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 靖康之难(三十)
十九日这天,有一个重要情况,康王与汪伯彦等都不知道。这天,宗翰从怀州派出一支由四百铁骑组成的队伍,到濬州一带迎接奉使北上的康王。在黄河岸边渡口,他们向摆渡人打探,摆渡人告诉他们,康王过河已经累日矣。
金人于是又派出一群游骑北去追赶,途中恰好遇到巡检任永吉。任永吉的说法与摆渡人说法一致。金人于是放弃追赶,四百铁骑回怀州而去。
康王赵构若是这次被宗翰接去,那么,后来的历史又会是怎样的呢?历史真的无法想象。一个小小的偶然,就可能成为历史的拐点。
运用骑兵队伍长途奔袭,好像是外出打猎一样,取得胜利就满载而归,这是金人惯用的传统战术。宗望率东路军两次南下,都采用了这套战术。
但宗翰却不同,宗翰一路上对所过州县,采用的是“服者抚之,拒者攻之”的政策,所过州县基本上都被他扫平。由此可见,宗翰比宗望更有政治头脑,更厉害。
宗望自真定府南下后,对沿途州县基本上又是绕城而过。当兵临庆源府城下时,他也曾打算组织攻城,希望一举拿下庆源府。不料,金军营寨在城外遭到宋军突袭,损失不小。
那是十月二十四日晚上,庆源府守城将军王渊,派遣州统制官韩世忠拣选步兵三百人,从西北门出城偷袭金军。韩世忠首先放火焚烧金军营寨,造成寨内大乱,然后趁机率众杀入,杀死金人数百,杀伤无数。那天晚上,恰好天降大雪。一场血战之后,地上的白雪都染成了红色。宗望见此地宋军很有战斗力,于是放弃攻城,继续绕城南下。
王渊立即派人入京,将韩世忠战绩报告给老领导刘鞈。刘鞈在十一月十三日上奏。宋钦宗很高兴,下旨任命韩世忠为正任防奭使,其他参战将士也一律行赏。
韩世忠是延安人,身材高大魁伟,勇力过人,这年三十六岁。他十八岁应募从军,参加过抗击西夏的战争,作战很勇敢。在后来的抗金战争中,他战功显赫,成为一代名将,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南宋“中兴四将“。
宗望在南下途中,原打算依旧从滑州、濬州渡河,那是他上次渡河的地方。可是侦察获悉,宋军河北宣抚使范讷,统兵五万,守卫在滑、濬一带,严阵设防。
宗望见宋军有备,于是改变行军路线,领兵转道恩州古榆渡,然后直趋大名。十一月十五日,金军从大名府魏县李固渡,轻松渡过黄河。
过河后,宗望派完颜昌率三千骑兵做先锋,直奔东京,他率大军随后。同时,他接受上次教训,注意分兵扼守各处险要,以拦截宋朝勤王之师。
十一月十九日,宗翰离开怀州,领兵南下。渡过黄河后,他率领诸将直奔位于巩县的宋朝皇帝陵。
此时,娄室已率先锋军在黄河南岸打开局面,站稳脚跟。宋朝西道总管、知河南府王襄,接到勤王密诏后主动放弃西京洛阳。但他不是开赴东京勤王,而是一路往南逃去。永安军、郑州等地,皆相继投降。
宗翰率领高级将领们来到永安诸陵前,他首先派人拜祭真宗和仁宗陵墓,礼节非常恭敬。但是不拜祭永裕和永熙二陵,而且似有焚毁之意。同时,宗翰严令,禁止诸兵骚扰陵墓,任何人不得劫掠陵庙里的器物。
永安诸陵,有七位皇帝葬于此,加上赵匡胤的父亲赵宏殷的墓也由开封迁于此,称永安陵,故有七帝八陵之说。八陵依次为:宣祖(赵弘殷)永安陵、太祖(赵匡胤)永昌陵、太宗(赵光义)永熙陵,真宗(赵恒)永定陵、仁宗(赵祯)永昭陵、英宗(赵曙)永厚陵、神宗(赵顼)永裕陵、哲宗(赵煦)永泰陵。帝陵旁还有后妃、皇室、皇族和未成年子孙墓以及功臣墓,共有三百多座,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皇陵区。
宗翰为什么拜祭真宗和仁宗陵墓,而不拜祭太宗和神宗陵墓呢?应该说,宗翰当时对宋朝历史文化的了解并不是很多,但他身边有时立爱、韩昉等原辽国汉人官员,这些人对宋朝很了解。宗翰这样做,很显然是受了这些人的影响。在时立爱等原辽国汉人官员眼里,真宗和仁宗是主张和平友好的好皇帝,而太宗和神宗则是挑起战争的坏皇帝。他们将这样一些观念,不断灌输给宗翰等金人将领。
宋朝首都在开封,而帝陵区却设在巩县,远离京师,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推测,这可能与赵匡胤当初计划迁都西京洛阳有关,只不过后来迁都计划没有实现。还有人认为,这可能与巩县的土质有关。巩县土质疏松,便于深挖厚葬。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与风水有关。帝陵区南有嵩岳少室,北有黄河天险,可谓“头枕黄河,足蹬嵩岳”,而且东依青龙山,西靠白虎滩。从堪舆学角度看,的确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看完帝陵后,宗翰来到西京洛阳。
前泽州知州高世由,已被宗翰任命为西京留守。宗翰令高世由派人,四处搜集宋朝大臣的文集、墨迹、书籍等。又令他派人寻找富弼、文彦博、司马光等名臣的子孙。这些肯定都是时立爱等人的主意。
不久,高世由打听到文彦博第九子文维申的家。可文维申已逃出洛阳城,只留下一小妾和一婴儿在家。高世由派人将小妾和婴儿送到宗翰这里。
宗翰抚摸婴儿良久,将一些衣服和珠玉赠送给这小妾,为之压惊。随后,宗翰又派人将小妾和婴儿送回家去。
十一月十九日,也就是宗翰在巩县拜祭宋朝皇陵那天,宋钦宗又一次召开御前会议,讨论目前局势与对策。
有大臣认为,敌军乘机渡河,击鼓而南行,很显然有轻视我军之意。现在,我们不如在京城四方十里之内,各屯兵二万,坚据要害,以挫败敌之阴谋。再从别处调兵万骑,前来助之,绝敌粮道。坚壁清野,以待敌粮草困乏,且竭力使其无法四处劫掠。安排间谍侦察其内情,寻找敌之薄弱环节。不时出兵,探其虚实。再令河北各地郡邑结营自守,并赶紧派使者北去拜康王为元帅。令康王集中河北兵力,扬言率兵直捣燕山,以动摇敌之军心。然后,康王秘密领军渡过黄河,汇合四方勤王之师,绕到敌军背后,夹攻敌军。若如此,则敌不难亡也。
也有大臣认为,现在敌兵气焰嚣张,而我军挫衄久矣。闻敌深入,气益不振。若是再战,仍不能胜敌,反而有伤国体。不若保护皇帝出城,以避敌锋芒,然后徐议御敌之策。若孤城自守,能坚持多久?
有人主张守城以待援,有人主张出城以避敌,大臣们唇枪舌剑,争论不休。究竟该如何选择?宋钦宗犹豫不决。会议一直开到深夜,也没做出决策。
https://www.biqivge.cc/book/55192/48838699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