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虎啸大周 > 第三百零七章不放过的理由与一边倒的海战(上)

第三百零七章不放过的理由与一边倒的海战(上)


  (仍然先更后改,请大家等四五个小时再看吧。)

  (以下是废稿)

  城门县城如其名,就好似一座城门一样屹立在青龙山脉中唯一进入中原的道路中,是北方蛮族进军中原的第一道关卡,这个从原来一个军事要塞改建而成的县城,城墙高大,各种军事设施齐全。

  城门县原名城门关,是梁高祖时,为了北伐时有一个稳定的后方,第一代大梁皇帝建造的,他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在这青龙山脉南方的唯一出口处建造了一座固若金汤的军事要塞,并在关城两侧,建造了直连青龙山脉的雄伟长城,可以说是完全将草原进入中原的通道完全堵死,并从此处出征,击溃了北方蛮族第三代大可汗的草原联军,彻底击败了北方蛮族的瓦古戴帝国,逼的其王帐北迁,其后更是在城门关驻扎了精兵强将,挡住了一次次北方蛮族的反扑,让其三百年未能踏足中原一步,历代瓦古戴帝国大可汗都在城门关下折戟沉沙,可以说城门关就是北疆的定海神针,不过那都是城门关变成城门县以前的事了。

  自从一百五十年前开始,大梁朝就开始在内忧外患中,国力逐渐衰弱,中央朝廷上到皇帝,下到百官,每天想的都是争权夺利。

  特别是文官集团崛起后,极力打压贬低武将和军人,使得大梁朝廷的核心军事实力逐年下降,特别是六十前中原大旱,活不下去的农民们在绝望之下发动了起义,一时间天下皆反,天下九州有六个州陷入了动乱中。

  而派去镇压起义的四方军团因为常年被打压,已经不是大梁高祖皇帝摩下那曾经战无不胜的军队了,不但规模上大不如前,军械军饷也是常年亏空,底层士兵更是几年都不见得操练一次,强行让这样的军队上战场的结果,基本上就是兵无战力将无战心,竟然连一群刚刚扔下锄头的农民组成的起义军都打不过,东西两军全军覆没,被文官打压最严重北方军团连起义军的面都没有见到,在半路上就一哄而散,而南方军团的统帅见势不妙,直接杀了朝廷派来的文官监军,带领军队直接回了驻地越州,再也不听大梁朝廷的号令,还自封越王,把越州置于了自己统治之下,可以说除了没有公开称帝,和造反没什么两样。

  四方军团覆灭的覆灭,造反的造反,让没有任何心里准备的文官集团目瞪口呆,而起义军凭着击败四方军团的威慑力,各地州县基本上是望风而降,一路势如破竹的打到了大梁的都城康龙城下,一时之间仿佛改朝换代就在眼前。

  这种局势和地球上明朝末年的李自成打北京很像,不过大梁朝的文官毕竟不是东林党那帮白痴,虽然争权夺利,贪污腐败比东林党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他们还都知道自己能享受荣华富贵是靠的大梁朝廷,大梁朝廷倒了自己也要倒大霉。

  要是围城的是哪个世家大族领导的军队,那还能谈谈投降什么的,毕竟都是自己人,换个皇帝大家不是一样当官,可是外面那个泥腿子算什么东西,要是让他打进城来当了皇帝,大家别说高官厚禄了,就是身家性命都难保。

  在试图在保留官职和财产的前提下投诚的谈判条件,被义军首领一口回绝的情况下,京城里的达官贵人们统一了思想,要跟这帮泥腿子死磕到底。

  可是守城的话要是指望已经转职成职业工匠的御林军哪就是开玩笑,只能重新招募青壮守城才行,可是国库里空空荡荡的老鼠进去都得流着泪出来,没钱没粮谁给你卖命。

  这个紧要关头各位大人们也顾不得心疼钱财了,以两袖清风闻名的当朝宰相袁大人带头拿出了一千万两的钱粮,各个平时各种哭穷的官员们你拿五百万两银子,我拿一百万两的米面,很快凑出了的天文数字一样的钱粮,又以各家精锐家奴为骨干,招募了大批青壮,正所谓有钱可使磨推鬼,在大笔赏钱的激励下,这些一团散沙一样青壮靠着城墙和同样是乌合之众的起义军打了个不分胜负,起义军攻不上城墙,青壮们也没胆量出城野战,就这样一直拖到了冬天,起义军不得不撤军为止。

  京城的危机解除了,可是起义军并没有太大损失,待到明年一定会卷土重来,到时候有了攻城经验的起义军,再靠青壮们守城可能有点悬,何况这次守城花费的钱粮都赶上好几年的税收了,这钱可是老爷们自己掏的腰包,要是再来这么两次,清正廉洁的大人们都得破产,那还不如直接开城投降呢!

  满朝君臣忧心忡忡的讨论对策,讨论来讨论去,最后还是宰相袁大人拿出了主意,那就是对整个天下发布勤王令,让各地官员豪绅自行组织兵马剿灭义军,进京勤王。

  当时在位的梁惠帝虽然知道这个狗屁办法会造成什么后果,不过现在火烧眉毛,只能先顾眼前了,而且现在他就是一个吉祥物,手里没有任何权利,信不信他今天要是敢不发这个勤王令,明天就得驾崩,没奈何只能乖乖的写了圣旨,这日子是过一天算一天吧!

  果然,勤王令一出,天下轰动,天下九州的野心家们本来就都在趁着天下大乱的时机偷偷的组织兵马,这时又有了大义的名分,就更是肆无忌惮,纷纷起兵勤王。

  在各路勤王军的围剿下,本身就是乌合之众的起义军没有坚持多久就被剿灭了,各路勤王军汇聚京城,讨要封赏

  。

  其实这个时候勤王军中半数以上的统帅对大梁朝还是有些忠心的,如果这时朝廷能拿出钱财赏赐,来收买勤王军的兵卒,再给统帅们加一些虚衔,就可以将各路勤王军顺利解散,就算是有人不服,在势单力孤之下也翻不出花来。

  可是梁惠帝没有钱,至于让各位朝廷大员出钱,开什么玩笑,我们一天天为了大梁朝呕心沥血,只有拿那么一点点的土地和钱财才能安慰自己疲惫的身心,你连我们的这点血汗钱都敢打主意,皇帝是不是不想干了!信不信明天就让你落水驾崩!

  让各位朝廷大佬出钱是不可能了,可是勤王军怎么打发,要是朝廷不给赏赐,那些丘八分分钟兵变给你看。

  最后又是袁丞相出了个主要,说既然给不了钱,那就给他们实封爵位吧!给那些统帅们爵位,反正也不花钱,至于他们手底下的大头兵就让他们自己处理吧,朝廷就不管了。

  要知道这个世界的爵位可不像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虚封遥领的爵位,大梁朝的爵位向来都是实封旳,就是有多大的爵位就要封多大的领地,只不过哪怕是王爵也只能在领地里保留500人一下的军队罢了

  。

  大梁高祖建立大梁朝时就察觉到这种分封制的弊端,不但开国时尽量以加大其他赏赐的力度换取封爵,还不断的削弱那些被封爵的诸侯的实力,并尽量将实封的爵位改为虚封,他之后的每代皇帝的继承了他的方针,到惠帝时,早就已经没有了实封这回事了。

  可是现在袁丞相的提议可以说是把历代皇帝的心血彻底浪费,可是袁丞相也是没有办法,朝廷拿不出钱来,封官的话封高了没位置,封低了人家也看不上,只有爵位能拿得出手了。

  袁丞相他其实也想给虚封,可是虚封的话勤王军统帅们看不看得上不说,每一个虚封爵位还得给想当于封地收入的俸禄才行,关键是朝廷没钱,要是能拿出这么一大笔钱的话,都够拿去收买勤王军的军心了,那还给他们封爵干嘛!

  要是只给虚封不给俸禄,他们分分钟就得清君侧啊!

  于是实封爵位这个主意一得到了除了梁惠帝以外的所有官员的赞同,并被自暴自弃躲回后宫寻欢作乐的梁惠帝交给了袁丞相操办,于是一大堆的公爵侯爵的帽子封了出去,几个军队最强闹的最欢的甚至封了王,就连造反的南方军团统帅自封的越王,都被承认了。

  经过了这么一场闹剧,各路勤王军统帅都看出了大梁朝廷的虚弱,而乱封爵位更是让大梁皇帝的威严扫地,哪怕原本是对着大梁朝廷,还有着忠心的勤王军统帅都对它失望了,原本就没什么忠心的更是纷纷起了取而代之的心思。

  不过大梁朝廷毕竟有正统大义在手,各路勤王军又互相牵制,没有人愿意当出头鸟,何况和义军的战斗也耗尽了军械和粮草,只能各自率军回到自己的封地,继续积蓄粮草,训练士卒,以待时机。

  从这以后,九州进入了诸侯割据的时代,大梁朝廷的命令,只能在都城所在的中州通行,其他州府被大大小小的诸侯统治着,基本上都当大梁朝廷不存在。

  经过了几十年的互相征伐,渐渐形成了以秦越齐鲁周五个占据了九州精华地区的最强诸侯王为首,其他一些占据穷苦和边境之地的王侯各自选择其中之一结盟的局势。

  而虽然大梁朝廷的文官集团在这些年也训练了一支精兵,但是由于本来中州就要靠其他各州的供血才维持的繁荣,现在其他各州不来打它就不错了,哪里还会给它输血?中州现在无论是钱粮还是人口都是大不如前,供养不了太多军队,所以这支军队的人数只有一万五千人,虽然精锐,但是对五个诸侯王来说只要付出一定代价就能轻松解决它。

  可是在五个诸侯王彼此牵制的当下,谁也不想为了消灭只是摆设的朝廷,而让自己冒违背大义,可能会被全天下围攻的风险,何况消灭朝廷的精兵也会使自己实力受损,到时候就算不会被天下围攻,看到自己实力受损的邻居也不会放过机会,所以在消灭其他劲敌之前攻打朝廷所在的中州对诸侯们来说是得不偿失。

  在这种局势下,大梁朝廷才残存了下来,在名义上它还是九州共主,但是除了中州以外,它哪都管不了,它的命令诸侯们

  只当是放屁,当然它也不敢给诸侯下命令,反倒是诸侯们讨要什么名义上的封赏,它倒是会全部照办。

  几十年的诸侯混战,杀的尸山血海,生灵涂炭,只是在近些年由于五王势均力敌,彼此牵制,谁也不敢轻启战端,他们治下的百姓们才有机会喘一口气,而那些其他小诸侯地盘和各种三不管地区的百姓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由于常年战乱,这些许多溃军和流民逃到了这些地方,他们为了活下去纷纷占山为王,落草为寇,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深重的伤害。

  对于这些土匪,各地诸侯一开始也发兵围剿过,不过大梁乱局之下,最不缺的就是活不下去的流民,所以土匪可以说剿不胜剿,何况其中一些溃军转职的土匪,战斗力不比诸侯的军队低,依靠地形优势的话还不知道谁剿谁呢,所以后来只要土匪不闹得过分,诸侯们也就不在理会了,现在哪怕是中原地区,只要是有大山大湖的地方,可以说都被大大小小的土匪占据着。

  大梁朝内诸侯混战,遍地匪患,这种情况下已经没有人在意什么北方蛮族了,城门关就更没人在意了,原来驻扎于此的军兵被北方军团带去中原平叛,结果大部分一去不回,只有一小部分逃了回来,还直接上了青龙山落草了,顺带一提,这伙人就是王大当家的爷爷带领的。

  青龙山上多了一伙土匪其实对城门关没什么影响,可是北方蛮族来了就是大问题了。

  北方蛮族一直没有放弃南下的野心,从二百多年前修养好元气开始,每年秋高马肥之际,就会组织兵马从青龙山脉中的通路向中原进军,而卡住青龙山脉南方唯一出口处的城门关首当其冲。

  


  https://www.biqivge.cc/book/57834/49611947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