鸿都门学士子就怨上人家了,就他们那德行实在是不值得陛下您生气。”
这种阴阳怪气的语气,与其说是开解刘宏,不如说是在拱火。
士大夫阶层怨恨鸿都门学生,鸿都门学是刘宏创立的,这不是连天子都怨上了吗?
果真,刘宏听了王甫的开解,气是暂时消下去了,端起女官斟好的茶水,轻轻的抿了一口,吐出
一口长气,这才冷声道:“他们倒是好大的胆量,连朕也抱怨上了。”
放下奏章的事不说,鸿都门学可是刘宏的心血,为此他曾多次下诏征召民间名儒和各方面有专长的大家,前来为鸿都门学生授课。
可惜,同那些士大夫一样,很多所谓的名儒对鸿都门学的建立有一种强烈抵触情绪的,特别是鸿都门学所招收的学生和教学内容都与太学相反。
学生由州、郡三公择优选送,多数是士族看不起的社会地位不高的平民子弟,士君子皆耻与为列焉,就连民间名儒也大多拒绝刘宏的征召,或以各种理由为征召开脱,真正来鸿都门学为博士讲学的十不及一,为此刘宏大怒下诏凡拒绝征召者,朝廷以后将永不录用。
其实在熹平六年,也就是去年,刘宏自造《皇羲篇》五十章,引召太学生中能为文、赋者待制京城洛阳鸿都门下,以后又将许多善尺牍和工书鸟篆者都加以引召,于是有数十人。
这时议郎蔡邕就上封事予以批评:
夫书画辞赋,才之小者,匡国理政,未有其能。陛下即位之初,先涉经术,听政余日,观省篇章,聊以游意,当代博弈,非以教化取士之本。而诸生竞利,作者鼎沸。其高者,颇引经训风喻之言;下则连偶俗语,有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昔孝宣会诸儒于石渠,章帝集学士于白虎,通经释义,其事优大
,文武之道,所宜从之。若乃小能小善,虽有可观,孔子以为“致远则泥”,君子故当志其大者。
在蔡邕看来,待诏诸生虽然有书画辞赋方面的才能,但这些不过是“小能小善”,却于“匡国理政”无益,而其中的一些人“下则连偶俗语,有类俳优;或窃成文,虚冒名氏”,更无足道。
不过待诏鸿都门的诸生多有才艺,他们有意迎合刘宏的文艺趣昧和生活情调,“悫陈方俗闾里小事,帝甚悦之”。
因为与待诏诸生趣味相投,刘宏很快“待以不次之位”。
“每受诏于盛化门,差次录第,其未及者,亦复随辈,皆见拜擢”
这些人多拜为郎中、太子舍人,虽然在刘宏的支持下,待诏诸生有了官位和俸禄,但他们没有经过正式的官吏选拔程序,因而一直没有实权。
士族和儒生们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们也不想与天子闹的太过僵硬。
就连议郎蔡邕也认为:“既加之恩,难复收改,但守奉禄,于义已弘,不可复使理人及仕州郡。”
但刘宏并不理会这些,他努力想办法为这些趋势之徒寻找一个出仕的捷径,让他们既有俸禄也有实权,这就是天子设立鸿都门学目的。
因为经过考试被录取的鸿都门学生,在获得官学身份后,更便于刘宏委任。
鸿都门学设立后,课试者千余人。对于录取的鸿都文学,刘宏“皆敕州郡、三公举用辟召
,或出为刺史、太守,人为尚书、侍中,乃有封侯赐爵者”
在这些人中,“人为尚书、侍中”的有乐松、任芝,而“封侯赐爵”的恐怕有郄俭、梁鹄等人。
刘宏以文学取士,引起了正统士人的不满,史称“其诸生,士君子皆耻与为列焉“。
杨赐的奏章中就透露出,鸿都门学建立后,鸿都文学的仕进道路确实更通畅了。他们所受的“丰爵不次之宠”,令经明行修之土为之侧目。
而天子不仅对鸿都文学赏以官爵,还为乐松、江览等三十二人图象立赞。
这就是为何阳球对此严厉批评,他认为鸿都文学虽多才艺,能文者“或献赋--篇”,工书者“或鸟篆盈简”,但“笔不点牍,辞不辩心”,均非大才,作品水平不高。他们出身寒微,背景复杂,或“依凭世戚,附托权豪”,或“假手请字,妖伪百品“,人格低下,手段卑劣,实在无法与“宣明圣化”的太学、东观相提并论,不配“位升郎中,形图丹青”。
他们哪里知道,这一切都是宦官为了抬高鸿都门学生的身价,而怂恿天子做的。
正如他们对刘宏说的话:
“陛下你想,那些所谓名儒那个不对名声珍惜如命,鸿都门学学的大都是他们看不上的辞赋、尺牍、工书、鸟篆等非圣人的主流经学,学生又都是他们看不起的平民,他们自然不屑于与之为伍。陛下何不亲自下诏为鸿都文学
所处的乐松、江览等杰出之士画图,并为其象立赞,以劝学者。这可是对先圣的礼仪,如此一来那些好名如命的所谓名儒,还不趋之若鹜。”
于是刘宏便下诏为鸿都文学所处的乐松、江览等杰出之士画图,并为其象立赞,以劝学者。
一时间整个朝野哗然,群情愤然。
洛阳儒生士子,并太学生齐集鸿都门学,要求撤掉乐松、江览等人画像,和赞文,并且封堵鸿都门学,用鸡蛋砸鸿都门学的学士。
这使得刚刚接手鸿都门学的王甫大怒,下令逮捕所有集聚鸿都门学闹事的士子,引发了历史上有名的鸿都学门事件。
眼见事情越闹越大,天子不得不让鸿都门学生,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
这个以孔子及其弟子为标榜的鸿都门学,招揽的是擅长辞赋书画的寒士。当时炙手可热的鸿都门士,有姓名可考者,有驩兜、共工、乐松、任芝、梁鹄、郄俭、江览、师宜官、刘旦、杨鲁等三十余人。
对于鸿都门学,蔡邕是持批评态度的,他在《对诏问灾异八事》中说:“上方巧技之作,鸿都篇赋之文,宜且息心。”
其实蔡邕也可以算作为鸿都门士,他的书法成就了得,被很多寒士模仿。
蔡邕自己虽刻意避嫌,表明立场,但仍无法摆脱与鸿都门学的密切关系
“后开鸿都,书画奇能莫不云集,于时诸方献篆无出邕者。”
吴咏作为后世人,他对于鸿都
门学是支持的。
鸿都门学的设立有其深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背景。它是自安帝以后儒家思想走向衰退,博士倚席不讲后,传统的治经方式有章句之学转向“观其大略”的趋势和异端思想开始流行。
在一定程度上来讲,鸿都门学的设立正是这种社会思潮的结果。
鸿都门学以尺牍、小说、辞赋、字画为主要学习内容。
尺牍,是古代书信的名称,由于当时的书信都刻之简牍,规格为以尺一寸,所以称尺牍、尺翰、尺简、尺牒等,原来是一种实用文体,使用广泛,有一定书写格式,包括章、奏、表、驳、书等类,至汉代,尺牍中已有不少精彩散文,所以,学习尺牍,既有实用性,又有文学性。
鸿都门学所学的小说,不同于今,只是它的前身,诸如神话传说、街谈巷语、志怪志人之作等。
总之,鸿都门学以学习文学、艺术知识为主,不同于以儒学力主的其他官学。鸿都门学的学生,大多是无身份地主及其子弟,都是士族看不起的斗筲之人,他们以文艺见长而受灵帝的宠信,出路十分优厚。
正因为鸿都门学所选拔的多为处于社会上的寒族之士,他们由于出身以及在经学教育的缺失导致了其所创作的辞赋作品带有明显的民间色彩,即所谓通俗化的特点。
而由于鸿都门学的课试内容为“尺牍辞赋及工鸟篆”,这无疑成为士人所
追逐必备的才艺。加上天子刘宏爱好音乐,这也掀起了文人对音乐这门艺术的追求。
总结来说,鸿都门学不仅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大学,而且也是世界上创立最早的文艺专科大学。在"独尊儒术"的汉代,改变以儒家经学为唯一教育内容的旧观念,提倡对文学艺术的研究,是对教育的一大贡献。
它招收平民子弟入学,突破贵族、地主阶级对学校的垄断,使平民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也是有进步意义的。
鸿都门学的建立,反映了东汉后期文艺之士的力量逐渐壮大。尽管刘宏具有倡导文艺的巨大热情,鸿都门学在当时却遭到一片批评。
其实天子刘宏建立鸿都门学的初衷是:对抗太学、任用寒门、掌握舆论和平衡士族。
寒门确实也有人才,不过现在天下人才还是出于士族,不用士人,不管天子如何英明睿智,也没有办法。
如今是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时代。即使有几个寒门子弟,也兴不起大浪,最后还是要选择士人。
如果真的能把鸿都门学办好,不受士族抵制,天下又多一个选才之路,到时候鸿都门学和太学一起培养贤才。时间久了,自然能看出孰优孰劣,如果可以,就把鸿都门学建立于整个大汉,和现在郡学一样,一起选拔人才,在通过考核,择优任用为官吏。有竞争才有动力,到时候天下人才辈出,各司其职,岂不天下太平

但这一切只是妄想罢了,因为得不到正统士大夫的认可与支持,鸿都门学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不可避免地走向了末路。


  https://www.biqivge.cc/book/63529112/7924998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