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农女娇宠 > 第69章张氏心慌

第69章张氏心慌


  悄无声息的哄骗小姑子,教她学什么针线刺绣。

  呸,针线谁不会?还用的着老三家教?肯定是老三家的背地使什么坏。

  如今一看,三房的地位可就上来了,那可不行,这个家是自家男人和儿子辛苦挣来的,本来已经二房就偷奸耍滑的,不干活,二房两口子又贪吃,孩子又多,若是三房也起来了,多占便宜了,以后属于大房的不就少了吗?

  张氏忧心的几个晚上都睡不好,翻来覆去的折腾宋富贵也睡不好睡眼惺惺的揉了揉眼睛:“你大半夜的不睡觉折腾啥呢”?

  张氏索性翻起身坐起来,黑夜中,透过窗户照进来的月光下,她一双眼睛亮的可怕:“当家的,你没发现最近娘对三弟没好了很多吗”?三弟妹又不下地干活,又不挣钱的,现在娘居然能分给她一个窝窝头,她干的事难道都忘了吗”?

  宋富贵还没明白过来,顺利接道:“那不挺好的吗?前几天弟妹只能吃一点剩饭,还是老三特意省下来的,那能有多少,如今娘允许三弟妹吃窝窝头,三弟妹也不会饿出好歹来,三弟也能放心了”。

  张氏气的锤炕沿:“你个当大哥的,你管人家弟妹饿不饿?我是说娘这是啥意思?前段时间还要休了老三家的,这怎么突然对老三家的我好了起来,以前我还当老三家的是老实人,俗话说的好,会咬人的狗不叫,她不声不响的哄骗小姑子跟她学针线活,每天亲亲热热的,倒好像她在爹娘面前最有脸面了,我可跟你说,我们可要防着点,该不会是老三家的看中了家里新买的田地吧!好哄骗爹娘,将来分家的时候能多分点”。

  说着张氏自己吓的一激灵:“那可不行,咱们是长子,将来是要奉养爹娘的,这家当如果都被他们哄骗了去,那咱们大郎和大丫怎么办?你听到没有,当家的”。

  “呼~呼”,身旁的宋富贵白天要去送货早就累的不行了,此刻被张氏念叨,如念经,顿时睡意袭来,睡死过去。

  气的张氏咬牙切齿,牙被张氏咬的“咯咯”作响,腿都伸出去了,但是还是没舍得,腿又缩了回去,自己男人,自己心疼,白日送货做豆芽,晚上再睡不好,铁打的身子也受不了。

  气哼哼的张氏躺下睡了。

  宋宝儿天天每天练习,她拿出当日当学霸的精神,每日钻研精神,将钱氏教他的各种针法技巧都牢牢记在脑海里,因为她知道,基础没打好的前提下,做什么都不会有成果。

  每日任务就是不停练习。

  尤其是她将微博上看到的缝补衣服,将衣服表面看不出针眼回忆起来,几番测试,果然看到一些效果。

  让钱氏叹为观止,十分庆幸自己发现了小姑子的针线绣花天赋。

  看起来,夏氏阵法发扬光大指日可待。

  李婆子针法平平,也不太平白里面的意义,只是看的出钱氏那脸露出惊喜的样子,就知道,自家闺女给自己长了脸。

  别的不说,就说自家闺女这学习的劲头,李婆子就知道自家闺女的喜欢。

  这几日除了给宋老爹和李婆子将所有衣服都翻了出来,将能缝补的衣服缝补了一遍外,宋富贵的衣服也没能逃掉。

  到最后还不满足自己的需求,就将魔爪伸向了她几个侄子侄女。

  上到大郎下到四丫,衣服都在李婆子的令下乖乖的送到了宋宝儿跟前。

  宋宝儿在钱氏监督下进步的很快,特别是一双手,一有空就做手部灵活运动,现在的手已经很灵活了。

  这些进步都反应在衣服的缝补上,最开始能看到针脚,或者用肉眼可看到的瑕疵。

  慢慢的,宋宝儿缝补的衣服上,外边有补丁,但基本看不到针脚,而且打的补丁,又实又厚,又尽量和原来的衣服颜色很相近,没有那么五颜六色,穿在身上,乍一看都不会发现。

  宋富贵十分捧场,他也不敢不捧场。

  每日穿着宋宝儿缝补的衣服出门后,宋家人最先见证宋宝儿的飞快进步。

  最开始宋富贵的闪躲,到如今每次看到都拉着衣服,实力吹捧自己小妹的手艺,还有李婆子不余遗力每天在外边吹捧自己的老闺女,母子合作,一天两天的,大家都看在眼里,倒是对宋宝儿的印象都有了一两分的改观。

  看来宋家老闺女也不是那么没用,起码针线活也拿的出手。

  在加上这些天,宋宝儿每天都要出门活动活动眼睛,也有不少好事的婆娘时不时的找个理由过来看看。

  有一些家里穷,娶不上媳妇的人家,也不在意宋宝儿的名声臭了,到起了结亲的意思。

  宋宝儿好好的在家做针线,谁知道,祸从天降。

  每天都有哪些三姑六婆来家里来看热闹或者凑热闹。

  看自己的眼神就像菜市场挑白菜一样,挑剔的很。

  宋宝儿再冷静也最不住了,这些人不仅看,有时候恨不得上手摸,让她防不胜防。

  李婆子看闺女不高兴,也心疼她,可这些三姑六婆上门,脸皮又厚,赶都赶不走。

  再加上宋家名声再经不起折腾,只得忍耐两日。

  便劝宋宝儿也歇息两日,眼睛也休息一下,不要总待在家里。

  既然家里家里待不住,就上山找找,找些肉食材出来,解解馋。

  谁干就干,说走就走。

  家里几个小豆丁一听说宋宝儿要上山,都要加入一起上山。

  他们知道老姑非常厉害,每次下都能打到肉,不会空手,所以背上都背着背篓。

  宋宝儿带着一众侄子浩浩荡荡的进山了。

  宋宝儿指挥着几个小豆丁,在一片荆棘丛下面山洼下发现了野生山药,又在背影处成年腐木上发现了木耳。

  还假装误打误撞的,掏空一窝山鸡窝,从里面扒拉出一窝野鸡蛋。

  几个小豆丁背篓都装满了。

  达大郎和二郎都快跳起来了,看来大丫说的没错,老姑果然有福气,跟着她,果然走到哪里都能有好吃的。

  他们两个正是半大小子吃穷家里的时候,宋家虽然是村里不错的人家,可要撇开吃供那么大小子吃饱那是不够的。

  每日饭菜能勉强混个七分饱,剩下就是自己找吃的。

  村里孩子都这样,背靠大山,不尽内围,在外围找吃的,很少能饿死。

  


  https://www.biqivge.cc/book/59975775/60379338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