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折服徐庶
张览心下暗暗惊诧,这还是学武时期的徐庶,对战争就有这么深的理解。若他现在就弃武从文,比起历史上杀人外逃(190年),多了六年时间。
如果现在自己提醒他,保护好老母亲的安全,恐怕不会出现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局面。他的历史一定熠熠生辉,不在诸葛亮之下。
他说的都对,而且,符合历史走向。但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对广宗之战,就有失公允,张角不死,此战胜负很难说。
固然,汉末的农民见识都不高,但除死无大事,能让人甘心情愿赴死而无怨无悔,世上几人能做到。
张角就做到了,尽管是造出来的神,要做这样的神,难度有多大!他的能力,他的虔心,他的隐忍,为人处事之圆滑,或者说公道,是很多政治家都不具备的。
张览徐徐对徐庶说道:“你分析的都对,就一样没考虑到,这不怪你,你还小,没经历过战争。
先前你也说过,战争打的是军心士气,一百士兵,若是战死三十几个人,尽管还有六七十个人,就是身后有督战队,拿着明晃晃的战刀,他们也会四散而逃,这就是军心奔溃的结果,也是以少可以胜多的依据。
但要是他们视死如归,不逃跑呢?黄巾多少人,官军多少人,你拿什么以少胜多。不反抗,站着让你杀,你能杀多少人”。
徐庶不服,嚷嚷道:“这样的战例还未出现过”。
张览心里在叹息,你要亲眼看见,就会知道,受过蛊惑的人,真的不怕死。
他没有责备徐庶,他的分析都是在理性的角度考虑的,只是说道:“波才是怎么打败朱俊的,张角是怎么打败董卓的,这都是血淋淋的事实”。
徐庶反驳道:“照你这么说,皇甫将军一把火,怎么烧得不怕死的黄巾炸了营”。
张览苦笑道:“看得见的不是恐惧,你当黄巾真的不怕死。白天看到杀人,他们也害怕。但上有英明的大贤良师在那里镇着,下有无数同伴在那里壮胆,人有从众心理,主将不跑,黄巾力士不跑,普通兵就有了主心骨,大家都是死,谁也不占谁的便宜,所以,黄巾军才不奔溃。
看不见的才是恐惧,皇甫将军夜纵大火,士兵什么都看不见,而且以为,自己跑了,别人不知道。不炸营,就没有天理了”。
要论个人的聪慧,张览远远不如徐庶,但论知识面之广,徐庶则远远不如张览。
一席话,说得徐庶将信将疑,什么从众心理,什么看得见的不是恐惧,他以前都没听说过。
无知对有知是有尊拜心理的,不管怎么说,张览自圆其说的话,还是让徐庶对他非常有好感,说了这么多,还没解开心中的好奇,便问道:“你先前说的试一试,是怎么个试法”。
他笑着对徐庶说:“这还不简单,你放下现在的一切,埋头苦学一年,看看那相士的话准也不准”。
这是历史证明了的事实,张览也不怀疑事情会不顺利。
徐庶恍然大悟,原来,这也是一种试法。
徐庶犯了踌躇,他当然想试一试,但哪里有条件做这个实验。
要想学究天人,一年时间还好说,不拜名师,到处交流,学业怎么进步。
见到徐庶脸上先是一喜,接着满脸愁云,张览知道有戏了。张览用激将的口气问道:“怎么,你不敢试”。
徐庶还是年少,脱口而出:“怎么不敢,只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张览也不说破,闲闲说道:“我一部下张刚,现在在孝昌做买卖。曾经救过我的命,是个好勇斗狠之人。我想从根本上改造他,一直没有机会,这是我的一块心病。
徐公子,我们虽说萍水相逢,不知你怎么看,我却有一见如故的感觉。要是你能带带他,全了我的心愿,我将不胜感激。书籍、游学、生活等费用自然由我一体安排,不知这不情之请,公子能不能周全”。
徐庶没想到,这个张览绕了这么多,原来是为了他的部下。但相士的话,就像野草,在他的心里疯长着,就算徐庶这么高的智商,囿于环境,当时,人们真的相信相士的话。曹操就被时人评价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试一试,对自己并无损失,即使不准,好歹自己学业有长,他如何不愿。
他不好意思地说道:“怎么能占兄长这么大的便宜,我家虽然清贫,生活自是无虑,就是张刚,也不过多添一双筷子而已。只是我家有老母,出外拜师游学,甚是不便。孔夫子曾说:“父母在,不远游”,因此踌躇”。
张览心里暗笑,原来自己误会徐庶了,想到他的老母亲,这是整件事情的一个节点,徐庶就是为了他的老母,才荒废了光辉灿烂的一生。
绝不能让这历史悲剧重演了,就算徐庶学成之后不帮自己,君子也有成人之美。
至于父母在,不远游是说不通的,不是还有一句游必有方嘛。况且,历史上,你杀了人,不是奔逃在外吗。
张览收回思绪,说道:“以公子看来,郢州(孝昌属于郢州,现在的武汉一带)与冀州、豫州,那里更安全一点”。
徐庶肯定地回答:“自然是郢州,但皇甫将军殄灭张角之后,冀、豫一带,大的战事就不会发生了”。
张览心里不屑,张角不死,战事还在两可之间,在他心里,还是偏向于张角定能战胜皇甫嵩的。
张览:“你说的很有道理,但是,即使张角战败,分散在各地的黄巾,一时也不能完全被消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谁知道这把火,会不会波及到公子和令堂。为公子令堂计,何不暂时将老人家安置在郢州,公子一边学习,一边观望天下大势。
朝廷让各地自筹军马,这个口子易开,收拢起来就难了。以朝廷现在的财力,如何安置这些各怀不测的将士”。
一席话惊醒梦中人,徐庶好武,不代表他的智慧不行,没有基础,没有慧根,弃武从文容易,可要想学有所成就难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这里就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翻版,只是这么一说,傲然不屈的精神,令人鼓舞。这样的警句,没有高深的文学素养,是一个大头兵随便能说出来的吗?这样对人心、形势的估测,不就是大谋略家才能分析透彻的吗?
大师就在目前,还用得着负笈千里去拜师求学吗?
徐庶控制自己的激动,说道:“我看兄长谈吐高深,气势峥嵘,并非能下人之士,何不让我追随兄长,一睹天下英雄的手段”。
张览能看透天下大势,不是自己真有这本事。徐庶现在虽昧于大势,不是他没这样的能力,几年之后,他就能把大势玩弄于手掌之中,他是张览急需的助手。
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我现在于行武之间,与公子相处,多有不便。
公子千万不要妄自菲薄,好好地学上几年,天下能入公子法眼的,就没有几个了。
到时,公子仍能有今日之想,何妨我们共同探讨,看一看这多娇的江山,竟是谁人的天下”。
徐庶一时痴了。
https://www.biqivge.cc/book/57219781/2596890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