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 385正名

385正名


    站在皇宫正门的这些人看上去好像是早有默契一般齐聚于此。

  实际上,这些官员和勋贵对于两位公主的突然出现,是十分诧异的。

  他们这些人当中,几乎九成以上都曾经向胡人献过降投过诚。

  他们之所以会从一大早就站在这里苦等,是为了迎接宁志远这个新主人。

  希望这位西北大将军能看在他们主动献降的份上,放他们一马,不再追究他们降敌之罪。

  然而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们苦等之时,在胡人入城之前就已经失踪不见的庆平长公主和淳芳公主会突然来到这里,并且一言不发地加入到他们的队伍当中。

  这一下,顿时让一众官员和勋贵又惊又怕。

  他们不知道两位殿下接下来会做什么。

  万一她们惹恼了宁公,那他们这些人岂不是要跟着一起受罪?

  就在一众官员和勋贵忧心忡忡之时,宁志远等人终于来了。

  在看到两位公主后,宁志远很快就下了马,其他人当然也要这样做,跟着他一起往这边走来。

  “臣宁志远参见两位公主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在走到庆平长公主和淳芳公主面前时,宁志远执臣子礼恭敬地跪下行礼。跟在他后面的其他人也立刻照做。

  “宁公请起,不必多礼。”庆平长公主哪敢让他行这么大的礼,赶紧让驸马益安伯裘君海把他扶起来。

  宁志远起来后,一脸诚恳地说:“之前听说两位殿下失踪,臣忧心不已,正准备派人四处寻访。

  如今看到两位殿下安然无恙,臣终于放心了。”

  庆平长公主客气道:“多谢宁公关心。其实在城破之时,淳芳公主正好在本宫家中作客。

  在得知消息后,本宫一家及淳芳公主只好躲在府里的密室当中避难。

  还好上天垂怜,胡人入城之时,并没有找到我们的藏身之处,这才让我们避过一劫。”

  “原来如此,此乃天佑两位殿下矣。”

  听到两人的对答,站在后面的一众官员及世家勋贵心中不由得半信半疑。

  难道说,两个公主之前的失踪,就是因为躲在密室里才避过了胡人的搜查?

  但是,事情真的会这么巧吗?

  “两位殿下贵为公主,理由安坐堂前受臣下拜见才对。

  如今却让两位殿下站在这里苦等,是臣的不对,还请殿下降罪。”

  “宁公,本宫与淳芳公主今天特意带领百官等候于此,是想求宁公一件事。”

  “殿下有事尽管吩咐就是,臣哪敢不从。”

  庆平长公主面带哀容道:“宁公乃我大魏忠臣,国之粱柱。

  多年来宁家镇守西北,力拒胡虏于关外百年有余,乃大魏真正的忠义之家。

  然伪帝赵焞丰与谢氏逆贼等人丧心病狂,竟然发动兵变轼父轼君,犯下了人神共愤的滔天大罪。

  还好在此等危急关头,宁氏一族依旧为先帝尽忠恪守,不屈从于伪帝奸臣,这才为先帝保下了一方净土。

  可是谁能料到,我大魏皇家终究还是难逃大劫。

  如今除本宫和淳芳公主外,我赵氏皇族已经被胡人屠戮一空,十不存一。

  大魏皇家,实际上已经名存实亡。

  本宫虽为一介妇人,但也知道国不可一日无君这个道理。

  尤其如今正值天下大乱、民不聊生之时,更需要一位有为之君重整社稷、拨乱反正。

  能担此大任者,唯宁公莫属。

  为此,本宫恳请宁公在此等危难之际,继任大统,主持大局,还天下百姓以安宁。”

  说完,庆平长公主郑重地跪下向宁志远行了一个只有在覤见帝皇时才会出现的大礼。

  “淳芳也恳请宁公继任大统,主持大局,还天下百姓以安宁。”一直没出声的淳芳公主此时也跪了下来恭敬地说道。

  站在后面的一众官员及勋贵们看到两位公主如此表态,顿时心中大喜,纷纷跪下来大声喊道:“恳请宁公继任大统,主持大局。”

  这些声音不仅越来越整齐,也越来越响,在皇宫门口不断重复着。

  宁志远一脸惊惶道:“两位殿下快快请起,臣哪里受得起两位殿下如此大礼,快请起,快请起!”

  庆平长公主坚定道:“如果宁公不肯答应的话,本宫是不会起来的。

  由宁公来继任大统,这不仅是顺应天意,也是万民之福。

  还请宁公看在天下百姓的份上,不要再推却。”

  那些急于将功赎罪的官员和勋贵们个个都是人精,哪里肯放过这么好的从龙之功,赶紧粗着脖子以更大的音量齐声喊道:“恳请宁公继任大统,主持大局。”

  在这铺天盖地的呼喊声中,宁志远终于一脸为难道:“两位殿下还是先起来再说。此事事关重大,臣以为需从长计议,还请两位殿下容臣考虑过后再作决定。”

  庆平长公主这才松口道:“既然宁公心存疑虑,本宫也不好勉强于你。

  好吧,那就请宁公仔细考虑过后,再作决定。”说完,她带着淳芳公主慢慢站了起来。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站了起来。

  在场所有人都知道,此事已经板上钉钉,势不可挡了。

  假如宁志远真要拒绝的话,绝不会说什么考虑过后再作决定这类的话。

  宁志远现在不接下大位,只是为了给所有人留出时间去走流程。

  至于是什么流程?

  那当然是要演足三辞三让这场大戏了。

  要知道,宁家是从赵家手里夺的天下,而宁志远本身又是靖安帝的臣子。

  假如赵氏皇族的男丁还活着的话,宁志远这样做,无异于谋反篡位,日后肯定会在史书上留下极不光采的名声。

  还好赵氏皇族的男丁已经死绝,而且提出让宁志远继任大统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赵氏皇族仅存的两位公主。

  这种事由赵氏皇族的公主亲自提出,那就不是篡位,而是另一种形式的“禅位”。

  这样一来,宁家继任大统的合法性就正式确立了,日后可能还会成为一椿流传百世的“美谈”也说不定。

  但既然是演戏,就要演足全套。

  假如宁志远直接答应两位公主的请求接过皇位,日后很可能会被人诟病粗鄙无礼,吃相难看。

  因此他需要演足这场三辞三让的好戏,最后才“勉为其难”地坐上龙椅,这样才能更加的明正言顺。

  可能有人会说,这不是很虚伪吗?

  确实虚伪,但这就是礼节,也是该走的流程。

  尤其是涉及到皇朝更迭这种大事,有些事情该做还是要做的。

  又例如,宁志远在进入皇宫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以臣子的身份去拜祭靖安帝。

  在靖安帝的灵位前,前来祭奠的宁志远哭得那叫一个肝肠寸断、催人泪下。

  他这一哭,其他大魏官员和勋贵自然不能干站着,也赶紧哭嚎起来。

  一时间,整个灵堂哭声大作、悲意丛生,不知道的还以为靖安帝刚刚才过世。

  跪在人群后面只会掩面干嚎,却根本挤不出一滴眼泪的池非这才发现,原来岳父宁志远的演技也是一流的。

  看他哭成这样,不知道的还真以为靖安帝与宁志远这对君臣之间是如何的情深义重、君臣互信呢。

  然而池非等人却很清楚,当年皇城兵变之时,第一个想对宁家下手的人不是安国公,而是靖安帝本人。

  因此宁志远不可能会对想置自己一家于死地的靖安帝有什么好感,现在完全就是在演戏。

  但就是这样一场在大庭广众下所演的哭戏,反而更加深了宁志远的忠臣身份,简直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

  在场或许只有两位公主,尤其是淳芳公主是发自真心的悲伤哭泣,毕竟对方可是她的亲生父皇。

  这哭戏足足演了一个多时辰才宣告结束,接下来就该办正事了。

  在两位公主以及文武百官的共同推举下,宁志远成了代理国政的监国大臣,统管一切军政事宜。

  有了这个身份后,宁志远可谓是名正言顺的大权独揽,已经算是半个皇帝了。

  至于住在哪里这个问题上,以宁志远的精明,当然不会现在就大摇大摆地住进皇宫。

  毕竟他现在还只是臣子身份,哪有臣子会住进皇宫的道理。

  于是他以便于办公为名,住进五军都督的官衙里,并且以官衙为办事地点正式代政。

  上任以后,他很快就颁布了几条政令。

  一是从今天开始,实现宵禁,禁止一切夜间活动,以防有奸细趁机作乱。

  二是派人把数十万逃出新京的百姓重新引导回来,妥善安置。

  三是尽快恢复城中秩序,并每日在多个地点定时施粥,安定民心。

  四是对有份杀害赵氏皇族的罪臣进行问罪。

  这前面三条政令还好说,最后一条可真是吓坏了绝大部分的官员和勋贵。

  毕竟当初为了保命,他们大多数人都向胡人投过诚,甚至还被迫参与了对赵氏皇族的行刑过程。

  他们没想到宁志远这么狠,完全不按牌理出牌。

  这头才刚刚推举他为监国大臣,紧接着他转头就开始抓人问罪,哪有人会这样做的,简直就是个疯子。

  然而还没等他们向宁志远当面求饶,西北军众将士就已经开始抓人了。

  一时间,住在内城里的一众达官贵人们哀嚎遍野,惨叫连连,大量官员和勋贵被关进了大牢等候审理。

  就在这个所有人都人人自危之时,很快有人发现,西北军所抓的罪臣当中,大多都是与谢家有所勾结的官员和勋贵。

  另外早就与胡人有所勾结的孙、马两家,则成了第一批被带走的涉事世家。不仅人被带走了,就连他们的家也被西北军给查抄了。

  只有那些与谢家关系不深,并且与胡人没有勾结的官员和勋贵,就算有份参与行刑,也不会被带走。

  这一下,那些免于牢狱之灾的官员和勋贵这才松了口气。

  看来宁志远也不是那种要赶尽杀绝的主。

  宁家这样做,只是要秋后算帐、铲除异己罢了。

  一时间,许多没有被带走的官员和勋贵都开始庆幸自己与谢家关系不深,这才逃过一劫。

  但就算是这样,还是有一大半的官员和勋贵被关进了大牢,其中很多都是三品以上的朝廷大员以及赫赫有名的世家豪强。

  毕竟自顺天帝赵焞丰登基以来,权倾朝野的谢家为了巩固权势,自然会把重要的位置留给肯投靠他们的人,因此才会有这么多大官和勋贵与他们有所勾结。

  对于所有来向他求情的人,宁志远一概不见。

  他原本就准备杀掉一批位高权重的京官,好让小女婿的新政能够在全国推行。

  如今正好趁此机会把谢家当政时期的各种遗毒小人给挤出来,免得留下后患。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大权在握的他难道还要留着这些心怀鬼胎的家伙在自己身边搞各种阴谋诡计吗?

  别以为拥护他继任大统就能沾上什么从龙之功。

  放屁,他宁志远能坐到今天这个位置,靠的可不是这些鼠首两端的墙头草。

  经过这一轮大清洗,整个新京几乎少掉了三分之二的官员和勋贵,比几十年前那场惨烈的夺嫡之战还要夸张。

  宁志远这一手回马枪,可谓是雷霆万钧、杀意惊人。

  经此一役,所有人这才清楚认识到,宁志远这位准皇帝可不是一个好惹的主。

  其手段之狠辣,杀伐之果断,比安国公谢明顺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朝堂官员一少,空出来的位置自然就多了起来。尤其是三品以上的官位,更是空出了一大把。

  然而宁志远却并没有趁机把自己的一众心腹手下拼命塞到这些肥缺上,反而就这样让这些官位悬空。

  不是宁志远不想塞人,而是时候未到。

  早在决定进京之前,宁志远就已经跟池非、章文轩等人讨论过这个问题。

  最后几个人经过商议后,得出的结论是:宁缺毋滥。

  假如现在贸贸然就把西北军的一众将领拿去填补空缺,那军队这边就会立刻缺少人手。

  而且自古文武分家,宁志远手下大多都是武将出身,文官极少。

  让这些只懂打仗的老粗去做文官的事,先不说能不能做得下去,这时间一长也肯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宁缺毋滥的态度,来对待这些空出来的位置。

  假如没有找到合适的人才,宁愿让这些官位暂时空着,也不能随便交给别人。

  当然,一下子少了这么多官员,整个朝廷在政事处理方面肯定会显得捉襟见肘,但宁志远却并不担心。

  如今整个新京城内,都处于西北军的军事管制当中,理应一切从简。

  用小女婿池非的说法,这叫战时政府。

  既然是战时政府,那根本不需要做到尽善尽美,只要能够维持地方稳定就够了。

  因此宁志远现在并不指望朝廷能够像以前那样正常运作,只要求能够以现今的人手保持最基本的运行即可。

  至于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https://www.biqivge.cc/book/55126/52349800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