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修旧如旧》
她现在享受的所有的一切,都是托了这张长得和蒋悦瑶极其相似的脸!
真是可笑!
应如是缓缓站起身,走到梳妆镜前,手指颤抖的卸妆,呆呆的看着镜中那张熟悉又陌生的面孔,平生第一回这样怨恨自己生成了这样!
林家什么都没给她!
唯一给了她这幅相貌,没想到这幅相貌也是让她成为另一个女人替身的根由!
想到这里,应如是的唇角不由扬起一丝讥讽,她盯着镜中的自己冷嘲:“你有什么资格奢求那些感情!”她上辈子就该看清了,她就是个不配得到任何感情的人,不管是亲情还是友情,最终是爱情,现实都会狠狠给她一巴掌,让她彻底清醒过来,不要去做那些荒唐的春秋大梦。
当晚,应如是失眠了。
她一合上眼,眼前就全是前世的种种情景,不管是林家那帮人的嘴脸,还是最后林若濛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亦或是她和陆斯年闹得那样僵硬,所有发生过的一切,都像个幽灵一样,在她的眼面前萦绕着,不让她安生。
第二天早上,应如是六点多就被闹钟闹醒了。
一夜没有睡,黑眼圈浓重,因为早上九点还要去办公室找马老师,应如是也不敢耽搁,赶紧起来了,寒山庄园离电影学院多少还是有点距离的,六点半起,收拾一下七点,赶到学校大概八点五十,十分钟走到办公室,足够!
下楼的时候,陆斯年还没有走,正坐在桌边用早餐,看见她下来,遂挑眉:“这么早?”
“是啊,还有点迟了。”
“让司机送你吧。”
应如是没有拒绝,既然陆斯年拿她当蒋悦瑶的替身,那么大家也就是各取所求,他需要在她这边找一份慰藉,而她,接受他提供的一些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整整一晚上,应如是彻底想清楚了。
司机开车将她送到了电影学院的附近,应如是下了车便连忙朝电影学院走去。
进了学校往马老师办公室走去,路上恰好碰见了柏文远。
两人一起去办公室,路上还就上回讨论剩下的内容交换了一下意见,到了办公室,马老师让两人坐。
“今天让你们俩都过来,主要就是你们两人的选题撞了。”
应如是轻声道:“马老师,我和柏文远周末讨论了一下,觉得是不是可以两个主题合二为一。”接着,她便将自己和柏文远之前商量讨论的思路说了一遍。
马老师听完之后,笑了笑:“你别紧张,我今天让你们过来,也是这么想的。”
一听这话,应如是和柏文远顿时松了口气,只要不砍掉就好。
“你刚刚说的思路,我觉得很不错。”马老师赞许的点了点头,这时,柏文远将平板电脑递了过去,这是他们周五那天在奶茶店整理的思路和想法,马老师接过电脑看了之后,非常满意,“可以,你们讨论的想法已经很完善了,可以准备前期的筹备了。”
“好!”应如是和柏文远对视了一眼,心中大喜。
马老师看了一眼墙上的钟:“我一会儿还有个会,你们要是有什么疑问,打电话给我。”
“好的,马老师。”
“对了,一定要记住,和被摄人物交流做朋友,打消他们对镜头的陌生与拘束感。”马老师特意嘱咐道,“杜成蹊我倒是不担心,不过柏文远,你要拍的那些孩子,一定要做好沟通。”
“老师我记住了。”
纪录片的底色,就是真实,而纪录片的一大难题,也正是保持拍摄对象在镜头前的真实性。
所以纪录片在拍摄之初,就要和拍摄对象建立一种关系,这种关系并不是“拍摄者与被拍摄者”之间的关系,而是一种“参与式”的关系,参与到拍摄对象的生活中,熟悉起来以后,被摄人物在镜头面前就会特别特别自然。
既然确定了选题,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前期拍摄了。
之前张旸就已经给了应如是有关杜成蹊的联系方式,他在应如是联系之前也跟杜成蹊打过招呼了,所以应如是这边很轻松就和杜成蹊确定了拍摄的事情。
应如是和柏文远合作的这个纪录片,他们暂定的名字叫《修旧如旧》,以两条线穿插表现京剧的现状,杜成蹊和在艺校自小就开始学习京剧的孩子们,之前他们决定分头合作,但是柏文远提议,还是一起,这样也能多一重想法。
第一次亲眼见到杜成蹊,应如是还是吃了一惊。
她从没有见过一个女子能将传统大褂长衫穿的这样温文尔雅,举手投足之间都是儒雅,应如是有些明白“角儿”的含义。
“你是如是,是吧?”杜成蹊笑眯眯的和她打招呼,“张旸和我提及过你。”
应如是连忙伸手握手:“杜老师你好,我是应如是,这位是我到的同学,这个片子是我们合作的。”
柏文远也连忙伸出手,杜成蹊笑着握了握手,道:“你们这样的年轻人能来关注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幸事啊!”
“杜老师太客气了。”应如是连忙道。
前期的准备工作大约准备了近一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里,除了做前期的准备工作之外,他们几乎每天都在杜成蹊以及艺校两边跑,杜成蹊那边主要是为了观察她的生活,看看有什么可以拍的素材,而艺校那边除了这点之外,他们还要和艺校的孩子们打好关系,消除孩子们对镜头的距离感。
拍摄的时候,应如是和柏文远从摄影系拉了两个人过来组团,这么一来,四人小组就算是正是敲定了。
这两天重点拍摄的是杜成蹊为弘扬京剧,而创作的新戏《四十千》始末,应如是当初在知道《四十千》创作前后的故事时,当即就觉得这个一定要拍进去。据说,《四十千》的创作团队平均年龄不足三十五岁,其中还是杜成蹊拉高了平均值,这些创作者们,和杜成蹊一样,都在为京剧的年轻化呈现和传播作探索。
除了出于传承京剧的本能外,也因为一个很现实的原因——年轻戏曲人如果没有新戏演,就很难出人头地。
“梅兰芳先生在自己十七八岁时就把当时的传统老戏演了个遍,二十一岁便开始尝试自己的新东西;而我们现在二十多岁才刚毕业,然后还要论资排辈,可能到了三十岁还难演上角儿。”杜成蹊的神色间有些无奈,“当代戏曲演员的青春被“无限拉长”,唯有新戏能给他们一个由头去展现自己。”
《四十千》则是杜成蹊前两年转至幕后担任制作人,创作的一部实验小剧场京剧。
该戏取材自清代吴岩小说《醒世词》,戏台上一生一丑,一桌二椅,讲述了以四十千买父的故事,看似荒诞,实则有情,折射出国人对家庭观念的重视,直至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对我而言,京剧就是京剧,没有新老之分,《四十千》虽是新戏,形式却非常传统,但意义普世通用。”杜成蹊面对镜头,显得落落大方,“京剧要想引起当下观众共鸣,并不能一味追求现当代题材,反而是金钱、两性、生死这些与时代没有太大关系、亘古不变的价值观讨论更能触及人心……”
摄像机架在那里,应如是坐在杜成蹊的对面,就像朋友之间聊天一样自如,这样的访谈反而更能触及人心。
“对了,下周末有个《四十千》的演出,你们要拍吗?”杜成蹊忽然问道。
应如是连忙点头:“当然了,如果可以的话。”
其实,这毕竟是纪录片,就算杜成蹊不同意,他们也要竭尽全力说服杜成蹊同意……当然,直接同意的话更好。
跟随杜成蹊拍摄的这段时间里,他们小组的四个人也和杜成蹊的关系很熟稔了。
在《四十千》的演出之前,杜成蹊和友人有约,于是,小组四人也跟着她去了帝都的青杏山。
在半山腰有一个农家院,应如是刚到半山腰还没来得及喘气,就听那两个摄影系的小哥激动的说:“这山上的风景真漂亮,可以拍点空镜头!”
空镜头,又叫"景物镜头“,是指画面中没有人的镜头。有时候用来专场,有时候用来交代背景环境,有时候用来以景抒情,总之很重要。
“如是,明天早起拍日出!”柏文远一脸兴奋。
杜成蹊这次碰面的友人,之前也是学京剧的,但是最终没有坚持下去,应如是灵机一动,觉得这两方对比,更能表现主题,那友人看着忙碌的小组四人,然后对杜成蹊笑道:“老杜啊,你现在还真是到处发力啊!”
杜成蹊笑着道:“总要有人做这个事吧!”
是啊,总要有人去弘扬,总要有人去守望,这件事总要有人去做,不然这些传统文化最终只会成为历史书上的一笔,应如是心底再一次被触动了,同时,她对自己要拍的这个纪录片又有了不少的想法。
https://www.biqivge.cc/book/56569521/494328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