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大明最后一个狠人朱慈烺 > 第385章 班师回朝

第385章 班师回朝


  崇政殿中,朱慈烺依旧大大咧咧的坐在龙椅之上,与众人商量着班师之事。

  曹变蛟貌似觉得打得不过瘾,说道:“末将以为不能任由建奴轻易北遁,应该趁势追击,彻底灭此朝食!”

  方正化和陈新甲满脸期待的看向朱慈烺,也希望能再冲刺一把,能一股灭掉鞑清最好不过。

  却听洪承畴说道:“小曹将军此言差矣,我军已然损失不少,八旗虽被打垮,但满蒙尚有几旗主力,击溃他们容易,想要追击歼灭,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皇太极带走的基本都是有战马的,更别说还有多尔衮的正白旗动向不明。”

  洪承畴曾是曹变蛟的老上司,见他说话,曹变蛟不好反驳,但还是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可否率精骑追击,即便追不上,也可顺势拿下抚顺关。”

  洪承畴摇了摇头,道:“没有两万三精骑追击,恐难以收复抚顺关,最重要的是后勤已经无粮草供应这么多的骑兵出战了。”

  朱慈烺微微点头,道:“追击一事就此作罢,建奴遭此重创,北方又是苦寒之地,十年之内基本无力举兵犯境,待大明修养数年,再一股将其彻底荡平!”

  殿中许多人轻呼了一口气,暗道终于可以松口气了,这位太子殿下的打法太刚猛了,一味的前进攻击,从预计的收复三岔河,到现在直接干到了盛京,别说建奴扛不住,就连自己人都吃不消。

  其中洪承畴最为兴奋,暗道皇太子终于要班师回朝了,辽东这块地盘以后自己就是老大!

  朱慈烺打断了洪承畴的幻想,问道:“洪卿觉得我军班师回朝借道蒙古如何?”

  “从蒙古回师?”

  不仅洪承畴大感意外,在场诸将皆是大惊,这想法也大胆了吧!

  朱慈烺道:“如今满蒙联盟已然破裂,那些外藩蒙古见了我们就像老鼠见了猫似的,完全没什么威胁,我大军从蒙古走墙子岭回京,沿途正好可以扫平九边外的蒙古诸部。”

  洪承畴微微皱眉,分析道:“关外不比关内,从蒙古回京路途遥远,少说有一千五百里,且山路众多,无处补充粮草......”

  大军班师走山海关一线可以获得来自关内各地的补给,如果走蒙古的话,这补给线就断了,长城都建在崇山峻岭之中,后勤的补给总不能出关翻越大山去补给吧。

  这个问题朱慈烺早就想到了,他笑道:“八旗军两次入关都是从蒙古绕道,他们是如何补给的?当年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远征是如何补给的?”

  “八旗军入关的补给是沿途附庸的漠南蒙古诸部提供的,而成吉思汗的蒙古大军.......”

  说道这里,洪承畴忽然知道了皇太子想干嘛了,这简直太可怕了!

  朱慈烺眼中闪烁着寒光,道:“既然蒙古诸部有过先例,那我们也去走一遭,他们若是不给,那我们只好按照他们老祖宗的规矩来,杀到哪里就抢到哪里!”

  孙应元道:“末将同意,那些蒙古人背信弃义,勾结东虏,对大明的祸害不下于建奴,末将愿率本部人马,横扫蒙古鞑掳部落,以雪前耻!”

  孙传庭等人还是觉得过于冒险,蒙古诸部居无定所,想在广袤的大草原上找人,难!

  最后朱慈烺力排众议,坚持走蒙古回京,为了不强人所难,他决定兵分两路回京,一路走关外蒙古,一路走来时的平坦大道,各部自由选择。

  结果,除了天武军和虎大威的宣大人马,其余诸部皆是选择从山海关一线回京。

  朱慈烺并不勉强,定下班师回京的日期后,这才赶走了众人,只留下虎大威和天武军诸将议事,拟定各种进军方案。

  虎大威原是蒙古人,十年前和猛如虎主动投降了大明,二人屡建功勋,一步步升到了总兵官。

  有了虎大威的参谋,众人对蒙古诸部有了很好的了解,加上情报部提供的蒙古方面的情报,经过了长时间的反复推敲,终于定下了从蒙古进军的路线。

  崇祯十二年九月二十五日,入辽大军兵分两路正式班师回朝。

  朱慈烺率天武军和虎大威的宣大军走蒙古,方正化、陈新甲和孙传庭等人领着几路人马先是返回锦州,再从山海关进入关内,走大道一路向西返回京师。

  辽镇和关宁军各部人马依然驻守辽东,由洪承畴亲自坐镇沈阳,吴三桂则代表关宁集团去京师领功,祖家和吴家,包括洪承畴,都有向崇祯皇帝和朝廷推荐吴三桂的意思。

  .......

  辽东大捷的战报以三百里加急的速度进入了京师,得知明军攻克盛京,整个京师一片沸腾。

  报捷之人所过之处,街边百姓皆是哗然,人们奔走相告,有甚者喜极而泣。

  文华殿中,崇祯和内阁大臣正为陕西民变焦头烂额。

  连丧两子,加之陕西李贼卷土重来,崇祯心情十分低落,半月之间像是又憔悴了几岁。

  自辽阳大捷后,辽东的塘报迟迟没有发来,他心中非常害怕,害怕辽东战事因粮饷不继战败,他甚至不敢派人去催问辽东的塘报。

  新任内阁首辅杨嗣昌也是无奈,他很清楚,如果不是辽东战败,就是皇太子对薛国观身死一事有怨言,故意不发塘报。

  杨嗣昌的心中也是七上八下的,各种念头涌上心头,心中很是不安,如果辽东战败,大明未来该怎么走,对清态度如何,陕西民变又该如何处理?这些都是他作为内阁首辅所要面对的问题。

  正当他们为增加三饷之事举棋不定之时,忽然听到皇城外喧闹声大作,似乎整个京师都是沸腾。

  “莫非有捷报传入京师?”杨嗣昌喃喃道,走到了殿外侧耳倾听。

  如他所愿,皇城外的呼声太大了,他甚至可以清楚的听到有众多百姓在大明门外呼喊:辽东大捷!

  杨嗣昌匆匆返回殿内,激动道:“陛下,辽东大捷啊!”

  “真的?”崇祯又惊又喜,一骨碌站起,全身都忍不住的颤抖了起来,他猛然大步走到殿外,对报捷之人翘首以盼。

  内阁大臣们也是不由自主的站起身来,满脸的不可置信,粮饷都断了,这都能打赢?

  报捷之人飞快跑进宫中,手持捷报呼喊道:“报!启禀圣上,辽东大捷,平辽大军在浑河击溃东虏十几万大军,并一鼓作气攻下了东虏贼窝盛京!”

  “什么?连盛京都打下了?”崇祯满脸呆滞,惊呼道。

  内阁几个大学士更是目瞪口呆,急急上前围住报捷的军士。

  崇祯接过捷报飞速扫视一眼,脸上的笑容渐渐放大,又道:“皇太极呢?”

  “皇太极仅率正黄旗和镶蓝旗往抚顺仓惶逃溃!”报捷的军士一口气说完,接着大口的喘着粗气。

  “辽东之患终于平了!”崇祯长呼一口气,紧接着道:“杨嗣昌,让内阁拟制,调平蛮将军黄得功自湖广北上陕西,剿灭李自成!以六百里加急送达湖广!”

  杨嗣昌不敢怠慢,连忙就地拟制,奋笔疾书起来。

  崇祯一扫丧子之痛的阴霾心情,欣喜之余还下旨特许京师百姓燃放鞭炮庆祝,而后拿着捷报匆匆前往奉先殿告慰列祖列宗。

  在礼部的督促下,《皇明时报》连夜赶稿印刷了上万份辽东大捷的专栏报道,一时间举国欢腾,京师上下鞭炮声更是连绵不绝,比过年还热闹。


  https://www.biqivge.cc/book/55057/4944432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