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朕就是喜欢偷怎么了 > 第228章

第228章


  当然,后果就是,一次性地刷下了三分之二的人,大大地缓解了县试的压力。

  也让许多一窝蜂跑去报名的学子,羞愧地掩面而归,再也不敢如此轻浮孟浪了。

  四月的大汉,还有一件影响朝纲的大事,贵人邓猛的产期眼看就要临近。

  刘志为了缓解她的焦虑,特意将宣夫人召进了宫,陪伴着女儿。

  皇太后郾明也无比重视,这可是她的第一个孙辈,也是皇帝的第一个孩子,可谓是万众期待。

  就连刘志也放下了繁忙的政务,每日晚上都过来陪伴。

  太医令窦云与妇科圣手公仲弘,全天待命,直接住在了合欢殿的偏殿中。

  这位公仲弘是窦云特地从前汉旧都长安请过来的,祖上世代都是太医署的医师,专精于妇人病。

  眼看着原先预计的产期以过,可邓猛却一点动静也没有,合欢殿里的气氛便紧张起来,一个个如临大敌。

  这日晚间用过餐,刘志便陪着她一起去院中散步,邓猛虽然挺着个大肚子,身材却并不臃肿。

  在刘志的支持下,邓猛并没有如大多数贵妇一般,躺在榻上养胎,每日鸡鸭鱼肉加补品,而是荤素搭配,天天都会适量的运动。

  两人在夕阳下漫步花间,聊着些京都趣事,有说有笑,宛如世间每一对最平常的烟火夫妻。

  宣夫人站在回廊下,远远看着一双璧人,神色复杂,她是过来人,当然知道这样的温馨柔情,对于一个女人的杀伤力有多强。

  天子就是天子,将来的某一天,当后宫中姹紫嫣红开遍时,性烈如火的猛女,又是否能够做到心平气和,抽身而退?

  “听说前几日马夫人他们,已经到达平原王府啦?”

  马夫人母子三人是三月间出的京城,走之前将长社公主和平原王的婚事,都初步定了下来。

  平原王刘硕定的是细阳侯岑福的女儿岑宁,棘阳岑氏是世家大族,当年其先祖征南大将军岑彭,也是光武帝时期的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封为舞阴侯。

  岑福的母亲是汉安帝的妹妹,涅阳大长公主,父亲岑熙曾官拜虎贲中郎将,家世显赫。

  不过岑福本人却才能不显,只是个黄门侍郎。

  郾太后与马夫人千挑万选,岑家也算是皇亲国戚,门当户对,却又并不张扬,很符合她们的心意。

  岑宁本人娴雅大方,容貌秀丽而不妖冶,一看就是个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

  最关键的是,岑宁事母至孝,其母亲长年卧病在床,她小小年纪便衣不解带亲自侍奉汤水,后其母病逝,又守孝三年,传为京都佳话。

  所以岑宁十七岁还没有订婚,却依然能得到郾太后的赏识,无论从哪方面来说,岑宁都完全符合刘硕的条件。

  因为有太后出面,婚事十分顺利,马夫人离开京师前,已经与岑家走完了纳采,问名和纳吉的流程,相当于订了婚。

  而长社公主则定了扶风耿援,耿氏的先祖大将军耿弇,亦是光武帝时名将,云台二十八将位列第四。

  不过耿援却是耿弇的弟弟耿霸的玄孙,其父耿显为河东郡守,说起来耿援的家世并不算太好,但却生了副好皮囊。

  身长玉立,五官俊朗深刻,一双桃花眼不语而含笑,好一个风流俊俏的少年郎君。

  长社公主在一次宴会上偶遇之后,便一见钟情,回去后偷偷请益阳公主在郾太后面前说了说。

  太后派人一打听,觉得耿援家世虽差了一点,但人才出众,本人也比较上进,文才武功都算过得去,性子还算稳重,便顺了她的心意。

  皇家公主尊荣无比,自然不可能去向男方求亲,便找了名宗室贵夫人,婉转地向耿家暗示了一下。

  耿援能够尚公主,当然是喜出望外,汉代与唐宋时不同,尚公主后并不会影响仕途,反而更增添了政治筹码,如何会不愿意。

  因此长社公主的婚事,也很快就定了下来,马夫人走时满心欢喜,这一趟把儿女婚事都搞定了,算是皆大欢喜。

  长社公主找到了心目中的如意郎君,自然也是娇羞无限。

  唯有渤海王刘悝一肚子的火无处发泄,过年期间,他仗着有母亲帮他遮掩,几乎要玩疯了。

  每日里斗鸡走狗,蹴球意钱无所顾忌,结交了一帮皇室不肖子弟,全是些狐朋狗友,国傅孙怀苦劝不听,气得直接找刘志辞去了职务。

  刘志见他烂泥扶不上墙,便也有些不耐烦,于是准了孙怀的辞呈,为他安排了个黄门侍郎。

  没了古板固执的孙怀拦着,刘悝更加肆无忌惮,反正他母亲马夫人根本就管不住。

  可惜快乐的日子过了没几个月,刘志便勒令他护送母亲和妹妹回平原王府,并且派了一队龙麟卫保护。

  明确告诉他,此去便安心侍奉母亲,不用再来京师了,下次若无诏偷偷进京,定然严惩不贷。

  可一不可二,刘悝再混账,也知道刘志不会继续纵容他,万般无奈之下,只得怏怏不乐地随马夫人走了。

  一行人边玩边走,个把月才到平原王府,见三人平安回了家,郾太后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

  邓猛因为产期临近,太后怕出意外,不许她再来永安宫请安问候,所以得到消息比较迟。

  刘志微微一笑,“前几日才到的,都平安无事,你也不用挂心了。”

  “今日都四月十六了,他们走了一个多月啦,记得去年今日,我还在西宫里头住着呢……”

  邓猛微笑着发感慨,脚下却突然一顿,眉头皱起,“我肚子……好痛。”

  不会是发生了吧,刘志也吓了一跳,跟在身后的女官邓婉赶紧过来搀扶着她,另一名宫女撒腿就跑,去请医师去了。

  宣夫人见外面乱成了一团糟,立刻就明白过来,快步走了出来,“别慌,刚刚发动,还早得很呢。”

  见到母亲,邓猛仿佛找到了主心骨,紧紧地抓住她的手,“我不怕。”

  一群人搀着邓猛回了大殿,产房早就已经备下了的,稳婆也住在殿内,日夜待命,还有两位医界圣手坐镇,这场面已经是全大汉最豪华的阵容了。

  刘志以前也只在电视上见过生孩子,那场面无比的夸张,看着就渗人,尤其是产妇叫得惊天动地的,十分吓人。

  不过邓猛倒是很撑得住,并没有呻吟叫唤,刘志虽然没进产房,却也一直等在外面,毕竟是自己的第一个孩子,还是很期待的。

  这一等就是一夜,直到黎明时分,里面终于传来了婴儿洪亮的啼哭声。

  “呜哇呜哇……”

  听起来中气十足,显然婴儿的状态不错,是个身体健康的孩子。

  “恭喜陛下,添了位小公主,母女平安。”

  宣夫人亲自抱着孩子出来,虽然她心里很失望,但脸上却丝毫也没有表露出来,反而喜笑颜开。

  刘志微微一愣,他倒也不是重男轻女,作为皇帝,如果能有个继承人,来自朝廷的压力会小很多。

  不过他的愣怔也只是一闪而逝,立刻便笑着弯腰看过去,是个胖乎乎的小丫头,红通通的小脸,有些皱皱巴巴的。

  “唔,怎么这么丑?”

  刘志忍不住皱起了眉头,再怎么说她爹娘都颜值不俗,为何生的女儿却一点也不漂亮。

  “陛下不懂,才出生的孩子都这样,过几天长开就好看了,您看看她的鼻子和嘴,多像您啊。”

  宣夫人赶紧笑着解释,刘志听她这么一说,仔细地看了看,只见她小脸蛋皱成一团,实在分辨不出哪里像自己。

  “哇哇哇……”

  小丫头的声音着实响亮,宣夫人赶紧将孩子交给旁边的乳母照顾,刘志这才想起来问道。

  “阿猛还好吧?”

  “谢陛下关心,猛女还好,生得很顺利。”

  刘志抬脚进了产房,里面还残存着一股血腥味,邓猛疲惫不堪地半躺在榻上,有些愧疚地看着他。

  “对不住,陛下,妾没能给您生个皇子……”

  “公主也很好,我很喜欢,辛苦你啦,安心休息吧。”

  生男生女都是缘分,刘志毕竟是现代灵魂,不会把这种事情怪在女人身上。

  很快,邓贵人产下一女的消息便传遍了都城,几乎所有的朝臣们都很失望。

  要知道,一连数代皇帝都子嗣艰难,暗地里已经有人在偷偷流传,大汉国运衰弱,龙气消退,所以才会渐渐断了传承。

  因此邓猛这一胎一直都是万众瞩目,希望陛下能够早日生出皇子,以定民心。

  不过,这也让许多人都动了心思,想着找机会把自家女儿送进宫,若是运气好能够一举得男,岂不是前程无量。

  说起来也奇怪,后汉一连几代皇帝都是情种,几乎每代皇后都没有儿子,却偏偏能得到君王宠爱。

  但到了刘志这里却出现了变故,梁女莹既无子嗣,也无宠爱,所以便给了人无限遐想的空间。

  三日后,刘志下诏,长女取名刘华,封安阳公主。

  安阳公主的出生,并未在京师激起多大的浪花,满月酒也很低调,只有些宗室贵妇参加。

  进入五月,江东一带传来了坏消息,暴雨连绵,江河水位猛涨,刚刚修复的河堤岌岌可危。

  看着报上来的紧急奏疏,刘志自嘲地一笑,他就说嘛,自己并不是个气运之子,天灾还是如约而至。

  来就来吧,他刘志还不信了,自己斗不过这老天,穿越这么离谱的事情都能发生,一切皆有可能。

  当下他紧急召见群臣商议对策,农事由尚书府下辖的户部尚书负责,而水利则由新成立的工部尚书负责,可刘志却将几位尚书尽数召了过来。

  如此大范围的天灾,不是哪一个部门能够单独应对的,必须由多部门通力合作。

  “江东水患危如悬卵,诸位可有妙策?”

  尚书令袁盱急忙回话,“回陛下,扬州牧与荆州牧都已经在紧急调集人手抗洪,抢修堤坝。”

  刘志点点头,“这雨还不知何时能停,朕担心光是百姓恐难以应付,想调士卒去堤上帮助巡逻抢险。”

  军队参与抗洪救灾,是后世社会的常规操作,他们的纪律性更强,体力也更好,有他们的加入,效果成倍增加。

  “这……”

  袁盱稍微一犹豫,便点头赞同,“前汉武帝时,也曾有此先例,那便调两州屯田校尉部参与救灾,并招募武陵蛮,板据蛮等,按战时标准运作。”

  “很好,江东乃天下粮仓,若能保证丰收,则今年的口粮就不用愁了,所以万不可掉以轻心。

  各级官府必须全力以赴,如有懈怠者,以死罪论处,救灾所需物资各部当尽力满足。”

  哪怕到了后世,洪水依然是难以对付的天灾,刘志心中沉重,他也只能尽力而为了,希望老天能够怜悯天下苍生。

  整个朝廷都在关注着江东的水灾,暴雨不停歇地下了一个多月,尽管两州官府动用了差不多五万民夫,再加上征调来的三万多军队,依然没能阻止长江决堤。

  六月中旬,鄱阳湖一带洪水泛滥,整整两个县的范围,成为一片汪洋大海,浑浊的江水肆虐,吞没了无数农田和房屋。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由于发现得及时,两县百姓被紧急转移了出去,所以没有造成大量人口死亡,这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大灾过后必有大疫,不等雨停,刘志便下令让太医令窦云带领大量医师奔赴江东。

  京师及扬州和荆州的医师也被紧急招募起来,集中抗疫,刘志下诏,所有医师必须应征,若有不从则杀无赦。

  紧接着,他下诏征集各地药材,并命令大量运送石灰去灾区,用于防范瘟疫的产生。

  刘志每日都在关注着江东灾情,那里是黄巾起义的发源地,灵帝时正因为瘟疫大流行,导致民不聊生。

  张角三兄弟趁机创立太平道,以巫医的名义救治灾民,这才笼络了十万教众。

  所以瘟疫才是百姓们追随张角的主要原因,刘志很早的时候就开始关注这一点了,奈何此时的医疗水平实在是太差。

  对于这种大瘟疫,没有抗生素的话,很难救治,只能防重于治了,毕竟洪灾后的瘟疫主要是由于缺少洁净水源造成的。


  https://www.biqivge.cc/book/55213/60893316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