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白马啸三国 > 第181章 孙坚请张昭

第181章 孙坚请张昭


  柴桑太守府中,孙坚将麾下的众将全部叫到了这里,包括两个儿子,十八岁的孙策和十二岁的孙权。
  吴景坐在孙坚的旁边,程普,黄盖,韩当分列两旁,孙策和孙权在最后面。
  自从来到柴桑之后,孙坚也是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扩充兵士,然后向外扩张,日前已经将建昌,豫章,湖口等地全部攻下,刘繇节节向东败退,现在张英驻守着皖城,陈横屯兵虎林,再加上袁术派纪灵率一万大军驻守石亭,致使孙坚不敢轻易冒进。整个扬州现在被一分为三,刘繇占东北,袁术占西北,孙坚占西南。
  “诸位,我们现在已经将扬州西部各郡全部占领,现有大军两万,粮草充足,这个冬天一过,春暖花开之时,我准备挥军东进。我们现在就来谋划一番,看是先进军虎林,还是先进军皖城?”如今正值冬季,不利于水军作战。孙坚的两万兵,其中有五千水军,战斗力比步兵要强,因此现在不宜进军。
  “主公,先攻虎林,虎林孤立无援,陈横虽有一万兵马,但只要我们水军和步兵两面强攻,一定可以攻破。”黄盖说。
  “公覆所言,虽有道理,可是虎林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纵然我们最后强行攻破,也会损失惨重,无力再继续东进。”韩当不同意黄盖的建议,“若是此时,刘繇卷土重来,我们将陷入危机之中。”
  “可是义公,若是攻打皖城,石亭的纪灵必然会出兵,那不就更危险了吗?”黄盖反问韩当。
  “父亲给我三千兵马,我定然挡住纪灵的大军!”孙策根本不把纪灵在眼里。
  “伯符,若是三山的樊能率军过来呢?”程普对孙策说,“此时我们还敢分兵吗?”
  “这……”
  众人讨论一番之后,都不言语,孙坚也皱起了眉头。
  “父亲大人,我认为我们现在不应该考虑东进了,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而且要马上做!”孙权突然开口说话,打破了沉默。
  “仲谋,大家都在思考重要的事情,你就不要捣乱了。”孙策瞪了一眼孙权,生气地说。
  “兄长,我没有捣乱,我说的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孙权一点也不怕孙策,声音更大,“父亲大人,孩儿恳请把话说完。”
  “哦,那你就说说,还有什么事情,比出兵东进更重要?”孙坚被孙权的话给逗乐了,他想看看孙权此时会说什么?
  “招募人才!”孙权吐字清晰,铿锵有力。
  “难道你觉得父亲麾下没有人才吗?”孙坚听了孙权的话有些不高兴了,这明摆着是对他不满,是教训他呀!
  “父亲麾下当然有人才了,程伯父,黄伯父,韩叔父和舅舅都是人才,兄长也是人才,可还远还不够。”对于孙坚的不满,孙权毫不在意,“父亲可曾听过南阳之战?”
  南阳之战的消息,早已经飞遍了大汉各州,孙坚岂能不知?因为他的目标目前不在荆州,所以并没有过多的关注。
  “打仗靠的是实力,真刀真枪的拼杀,些许阴谋诡计,只能取得一时之胜,而最终却难免一败!”孙坚对南阳之战不以为然,王威与蔡瑁他本就未放在心里。
  “若是父亲打南阳一战,也能取胜,但没有吕子明胜得那么快,那么干净!”孙权看了看其他人,“吕子明,难道不是人才吗?”
  程普,黄盖,韩当都身经百战,孙策更是骁勇无敌,但是他们此时却没有办法反驳孙权,因为南阳一战,吕蒙打得太漂亮了,他们不得不佩服。
  “主公,权公子说的在理啊!”程普向孙坚一拱手,“我等老兄弟,行军打仗,排兵布阵都没有问题,但若论长远的谋划,确实不行啊,就刚才所论之事,根本拿不出一个万全之策,况且以后管理内政,也需要文士呀!”
  孙坚沉思了一会儿,“德谋,江东都有哪些贤才呀?”
  “主公可听过彭城张昭?”程普问。
  “可是子布先生?”
  “正是!”
  “早就听闻子布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只可惜他远在徐州呀!”孙坚叹息道。
  “主公,子布先生现在正隐居在豫章,真乃上天赐于主公的贤才呀!”程普面露喜色。
  “真的?那太好了!”孙坚马上传令,“伯符,你带人马上去请子布先生!”
  “诺!”孙策转身就走。
  “慢!”孙坚又叫住了孙策,“我当亲自去请,德谋,公覆,随我同去!”
  “诺!”
  看着走出太守府的父亲和程普与黄盖,小孙权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张昭本是徐州彭城人,与琅琊人赵昱、东海人王朗乃至交好友。他在年轻时曾被举荐为孝廉,但因为朝纲腐败而没有接受,去年,徐州牧陶谦征辟他为郡丞,被他拒绝了,因此也就得罪了陶谦,无可奈何之下,便逃到江东避祸,隐居在豫章。
  到了这里之后,他便闭门读书,不问世事,时而写诗作赋,时而拨弦弄琴。
  今天,他刚弹奏完一首古曲,一名仆人进来禀报。
  “老爷,孙将军来访。”
  张昭平时不会见外人,可是今天,一是心情愉快,二是前不久,孙坚刚刚攻取了豫章,他可不想再得罪了此人,像以前一样去逃亡别处。
  “请孙将军到客厅来。”
  “诺!”
  很快,孙坚在程普和黄盖陪同下来到客厅。
  “孙将军到访,老夫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张昭行了一礼。
  “是我冒昧来访,还请先生见谅呀!”孙坚也一拱手。
  两人互相打量了一下对方。
  张昭己快四十岁,但显得神采奕奕,没有一丝老态之相。
  孙坚三十七八岁,浑身上下洋溢着一股久经战场的铁血之气,不怒自威。
  “孙将军请坐!”
  “先生请!”
  分宾主落座之后,仆人端上了几杯茶。
  “老夫之处清贫,只能以茶待客,还望将军莫怪。”
  “哪里哪里,先生客气了。”
  “不知孙将军来寒舍,所为何事?”张昭也不转弯抹角,直接问道。
  “不瞒先生,如今我陷入困境,不知如何是好,久闻先生乃世之大才,故而特来讨教,还望先生能指点一二。”孙坚拱手施了一礼。
  “将军想挥师东进,可若是强攻虎林,则会伤亡惨重,即使取胜也很难固守。可若是攻打皖城,石亭和三山两处必派援军,则会陷入三面受敌。”张昭说完,微笑着看着孙坚。
  孙坚,程普,黄盖三人一听,都大吃了一惊。
  “先生真乃神人也!”孙坚再次向张昭行了一礼,心中是由衷的敬佩,“还请先生为我指点迷津!”
  “将军,如今扬州之势,将军,袁公璐和刘州牧鼎足而立,互相钳制。将军若是东进,刘州牧与袁公璐必然合兵,将军两面受敌,势必会败。”张昭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喉咙,“可将军若是不加兵,其必自乱!”
  “若是不加兵,其必自乱?”孙坚与程普和黄盖都在品味着这句话,但却无法理解,“还请先生明示。”
  “将军试想,袁术自从进入庐江之后,以阎象杨弘为长史郡丞精修内政,以纪灵张勋为将大肆扩军,所图者难道只有庐江一郡?”
  “原来如此!”孙坚恍然大悟,“先生一言令我拨云见日,茅塞顿开呀!”
  “将军现在要做的,便是勤修内政,整顿军务,将大军屯驻在三江口一带,并加强操练水军,做出来年之后,出兵江夏的假象。东边危机一解,袁术和刘繇必生嫌隙。老夫可以断定,不出一年,他二人定举刀兵。无论从兵士,将士,还是谋士,刘繇都无法和袁术相比。等到袁术兵临寿春之时,不要说这虎林和皖城,就是芜湖一带,刘繇也一定会拱手让于将军,到那时,将军无论是选择平定山越,稳固内部,还是兵临合肥,窥视淮南,都可立于不败之地。”
  “好,好,先生果有经天纬地之才呀!”孙坚异常激动,“先生,如今天下大乱,百姓民不聊生。孙某不才,愿以七尺之躯,堪平乱世,诛灭反贼,但却力不从心。故恳请先生能够出山助我,也好让我早晚临清先生教诲。”
  孙坚说完,与程普和黄盖同时向张昭再行了一礼。
  张昭稍待片刻,然后俯身向孙坚一拜,“张昭参见主公,愿为主公驱驰!”
  “子布快快请起!”孙坚心中大喜,双手扶起了张昭。
  其实张昭从彭城一直隐居到豫章,他就是冲着孙坚而来的,徐州牧陶谦他看不上,扬州牧刘繇他也看不上,至于那个四世三公的袁家嫡子袁术,他更看不上。
  张昭来了之后,孙坚立刻封其为长史,并掌管所有政务。张昭利用自己的名望,两封书信,便为孙坚又招来两位大才。
  一位是广陵人张纮张子纲,另一位也是广陵人,秦松秦文表,这让孙坚非常高兴。
  现在孙坚已有三郡,五十多县,在张昭的建议下,上书长安朝廷,封镇东将军,与刘繇,刘表和袁术抗衡。不管朝廷答复如何,在豫章成立了镇东将军府。
  “主公,如今将军府已成立,我再给主公推荐两位勇将,不知主公可愿接受!”在豫章的镇东将军府中,众人齐聚一堂,张纮出列,说道。
  “哦?他们是谁?子纲,但说无妨。”
  “九江周泰,蒋钦!”


  https://www.biqivge.cc/book/62305530/780211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