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话剧的舞台
我们吃饱喝足后,四个人回到了学校,远远的发现大礼堂灯火通明,不会吧,这么晚了,还有人在大礼堂。“我们过去看看吧。”小迪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
“好啊!”梦云也想看看。我们四个人走了过去,大礼堂里胖子,眼镜,和青春痘都在,正在糊着东西,军师和卡哇咿正在布置礼堂正中的舞台。青春痘一看到我们就大呼小叫的,“你们去哪了,找你们四个一天。”
“干嘛,我们去游乐园玩了。”小迪说。
“大家都被抓来当壮丁,布置话剧舞台了,你们居然还有心思跑去玩。”青春痘说。
“没人和我们讲啊!”梦云说。
“别听青春痘胡说,我们也刚来。”眼镜说。
“这家伙。”小迪撇了撇嘴。
“话剧要开始表演了吗?”我问道。
“那是,军师说,如果不出意外,周三晚上就开演。”
要说话剧,有以下的艺术性:第一,舞台性。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目的有二:一利演员表演剧情,一利观众从各个角度欣赏。
第二,直观性。话剧首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白等表演,直接作用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用化妆、服饰等手段进行人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人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第三,综合性。话剧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生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
第四,对话性。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大量的舞台对话战线剧情、塑造人物和表达主题的。其中有人物独白,有观
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
中国话剧诞生于1907年,至今已走过百年风雨历程。《雷雨》、《茶馆》、《蔡文姬》等经典名作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戏剧人。以林兆华、徐晓钟为代表的话剧导演在继承焦菊隐先生“话剧民族化”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将戏曲美学融入话剧创作,实现了百年话剧与传统戏曲的诗化“联姻”。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中国戏曲宛若一位待字香闺的古典佳人,伴着唐风宋韵的高叹低吟,沿着南戏、元杂剧的历史轨迹一路莲步轻移而来。正是传统文化的烛照濡染,使戏曲“离形取意”,不求形似而求神似。虚拟的表演如水墨丹青的纵横之笔,长歌当哭、长袖善舞,“无画处皆成妙境”;写意的舞台简约空灵,无花木却见春色,无波涛可观江河;唱念坐打中“汇千古忠孝节义、成一时离合悲欢”,处处体现着戏曲自身诗的艺术表现和诗的抒情美。举例言之,京剧《秋江》“行船”一场,老艄翁摇桨渡陈妙常追赶赴考远行的潘必正,舞台上既没有水也没有船,全凭演员的形体动作表现颠簸摇荡的情景,时而急流险滩、时而风平浪静,表现出神入化,惟妙惟肖。
https://www.biqivge.cc/book/60601/6378111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