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孝顺的基础
“其实,要说此事,还得从我自身说起。”
聊到此处,张晓伟突然变得深沉起来,换了姿势,低着头,轻抚面前茶杯,慢慢讲道。
“不知为何,我天生带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或许是因为不自信,时常担心自己能力不足,会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您也知道,我非本地人,带着老婆、孩子定居此处,买房又买车。父母年老,无甚支持,一切都要靠自己。”
“但,事实上,老板都是吃人的‘虎’。有用就留,没用就换。此为千古不更的定律。”
“一旦业绩不行,换人就是第一选择。”
“对于他来说,只是换个人而已。而对于我来讲,可能就是失业。”
“抛开职场中的勾心斗角不谈,为能长盛不衰,唯有让自己更加多能、多元起来,方能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博得方寸之地。”
“嗯,你说的很对。现在职场竞争,的确非常激烈。大学生越来越多,岗位越来越稀缺,年轻人的冲击确实非常厉害。”
张天赐轻抿一口茶,盯着张晓伟的眼睛,非常认可他的观点。
“是啊,所以,我不断学习,力求超越自己。自学市场营销,钻研营销策划,自学平面设计,视频制作等等。但凡只要是对工作有帮助的,都学。”
“后来,有段时间,发现与人交流中,话题讲不太深入,于是又逼着自己天天读书。嗯,四书五经,二十四史,四大名著,经史子集,甚至外国文学,我都看。有些经典语录,一边看还一边笔记,逼着自己背诵••••••”
“但是,最终发现,这些只能是锦上添花,还不足以给自己铁饭碗。”
“有人建议我创业,但苦于没有启动资金,又担心失败后承担不起后果。所以思来想去,只能继续打工,并不断倒逼自己具备别人替代不了的能力。”
张晓伟可能是说得有些渴了,抿了一小口,继续讲道。
“后来有次,我听一个朋友讲,说写网络小说很赚钱,还跟我列举了很多的案例。也是机缘巧合,在这之前我从不看小说,更不看网络小说。但是那一刻,却被他说动了心。抱着学习的目的,尝试着看了几部。”
“连载的小说,追更很痛苦,综合下来,我收获一点体会:也许自己写的话,或许能更好一点。所以就这么入水了。只是没想到当初的戏谑直言,竟然成为了现实。一提起笔,就放不下来。无奈,只能坚持写下去。”
“嗯,也许这就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吧。所以,只要没死,我就永远得忧患着。哈哈哈哈••••••”
说道精彩之处,张晓伟不禁自嘲起来,可能也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简述吧。只不过,张天赐的关注点不在这里。
“你缺钱?”
“钱对你来说,真就这么重要吗?”
张天赐看得出来,他很努力,也很拼。
天生危机感,是因为作为一个外来人,一个地道的农村人,既没赶上疯狂的“拆迁潮”,有没有追上浮夸的“炒房热”。
异人他乡,能有方寸立足之地,并照顾好家中老小,已实属不易。
还能如此上进,则更加难得。
只是,他没想到如此忠厚上进之人,却也会被金钱所困扰。
上进之人的世界不应该是纯净的吗?
金钱?除了给您带来欲壑难填的苦恼之外,能像书籍一样,给您带来快乐吗?
不知为何,他讨厌谈钱,觉得这个话题太俗。
在他的意识中,人一旦被金钱所困扰,精神世界就会滑坡。
就会趋炎附势,就会追逐名利,终究变得庸碌无为。
他能认可张晓伟的上进和拼搏,却无法理解他将金钱看得如此之重。
或许还是因为不太熟悉吧,不尽了解吧!
张天赐微微一皱眉,有些不能理解。
“呃,怎么说呢。其实我也不想让自己这么疲惫。好在兴趣使然,每天坚持写一点,自娱自乐之余,还能收获开心,自不觉得累。这个是其一。”
“其二,为人父,为人夫,为人子,我自知身上责任重大。作为俩孩子的父亲,所有一切,都要未雨绸缪,提前筹划。”
“年初之时,我有两同事退休。很难想象,交了30年的养老保险,退休之后每月只能领不到3000元的生活费。如此这般,别说赡养家庭,连自保都难。”
“大师,您说,这退休的目的,是为了安心养老呢?还是给孩子们增加负担来了?”
“嘶••••••按理来说,给社会进步贡献了青春,退休理应是为了安享晚年的••••••”
张天赐说完,就觉得话题有漏洞,莫名觉得,张晓伟有些道理。
“理是这个理,但事实上,自保都成问题,何来安享晚年呢?”
“伸手跟孩子们要吧,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活得更加艰难。”
“年纪轻轻,刚入社会,走上工作,毫无资本,全靠积累。”
“人情往来,饭局应酬,生活开支,处处需钱。”
“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已经压迫得他们喘不过气起来。我若此时,还不知好歹地去伸手要钱,不是无端增加了他们的麻烦吗?”
“从那一刻起,我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
张晓伟挺直了身体,喝光面前的茶,盯着张天赐的眼神,炯炯闪烁,异常坚定地讲着。
“什么道理?”
“就是,孝顺和爱情一样,都是需要物质基础的。”
“此话怎讲?”
“你想啊,到那时候,孩子们更希望父辈能够帮衬到他们。不管是生活,还是经济上。”
“但是,如果自己都照顾不过来,何来‘孝顺’一说?”
“你能跟他说,孩子,我养了你二十几年了,你该来养我了?”
“他能理解,他的另一半不一定能够理解。”
“更何况,他还有自己的家庭、社圈、孩子等等。”
“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不是孩子们不想孝顺。而是生活的压力,迫使他们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条件,去孝顺自己。”
“反过来说,如果自己在年老的时候,还能继续发挥特长,产生余热;既有不错的收入,又有很棒的身体。不但不会给孩子们带来各种压力,还能补贴和帮衬到他们,支持到他们的发展,减轻生活负担,提升生活品质。如此这般,他们不就多了些闲暇的时间,可以考虑来孝顺一下呢?”
“上一次,我从一个朋友那里听到一个故事。”
“什么故事?”
“是一个真人真事。有个年轻的母亲,因为儿子很喜欢唱歌,所以从小就极力培养。但家里很穷,她曾将唯一的猪卖掉给他交学费学乐器。只是,她的儿子很丑。不光先天小儿麻痹,还斜眉歪眼。虽有些音乐天赋,又很勤奋,但却永远无法得到正常人功成的机会。只因为,众人嫌他太丑了。”
“只有他的母亲不嫌弃他,从没有放弃他,支持他。”
“但是,年轻的母亲也会老去,终有一天,她也没有能力去抚养他了。”
“天明时刻,她病了,从此一病不起。”
“丑儿子只能用板子车,每日拉了枯瘦如柴的病中老母,一瘸一拐地去街头卖艺,乞讨些钱,给老母治病、拿药。”
“虽然,他很努力,也尽了力。但终究抵消不了现实的残酷。”
“最终,老母亲含泪去世,遗恨九泉。丑儿子万分悲痛,却穷无分文,连骨灰盒都是爱心人士捐助的。”
“用他的话说,他母亲生了他的身,养了他的命,善良一生,却换不来安享晚年,换不来晚年的孝顺。”
“这个故事,再次深深刺痛了我。让我坚信,孝顺是需要物质基础的。是,需要钱的。”
“世道轮回,因果循环。这个世界,既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孝顺也好,爱情也好,脱离了物质基础,都是空中楼阁,沙丘之城,亦不会长久。”
张晓伟果真是领悟了很多,讲到动情之处,不禁目光灼灼,面色肃然,神情端正,意志坚定。
那真是:
一副忧思寄挂眉梢,两点轻叹聊表感慨。
三生有幸悟得正道,四处小心维持生存。
张天赐虽然觉得自己比他多一些神奇之处,但论生活,论感悟,或许张晓伟来的更加真实一些。
毕竟他才是红尘修炼者,人生修炼者。
空无之道,是成仙之道。
而红尘历练,却是成(人)人(皇)之道。
那些被神魔鬼怪嘲讽为蝼蚁般存在的人类,毫无神力加持,却乐此不彼地,执迷于舍得之间,流连于红尘之中,往返于轮回之苦。
于天地间卑微的存在,于权利间猥琐的生存;
既自不量力,又自命不凡;
既卑微可怜,又猥琐可耻。
这些尽是红尘之苦,红尘之惑,红尘之扰。
即便是仙人,狐妖鬼怪,碰上此等,谁又能保证做得比人类更好些呢?
不站实地的指手画脚,虚无缥缈地高谈阔论,大谈空无之道,于红尘来说,着实贻笑大方。
真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在人类中,还是要谈红尘的事。
即入其中,何必茕茕孑立,孤芳自赏。
所谓仙道,就好比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总得匹配才行。
想到此处,张天赐不禁释然。
也许他需要重新审视一番这个世界,可以从重新认识张晓伟开始。
不禁点点头,微笑着说道:
“嗯,很有道理。没想到,你在这一块尽悟得这么深!佩服!”
“哪里,让大师见笑了。这也是没有办法之后的不得已而为之,都是为了生活。”
张晓伟说得很坦诚,也是真实。
人生不易,活下去才是硬道理。
所谓的清修脱俗,视金钱如粪土,还是留给仙人去做吧。
即为凡人,则脱不了红尘,离不开伦理。
求而不得,何必自寻苦恼呢?
挣钱和修道,其实还是挣钱容易些。
当然,这些都是作者的感悟,张晓伟自不知晓,继续感触颇深地讲道:
“其实,写作真的不挣钱。我那是被朋友欺骗了。”
https://www.biqivge.cc/book/62944/5149993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