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宋枭途 > 第一百三十八章 既想当表子又想立牌坊(求订阅!)

第一百三十八章 既想当表子又想立牌坊(求订阅!)


  …

  听见赵佶点自己的名,又见所有人都看向自己,蔡仍才迈着沉稳的步伐出列,道:“臣以为,此时没必要谈要不要收复燕云,方腊一伙聚集百万之众占据东南,截断了咱们大宋的经济命脉,在这种情况下,咱们大宋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冒然北上收复燕云的,否则恐有倾国之祸……”

  蔡仍说到这里,邓洵武、郑中居等人大点其头,认为蔡仍终于看清了形势,倒向了他们这边。

  可让邓洵武、郑中居等人没想到的是,蔡仍接下来语气一转,又道:“不过,也不需要现在就放弃收复燕云,方腊一伙虽众,但毕竟只是一群民夫,战斗力有限,不足为惧,只要咱们能及时将之剿灭,完全可以继续北上收复燕云,诚如童太傅所说,这可能是咱们大宋收复燕云的唯一机会,如果不把握住,则燕云势必要被女真、党项、达旦所得,三者皆虎狼强盗,与之为邻,又无屏障,咱们富饶的大宋势必定要成为其猎场……”

  王黼、童贯同时一笑,看向已停止点头的邓洵武、郑中居等人。

  邓洵武、郑中居等人,则大怒,认为蔡仍黄口小儿到现在还看不清形势,他们刚要暴起,跟蔡仍也战上一场。

  蔡仍见状,赶紧语气一转,又道:“如果咱们大宋平定方腊不顺利,那北上收复燕云,也不现实,两线作战,而且一方发展迅速动摇我国之根本,另一方则是一强国,其地形势还极为复杂,咱们大宋就是再强大,也容易被拖垮,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咱们大宋可以视形势再定——契丹如果还能坚持,就以结束岁币为条件继续承认咱们大宋跟契丹之间的檀渊之盟,必要之时,甚至可以提出一些条件派兵助契丹一臂之力。契丹如果不能坚持,那就陈兵河北、河东,视燕云的归属而定,燕云归女真,则与西夏和达旦诸部结盟,燕云归西夏,则与女真和达旦诸部结盟,燕云归达旦,则与女真和西夏结盟。”

  顿了顿,蔡仍继续说道:“不过,这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若想治本,还是收复燕云,以燕云的长城为天险,将胡虏关在门,那样咱们大宋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才能徐徐而图之。”

  蔡仍总结道:“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国策,要视形势而定,所以,咱们现在无需制定太长远的计划,可以随机应变。”

  “随机应变?”

  听了蔡仍所言,一些人点头附和,一些人陷入了沉思,当然,也有一些人依旧固执己见,像邓洵武,他就是坚决反对收复燕云。

  不过——

  蔡仍也说了,看形势而定,必要时,也可以选择继续承认檀渊之盟。

  这让邓洵武一时之间无法继续跟蔡仍开战。

  赵佶心道:“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蔡仍深知国与国之道啊!”

  不过——

  赵佶是不会将他心中所想说出来的,相反,见无人出来反驳蔡仍,赵佶自己呵斥蔡仍道:“爱卿所言诧异,盟约岂可轻违?我大宋乃是礼仪之邦,怎会去干那败盟之事?我大宋之所以要收复燕云,那是因为燕云本就是我大宋的故地,且契丹又背信弃义,不顾檀渊之盟,趁我大宋与党项交战之际,勒索我大宋二十万岁币,早已违背了檀渊之盟,所以,我大宋收复燕云是有理有据的,这与所谓的利益无关。”

  蔡仍暗骂:“既想当表子又想立牌坊!”,可嘴上却马上承认错误道:“陛下教训得是,是臣狭隘了。”

  赵佶道:“罚你回去抄十遍《礼记》,你可服?”

  蔡仍心道:“我服你妹!”,嘴上却老老实实道:“臣心服口服。”

  赵佶看向其他人,又道:“虽说蔡仍爱卿的利益至上论是错的,但在当前的形势下,的确是应该先平定方腊,然后再随机应变。”

  众人皆道:“陛下圣明。”

  总算定好了大方向,赵佶又下令让众人讨论如何出兵,和由谁来领兵。

  此事,很轻易的就达成了共识——众人都推举童贯来统兵,率领准备收复燕云的西军南下剿灭方腊义军。

  赵佶也认为值此关键时刻,能快速平定方腊之人非童贯莫属,能快速平定方腊的军队非西军莫属,遂任命童贯为江、淮、荆、浙等路宣抚使,率领即将聚集起来的西军去平定方腊义军,同时,赵佶又命令地方政府试着招安方腊。

  王黼、梁师成虽然认同童贯的能力,但却不想童贯独揽兵权、专美于军事,于是由王黼出面联合高俅推荐谭稹任两浙路制置使。

  中央禁军序列的谭稹出战,当然不可能去统领西军——赵佶对收复燕云还抱有希望,因此想要快点平定方腊,所以,他让高俅调动五万中央禁军给谭稹,与童贯所率领的十万西军,兵分两路南下剿灭方腊义军,准备以泰山压顶之势一举消灭方腊义军。

  对此,童贯没有意见,因为要收复燕云的缘故,足数的十万西军的大部分已经聚集在大名府了,没到的,下令催一催,有它个五七十日,也一定能到大名府。

  相反,近在咫尺的高俅和谭稹却犯了愁。

  五万!

  还得是禁军!

  而且,一直以来出兵的规矩都是,出动五万禁军,就得派十万厢兵充当民夫押运粮草物资!

  如此,就是十五万大军!

  让他们去哪攒这五万大军?

  将兵法实施了之后,中央禁军,即畿辅地区(开封,京东路,京西路),共三十七将,总兵力共三十万(禁军十万,厢军二十万)——开封三万五千禁军、七万厢军,京东路四万五千禁军、九万厢军,京西路两万禁军、四万厢军。

  厢军暂且不去说它,先只说禁军。

  自国初以来,殿前侍卫马步司三衙禁旅,就从来没有低于十万的时候。

  直到赵佶登基任命高俅为殿前都指挥使。

  凭借着多年的苦心经营,高俅硬是将十万中央禁军经营得只剩一半了,也就是只剩五万多一些——到了靖康年,更是只剩三万左右,不过其中也有先后打了平方腊和收复燕云之战损失了不少的缘故。

  五万多中央禁军总不可能全都调给谭稹吧?如果真是那样,那皇帝和东京汴梁城谁去保护,艮岳谁去修建,他们这些达官贵胄的豪宅谁去修建?

  不得已之下,高俅和谭稹只能将畿辅地区的正将全都召集到一起,商量各家能出多少兵力。

  一顿威逼利诱了之后,各家一共才凑出来了三万禁军,这里面还有蔡仍贡献的七千五百人马。

  没有办法之下,高俅和谭稹只能又让两万厢军打着禁军的名义充数,至于民夫不够,高俅不愧为踢球高手,一脚就将球踢给了各个地方政府。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高俅总算是又一次有惊无险的渡过了一关。

  剩下的事,高俅全都交给谭稹了。

  谭稹通过综合考虑,任命他的亲信刘镇为都统制,又任命蔡仍率领本部金吾军为选锋军。

  谭稹这也是无奈之选——除了蔡仍勉强能凑出一厢人马,其余诸军根本就凑不出来,而且,不仅凑不出来,中军和后军还是由厢军冒充的。

  再加上童贯功高资历老。

  有些心虚的谭稹,在作战会议上不发一言,只听童贯说。

  童贯也是当仁不让,他直说道:“本帅意将大军分为两路。由本帅亲率左路大军,经润州、常州、无锡至苏州,然后走秀州取杭州。另一路,由谭制置统帅,经润州至宣、湘州、独松关,然后取杭州。攻取了杭州之后,再根据叛匪的形势再行商议如何剿灭叛匪……”

  从童贯这敷衍的态度上就不难看出,童贯当众说一下作战计划,只不过就是走一个形势,具体的计划随后他会直接派人送到各将的手上。

  换而言之,童贯根本就不打算跟谭稹等人商量,而是准备独断独裁。

  不过——

  这是潜在含义。

  明面上,童贯却不能这么做,至少该走的形势还是要走一下的。

  童贯将他的计划笼统的说了一下之后,问谭稹:“谭制置,你意下如何?”

  谭稹笑说:“卑职没有意见。”

  童贯又看向其他人,问道:“你们呢?”

  众人皆不出声。

  就在童贯准备顺势宣布散会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声音道:“末将斗胆问一句,此为最终作战计划,还是有商榷的可能?”

  不用看,童贯也知道,说话之人肯定不是他西军的将领,因为在此之前他们西军内部已经通过了这个作战计划,因此,此时出声的必然是中央禁军的将领。

  童贯眼皮微微一抬,就看见原本站在刘镇后面的蔡仍,站了出来。

  见说话之人是蔡仍,童贯的眉头就是一皱!

  要是换成别人,童贯绝对掉头就走,笑话,我童贯拿出来的作战计划,也是谁都能质疑的吗?

  可对象是蔡仍,童贯就不禁有些犹豫了!

  要知道,蔡仍可不是一般的丘八,他可是能直达天听的。

  而像蔡仍这样的人,往往都是,做盐不咸,但做醋却能酸死个人。

  所以,犹豫了一下,童贯道:“今日本就是讨论作战计划的,子因有什么话,尽管直说。”

  蔡仍听言,道:“如此,末将就直说了,如有得罪,还请宣相见谅。”

  童贯貌似很大肚的说道:“子因但说无妨。”

  蔡仍不再废话,直接说道:“此计,哪哪都好,但却有一个很致命的漏洞!”

  ……

  


  https://www.biqivge.com/book/62197/5431423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om。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