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喜获军师
韩国朝堂上,韩王安与韩相张平等人得知郑国渠大成,关中年岁大收,秦国越发强大富裕。
本来是想以此拖垮秦国,替韩国多延几年命数,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可恨郑国叛国呀!
韩安王忍不住破口大骂:“郑国逆贼,违背先王之命,有负于韩国!如今渠成,秦国关中再无饥年,我韩国数百年基业,就要毁在寡人手上了!”
张平也不免哀叹:“秦国强大,必然先灭我韩国!郑国妻儿老小都在韩国,大王不如以此为要挟,使秦王遣郑国回韩,以泄韩国之恨!”韩王安从之,于是派人前去召郑国。
廷尉李斯奉秦王之命前去寻尉缭,说:“自楚一别已十载,今兄入秦,怎不知会于斯呢?”
“君高居廷尉之职,缭岂敢随意上门拜访!”
“缭兄此言实乃折煞李斯!凭李斯之愚而得秦王重用,缭兄之才在斯之上,李斯必将兄荐于秦王!”
“不忙!过些时日再劳烦君!”
尉缭欲住李斯府邸而不住客舍,依秦法:凡客在未正式确立职位之前,一律住在客舍;待授予官职,方有专门的府邸供给居住!一律按照客的待遇待之!李斯身为廷尉,应当以身作则。
尉缭是旧交,李斯必然不能拿秦法作说辞,又怕有了先例而无法服众,是以只能先行禀报给秦王。
李斯入章台,碰巧秦王去了昭阳殿,于是便寻了过去。
沈洛伊正在向赵政学习下围棋,见李斯到来,便欲退出去,赵政道:“不必,寡人何时避讳过你!”
李斯说:“臣之旧交尉缭已入秦,此人谙熟兵法理论,正好填补朝中所缺人才!”
秦王喜悦,“可曾见面?何不即刻引入宫来?”
沈洛伊却笑着说:“想必是尉缭自己不肯先面王,否则依廷尉大人的主意,早就给大王带来了!”
李斯亦着笑答:“先生聪慧!尉缭欲先请大王阅过所著兵书,再行面见!兵书将成,大王宽他几日有何妨!但有一事,请大王裁度!”
秦王问:“何事?”
“尉缭不住客舍,欲在臣府上居住。我秦法有明确的规定,是以臣十分为难,请大王示下!”
赵政大笑,“他既愿住你府上,岂不是好事!寡人正好可以将此人牢牢地留在秦国,开一先例也无碍!”李斯会意,自去安置尉缭。
这一边,韩王安排间者入秦,对郑国施以警告:“你背叛先王,背弃韩国,难道就不曾想过尚在韩国的妻儿吗?大王有命,你若不速速回韩,那么妻儿老小便不能保全!客卿大人可要好好想清楚了!”
韩国间者说完转身离去,郑国心里恐慌起来,只恐牵连全族被灭,因此打定主意向秦王请求回韩。
郑国遂向秦王请求:“大王,臣之全族皆被韩王拘押,请准许郑国返韩!”
秦王将客卿郑国扶起,说道:“寡人即刻派人入韩,韩王一定乖乖将卿之全族送至秦国!”
秦王派人出使韩国,扬言速速将郑国妻儿老小送入秦国,否则秦王将发兵攻韩。韩王安惧怕,遂将郑国家人送入秦国。
尉缭入住李斯府邸之后,秦王数次上门请教而遭拒绝,又断然不肯继续著书,李斯苦劝无果。
秦王虽然心里略有不快,但秉持着惜才爱才的准则,也是多番宽容。赵政在沈洛伊面前也提及过此事,她自然想为赵政分忧,所以决定来劝一劝尉缭。
沈洛伊问:“先生入秦是为何?”
尉缭回答:“一展所学罢了!”
“既是如此,先生就必须继续著书!秦廷猛将如云,谋臣众多,秦王仍屈尊前来向先生请教,可见秦王爱才,何以拒而不见?难道先生还念及魏国,而不肯替秦国效力吗?”
“魏国毕竟是缭之母国啊!”
“既如此,先生又何必入秦!又或者,您只想捞个只管人不办事的职位。巧舌如簧如姚贾、能言善辩如顿弱、深谋远虑如李斯,各凭本领得以事秦王。先生若不能拿出点与众不同的本领,怕是很难立身于秦廷之上!”
“魏国人才凋敝、国君昏庸,尉缭深感痛心呐!缭对魏国太过失望,是以才西向入秦。然魏国终是缭之母国,岂是一时能够割舍!”
“洛伊明白先生的意思了,还请先生早作割舍!”
冬至,白日各官署官员处理完年终事宜,晚上便早早回家团圆,李斯等人也不例外!慰缭入住了李斯府邸东偏室,专注于著兵书,时下《尉缭子》已成。
今年是李斯第一次在咸阳城内与妻儿父母在一起过年,是以诸事繁忙。早在十日前,李斯得秦王准许将身处楚国的父母妻儿接到咸阳,是以李斯分外喜悦。
诸事安排妥当,李斯正欲寻慰缭,不想他就来了:“君入秦多年,今年得以与父母妻儿团聚,实乃大喜!缭有一事请君相助,绝不耽误你阖家团圆!”
李斯笑道:“此言差矣!妻儿老母都已入府,随时可以欢聚,今夜必要与兄同醉!”
尉缭从大袖中掏出一铜匣,递给李斯,道:“烦请李斯兄将此兵书献于秦王!”
李斯接过铜匣,略有些激动:“此书宝贵,缭兄何不亲献于大王?”
尉缭捋了一下小胡子,又说:“还是等秦王看过再见吧!”
李斯心内欣喜,“李斯现在便入宫献兵书,回来再与缭兄畅饮!”说完,拿着铜匣直接出了府门。
岁末,可以说是秦国最热闹的时候了。由于郑国渠的修成,今年关中喜获大丰收,百姓富足安乐,是以较晚年又多添了一份喜悦。
赵政和沈洛伊伫立于高台上,举目俯视脚下的巍巍咸阳城。
万家灯火阑珊,百姓欢笑声不断传来,咸阳城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光圈,光芒四射,射中了身处高地的赵政!
赵政脸上挂着淡淡的表情,目视前方,然后对着沈洛伊说道:“往年这时刻,寡人也是站立在此地俯视咸阳城,心中更多的是忧虑;今年,寡人依旧站在这儿,心境却已大不同了!”
沈洛伊认为赵政其实是欢喜大于忧愁的,虽然表情很淡,但是依旧能感觉得到。
“关中百姓富足,衣食无忧,是以今年比晚年热闹了许多!站在这儿是体会不到百姓之乐的,不如出宫吧!大王虽不能置身于市井之中,不如去李斯那儿吧!”
赵政转过头看着沈洛伊,嘴角微微泛起笑意:“这么多年,依旧不改爱热闹的脾气!既如此,寡人便满足你这小小的要求!”
沈洛伊连忙谢恩,二人正欲出宫,李斯带着铜匣来了,赵政遂问:“不回家团聚,来此做甚?”
李斯从宽袖中掏出铜匣,说:“臣来给大王献上宝物!”
说着拿出《尉缭子》,赵政疑问:“是何宝物,值得你这时候入宫?”
“此乃尉缭所著兵书,请大王阅览!”
秦王赵政便让李斯回府与家人团聚,然后开始阅读《尉缭子》。沈洛伊是读过《尉缭子》的,所以也就能预料到赵政读后的反应。
今本《尉缭子》共24章,分五卷,主要阐述军事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以及治军之道。尉缭认为战争胜利不是倚靠天象、时日、阴阳向背那些东西,而是取决于人力作用。
处理事情应该有分寸、识得大体、亲近贤能、公正无私、廉洁奉公、注重防守、法令严明。
尉缭拥护联保连坐,认为“刑罚不中则众不畏”,强调“内畏重刑,则外轻敌”,所以主张将战败、投降、临阵逃脱的将士宣布为"国贼"、"军贼",不仅处以"身戮家残"之刑,还要削户籍、发祖坟、变卖家属做奴隶。
对于不能按时报到和开小差的士卒,以逃亡罪论处。主重刑这一点,与商鞅法治如同一辙。
赵政阅毕,大喜:“尉缭实乃兵家良才,堪比吴起、孙子!”
“大王身边刚好缺少尉缭这样的人才,不如现在就去见一见吧!大王,您就带我去宫外见一见吧!”
赵政知道她不过是想出宫,哪里是想见素未谋面的尉缭!于是便满足她的意愿:“寡人也正有此意,就满足你的好奇心!”
李斯从章台返回府邸,就来屋里与尉缭饮酒。俩人边饮边谈:“缭兄此番偷偷入秦,魏国那边怕是不会善罢甘休!”
尉缭举杯与李斯对饮,然后说:“缭的曾祖、祖父、父亲都是魏国的国尉,《尉缭子》一书由曾祖始著,历经三代,我着笔整理又添了几卷方才成书!魏国人才凋敝,国君昏庸无能,尉缭虽有大志也无法施展!”
“缭兄何须哀叹,秦王识才重才,何患不能一展所能!”
说完俩人又一杯酒下肚,不多时酒已去大半,此时门吏前来通报:“大王车驾已到府门前了!”
李斯、尉缭闻言停止了饮酒,急忙起身前去迎驾。赵政率先进入府内,走至东面回廊恰巧碰上迎面而来的李斯和尉缭,“寡人不请自来,可有打扰到你们?”
李斯忙道:“大王说笑了,臣正与缭兄饮酒!”
沈洛伊打趣李斯:“廷尉好兴致,我看大王这儿暂时不需要我们了,不如请我喝杯酒吧!”
“姑娘有兴致,李斯不敢不给面子,只是大王舍不舍得呢?”李斯戏谑。
赵政对着沈洛伊说:“不许贪杯!否则喝醉了,丢寡人面子!”又对着李斯说:“李斯,你可要替寡人看好她!她什么样,你可是清楚的!”
说完两个人会心笑了几声,沈洛伊直接走到前院,不理会他们的玩笑。李斯很快就出来了,赵政和尉缭开始攀谈。
秦王向尉缭请教:“先生所著之书,实在是令寡人大开眼界,希望能听一听先生对兼并天下的看法!”
“以秦之彊,诸侯譬如郡县之君,臣但恐诸侯合从,翕而出不意,此乃智伯、夫差、愍王之所以亡也。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
“先生此言甚合寡人之意!早前,寡人已遣谋士从事此道。若能兼并为一,寡人岂会吝惜钱财呢!”
秦王又问兼并次序,尉缭答:“韩弱,宜先;其次莫若赵、魏。三晋尽灭,加兵于楚。楚灭,燕、齐可入囊中!”秦王又与尉缭大谈治军处士之道,可谓是忘乎所以!
谈话直至二更末时分才结束,秦王十分欣喜。想起沈洛伊还在与李斯饮酒,遂出来寻她一起回宫。
至前院,洛伊已喝得酩酊大醉,不停在说一些胡话:“我想吃火锅……想玩…手机!教授…你…太讨厌,啥都没有……回家……”然后开始又哭又笑,直叫人一脸懵逼!
赵政见此情形,脸都黑了,果然李斯也拿她没办法!无奈之下,赵政只能自己抱着沈洛伊坐上车,然后快速赶回宫里。李斯见秦王赵政已经离去,自与妻儿团聚去了。
赵政将沈洛伊送回昭阳殿,之后便回寝宫安歇。赵政深知尉缭之才,是以衣服饮食与尉缭相同,又以相同的礼仪对待。
https://www.biqivge.cc/book/60182735/253231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