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武布中华 > 第948章濒临破产

第948章濒临破产


  石开坐在银号前的台阶上神情沮丧,知道这次自己可能完了。

  这一个月来,他跑遍了江南,寻找各个银号,还有钱庄,想要借一笔银元渡过难关,可原本那些争着给他放贷的银号和钱庄,却忽然像是商量好了一样,不仅不再借钱,还开始逼他还债。

  现在想来,或许这一开始就是一个局,他不禁有些后悔,卷入到官府的斗争中来。

  此时,他已经明白过来,这就是有人要搞孙藩台。

  神仙打架,殃及池鱼,他就是那条被牺牲的池鱼。

  石开沮丧的坐在台阶上,回想起了自己这几年的遭遇。

  他在谭氏兄弟一案后,拒绝了国安司的邀请,开始带着一众老乡,接手应天府的各种工程。

  因为与典史赵铭关系很好,石开被人视为是应天知府孙可望的人,所以在京师混的不错,生意逐渐做大。

  在孙可望调任河东之时,石开已经成了腰缠万贯的建筑商社的社长,在京城站稳了脚跟,成了有头有脸的人物。

  不过随着孙可望调去河东,赵铭也跟着去太原后,石开的好运也就到头了。

  应天知府换了人,开始提拔自己人,许多孙可望做知府时的官吏,不是追随孙可望前往河东做事,就是被新来的知府边缘化,失去了权利和话语权。

  这就使得石开在京师的关系网出了问题,没有了靠山后,商社经营便也出了麻烦。

  首先是原来能够接到的官府工程,石开拿不到了,到手的工程也是问题频出,生意不断被别人抢走,商社开始入不敷出。

  乾朝投入大笔银元,用来修建道路,架设桥梁,建造学校和工厂,还有改造商业街道,每一样工程拿到手,就等于有大把的银元进帐。

  这么大的利益摆在那里,各方势力,各种关系户,自然都要争抢。

  以前石开被认为是孙可望的人,相传与国安司还有些关系,自然没人敢动他的蛋糕,可随着孙可望调走,再加上有人打听到石开其实与国安司并无关联,一些人便有了抢夺石开生意的意思。

  一方面是接不到新工程,另一方面是现有的工地有人捣乱,还闹出了人命,新上任的应天知府,派人责令石开停工整改,导致石开无法继续从事建筑行业。

  无奈之下,石开只能将工程低价转手出去,寻找其它的机会。

  去年底,追随孙可望去河东的赵铭,忽然带着一群山西人来到京师,找他帮忙采购一批加工豆油的设备。

  石开一看是熟人,而且能从中赚到一笔,便答应下来,拿钱采购了一批器械,亲自运到了太原。

  在这里他得到了河东布政使孙可望的接待,并带着他参观了河东各地的集体农场,看见了多达几十万亩的大豆田。

  孙可望对他说,朝廷强盛百姓富足,特别是江南一地经济发达商业繁荣。

  现在老百姓都有钱,自然不会再过苦日子,都有消费的需求。

  百姓所重者,吃、穿、住、行,而民以食为天,吃又在首位。

  本官了解过,菜油、肉食在江南的需求很大,而且每年都在增长。

  孙可望对石开说,这大豆可以炸油,油能买到江南,豆粕可以用做饲料喂猪,问石开有没有兴趣投资炼油作坊,销售豆油和豆粕。

  孙可望到河东后,那些支持土地私有的官绅和商人,并不敢明目张胆的给他使绊子,以免得罪坚持推行公有制的高欢,但是不使绊子,并不代表着他们没有办法,阻碍公有制的推行。

  孙可望原本以为,只要他将农场办好,种子播种下去,丰收后直接数钱就行了,可他很快发现,豆子种出来后,明明有需求,却没有销路。

  他派人去联系,江南各大商号,都没人愿意采购。

  孙可望知道,这是支持私有制的官绅和商贾,采取不合作的态度,意图让农场的豆子没有销路,让农场经营失败,从而达到阻止公有制的目的。

  面对这样的困难,孙可望并没有屈服,他在乾朝做官数年,从县令做到一省布政使,自然也有些关系和实力。

  于是,孙可望便想着,百姓有钱后,消费的需求摆在那里,而油又是生活中的必须品,只要生产出来就不愁销路,于是便开始动用政商两界的关系,准备找人生产和销售。

  石开在孙可望担任应天知府时,接了大批工程,赚了大钱,便成了孙可望联络的人之一。

  石开听了孙可望的话后,觉得很有道理,也很动心,于是便答应与河东布政使司合作,投入资金进行豆油的生产和销售。

  在江南做建筑生意,必须要有靠山和关系,石开退出建筑行业后,正在寻找机会,觉得有河东布政使司背书,进行豆油生意确实是个机会。

  在双方达成合作意向后,石开便回到了江南,开始了解市场上的行情,很快发现豆油价格再涨,果然有利可图。

  于是,石开在江南采购器械,运到河东开办榨油工坊,并在江南开设店铺,并选择销售渠道。

  这时,不知是谁走漏了消息,说河东今年有大批大豆上市,将要炼制成豆油,便陆续有商人找到石开,要向他订购豆油。

  短短一个多月,石开就接到了几十万两的订单,需求已经远远超过工坊的产量。

  这时石开手里的银元,已经全部用来购买器械,开办炼油作坊,还有开设商铺,招募工人,手上已经没有银元,可以用来进行扩大生产。

  就在这时,又有几家钱庄和银号主动找上门来,要给石开贷款。

  对于贷款,这件事情石开也算熟悉,高建筑时接了官府的工程,官府往往只给一到三成资金,让工程启动,剩下的钱需要建设的商社先垫上,把工程建造好,官府验收合格后,才会給商社付尾款。

  在建设的过程中,石开也曾找银号借过银元,等工程干完,拿到了官府的尾款,便将借的钱还给银号。

  现在这么多豆油的订单在手,只要能够生产出来,就能赚钱,那么找银号拿钱,扩大生产可以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于是石开便大举借债,用来扩大生产。

  六七月间,河东的大豆果然丰收,石开等人的炼油作坊,便全力生产,而就在各人都以为将要大赚一笔时,江南的菜油价格却忽然暴跌,而原来下了订单的商号,也纷纷毁约。

  豆油生产出来,卖不出去,商社没有进账,农场的货款要付,银号的钱要还,工人的薪水要发,石开顿时就陷入了将要破产的境地。

  (求月票,推荐,订阅)


  https://www.biqivge.com/book/62241/6488402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