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长歌落日圆 > 一百四十四、李德昭

一百四十四、李德昭


丁振来到灵州,闻说夏军已经撤离了浦洛河,李德昭派人向宋国求和去了,不禁焦急万分,遂连忙求见耶律汀,谁知耶律汀督造李继迁的陵寝去了。

丁振以为西夏人故意不让他见耶律汀,说:“胡说,哪有王太妃负责督造陵寝的?这不符合礼制?”

“上使息怒,义成王太妃确实去督造陵寝了,只因为我家大王生前已与王太妃商量妥当,陵寝是王太妃依照大王的意思设计的,建造之中,有一些不明白的问题要时时请教路远不方便,王太妃就索性搬到陵寝那里去住了。”

丁振无法,只得说:“你们的新主人呢,他什么时候见我?”

“我主正在悲痛之中,近两日不宜见客,请上使耐心等两日,我主自来会见上使。”

丁振只好在灵州驿馆住下了,等候李德昭的接见,同时派出手下四处打听,西夏有什么举动。

过了两天,驿馆来了一个寺人,寺人自称是李德昭身边的人,来请上使进宫。丁振看了寺人一眼,不禁浑身起了鸡皮疙瘩,那人的脸很吓人,像真正的的鸡皮贴在上面一样,眼睛一大一小,一个有眼珠一个没有眼珠,吓得丁振不敢再看第二眼。

丁振立即换了衣服,带上萧绰的手书,随着寺人进入宫中。大内很大,却很空旷,几座大殿非常雄伟。

丁振被带到一座屋顶尖耸如锥的大殿前,寺人请他稍候,低着头,弓着身体进入殿内。

过了片刻,寺人搀扶着一个头戴金冠,身着白窄衫的男子出来,男子二十来岁,相貌英俊,儒雅,身体瘦弱,但眉宇之间却透露着一股桀骜之气。

丁振知道这人就是李德昭,忙上前,施礼道:“下官见过节度使大人。”

李德昭微微一愣,随即答道:“多谢上国恩赐德昭朔方节度使之职,德昭非常感激,既蒙赐爵,德昭定当不负上国期望。”说罢,便请丁振进殿。

大殿里停放着李继迁的灵柩,丁振进入殿内,先向灵柩行大礼。这时,哀乐声起,灵柩旁边跪着的人跟着哭起来。

丁振行礼罢,却不见李德昭,哀乐也停了,两边哭泣的人也止住了。唯有一人扶着灵柩嚎啕大哭。

丁振一看哭者却是李德昭。只见李德昭呼天抢地,捶胸顿足,头在灵柩上撞得咚咚地响,一副悲痛欲绝的样子。

丁振见了大吃一惊,忙问:“节度使何以如此悲伤?”

寺人说:“大约是节度使见到上国使者,想起先王得到的上国恩惠,触景生情,所以悲伤不已?”

丁振忙上前劝慰,李德昭拉着丁振的手哭道:“上使呀,不是我怕你笑话,我实在是见了你,难以抑制自己的悲痛,我生来就懦弱,被人欺负,被人瞧不起,但小时候还有阿爸护着,现在他走了,我怎么办?我该怎么办?”

李德昭说罢,伏在灵柩上放声大哭,边哭便说:“大王,你知道儿子懦弱,怎么就留下儿子撒手不管呢?让儿子受人欺负呢?大王呀,你可知道,你还没走两天,就有人上门欺负你儿子了,欺负你儿子懦弱,欺负你儿子无能,大王,我都被别人逼得走投无路了,大王啊,你叫儿子怎么办?怎么办呀?”

李德昭哭着,又以头撞击灵柩,额头上都被装出血了。丁振一把拉着,劝他不要悲伤。李德昭哭喊道:“大王啊,你还不如带儿子一起走,免得受人欺负。”

李德昭说罢,又要以头撞击灵柩,被丁振死死地拉着,寺人也紧紧抱着他,苦心相劝,李德昭才渐渐止住哭泣。带着丁振来到另一座大殿。

沿途站满了带刀侍卫,大殿四周也满是手握兵器的卫兵,个个如临大敌,怒目而视。

进入大殿,丁振看到一堆铠甲,兵器,丁振一眼就看出这是契丹军的衣甲和武器,立刻便明白了李德昭带他来这里是何用意,只是不知道这些衣甲兵器从何而来。

李德昭带着丁振走过那堆衣甲和兵器,在它们后面坐下来。大殿里很明亮,从大门射进来的阳光正照在衣甲兵器上,反射的光线刺痛了丁振的眼睛。

李德昭欠身道:“实在对不起,李某因为家父遭人毒手,不幸薨逝,不胜悲痛,慢待了上使,请上使见谅。”

丁振已被那堆衣甲吸引了,尽管被反射的余光刺得眼睛生痛,仍然盯着它,而忘了对李德昭回话。

李德昭说:“上使此次来灵州,除了吊祭我父,还有没有别的什么要说?”

丁振这才回过神来,说:“我这次来,是奉太后之命,一是祭奠西平王,二是祝贺大人荣任朔方节度使,三是奉命问一问节度使对辽夏合约有什么看法。哦,我这里还有太后的亲笔书信,请节度使看一下。”

丁振说罢,掏出书信,递给李德昭。李德昭接过书信,看了看,说:“感谢上国的关怀,德昭不才,愿意谨奉先王遗命,遵守合约,永不背叛。”

丁振说:“节度使大人,既然你愿意遵守合约,现在,我国准备出兵南征,依照合约,西夏要配合我国行动,出兵邠、宁、环、庆、鄜等州,为何节度使不但不出兵,反而将浦洛河之军撤走了?”

李德昭说:“上使有所不知,非是我不愿意出兵,实在是我军前不久遭遇潘罗支攻击,损失很重,家父也惨遭不幸,无力出兵,至于,撤走浦洛河之军,是因为我境土遭人侵犯,不得不撤军抵抗来犯之敌。”

丁振假装不知,说:“什么人敢冒犯西夏?”

李德昭说:“也不是什么大敌,几个毛贼而已,大部分已被拿下。”

丁振看了一眼那堆在大殿当中的衣甲,兵器,觉得十分碍眼,回头道:“我听说节度使已经派人联系宋国,是不是想投奔宋国?”

李德昭变脸说:“谁说的?李某绝无从此意。”

丁振说:“那为什么派人去宋国?”

李德昭说:“那是  李某的缓兵之计,如今西夏连遭不幸,国力衰弱,内忧外患,如何自处?西夏本是贫瘠苦寒之地,东有强宋欺凌,西有回鹘侵扰,南有吐蕃窥伺,幸好还有契丹上国支持,不然,西夏如何能支撑到现在?此乃三岁小孩都明白的道理,我李德昭再愚钝也会明白:要与上国和好,唯如此才能保全宗庙,保全族民。”

李德昭说罢又流出泪来,说:“只是李德昭一心只想与上国和好,但万万没想到会遭到上国的遗弃,派兵攻打我,这是为什么?”

丁振假装不知,说:“此话怎讲?我国何时出兵攻打夏国了?”

李德昭指着那堆衣甲说:“上使不是已经看见了,这难道不是贵国的衣甲,兵器?”

丁振问:“这是从何而来?我军的衣甲,兵器怎么在这里?”

李德昭看着丁振说:“上使真的不知道,我就告诉你,这些东西是我军昨日缴获的。”

丁振说:“这些衣甲是你们缴获的?在哪里缴获的?”

李德昭说:“看来上使确实不知道,那就不必知道了。我只告诉你,李德昭一心只想遵守合约,尊敬上国,平平安安过日子,不想惹事,我虽然懦弱,但是西夏的兵不懦弱。”

丁振听了半天说不出话来,回到驿馆,只见几个随班都在焦急地等着他,还未等他坐下来,一个随班便说:“丁大人,不好了,我军被打败了。”

丁振没有感到吃惊,只是点了点头,说:“怎么被打败的?”

随班说:“目前还不清楚,今天大人进宫之后,街上突然热闹起来,敲锣打鼓的,开始我们还以为是哪个大人物回来了,可是过去一看,原来是一队西夏兵押着一群契丹士兵在街上游行,契丹士兵都被扒光了衣服,捆绑着,一路走来,路上看热闹的人很多,都朝他们扔东西,砸得他们头破血流,好不凄惨。”

丁振沉默了一会儿,说:“知道他们是哪儿的兵吗?”

随班摇头道:“不知道。”

丁振突然叫道:“不知道,还不去打听?”

随班见他突然发怒了,连忙出去了。

丁振靠在椅背上,眼前浮现出李德昭的面容来,这是一个不简单的人,他把自己隐藏的很深,他那瘦弱的身体,给人不堪一击的感觉,而他眼里却露出异常坚毅的光芒,他头脑灵活,却不显露出来,反而让人觉得有些笨拙,他说话温文尔雅,却句句绵里藏针,让人无从下手。

丁振又看到那堆衣甲兵器,那是李德昭故意放在那里的,那是对他的警告,是在向他示威。不仅如此,他还让人押着契丹俘虏游街,简直就把事情做绝了。这是他继位以来做的最大的一件事。他做得漂亮,他在告诉所有人,这就是他们心目中懦夫干的,看谁以后还把他当懦夫看?

丁振想起临出发时,大丞相韩德昌很自信地对他说:“你放心地去吧,我让萧挞凛为你助威。”

没想到萧挞凛是这么为他助威的,丁振摇头叹息。虽然他还不清楚战斗究竟如何,但他已经猜到这一仗,萧挞凛已经输了。

这时,出去打听的随班回来了,丁振连忙问:“怎么样?打听清楚了吗?”

随班说:“打听清楚了,俘虏是萧挞凛手下的兵,他们中了西夏人的埋伏,被俘虏了。”

“俘虏了多少人?”

“两百多人。”

“两百多人?死了多少人?”

“不知道,传说萧元帅还受了伤,险些也被俘虏了。”

丁振惊诧不已,说:“怎么会这样?西夏军真有这么厉害?”

随班只是摇了摇头。

这时,先前那个寺人又来了,说李德昭请上使去宫中赴宴。

丁振随着寺人又进入宫内,李德昭已经在酒宴席上等着丁振,见丁振走来,忙迎上来,说:“上使来了,刚才因我伤心过度,礼仪不周,望请见谅,故特意备了一桌小晏,算是赔礼道歉。来来来,请入席。”

丁振随着李德昭入席,在李德昭下首坐了。酒过三巡,丁振忍不住开口道:“请问节度使大人,为何要俘掳我契丹军人?”

李德昭说:“上使莫急,我正要向您解释,这纯粹是一个误会,前日我得报;回鹘,党项叛贼逃入我境,我便立即调去驻守浦洛河的军队前往助剿,不想误把贵军当成叛贼捉拿了,实在是一场误会,我在这里向上国陪个不是。”

丁振说:“这真是一个误会吗?”

李德昭说:“当然是一场误会。”

丁振说:“既然是一场误会,为什么还要那样羞辱俘虏?”

李德昭假装不解地说:“羞辱,哪里羞辱他们了?”

丁振说:“节度使大概不知道你的士兵剥去了俘虏的衣服,当街游行示众,朕难道不是羞辱吗?”

李德昭似乎吃了一惊,说:“有这种事?上使亲眼看见的?”

丁振说:“这样的把戏,我最好不要看见。”

李德昭说:“上使不要听信谣言,我们确实俘掳了几个契丹士兵,但不可能绑着他们游街示众,那样做岂不让上国难堪吗?”

丁振说:“节度使是在说我的手下人都是睁眼瞎吗?他们都是亲眼所见。”

李德昭大怒道:“谁这么大的胆子,我不是说这是一场误会,要好好地对待这些契丹军人,谁拉他们游街的?”

那个接丁振进宫的寺人说:“这恐怕是那些当兵的擅自所为。”

李德昭对寺人说:“你去问一问,谁这么大胆,把那胆大妄为的人带过来,交给上使发落。”

寺人快步去了,不久带来一个一身戎装的小校。寺人说:“拉俘虏游行都是他的主意。”

李德昭问:“你为什么要让俘虏游行?”

小校已经吓得面如土色,瑟瑟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可怜巴巴地看着李德昭。

寺人说:“大人,这是一个没用的东西,见了大人就吓得说不出话来,刚才我问了他,他说这些契丹人坏得很,杀了他好多兄弟,他要为他们报仇。”

李德昭怒道:“你这不是胡来吗?战场上打仗,你死我活,各安天命,怎么人家都投降了,还不放过人家,真是该死。”

小校愈是吓得要命,跪下一个劲地向李德昭叩头。李德昭向寺人做了一个手势,只见寺人一挥手,小校扑通倒在地上,浑身一阵痉挛,不一会儿就不动了,从他胸口殷殷流出一滩鲜血。

丁振惊骇不已,直愣愣地看着小校的尸体被拖走。

“上使,我这样处理你满意吗?”

李德昭的声音在丁振耳边响起,一下子将丁振从惊骇中惊醒过来,说:“既然节度使说是一场误会,那肯定是一场误会,我希望节度使放了这些俘虏。”

李德昭说:“上使说的是,我一定会放了他们。”

说罢,李德昭请丁振喝酒,一杯一杯地倒进口中,一边喝酒一边大声与其他人说笑,大谈孔孟之道,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当他知道丁振是进士出身,立刻兴趣更浓,向丁振问这问那,争论不休。似乎一转眼,已把刚才杀人的场面都忘了。

丁振回到驿馆,那个小校惨死的场面不停地出现在他的眼前。他是怎么死的?到现在他仍然想不起来那寺人是怎么杀死那个小校的,他的兵刃在哪里?他怎么出手?也像迷一样盘旋在丁振的脑海了。

接着,丁振又想到这个小校到底是谁?丁振忽然想起来,闹了半天自己连这个小校是谁都不知道,现在想起来他肯定不是什么小校,甚至就不是西夏人。他一直那么惊恐地看着李德昭,而不能说出一句话,显然,他已不能说话了,

他早知道自己要死了。

那么,李德昭为什么要弄这么一个人来,当面杀死呢?仅仅为了解释,以正军法吗?丁振摇摇头,说:“不,他这是向我示威,是想吓唬我。”

想到这里,丁振不禁心里一震,头上冒出汗来。记起了从上京出发时,韩德昌问他怕不怕死的话。当时自己说得还是很有骨气的。怎么看见李德昭杀了一个人,就害怕,畏缩了?

丁振立即将几个随班叫来,说:“伙计们,我们现在遇到困难了,我们的军队打了败仗,我们的人被他们俘掳了,我们现在要救他们出来,大家想一想有什么办法?”

“那就向李德昭要人。”

丁振说:“李德昭是一个很狡猾的人,不会轻易地放人的。”

“我听说我国的军队就在边境,让军队开过来,逼迫他放人。”

丁振说:“现在还不到派军打仗的时候,再说,如果军队来解决,还要我们干什么?”

随班们都不说话了,齐齐地看着丁振,最后说:“大人一定有办法,我们都听你的。”

丁振说:“我看先派一个人回上京,向皇太后报告这里的情况,再去一个去见萧挞凛,问明情况,我明天亲自去李继迁的陵寝,求见义成公主,一定要把俘虏救出来。”

大家叫声好,丁振于是分了工,大家各自行动去了。


  https://www.biqivge.cc/book/5895/856301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