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花之争(一百一十三)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沙漠是广阔而一望无际的,只有黄沙组成的山丘像海浪般绵延起伏。
然而当风刮起来,被风卷起来的沙尘就会变成一个迷宫,这和那种有坚固围墙,可以挡住人的迷宫不同,它是可以穿过去的。
这时人们抬起头,却看不到天上星空指引方向。
如果有指南针就好了。
但是指南针却并不是常用的物品,谁会没事带着它呢?
外出旅行的时候往往会“未雨绸缪”,“绸缪”的意思是修缮屋顶,表达的是不能洪水来了才想起来修堤坝,饥荒开始了才想起来储备粮食。但是要是因为担心下雨就带着蓑衣和雨伞,那么就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负担,会有人在准备去沙漠的时候准备雨伞么?
在《山海经·南山经》中有一种植物名叫“迷穀”,它长得很像构树,却有黑色的纹路,看起来霞光万道,“佩之不迷”。
这是让阿訇觉得奇怪的地方,鬾阴人有一种神奇的力量,那就是制造迷宫,困住山魈,如果他们也因为迷路困在了迷宫里,就会如同被送往克里特迷宫里的希腊少年男女,要被迷宫里的怪物追捕,所以他们应该有逃离迷宫的能力。
在书中描写的那种舌头能开花的植物时,写到“皮肤向对岸喷射霞光般华丽的毒刺”,晋朝人所写的《山海经图讃》中曾写道:爰有奇树,产自招摇。厥华流光,上映垂霄。佩之不惑,潜有灵标。
似乎是在说这种植物可以做指南针的指针,但指南针的指针用的是磁石,植物怎么会有这种能力呢?
而且关于“佩之”的解释,尼克与阿訇也存在分歧。
“佩”可以指“佩戴”,比如将玉饰和剑挂在衣带上。在佩刀剑的方式上中国和日本存在很大的差异,尼克在日本看到过武士佩刀,他们的刀柄是向前的,而清朝武官的刀柄是超后的;日本的武士会用绳子在刀鞘上绑很复杂的绳结,清朝刀鞘上会有两个专门用来挂绳子的地方,用一根绳子很轻易就穿过去了。
阿訇觉得“迷穀”也是可以随身携带的,但尼克问一颗树该怎么佩戴呢?如果只是取一小根枝条,它能起多大的作用?
而且“胊”的是由“月”和“句”组成,“句”在篆体字里由“口”和“丩”组成,意思是弯曲、曲折,构树则是笔直的,因此尼克并不认同“迷穀”就是“那种”树。
有很多字已经和它刚被发明创造出来时有了不同的意义,比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的古字,因“莫”被用为否定词“不”和“莫须有”的意思,后来又创造了暮字,指代太阳落山的傍晚,在造这个字时用到了仓颉上古时期造字的方式,模仿自然万物。
武则天所造的“曌”并不是凭空捏造,也确实存在日月同时当空的天文现象,并算不上奇观,一般在秋季的清晨和傍晚出现较多。
古代已有对应的字,后人又造新字来表达这个意思被称为古今字。
“夷”这个字最早指的东夷族,后来指代外国,这个外国可能并没有欧洲那么远,殷商时期中原文明以外的地方都可以称为“国外”,包括现在的江西地区,直到周朝才进入华夏版图。
它曾经被称为干越、吴国,不过那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记录,在史前它叫什么尼克并不清楚,而山海经记录的却是正好是史前的世界,在书中出现了一种赣巨人,而赣巨人所在的海内经记载的地理比较杂乱,叙述了东海的朝鲜后又跳到了西海的壑市。
蒙卦代表蒙昧,是幼稚的状态,就像一个孩童对世界不甚了解。
道德经中“视而不见”是指的“夷”,讲述的是模糊不清的状态,就像被风沙挡住的路,当前途不明的时候,很多人会选择走捷径,这是举人为尼克讲解的,老子这位古代哲人在《道德经》中所表达的思想。
不能用现代人的理解,去理解古代人写的经书,《黄帝内经》是和山海经差不多一个时期的经书,是由“上古”时期的黄帝所写,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有这样的记载: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很多人认为这里的“佩”是佩戴的佩,但也有人将它当成违背的违“背”,有个鬾阴奴隶尸体的背上出现火焰纹身,并且纹身还多了很多纵横交错的线,这样“佩之不迷”么?
鬾阴是个神秘的种族,在遇到这本书之前,尼克从没有想到人居然会变成植物。
通常的“植物人”是指的那种不动的,像植物一样生存的人体,鬾阴人将之称为“人石”,指的是人处于睡眠和清醒之间的状态。人们可能终其一生都无法肯定一枚生锈的铁钉、皮靴侧面的破洞、一只挨打呵欠的肥猫、在氤氲的晨雾中蹒跚独行的背影,或是任何其他事物的实存性。
鬾阴族最大魅惑性和颠覆性就在于此,他们活在一个概念的世界中,他们这个种族里只有巫师才能进行写作,而他们的文字是对事物的指代与抽象的再现。
在真、假、谜组成的世界中,论及真假的时候我们已然进入了逻辑的漩涡之中,逐渐迷失其中了。“假”是面纱,“真”是加厚的面具,执着于“真”可能会做出致命的阻挠,当所有人都以为牛顿的理论是真理时,有人提出了他理论中的无穷最小量的破绽,人们是怎么反应的呢?
我们仍然处在无以名状、无法捕捉的迷的世界里,就像鬾阴人说的,盲人的世界里只有迷、诗歌和黑暗。他们不害怕黑暗,反而觉得里面包括了一切剧情,这和喜欢光明的人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甚至是一定程度相互违背的。
孔子曾经对季路说过: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鬾阴这个词是中文的说法,取的是音译“gene”,并没有哪个语言能正确描述它,但翻译这个词的人还是用了带“鬼”的字,“鬾”是一种像小儿的鬼。
在一些传说中,山魈是一种独脚的小矮人,单体型就与赣巨人天差地别。
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山魈是一种动物,尼克却觉得他们是枭阳国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国家和文明,一如他们的邻居北胊国。即便北胊和鬾阴都已经消失了,却还是留下了模糊不清的只言片语,那么枭阳国呢?
有一个***学者在武夷山中寻找他们,他后来去哪儿了?这位十几岁的阿訇有没有办法查出他叫什么名字呢?
如果有可能,尼克想去一次云南,查一下吴三桂从山海关带回来的那些从魔花中孕育而出的婴儿,可惜他在这个国家没有行动自由,虽然因为有了提督的庇护,和大多数外国人相比尼克已经很自由了。
即使是清江浦这么繁华的城市,像他这种长相的人还是很少见,只是当地人好奇,却不像武夷山和土楼里的人们一样,要他挽起袖子。
看来清真寺也不能常去了。
在离开清真寺后尼克无奈得想,那么以后他要去哪儿呢?
https://www.biqivge.cc/book/58036/72616072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