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朱元璋的不适应
第504章 朱元璋的不适应
京城。
淳化新城区。
蹴鞠广场,工人们人山人海,为赛场上的两支踢球队伍助威呐喊,人们的神情狂热而又激动。
‘黄先生’和他的晚辈,以及他的随从,在露天的广场人一点儿也不起眼。
蹴鞠场地需要门票,但是门票的价格很低。
传统的百姓维持温饱,是舍不得消费的,最高的理想生活是自给自足。
但大明的工人们不同,稳定的生活与良好的待遇,使得他们有消费基础。
而兴起的各类的赛事与活动,刺激了他们的参与欲望。
这些道理,‘黄先生’并不太懂。
这位传统的农民,从开始的好奇,到欣喜,等到变化越来越多的时候,逐渐出现了不适。
“大伯,我们走吧。”
看出了老人的不舒服,他的晚辈贴心的上前说道,因为赛场的声音太大,他也只能提高自己的音量。
老人点点头。
与传统农村社会风气截然不同的热情,老人心里有些难以接受,一点君子之风也没有。
如此的张狂,哪里还有半点礼的模样。
从过道上离开,很快通过下方的走廊,逐渐安静了下来,不像刚才那么喧哗。
淳化新城区。
有的楼房已经盖好了,大厦还在修建中,但是已经看得到框架,的确很高很高。
地面的道路四通八达,铺设了许多的铁轨,提供公车使用。
每条街道上都有公厕。
酒楼,还有大厦等高层建筑,都在使用楼顶的水塔里的水来冲厕所,让室内避免了臭味。
有专门的粪便池,新城区修建了很多,并不起眼的行业,却是许多商行争抢要承包的项目。
这些粪便最后成为农家肥,售卖给周边州县的农户。
价格虽然极其低廉,但是胜在量大,没有制作上的成本,可以两头收钱。
老人一行走在新城区的街道上,看着忙碌的工地,和最开始的模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老爷,太厉害了。”
随从忍不住感叹道。
多年的相随,几人倒是胆子大了些。
李道信也连连点头。
他是真没有想到,当初这里可是荒地,虽然知道会大变,可真的见到了,所受到的震撼,不是耳听就能比拟的。
哪怕如今的新城区还在建造中,可就算如今的规模,已经让人惊叹无比。
有的商行买下的铺子已经提前开张,预先打出名气。
最热闹的合众百货商楼。
大门前请了腰鼓队,打着鼓吹着号,鞭炮响了一串又一串,地面铺满了红纸屑。
三层的大楼,里面全部是商品,包含了无数的种类,基本上一般想要买的东西,都能在这里买到。
从中华重工出来的高层管事,王仁一直对皇太孙当年的某句话记忆犹新。
普通百姓的购买欲,是起伏不定的,他可能一文钱也不花,也可能一下子花上几百文,甚至上千文。
如何让他们花钱呢,种类繁多的商品,可以刺激人们的购买欲。
因为这句话,王仁终于离开了中华重工,创办了合众,对标中华重工的供销社。
“咚咚锵。”
“咚咚锵。”
腰鼓队舞动的花枝招展,吸引了许多休假的工人们,与周围的百姓们。
热闹的场景,总是吸引人们的眼球的。
工地上的孩子成群。
有从周边农户家里来的,也有工人们自己的,或者摊贩们的,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家庭,但是很容易交成了朋友和敌人。
“干什么呢。”
“你们大人在哪里。”
李道信上前大喝。
两帮打架的孩子,见到李道信的凶样子,还有一连几个大人,两帮孩子不敢再闹,一窝蜂的跑了。
离开了巷子,李道信露出苦笑。
一帮混小子。
朱元璋没有生气,嘴角反而翘起,想起了他自己的童年。
那时候家里多的苦,每日饿的睡不着,可只要玩闹起来,就忘记了一切。
淳化关已经不再检查过往人流,除了京城,周边的城池都取消了入城的检查,除非是施行戒严的时候。
北平行省进行试点,京城也进行试点。
一南一北两个试点。
但是京城有五城兵马司,五城兵马司保留了下来,成为暴力支援机构,毕竟是京城,需要一支额外的治安力量。
回到了京城,朱元璋见到了穿着制式黑色公服的巡检丁差。
腰里的武装带固定了短铳,手里还有短棍,带着公帽巡逻街道,巡检丁差每日都要分片区,分路段日常巡逻。
戴着竹哨的项链,遇到紧急情况,就会吹响竹哨,发出尖锐的刺耳声,传出老远。
巡检丁差是从军队退下来的退伍人员,通过选拔和考核,加入各城区的巡检司。
比起原来的兵丁和差人,巡检丁差的素质更高,专业度也更高,权力划分的很明细。
总之。
养了越来越多的财政人员。
朱元璋心里有些担忧。
他老是觉得如今的大明,朝廷开支越来越大了,隐隐认为岂不是增加了百姓的负担么。
<div class="contentadv"> 本质上。
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仍然保留在朱元璋的内心。
在传统的社会,资源是很昂贵的,需要提倡节省,百姓们也没有余力去担负。
一口铁锅传三代,已经说明了农业社会的风气。
农业社会比游牧社会生产力更高。
至少农业社会有铁锅,而游牧社会没有铁锅。
但是比起工业社会。
农业社会的有,不如工业社会的广,正如土地生产力有上限,而工业无上限。
投入工业的人口越多,生产的上限越多,只是需要农业来支撑工业人口。
宋朝是历史非农人口最高的朝代,可见宋朝的富裕,当然,这是相比较同时期而言。
如果非要用使用话术。
那么后世美国人说美国伟大,又跟美国的穷人与流浪汉有什么关系呢,为何美国的穷人和流浪汉,要为他们的舰队自豪呢。
分不清内与外是不同的矛盾的人,把内外矛盾混为一谈,要么是无知,要么是居心叵测。
比如隋朝。
哪怕隋朝如何只顾大事不顾百姓,但是当隋朝灭亡后,国力在那里,解决了内部矛盾后,立马迎来了盛世。
因为有。
而清朝。
哪怕清朝灭亡了,仍然被外部分割和割取,最后哪怕有无数的先民努力奋斗,更有几代人的付出,但是后世一直在追赶。
因为没有。
所以充满内部矛盾,但是在对外部的探取上,内部是没有矛盾的,在这方面是一致的利益。
因为当哪天解决了内部矛盾,只要有,立马就能脱胎换骨。
可要是没有。
就算解决了内部矛盾,依然矛盾重重。
后世有人说宋朝不如辽金生产力高,但是宋朝出版的书籍,是辽夏金元之和的三倍。
加上夏和元朝都如此悬殊,那么如果去掉元朝,辽金夏更不值一提了。
书籍代表了文化。
文化能预示文明,文明就是生产力。
朱元璋很担心。
他一直致力于消灭内部矛盾。
减轻百姓的负担,从军事到生产,是他当上皇帝以来,一直在做的事情。
虽然受限于时代的局限性,可无法否认他的方法,已经是当下最合适的。
回到了皇宫,朱元璋去了文华殿。
文华殿。
朱高炽在案几后,他的前方满是奏疏,什么九九六,他是零零七,让人欲哭无泪。
上辈子九九六,这辈子零零七,越活越回去了。
难怪朱棣跑的快。
朱高炽忍不住的怀疑,朱棣是不是想要撂挑子,这才要亲自去西征,否则为何去的这么急。
“圣人。”
门口的声音,打断了朱高炽的思路,他连忙起身上前行礼。
“皇爷爷。”
“怎么样?”朱元璋笑呵呵的问道。
整日处理奏疏可不是愉快的事情,反而很枯燥无味,就算有了内阁,也需要亲自翻阅一遍。
他怕孙子不能吃苦。
朱高炽倒不觉得累,主要是单调。
“一切还好。”
“不错。”
朱元璋对这个大孙子还是很满意的,虽然有些他看不惯的地方,但是在治理国家方面,的确有他的一套手腕。
“皇爷爷今日去了哪里?”
朱高炽关心的问道。
朱元璋已经七十二岁了。
可能因为朱棣替代了朱允炆,让朱元璋减少了忧愁。
历史上,朱棣的表现,朱元璋看在了眼里,心里的忧愁,肯定是有的。
如今有了新的决定,心里的矛盾没有了,加上提前放权,身心都得到了放松。
没有再如历史上一样的病逝,倒也不算意外。
金州大夫们的精心照顾,提出了很多要求,可朱高炽听到部分,也有部分没有听。
朱元璋的年龄,除了保证睡眠,伙食的营养方面,让他保持心情愉悦才好。
既然喜欢微服出访,没有什么好劝慰的。
又能让他高兴,还能活动活动,对老人有好处的事情。
历史上活的最久的皇帝是赵佗,活了一百零几岁,其次是乾隆,活了八十七岁,然后是梁武帝,活了八十六岁,再后是武则天,活了八十二岁。
朱高炽不知道朱元璋还能活多久,因为历史已经变了,但是最好活到八十岁。
因为朱高炽希望自己能为朱元璋举办一场八十寿宴。
相信到了那天。
大明将会是新的高度。
https://www.biqivge.cc/book/57390346/9502402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