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双方用计
大臣们纷纷散去,心中却都沉甸甸的。这场战争的阴影,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他们都清楚,高句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而明天的早朝,将决定这个国家的命运走向。
第二天清晨,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高句丽王宫的大殿上。李佑赫端坐在龙椅上,神色凝重。满朝文武大臣们整齐地站在大殿两侧,气氛紧张而压抑。
“众爱卿,昨日朕一夜未眠,仔细考虑了大家的建议。如今,朕已有了决定。”李佑赫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
众人纷纷抬起头,目光紧紧盯着李佑赫,等待着他的决定。
“朕决定,双管齐下。一方面,派遣使者前往贾长生大营,进行谈判,争取和平解决争端;另一方面,大将军朴成武,你立刻着手集结兵力,加强平阳城的防御。若谈判破裂,我们便与敌军决一死战!”李佑赫的语气坚定而决绝。
朴成武上前一步,抱拳领命:“臣遵旨!臣定当全力以赴,保卫平阳城!”
李明哲也说道:“陛下圣明。老臣这就挑选合适的使者,尽快前往敌军大营。”
“好。此事关系重大,你们务必谨慎行事。朕希望,我们既能避免不必要的战争,又能捍卫我高句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李佑赫说道。
随后,朝堂上又对具体的谈判条件、兵力部署、情报收集等事宜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大臣们各抒己见,为应对这场危机出谋划策。
当朝会结束,大臣们陆续走出大殿。阳光洒在他们身上,但每个人的心中都清楚,未来的路依然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高句丽的命运,此刻正悬于一线,而他们,将肩负起拯救这个国家的重任,在这场战争与和平的博弈中,书写属于高句丽的篇章。
在高句丽王都那巍峨的宫殿之中,一场决定使者人选的朝会正紧张而严肃地进行着。宫殿内雕梁画栋,巨大的石柱上刻满了神秘而威严的图腾,象征着高句丽历代的荣耀与传承。
高句丽王高元端坐在华丽的王座之上,他身着绣有金色龙纹的王袍,头戴镶嵌着红宝石的冕旒,面容冷峻而深沉,目光中透露出王者的威严与睿智。在他的下方,是高句丽的一众权贵和重臣,他们按照官职高低依次站立,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凝重的神情。
“今日朝会,乃为商议出使之事。如今周边局势变幻莫测,我高句丽与各方势力往来频繁,此次出使任务重大,关乎我高句丽之兴衰荣辱。诸位爱卿,可有合适的使者人选推荐?”高元的声音在宫殿内回荡,沉稳而有力。
话音刚落,一位身着黑色官服、面容清瘦的大臣向前迈出一步,此人正是高句丽的大对卢[官职名]乙支文德。他微微躬身,恭敬地说道:“王上,臣以为莫离支[官职名]泉盖苏文可担此重任。泉盖苏文智勇双全,在我高句丽军中威望极高,且对周边各国局势了如指掌。由他出使,定能不辱使命,为我高句丽争取最大利益。”
乙支文德的话刚说完,朝堂上便响起了一阵轻微的议论声。有人微微点头,表示赞同;也有人面露犹豫之色,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这时,一位身材魁梧、身着将军铠甲的将领站了出来,他是高句丽的东部将军扶余隆。扶余隆抱拳行礼,大声说道:“王上,臣以为乙支文德大人所言虽有道理,但泉盖苏文大人如今肩负着我高句丽军事重任,若他出使,恐会对国内军事部署产生影响。臣推荐自己担任使者,臣愿凭借自己的武艺和胆识,在出使途中维护我高句丽的尊严。”
扶余隆的话引发了更多的讨论。一些人认为扶余隆身为武将,确实有足够的勇气和力量应对出使途中可能遇到的危险;但也有人担心他在外交谈判方面经验不足,可能无法妥善处理复杂的外交事务。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之际,一位年轻的文官从队列中走出。他名叫高建武,虽然年纪轻轻,但在高句丽的文官集团中已经崭露头角。高建武向高元行了一礼,然后不紧不慢地说道:“王上,臣有不同的看法。臣认为此次出使,不仅需要有勇有谋之人,更需要一位精通外交礼仪、善于言辞之人。臣推荐主簿[官职名]高仁,高仁自幼熟读经史子集,对各国的文化和外交礼仪都有深入的研究,且口才出众,能够在外交场合中巧妙地应对各种问题。”
高建武的推荐让朝堂上的气氛变得更加热烈。一些人对高仁的才华表示认可,但也有人质疑他的经验和威望是否足够。
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右大辅[官职名]金庾信缓缓开口:“王上,诸位大人所言皆有道理。但臣认为,使者的人选不仅要考虑个人的能力,还要考虑出使的目的和对象。此次我们出使的目的是与[具体国家或势力]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解决边境贸易和领土争端等问题。我们需要一位既能够理解我高句丽立场,又能够与对方进行有效沟通的使者。”
金庾信的话让众人陷入了沉思。高元微微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金庾信接着说道:“臣推荐太学博士[官职名]朴述熙。朴述熙曾经游历各国,对各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有深刻的了解。他为人正直,善于思考,能够从长远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且,他与[出使对象国家或势力]的一些重要人物有过交往,有一定的人脉基础。由他出使,或许能够为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金庾信的推荐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一些人开始重新审视使者人选的问题,思考着朴述熙是否真的是最合适的人选。
然而,朝堂上的争论并没有就此结束。又有几位大臣相继提出了自己的推荐人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和考虑。一时间,朝堂上各执一词,争论得不可开交。
高元静静地听着众人的争论,他的目光在大臣们的脸上一一扫过,心中也在权衡着各种利弊。他深知,此次使者的选派关乎重大,一旦选错,可能会给高句丽带来严重的后果。
过了许久,高元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下来。他缓缓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说道:“诸位爱卿,此次使者的选派,关乎我高句丽的未来。你们的每一个建议,朕都认真考虑。经过深思熟虑,朕认为太学博士朴述熙确实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高元的话一出口,朝堂上顿时安静了下来。有些人面露惊讶之色,有些人则微微点头,表示认同。
高元继续说道:“朴述熙博士知识渊博,阅历丰富,且与[出使对象国家或势力]有一定的渊源。他能够以平和的心态与对方交流,同时又能坚定地维护我高句丽的利益。朕相信,他一定能够出色地完成此次出使任务。”
随后,高元又对朴述熙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和期望:“朴述熙,此次出使,你代表的是我高句丽的形象。你要牢记使命,不卑不亢,在与对方的交往中,既要展现出我高句丽的友好,又要坚守我高句丽的底线。遇到任何问题,都要及时向朕汇报。”
朴述熙连忙跪地谢恩:“王上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不负王上的信任和重托。臣必将以我高句丽的利益为重,在出使过程中谨慎行事,争取为我高句丽赢得良好的发展环境。”
朝会结束后,大臣们陆续散去。朴述熙的心中既充满了使命感,又感到了巨大的压力。他知道,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将面临一场严峻的考验。他回到家中,开始认真准备出使所需的各种资料,研究[出使对象国家或势力]的最新情况,为即将到来的出使之旅做着充分的准备。
而在高句丽的王都之外,百姓们也渐渐得知了选派使者的消息。他们对此次出使充满了期待,希望使者能够为高句丽带来和平与繁荣。在百姓们的心中,高句丽是他们的家园,他们渴望看到自己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赢得更多的尊重和利益。
随着时间的推移,朴述熙出使的日子越来越近。整个高句丽都在为这次重要的外交活动而忙碌着。朴述熙在临行前,再次向高元辞行。高元亲自为他送行,并赐予他一把象征着权力和荣耀的宝剑,希望他能够在出使途中披荆斩棘,顺利完成任务。
终于,朴述熙带着高句丽王的嘱托和百姓们的期望,踏上了出使的征程。他带领着一支庞大的使团,浩浩荡荡地向着[出使目的地]进发。在他的身后,是高句丽那雄伟的山川和壮丽的土地,他知道,自己肩负着整个国家的未来。
此次使者的选派,虽然在朝会上经历了激烈的争论,但最终选定的朴述熙,无疑承载着高句丽的希望。他的出使之旅将会面临怎样的挑战和机遇?他又能否成功地完成使命,为高句丽带来新的发展契机?这一切,都将在未来的日子里逐渐揭晓。而高句丽,也将在这场外交风云中,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篇章。
在边境的营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贾长生那深邃而锐利的双眼。营帐中弥漫着一股紧张而又充满谋划的气息,贾长生端坐在主位上,手中轻轻敲击着桌面,思索着高句丽使者即将到来一事。
“报——”一名传令兵匆匆进入营帐,单膝跪地,“将军,据最新情报,高句丽的使者队伍已在三日路程之外,不日便将抵达我们的驻地。”
贾长生微微点头,示意传令兵退下。随后,他目光扫向营帐内一众将领,缓缓开口:“诸位,高句丽使者前来,看似是为了和平商议,实则背后恐怕另有图谋。但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这时,副将李猛站起身来,一脸疑惑地问道:“将军,这高句丽使者来就来呗,怎么还成了机会?咱们可不能被他们的表面功夫给骗了。”
贾长生微微一笑,说道:“李猛,你这话说得没错。不过,我们正好可以将计就计。他们以为派个使者来就能稳住我们,我们却要借此机会麻痹他们,然后给他们致命一击。”
营帐内的将领们纷纷露出好奇的神色,等待着贾长生进一步的解释。
贾长生站起身,走到营帐中央的地图前,手指在地图上的高句丽北部区域划动:“你们看,高句丽北部的这些城市,防御虽有,但并非坚不可摧。尤其是在他们将注意力都放在使者交涉上的时候,我们若能暗中集结兵力,出其不意地进攻,必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谋赵文则皱着眉头,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将军,此计虽妙,但我们如何才能确保在麻痹高句丽使者的同时,顺利集结兵力而不被他们察觉呢?毕竟,一旦他们有所警觉,我们的计划就可能功亏一篑。”
贾长生点了点头,认可赵文的担忧:“这正是我们需要仔细谋划的地方。首先,我们要在使者到来之前,装作对他们的意图一无所知,表现出一副愿意和平谈判的样子。在使者抵达后,我们要给予他们极高的礼遇,安排盛大的欢迎仪式,让他们觉得我们已经被他们的‘和平诚意’所打动。”
李猛挠了挠头,问道:“将军,就这么简单?这能行吗?”
贾长生笑着看向李猛:“当然不止如此。在欢迎使者的同时,我们要暗中调遣兵力。白天,让士兵们装作进行日常的军事训练,晚上则秘密向北部边境集结。为了避免引起高句丽的怀疑,我们每次调动的兵力不宜过多,分批进行,而且行动要绝对隐秘。”
赵文接着说道:“将军,这样的话,我们还需要一些人在边境制造假象,让高句丽的探子看到我们还是和往常一样,没有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迹象。”
(本章完)
https://www.biqivge.cc/book/57840281/3030236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