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一九八一年 > 第七百四十二章:沉默是金

第七百四十二章:沉默是金


  群众的参股热情远大于预期,按照这个架势,定额保不准两三天就能收足。

  李俊当然明白三水市其他银行的职工、干部来入股更加有利于“三水城市银行”的发展。

  不是为了搞什么勾结,也没指望人家给予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各凭本事经营,只要同行不故意找茬,不联手起来针对“三水城市银行”就是胜利。

  为了稳妥起见,李俊向宋解放单独汇报了情况。

  谈这种事当然不能当着三个监管领导。

  宋解放思想解放,懂经营更加懂人情世故,知道变通。

  他表态支持李俊的做法,认为所有的自由人都有参股的权利,用不着管对方从事什么工作,担任什么职务。

  得到宋解放首肯后,李俊立刻亲自带着黄鸿运和陶敏出去了。

  他还打电话给张芳芬,借了商务车借用项惠红和乔效军。

  募股现场太忙,当众开后门优先收取一部分关系户的股金影响不好。

  但是其他人的股金可有可无,李俊以前的领导、同事们的股金额度必须确保。

  所以他亲自办这件事,约关系户在“华美风”北大街办公室交钱领股票。

  有可能要收到上百万现钱,有项惠红和乔效军跟着,安全有保障。

  李俊跟几大行的干部、职工都聊过了,人家都表态有兴趣参股,但是并不怎么积极。

  然人就是如此,当他们发现“三水城市银行”募股现场人山人海时,顿时着急了,开始担心买不着股票。

  李俊的电话真是及时雨,他还没赶到约好的地方,就已经有几十人在等着了。

  傍晚时分,三个监管领导都给省人民银行,省领导打电话汇报了第一天的募股情况。

  这时他们已经完全服了气,知道三水市敢承诺募股六千万是因为底气十足。

  他们跟上级领导描述,售股现场盛况空前、三水市群众热情似火,排队的干群成千上万。

  第一天就募集股金超过一千万,预计至多三天两千九百万就能募齐。

  见老成持重的三个监管领导如此兴奋,宋解放、李俊和特意来瞧瞧的秦昆仑、钱国栋等等市领导都有些意外。

  因为他们根本没想过募股会达不到预期,今天的形势这么火爆,反倒是要考虑是否限购了。

  等三个监管领导分别打电话向上级汇报了情况后,宋解放询问明天是不是适当放缓售股速度?

  有没有执行限购的必要?

  三个领导商议一番后,认为没有必要多此一举,先到先得过时不候。

  他们还跟秦昆仑和宋解放打趣,既然三水市干群这么有钱,对参股这么热心,你们干嘛不趁热打铁再搞一家大型股份制公司?

  见三个监管看人挑担不吃力,秦昆仑几个也只能笑着打哈哈……

  腊月十八,邱老师阔别四十载的儿子安绍飞带着一家子回来了。

  宣传优待台胞们的政策是政治任务,“敢为天下先”的三水市当然要拿出行动走在最前列。

  许慕光指示三水市电视台拍一部纪录片,要争取拍得让人潸然泪下。

  三水市干部群众都知道邱老师和安俊祥的故事,俩人能够彼此守候四十年坚贞不渝,足以感天动地。

  许慕光认为必须把这个故事拍出来,让全中国跟着感动一回。

  邱老师名声赫赫,谁敢跟她商量这种出风头的事儿?

  许慕光亲自布置任务后不管了,电视台上上下下傻眼了,谁都不敢接这个活儿,最后台长直接指派了负责人。

  拍摄小组的负责人通过陆瑶找黄瀚出面跟邱老师、安俊祥协商。

  他为什么能够去找陆瑶帮忙?

  因为他是陆瑶的堂哥陆玥,黄瀚当然认识他。

  只不过此时的陆玥对黄瀚如雷贯耳,根本不知道黄瀚其实跟他很熟悉。

  原本轨迹这种好事肯定轮不到陆玥,他在电视台干了一辈子,光荣退休时还是一个普通干部。

  他这个干部不是那种管事儿、管人的干部,而是因为电视台的正式工都是有编制的干部。

  干了一辈子没有犯过错误也没当上官,不是因为他太窝囊,应该是因为电视台水太深,他没路子缺乏活动能力。

  他是不是有水平?

  黄瀚不知道,但是黄瀚知道退休后的他还每个星期去老年大学讲两节课。

  这种学校都是公益性质的,每节课只给一百块钱,但是也足以说明陆玥应该有些门道。

  否则在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怎么混?都是说废话,说满一节课也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古人诚不欺我,连八竿子打不着的陆玥都沾光了,居然获得了这么好的机会。

  当然,对于其他人来说这未必是机会,因为许慕光布置的这个任务根本没法完成。

  邱老师什么脾气?市长邀请她都有可能被当场拒绝。

  安俊祥是什么人?人家在那一边也是大干部,怎么可能听一个地方电视台的小人物摆布?

  但是对于别人千难万难的事儿,放到黄瀚面前没有一丝难度。

  陆玥是陆瑶的表哥,是陆玉琪二哥家的老大,电视台的领导都知道。

  他们还知道陆瑶是黄瀚团队的第一主唱,因此把许慕光交代的任务派给了陆玥。

  目的很简单,走黄瀚的路子,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陆瑶是什么性子?她最不喜欢多事。

  然她心太软,根本禁不住二伯一家子、陆玥两口子上门来恳求,只得红着脸带着陆玥在星期天中午来见黄瀚。

  黄瀚家、陆瑶家,不出五服的亲戚恐怕有一二百,就没听说过有一人犯罪坐牢,都是良民。

  陆玥也是良善之人,没有劣迹也没有成绩。

  黄瀚听他讲明来意后笑了,这一世陆玥看来要走狗屎运喽。

  “你会拍摄纪录片吗?”黄瀚问道。

  “会,我一直在上夜大还在自学,已经拿到了文凭,给个电视剧导演都能干。你以前拍的音乐电视,后期制作我都参加了。”

  “把这部不超过四十五分钟的纪录片拍得尽善尽美,拍得如同一首诗,你有了构思吗?”

  “我接到任务时就在构思,已经写了剧本。”

  说着,陆玥从包里拿出几十页纸,内容都是手写的,字很工整,由此可见他真的认真准备了。

  黄瀚接过来看了看,构思没有大毛病,也没有出彩之处,应该是中规中矩。

  “我认为别照本宣科最妥当,要说服邱老师夫妻俩按照你的剧本来不太现实。”

  “我知道这部纪录片最大的难点就是这个,如果不是因为这个,这露脸的好事也轮不上我。”

  看来陆玥有自知之明,姿态放得很低。

  他今年三十岁了,高中毕业后在现在的广播电视台,以前的广播电台工作了十一年,干得最久的活儿就是播音。

  现在的工作当然是参与电视节目制作,绝大多数是《三水新闻》、《三水新风》节目组。

  这种节目肯定属于歌功颂德的范畴,基本上是秦昆仑去哪里,干了什么有意义的事。

  宋解放下到哪个乡镇指导工作。哪里涌现出好人好事等等,除了体制内的,群众基本上不看。

  黄瀚指点他道:“你可以采取随拍,多拍生活镜头的方式方法,拍十几个小时的画面。

  最后剪辑出一部四十五分钟的纪录片应该不成问题。”

  “啊?这得花多长时间?花多少经费?台里领导哪有可能同意?这是市领导布置的任务,我们已经尽可能快的完成。”陆玥惊讶道。

  “经费不成问题,这部纪录片由‘全力企业’全资赞助拍摄。

  时间跨度一定要长,最好能够展现我们三水市春夏秋冬的美景。

  画面上要尽可能展示三水市北大街文化街区,展示十里老街上的马头墙、小青瓦、小桥流水人家。

  展示大观园、师恩桥、南大街风光带,更要拍出二十里水路绕老城的美景。

  我会打电话跟许慕光书记说一声,慢工出细活,让他静候佳音,别急于求成。”

  陆玥当然知道黄瀚能够跟市领导说得上话,对时间安排没有异议,他也认为有足够的时间,肯定能够拍得到不少让人满意的画面。

  他问道:“这不就变成了风光纪录片了?我接受的任务是宣传片啊!”

  “拍邱老师和安先生走在古色古香的老街上,影响你讲故事、宣传正能量吗?”

  “不影响。”

  一直在听不插嘴的陆瑶实在忍不住了,她是个急性子,嘴上虽然不服气黄瀚,其实心里早就佩服得五体投地。

  她认为弄个几十分钟的纪录片对于黄瀚来说就跟玩儿似的。

  她道:“陆玥,你哪有这么多废话,多拍唯美的镜头,拍十几个小时。

  剪辑时我们应该考上大学了,那时黄瀚有时间,你请他帮着完成这部纪录片不就得了。”

  陆玉琪家的小一辈都是直呼其名,那是陆玉琪说好了的,因为他家兄妹五个,小一辈十几个。

  一大家子在一起时陆瑶、陆斌喊哥哥,哪怕是喊大哥、二哥都不能确定是喊谁,干脆喊名字。

  陆玥是个老实人,陆瑶这么说了,黄瀚又能够帮摄制组拉来赞助,他还担心什么?

  黄瀚在三水市的地位众所周知,电视台的领导在他面前都跟下属似的,只要说这么干是黄瀚的意思,肯定没人反对。

  他道:“那我全部听黄瀚的。”

  “这就对了,黄瀚拍的音乐电视和三水市宣传片你又不是没见过。”

  黄瀚答应了陆玥后去找了邱老师和安俊祥。

  邱老师当然不肯配合拍摄纪录片,安俊祥更加不乐意。

  黄瀚没有劝他俩,只做了一个承诺,他俩就不再说什么了。

  黄瀚承诺什么了?

  他承诺拍出来的纪录片肯定如诗如画,肯定要得到他们俩的同意才会播出。

  并且告诉他们,摄制组仅仅是拍些日常生活,越贴近生活越好,连剧本都用不着刻意。

  摄制组拍摄时,你们该干嘛干嘛,完全可以当做摄影机不存在。

  邱老师见到儿子、儿媳、孙子、孙女激动成什么样子可想而知。摄制组确实捕捉到了不少感人的画面。

  安俊祥的家教很严,安婕、安北都彬彬有礼,他俩的学习成绩很好,都从小学习弹钢琴。

  两个孩子包括安绍飞夫妻俩都能够做得到无视摄像机的存在,在镜头前都很自然。

  采访他们一家子,问他们对三水市的第一印象时,他们实话实说,比想象中好多了,他们特喜欢三水旧城区的老街还有那条环绕老街的河。

  这确实是实话,因为八十年代前那一边都是刻意抹黑大陆,导致绝大多数台湾同胞认为大陆简直是水深火热。

  安定祥和风光无限好的三水市确实让安俊祥一家子觉得惊喜。

  邱老师当然要跟儿子、儿媳谈起未来,询问他们想不想来大陆工作、生活。

  很明显这个问题安绍飞夫妻俩深思熟虑过,他俩共同表态短时间内不考虑来大陆定居。

  等安北考上大学后,那时如果大陆方面还是如此欢迎台湾同胞,他们可以回来。

  既然有回来的想法,干嘛还要等五六年?

  邱老师等待了四十余载,恨透了年复一年的枯等,不想往后余生继续等待。

  问安绍飞夫妻俩为什么?

  安绍飞拿了几本高中的历史书、政治书给邱老师看,这些书都是黄瀚的课本。

  他道:“我不想让安捷和安北接受这种教育。”

  大陆和那一边的教科书肯定不一样,有些方面应该还是对立的,安绍飞从小接受的教育截然不同。

  他的政治立场不同,当然不认同大陆教科书上的历史观,更加不认同大陆的价值观,所以不愿意让子女在成年前来大陆读书。

  邱老师顿时理解了,再也不劝说他俩。

  黄瀚后来听邱老师讲了安绍飞夫妻俩决定五年内不回来的原因后一言不发。

  他能说什么?他又没法修改初中、高中教材。

  有些无奈不可说,唯有沉默是金。

  (忽然间发现,作家等级升了,变成了五级,比五级高的应该就是大神了。

  好久没有请大家投推荐票,月票了,请支持我的书友们别忘了投票,谢谢!)

  


  https://www.biqivge.cc/book/60706/61127287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