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皇明朱慈炲 > 第一百四十一章 燧发枪与四轮车

第一百四十一章 燧发枪与四轮车


   建昌北城之外,有军事重地闲人免进要地,南城有女大夫学院军医属数万。

   这里生产着治地的水泥等诸多东西,兵仗局、军器司都立在此处。

   毕懋康的军器学院座落在这片地带,这片区域周边由一道两米高的围墙围着,将这方圆五里的地方圈在了其中,更有禁军巡视。

   让朱慈炲有些哭笑不得的是,军阁的军器部作坊也在这其中,随着军器部扩充成数万,原有的作坊场地不够用,见城外围起一大片地,军阁的吴总理上奏折请求将扩大的军器部作坊搬了进去。

   朱慈炲为了保密需要,就同意了军阁的奏折,批准了军器部作坊的入驻。

   除了这片被围的,水泄不通的五里机密区外,边上还有朱慈炲的总铺作坊,相当于工厂,来往人员达到了十万人以上,在一片区域,如同后世的开发区,一下班就可以见到人来人往。

   大路上停靠着一辆辆四轮马车,这种马车由两马拖拉,可坐三十人,长长的马车就像是公交车一样,接送着这片区域直达城内。

  四轮马车,明朝说我们有啊,武备部的尤尚书就是跑了许久,从一位老匠人那里得到的。

  明朝有两轮跟四人,在繁荣的地方,因为运输大量商品,明朝的商人早就有了四轮马车,朱慈炲不懂,以为只有两轮,尤尚书不懂也只以马车只有两轮,最后一位同人点醒了尤尚书。

  大哥,这还需要研发吗,我看到过啊,在浙江看到过啊。

   结果就有了真相,大明还真有四轮马轨,只是没有两轮马车普及,至于鞑朝为什么没有,因为没有繁荣的商业,运的货不多,谁做四轮马车,结果大家都懂得的,清朝是两轮马车天下,造成了国人误区,认为古代造不出四轮马车。

  其实你去看清明上河图,你就会发现,宋代就有了四轮马车的存在,明代也记载过有四轮马车,但清朝没了。

  尤尚书有了老匠人相助,那造起四轮马车来,简直不要太简单,还交给了内阁工部,让内阁都不用研发了。

   这种大型马车上下班只要你几文钱坐几站就行,有人愿花钱,有人不愿花钱,一里一个公交站台。

   城里的菜鸟马车站则是用两轮可载十人的马车,没城外的大,进行少量人员运输,城外上下班则有大的马车。

   朱慈炲一路悠悠走走玩玩,命人送了王妹们回宫,路上带着郑成功等人,遇到几辆运输的两轮马车。

  朱慈炲摇头道:“怎么还没研发出四轮马车”。

  赵四海道:“马上,四轻马早以有之,不过城中运输不便,城外而有许多”。

  朱慈炲来了兴趣道:“这才多久,就研发出了四个轮子的了啊”。

  赵四海道:“听闻不必研发,我华夏自古有之乃是运输大量货物的,武备尤尚书从一老匠人手中得到此方,听闻南直浙江商业繁华有此四轮马车,今改改,可坐二三十人”。

  朱慈炲恍然大悟笑道道:“好,那得出城坐坐,正好去看看毕先生他们的成果”。

   一群人出了北城,上了几辆上下班的马车内。

  坐进马车后,朱慈炲眼前是一排的凳子,数一数可以坐二十六人,除了赶车的外竟然还有收钱的,朱慈炲不由惊叹。

   军器学院内,毕懋康上任院长多日,开设了十个学火器班上两百多人,对学员们进行传授,所授的是他编好的,由正在研发火炮、火铳、火龙箭的先生们轮流代授。

   学院之后,有一处试射场专供火铳试射,毕懋康正带着人员在试射一款新的燧发枪。

  “放于试射模型中,拉绳人员准备,拉”。

   碰碰碰三响,随即毕懋康的学员们传来了一阵惊呼欢呼。

  这种枪虽长,与自生火铳不同,是他们研发的新式火铳,以是第三轮调式过后的试射了。

  这一轮射完,说明这火铳(火枪)合格了,他们经过日日夜夜的研发成果,成功了。

   当朱慈炲带着人来到时,正好看到这一幕,进入这里,可以看到摆放着火铳炸药包等诸多火器产品。

  像火炮与火龙箭(神火飞鸦改进几代版)威力巨大,这里并不能试验,还得拉到试炮与火龙箭试射场去。

   毕懋康看到朱慈炲等人到来,一会后带着人员恭迎朱慈炲。

  诸先生拱手道: “臣等参见王上”。

  在军器学院,那怕是个在读的学员,他都是从九品官员,毕懋康身为军器学院总院教授,是正三品,军器学员又分总院教授、火铳院教授、火炮教授、火龙箭教授官居五品,教谕七品,学员九品,学员数众多在读都有一两俸禄。

   :“毕先生诸位先生免礼”。

  朱慈炲道:“方才本王见诸位先生欢呼,不知是何事这般高兴”。

   毕懋康道:“王上,臣不负所托,终将火器之史,更进了一步,以碰撞之道,让火器,从此可不用在点火了,比自生火铳更加完善,锤钳口上夹一块燧石,传火孔边设有一击砧,射击时,扣引扳机,弹簧作用下,燧石重重地打在火门边上,冒出火星,引燃火药击发而出”。

   朱慈炲一听,毕先生果然不愧是毕先生,这真是划时代了,完全终结了火绳枪的时代。

   火枪的进步史,从最早的铳、火铳、火绳枪、燧发枪,西发人在这个时代以经有了燧发枪,但没有大规模普及,成本有点高。

   而自生火铳,其实是介于火绳枪与燧发枪之间,只差临门一脚。

   毕懋康为什么能研发出来这种燧发枪,还不是朱慈炲从佛郞机人那里买一车枪中找到了一把不用点火的手枪,又深研了一翻,将西方手枪改进成了长制试步兵的燧发枪。

   :“先生们真乃大才,不知这种枪与以往枪的射程造价几何”。

   毕懋康道:“多亏王上那一车红夷火铳,下官从中寻到一把完全无须点火就可发射的火铳,经过改进方有此枪,此枪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的繁索,提高了发火率和射击精度,射程与枪经过改,可达二百米之远,使用方便,而且成本较低,便于大量生产”。

   朱慈炲大为感叹,专业人士就是专业人士,我给他的枪中有手枪吗,还有不要点火的手铳,可恶的佛郞机人竟然不介绍一下,让我拿个火绳枪,有这东西干嘛不早点说啊,藏什么。

  对于火铳研发,反正我是不懂,但在我只知道点火的终究是落伍的产品,撞击才是时代的进步。

   清朝时还在用火绳枪,皇帝的御用品则是燧发火枪。

   朱慈炲道:“毕先生,不知本王要大规模生产,可否”。

   他是听出来了,毕懋康是说过能大规模生产,但终究还是得问问才行。

   毕懋康道:“量产可以,因为王上以经有了大规模制造自生火铳的大批匠人,依照一万人一月生产五万支的自生火铳,头一月虽然会慢一点,但也能生产二万余支此铳”。

   头一月是熟悉的状态,会慢一点,可后面熟悉了,那就能恢复产能了。

   朱慈炲有军阁军器部,还有自己的军器局,两处同时一月制造新型各二万多支,一月自己少说得制造四万多支,那能不高兴。

   朱慈炲高兴道:“好,毕先生果然不愧为总院教授,本王当重谢先生,毕大人不愿为官,那当重谢,赏毕大人蟒袍一件黄金万两,参于研发者皆重谢一千两,以资奖励”。

  毕懋康等人顿时感到欣喜,没想到拿工资开发一种火铳研究还有额外的奖励,纷纷对朱慈炲拱手礼拜道谢。

  一想到自己今后的步队全制式的火枪队,朱慈炲激动万分,西方在15世纪虽然发明了碰撞式的燧发枪,可到了178世纪,西方才大规模的应用。

  那时候制造这种枪,在当时并不被西方社会认同,有的国家依旧认为火绳枪在燧发枪之上,但经过了几次战争后,西方各国才在燧发枪上下大力气,大规模装备燧发枪淘汰火绳枪。

  朱慈炲要不是后世人,也会认为玩了三二百年的火绳枪会更为优秀,也正是因为他还是懂得碰撞的枪比用火点的先进,所以后来西方被朱慈炲玩残了。

  毕懋康的自生火铳还是有些缺点,自生火铳其实以是燧发火绳枪,更进一步,那就是这种全制的燧发枪了。

  也正是有火绳枪到燧发枪的经验,自生火铳,毕懋康一见那种全部不点火的燧发旋转手枪时,他就知道自己下一步的枪是什么了,那就是完全形态的燧发枪。

  火枪朱慈炲玩过,那时葡萄牙佛郞机人卖给自己填充火药的落伍枪,后来自生火铳造出来了,用的是纸包弹。

  朱慈炲道:“不知此火铳的弹药是否还为布包纸包那种”。

  毕懋康道:“禀王上,布包纸包皆可用之,然后进水后,皆会失了威力”。

  朱慈炲一想,枪虽然不在惧雨水了,可子弹在进水,这还得玩完,他对枪的发展了解的本来就少,但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毕大人可有想过,制造一个盒夹,然后放于铳的下方或左右挺在弹糟上,打完一发自动送入一发,退一步讲,将所用的弹药放在铁夹内,用时轻轻一取在放上铳上,方便使用”。

  弹夹,后世的那些冲锋枪什么的,不就是这样吗,即然现在弹药遇水就会减少威力,那就弄个这种东西放弹药不是很好吗。

  毕懋康一想,确实要是有个铁盒这种装弹药,会方便很多,道:“王上才思敏捷,臣认为可以”。

  又摇头道:“纸布包弹,弹射易碎,不可取,弹夹铁盒子易也,放于其中盖上可防水,到是好办法,又可挂于腰上,轻便的很”。

  毕懋康认为可以,是对了种把弹药放进铁盒中来保管,而不是弹射,这要一弹射,纸会碎,布包的会变形态,威力大减。

  朱慈炲道:“除了盒夹外,本王认为,可以试试铁球铅球,这两种也可以为弹,取笔墨来,本王画一画,以供毕先生及诸位先生参详参详”。

  枪是不怎么了解,可这弹药,朱慈炲懂得一点点历史常识的,他听过用铁球、铅球做弹药,演变到最后用子弹,圆锥长形态。

  朱慈炲画了三件,道:“诸位先生请看,这两个圆的一个是铁球一个是铅球,可以一试,这个是子弹,分成前后,后面供撞击,前面子弹飞出,子弹壳脱落”。

  :“本王知道路要一步步走,诸位先生可做下尝试,是否可以用铁球、铅球代替了纸布包裹的弹药,在尝试用铜或铁制造子弹”。



  毕懋康沉默了,这是要更新弹药啊,换个人或许不会认同朱慈炲的想法,但毕懋康却是认为这三样东西可以做的到,就是生产会麻烦一些。

  “臣认为可行,圆球形态的纯制弹到是好制,要制造出长形此弹,子弹有些急手,臣会成立一组,专门研发”。

  毕懋康能听进去,还会找人专门研究打造试射,朱慈炲很高兴。

  朱慈炲道:“这弹丸当能用铁铅时,到是不防研发一种连发枪,大可不必填装,装上弹夹扫射,来日能做到连发,本王当重谢毕先生”。

  对于连发,毕懋康曾经也想过,可这火药要填装才行,没到子弹铅球铁球等地步,这枪也只能一发发打。

  “臣量力为之”。

  朱慈炲道:“要是铁球子、铅球子真可代为发射时,如置于弹夹内,弹夹与枪想连,打完一发自动装上一发,一个弹夹打完在换上别一个弹夹,弹夹的位置应当在铳的下方或左右”。

  毕懋康点头,虚心的听取着朱慈炲关于火铳的未来,内心都有点小激动,想着让人去制造些铁球铅球射射看了,将枪改进改进。

  对于火铳,毕懋康有着无比执着的心,他在这一道上研究了数十万,如今朱慈炲一语道破,让他豁然开朗,是啊用一颗颗铁球铅球打出去,还真能代替了。


  https://www.biqivge.cc/book/59567/61640090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