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046章 恶意满满的大宋文臣们

第046章 恶意满满的大宋文臣们


  拜师县令周元之后,李逵心说:“以后这沂水县,爷们也可以横着走了!”

    随后的几日,李逵被周元留在了县衙。

    李逵很清奇。

    周元很惊叹。

    主要是李逵拜师的礼物竟然是老虎皮。

    但周元还是接受了,这属于一段佳话。有故事,有情节,还有深谙朝廷弘扬文教的国策。如果李逵名声没有臭大街的话,这个故事足以让京城的小报们疯狂。而李逵不过是快十四岁的少年,他能做出什么事来将自己的名声毁掉?用脑子想想都不可能。周元想到自己蹉跎半生,在外漂泊了多年的七品文官,竟然也有闻名京城的时候,就激动不已。

    用一句话来解释就是:哥要发达了。

    可以说,师徒二人都对这层身份很满意。

    接下来的几日里,周元就开始给李逵训诂。所谓训诂,就是将书中的典故,出处,还有懊悔的内容加以解释。《百家姓》、《千字文》,没有难点,按照李逵的悟性,说一遍也就差不多了。至于不明白的,就去看书。

  周元对李逵的悟性颇为满意,他很快就发现,自己当年求学的经历,在李逵面前就是个渣。

    但这打击不到他,因为他已经中进士了,这一生最大最难的一道坎已经迈过去了,而李逵这傻小子还要从十三岁开始求学,要经历县考,州考,然后和全大宋的读书人一起搏杀鲤鱼跃龙门的机会。

    很快,他发现,自己要教的这个徒弟及其让他省心,唯独需要提醒的就是避讳。

    没朝没代都有各种各样的文字,因为和皇权有冲突,大为不敬,需要避讳。

    这一日,周元就对李逵讲起了国朝需要避讳的文字,这是科举中最需要重视的问题,一旦在这个问题上出错,对于一个学子来说,十几年的苦读将付之东流。

    周元吃着免费的糖炒栗子,悠哉悠哉的喝着茶,开始说了起来,而李逵趴在下首认真的记录。

    当然李逵还有很多字因为繁简不同,通假意异,还没有完全掌握,但记录下来之后,回到自己的屋子里整理,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周元开口道:“为师听你背诵《千字文》第一字就错了,应该是‘天地元黄’,而不是‘天地玄黄’,此处你要谨记,不过科举之中,《千字文》不考,也不会有人傻到将其书中内容誊写在卷子上,但‘玄’一字,在本朝避讳需要铭记于心。”

    “老师可有解?”

    李逵在纸上写下之后,自己颇为潦草,但他能看得懂,自然也满不在乎。不过他很好奇,避讳的文字除了本朝历代皇帝的名讳之外,还有皇后,皇太后……除此之外就很少了。

    周元觉得这个故事太离奇,其实内心不太想说,但既然李逵问了,就当且故事来听一听:“我朝自建立之初就多灾多难,内忧外患且不说,就说比方的辽国就压的我朝喘不过气来。太祖,太宗两位陛下,都是雄才大略之圣,数次北伐皆以失败告终。”

    “这和‘玄’被避讳又有什么关系?”

    李逵问道。周元瞪眼道:“这不还没说到吗?以后为师说话,不能插嘴。”

    “好哒!”李逵答应的无比痛快,可就是答应的痛快,才让周元皱眉了,这小子虚心接受,可每次都不改,愁人呐。

    李逵什么都好,记忆里突出,也好学,就是动不动就喜欢插嘴,或许百丈村人都长了一张不讨喜的嘴,周元也认为这是李逵出生在山林村落,是身上质朴的一种表现,他生气是假的,但想要扭转李逵的这个坏习惯是真的。

    周元继续道:“这就说到我朝景德元年辽国以倾国之兵犯我大宋边境,北方全线告急。当时我朝北方禁军40万,辽军60万,大战最终在檀渊开始,也在檀渊结束,双方皆有议和的打算,无法继续作战。宋辽为了燕云十六州,已经争夺了二十五年。大小战事不断,国内百业凋敝,名不聊生。双方都有了罢兵的想法,宋辽都难以维持如此大规模的战争。于是就有檀渊之盟,我朝每年向辽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至此,檀渊之盟也就完成了。”

    “此后百年,我朝和辽国再无战事。虽然对于我朝来说是好事,但让禁军松懈下来,此后河北禁军不堪重用,且不提。真宗陛下也因为有辱国体的盟约,而遭受非议。”

    “没错,我中华衣冠之族,啥时候丢过这脸?”

    李逵又插话道,引起周元的老大不满,呵斥道:“还想不想听?不想听就去抄写《尔雅》。”

    “弟子错了!”

    周元捂着脑门,一脸的无语,这家伙刚刚说好不插嘴,才不到一盏茶的时间就……他对李逵的忘性也着实佩服不已。好在读书背诵,这小子还算不错。要不然周元恐怕只有站在县衙里哀叹,遇人不淑了。

    “陛下受到百姓和朝野的不满,尤其是百姓,当时赋税本来就重,百姓想到又要给辽国进贡,岂不是要加税,顿时流言遍地。先皇考虑到百姓愚昧,善信巫蛊之术。此后几年,我朝确实出了不少荒唐事,比如说三条腿的蛤蟆进贡之后,变成祥瑞不说,摇身一变成了金蟾,受到先皇敕封。”

    “但是先皇总觉得用这些祥瑞来诱导百姓,还是差一点。于是他有一天上朝的时候对百官说了一个梦。他梦到了先祖,赵玄朗,而这位先祖赵玄朗大有来历,乃轩辕皇帝转世真身。百官自然不信,因为查无此人。唐朝太宗李二就因为认老子为祖宗,被人耻笑。我朝断不可做此等糊涂事,可是先皇坚持,百官也无奈。”

    “我知道……”李逵说到一半,捂住了嘴巴,他刚才还答应不插话来着,一转眼差点有忘了。

    周元苦笑道:“算了,想说就说吧!”

    “唐朝的皇帝姓李,老子也姓李,自然能认祖宗。但是我朝国姓为赵,往前数两千年,没有足够分量的祖宗,胡乱认一个又太跌份,只能造一个出来。”李逵洞悉了真宗皇帝的无奈,言之凿凿的一语判定。

    其实宋真宗这套办法真的瞒不住人,朝堂上的衮衮诸公,那个一个不是绝顶聪明的主?都不傻,怎么会相信这等傻话?

    可真宗皇帝也说了,这是先祖托梦,大臣们虽然觉得皇帝太荒唐,但也不能职责皇帝做了不该做的梦吧?

    更荒唐的是真宗皇帝觉得一个先祖,加上轩辕皇帝的转世身份还不够,需要一个证人,而这个证人皇帝也找了,玉皇大帝。这让百官气地直挠墙,连盘问证人的机会都没有啊!所有人都看穿了真宗的荒唐,知道这是谎言,但也是没办法拆穿的谎言。于是就由他去了……

    真宗皇帝当即下诏曰:“圣祖名,上曰玄,下曰朗。不得斥犯。”

    百官无奈之下,就接受了这个结果。

    皇帝认祖,这可是大事件,非大操大办不可。不仅如此,还要封禅,祭祀太庙,昭告天下,大宋境内,带“玄朗”二字都改了字避讳。尤其是很多历史名人的名字犯忌讳,需要避讳,大宋境内,所有的玄武门都改成了——拱辰门。

    再比如说孔圣人,以前孔圣人的封号是——玄圣文宣王,这是真宗自己亲自敕封的封号,得改,改成‘圣文宣王’。不仅凡人要名字,连神仙也没有逃掉。

    玄武大帝赫赫威名,不得不因为真宗的荒唐,改成了——真武大帝。这恐怕是华夏命运最为悲催的主神了,他竟然被一个凡间的皇帝逼着改了神号。

    说起来,大宋的文臣也是坏,真宗死后,按照皇帝的一生功绩大臣们拟定谥号,恐怕‘真’这个谥号,打从谥号出现之后的两千年间,哪有封君或地方死后谥号为‘真’的先列?这就是文臣们的一点恶趣味作祟。你不是能耐吗?逼着玄武大帝改神号,你死后就给你谥号定为‘真’,有本事你再让真武大帝也把神号给改了。

    ……

    一个整日鬼鬼祟祟,装神弄鬼的皇帝已经够了,还遇上个把献媚皇帝恶趣味为己任的丞相王钦若,今天说有祥瑞,明天说泰山出土天书,把国朝的百姓折腾的够呛。或许是百姓被折腾够了,也没心思说皇帝的坏话了,真宗这才作罢。

    想到是这么一个结果,李逵听完之后也沉默无语,而周元作为老师,不仅仅是给他说故事,而是需要他去思考:“李逵,你听这则故事有何想法?”

    “皇权太过霸道了!”李逵将心中所想刚说出口,顿时觉得有点后背发冷,他一个平头百姓敢说皇权霸道,岂不是要命?

    可是周元听到李逵的想法之后,大为赞赏,双眼放光道:“你有慧眼,为师甚慰。我朝皇权虽不如汉唐,但这是我历代贤者治理的结果。自古君退,必国乱。然我朝却从来无此事,你知道为何?”

    “儒学以忠孝为本,我等官宦皆是读书人出身,自然不会祸害朝堂。”

    要说李逵刚才是因为失言而紧张,如今是惊骇了。

    周元的胆子也太大了,你干脆直接说皇帝在皇宫里安心生娃就好,其他的就交给大臣们来处理不就完了吗?

    这等大逆不道的话,你也敢说?


  https://www.biqivge.cc/book/58727/50841229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