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盛夏1981 > 第十二章 录取通知书

第十二章 录取通知书


  早上八点,徐柠准时来到了出版社。

  院子里空空的,大家现在都搬到屋里工作了。按姜瑞说的,现在出版社工作蒸蒸日上,他们得支愣起来!在院子里办公像什么话?

  热?那就多买几台风扇呗,再弄点冰块摆着,不差那点钱。

  姜晓雅也在,搬个小桌椅,依然自己坐院子里看书。

  屋里人手一支红塔山,烟雾缭绕的,根本没法待。

  徐柠晃到她旁边,瞧了眼。姜晓雅察觉了,扭脸一看,连忙把手里的书塞到其他书底下。

  “我都看到了。哎,要不要让作者亲自指导一下?”徐柠笑的意味深长。

  姜晓雅又羞又恼,把刚才看的书抽出来,继续看。笑话就笑话吧,反正是某人送的,不看白不看。

  徐柠搬了小板凳在一边坐下,道:“哎,开学你打算怎么着?自学,还是去学校?”

  这会还不流行复读班,复读生要么自学要么去学校旁听。

  “我爸跟学校说好了,还去原来的班主任带的班。”

  “那还挺好。……对了,我那有不少笔记,你要不要?”

  “嘁!你录取通知书还没到呢,好像一定能考上似的。”姜晓雅嘟囔道。

  徐柠笑了一声,也不反驳。这几天的大学通知书陆续到了,这妮子正烦心呢,最听不得这个。

  “小柠,电话,找你的!”屋里,张枝江突然喊了一声。

  徐柠忙不迭的跑到屋里,接过电话,是订书的。

  又是六十册!

  这两天生意越发兴隆。这才多久,订单总数都过九百了。

  “张叔,辛苦了啊。您帮忙记着,电话费我到时候一块结。”挂断电话,徐柠不忘了道谢。

  这年代没手机,脸络只能用电话,出版社这台可帮了他大忙。

  张枝江摆摆手,“客气话就免了。跟你爸说一声,以后下馆子都他请客啊。”

  “那一定的。”

  徐柠心里跟老爹说了声抱歉。他正琢磨着,是不是得给老爹分点钱,不然他兜里那点钱估计撑得住啊。

  聊了两句,徐柠刚回到院子,大门口突然传来一阵喧闹声。接着就看到人涌了过来,走在前边的竟然是徐直远两口子。

  徐直远手里拿着信封,满脸的激动。“小柠,通知书来了!”

  好吧,录取通知书终于到了啊。

  听到动静,屋里的人也赶忙跑出来。

  “老徐,哪个学校?”

  “京大!”徐直远脸色涨得通红。

  众人一阵惊呼。

  好家伙,这是真出息了啊。

  报纸上都说了,京大在全省的录取名额才几十个,结果现在跟前就有一个?以前只知道徐柠这小子成绩好,今天算是有概念了。

  跟着徐直远来的是几个报社的小年轻,不用说,趁机旷工瞧热闹的。这会纷纷起哄,一定得请客之类的。

  徐直远激动的脑子都是嗡嗡的,自然一口答应。这么光宗耀祖的事,在老家得大摆宴席的。

  没一会,报社的领导闻讯过来了,先恭喜了两句,接着劈头盖脸的一顿骂,把人全喊了回去。

  徐柠自个反倒像是个局外人,全程只应付似的笑了笑。

  本来嘛,早就知道的结果,有什么好激动的。

  京大,他又不是没去过,也就还不错吧,就是食堂的饭菜差了点意思。

  尤其学三食堂的烧茄子,熬白菜,特难吃!

  ……

  录取通知书到了,徐直远两口子松了一口大气。

  去邮局买了一大叠信封,俩人大半夜的不睡觉,就坐在客厅写信,跟亲友报喜!

  徐柠对此无言以对,早早的关门睡觉。

  转眼已经是八月下旬了,徐柠的生意越发红火,每天都能接到好几个订单电话。

  已经过了最热的时候,晚上多了丝凉气,乘凉大军各回各家,家属院里总算清净下来。

  今晚的月光不错,从窗户往远处瞧,城市跟一副水墨画似的,朦朦胧胧。

  徐柠坐在窗前,手上摆弄着钢笔,看着桌上的账单。

  他现在手下有五个人,业务遍及二十多个县城,每日订单量至少四五百,总订单超过四千册。

  粗略一算,徐柠的总资产已经突破了三千,每天还有两百多进账。

  这路子是真赚钱啊,还轻松。就是可惜了,他九月初就得开学,看现在的架势,不知道能不能赚够五千块。

  嗒嗒!

  耳边突然响了两声,徐柠一抬头,就看到窗外一个手提袋悬了下来。

  不用说,又是姜晓雅在搞事。

  他把袋子扯过来,里边有一张纸条,字迹清秀:我睡不着,给我找本书。

  徐柠无奈,从书桌抽屉里拿了本当代杂志塞里边,往下扯了扯绳子。

  刚消停一会,绳子又系着一卷纸垂了下来。

  纸条:你在干嘛?

  徐柠有些想笑,提笔答道:算账。

  纸条拉上去,很快有了答复:我明天开学了,你什么时候开学?

  徐柠:九月六日。我准备九月二日就去。

  好一会,姜晓雅才回道:“等你到了,写信跟我说说大学什么样啊。”

  徐柠:“咱俩就一邻居,写信干嘛?邮费可不便宜。”

  姜晓雅很快回复,字迹带着恼火,道:“谁愿意收你的信呢,我这不是想多点动力吗。不愿意拉倒!”

  徐柠:“开玩笑的嘛,您放心,一个月一封,保准能让你感受到大学的美好生活。”

  想了想,徐柠又从抽屉里拿出一叠整理好的笔记,在那张纸上附言:笔记奉上,明年金榜题名。

  一块塞到手提袋里。

  手提袋拉了上去,没有再回复。

  ……

  徐柠则照常去出版社,只是越发的无聊,每天除了打几个电话就是去车站送书,特没劲。

  他现在就想去学校,掰着手指头算日子。要不是怕去的早了没地方安顿,他早坐上火车了。

  转眼到了月底,徐柠把手下都喊回来,结算了工钱,又每人发了五块钱奖金,接着就地解散。

  他回家一算账,折腾这么久,净赚五千零九十块六毛五分钱。

  这么多钱,顶他爹不吃不喝十年的工资!

  全买成面条,连起来能从首都扯到沪市。

  徐柠对这个成绩相当满意,心里也更感慨,这年代赚钱是真容易。说白了,就是很多规矩还没定,可钻的空子太多了。

  多年后,很多八九十年代发家的总喜欢说自己的艰苦奋斗史,但其实吧,徐柠自个清楚,这就是站在风口了。

  别的不说,这年代蒙着眼睛瞎撞都能成功,啥都不懂砸钱都能砸通了,就是大力出奇迹。到后来试试去?失败一次就完了,哪有那么多东山再起的机会。

  ———————

  PS:有在看的吗,留个言吧,有点心慌。还有,能给几张推荐票吗,拜托了。


  https://www.biqivge.cc/book/59146110/66669907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