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重启大宋:从科技兴国开始 > 221 坑死梁师成

221 坑死梁师成


  为什么?林灵素实在是忍不住而出言相询。
“因为,我们有更加廉价的原料,磷不仅在尿液中存在,更是一种矿,和石炭一样。”宗舒解释道。
宗舒说,磷矿是一种与石炭伴生的矿,一般说来,有石炭的地方,也会有磷矿。
在密县石炭,一定有磷矿的存在。
有了磷矿,原料的成本会大大下降。
“有了梁师成的火柴价格在前,那么我们的火柴,便宜一些,成本可能比火镰还要低。赚钱,是肯定的。”
“火柴是一种消费品,我们生产的火柴,从价格上、质量上完全比火镰要好。大家为什么不买我们的呢?”
宗舒这一招太绝了,一方面要坑死梁师成,还要让梁师成提前预热,先行打响火柴的广告。
等到火柴为大家所熟知,宗舒再推出便宜很多倍的火柴出来。
一定程度上说,梁师成这是在为大宋科学院推出的火柴做了免费铺垫。
这样一来,梁师成的火柴就更没人买了。
宗舒这是给梁师成设了一个连环套,梁师成一个都钻不出来。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找到更加高效的原料。
这一点,林灵素和太子谁都不会怀疑。
密县石炭是宗舒在一天之内找到的,现在他说密县石炭伴生的有磷矿,那就一定有。
林灵素记得,几个月前,宗舒说要制造那种削尖的笔,叫做铅笔,必须用到一种矿,叫什么石墨。
石墨也是石炭的一种伴生矿种,在密县石炭一定有。
根据宗舒所描述的矿物特征,矿工们果真找到了石墨。
根据宗舒的图纸,科学院正在找适合制作铅笔的木材,找到之后,制作出来,达成量产。
宗舒要求,今后大宋科学院的所有人员,除了书法等修身养性的课程,其他时间一律用铅笔。
宗舒还特别强调,制作铅笔,不赚钱,所以也不可能大规模生产,但这对于大宋科学院的发展至关重要。
赵桓远远地看到太监们忙而无功,心里就像是吃了冰镇的寒瓜一样爽。
……
梁师成在街头摆摊,火柴没有卖出去一盒,倒是为群众示范火柴的功效,费了不少。
梁师成气坏了,宗舒随便搞出一个东西出来,就贵得要死,而大家都排着队来买。
做出味精,从皇宫到里巷,立马风靡。
搞出新式暖阁后,东宫和宗舒光收定金就收了几十万两。
制作出碘伏和青霉素,整天都有人在大宋科学院候着,黑市的价格已经翻倍。
而宗舒送给他的火柴生意,居然如此冷落。
梁师成带着一帮太监,辛苦了一个月,火柴连一根都没卖出去。
梁师成发狠了,让手下的太监到京城各有关店铺发话,必须是三天之内来买火柴。
梁师成做的火柴生意,是代表陛下,代表皇家,你们各个店铺总得给个面子,否则,你们的生意不要做了!
三天的规定时限已到,没有一家店铺老板上门。
奇了怪了,这些店铺都吃了熊心豹子胆了吗?不怕被官府查封关门吗?
让手下的太监们一调查,这才知道,经营火镰的,是一些小店铺、小商人,一听到让他们买火柴,他们连火镰也都不卖了。
这样的话,他们就不算是“相关店铺”,就可以不用买梁师成的火柴。
其他卖火镰的,都是些货郎。
货郎们挑着担子,行走于街头巷尾,流动性非常强。
货郎们卖的都是老百姓最常用的东西,价格极低,人家才不听这帮太监的命令。
让官员们来买?梁师成还没这个胆,也丢不起这个人。
如果让陛下知道了,岂不是证明自己没本事?
梁师成真是奇怪了,好好的火柴,这么好用,居然没人买!
还是老百姓对他们这群人有歧视!
有太监分析说,现在他们做的火柴,量太少,所以成本高。
如果量大了,成本就会降低了。
但是就皇宫里那点夜香,根本制不出多少火柴。
要想制出更多的火柴,那就必须扩大原料来源。
另一个太监则是持反对意见,这就如同进酒楼,除了酒,一般有规则:外菜莫入。
皇宫也是一样啊,夜香,怎么能从其他地方进呢?
皇宫的夜香,怎么能和普通人家的屎尿混在一起?
如果多外面进夜香,就是对陛下、对皇家的最大亵渎。
蛋疼了!梁师成把自己在宫中的住房都让出来当作夜香提取室了,还让其他十几名太监挤到一个房间。
腾出的房间用来储藏夜香。
小太监们的工作热情十分高涨,因为梁师给了他们承诺,火柴肯定要赚回大批银子。
到时候,参与火柴制作的人,都有一笔可观、并且是正常渠道的收入。
付出这么大的代价,整出这么大动静,制作出的火柴,无人问津,哪来的银子给大家发?
因为收夜香的事情,梁师成还与蔡修发生了冲突。
梁师成无比沮丧。
看到梁师成狼狈收摊,宗舒的嘴巴差点笑脱臼。
再这么下去,梁师成一定不受徽宗待见了。
“北宋六贼”之一的童贯被整下去了,接下来轮到梁师成了。
宗舒回到家,发现屋里坐着几个人,局促不安地看着宗舒。
乔管家说,上个月,宗家到南方扩展生意,在苏州和杭州,收购了大的瓷器作坊。
同时,按照宗舒的要求,找来了这一家几口人,愿意举家迁到北方来生活。
这几个人,宗舒找来的目的是,将水稻生产扩展到北方。
水稻原产于亚洲热带地区,五代及宋代初期,香巴王国的占城稻被广泛引入长江流域。
水稻一年可有两熟,甚至三熟,产量比一年一熟的小麦要高一倍。
南方水稻亩产约350多斤,北方小麦亩产约170多斤,水稻引发了一场“粮食革命”。
自水稻被广泛引进之后,适合种植的江南地区终于确立了经济中心的地位,“苏湖熟,天下足”这一谚语就诞生于这一时期。
宋时期水稻种在长江流域。这时人们感到水稻只适合在南方地方种植,不知道北方也可以。
越是在北方,生产的稻米其实越好吃。
后世著名的北大荒,生产的稻米就非常好吃。
连寒冷的东北都可以种,其他地方都可以。
只有大面积地推广水稻,才可以真正解决民众的温饱问题。
在农业社会,没有什么比粮食更为重要。
民以食为天,粮食才是大家的命根子。
只有生产出足够多的粮食,才能稳定住大宋的基本盘。
“乔管家,那个陈旉,如是庵全真子,找到没有?”宗舒问道。
“找到了,他刚出去,去找国师了。”乔管家答道。
太好了,宗舒高兴地跳将起来。


  https://www.biqivge.cc/book/60502/4926286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