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六部、军队大调整
南京紫禁城乾清宫中,朱慈烺正看着坤兴公主发来的信件。
信中道:“皇兄,这题到底怎么解答啊,能悄悄告诉我吗?我在苹果树下呆了几天也没想出呢,我问了三儿的老师方以智,他告诉我说是地球中存在一种力量吸引万物,不知是真是假的......”
朱慈烺笑了笑,这位皇妹脑子很聪明,从小就喜欢听自己讲科学之类的问题,现在她能这么执着的探索问题,很好,没有白白浪费自己的教导。
朱慈烺写了一封回信,又对吴忠道:“去皇家科学院复印一套科学文献给公主送去,还有本宫近日令工匠打造的魔方,也送几套过去。”
朱慈烺伸了个懒腰,心中感叹,大明皇室之前出了个王爷科学家,将来会不会出现个公主科学家呢?很期待啊!
大明的藩王在人们心目中一直都是蛀虫一般的角色,然而这二百年来,倒是出现过几个科学人才,
首先是太祖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橚[sù],也是第一代周王,喜欢诗词和医药,在诗词方面,朱橚成就一般,但在医药方面,朱橚却成就惊人,后世李时珍的划时代巨著《本草纲目》,就有很多内容来自于朱橚的研究成果。
朱橚成就最突出的一本著作是《救荒本草》,如果说朱橚其他著作,更多是整理前人成就的话,那么《救荒本草》就开拓了新领域,共记述植物414种,其中近三分之二是以前的本草书中所没有记载过的。
还有一个王爷,名叫朱载堉,是朱元璋的九世孙,郑王一系的世子,亲爹死后为了作为世子的朱载堉本该继承王位,他却七疏让国,辞爵归里,潜心著书。
朱载堉最杰出的贡献就是创立了“新法密率”,即十二平均律,十二平均律是现在全世界音乐界应用最普遍的一种律制,西方把它作为“标准律制”。
朱载堉被誉为“钢琴理论的鼻祖“,中外学者尊崇他为“东方文艺复兴式的圣人“。
明朝的这两位王爷,在国内无人知晓,却被西方公认为世界级科学家,真是一种讽刺啊。
朱慈烺稍作休息,一名锦衣卫悄然而来,将吏部大堂的事仔细的汇报了一遍。
朱慈烺听着锦衣卫的诉说,不禁眉头大皱,文官这种摆资历、求关照抱团的作风已有上百年,科举势力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排定秩序,形成具有强大力量的文官集团。
朱慈烺深刻意识到,想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光是改革科举考君子六艺是远远不够的,需要从根本上从解决这个问题。
“教育改革迫在眉睫,该花钱还得花钱啊!”
朱慈烺感叹一声,继续埋头写着文案,对江南官员职位进行最后的调整。
经过确认,户部尚书由应天巡抚张国维担任,掌管江南数省的田地、户籍、俸饷诸事。
朱慈烺将税收权限从户部单独拿出成立税务部,总管江南各省全部税收,包括军屯和民屯的粮食收存,所有税收只能由税务部收取,由程国祥任税务部尚书。
在以往,除了户部能收税,工部和兵部都有收税权,名义上叫“竹木抽分”,到了地方上收税的部门更是多到无法想象,连武将都能找个由头收税,这一茬一茬的收税,寻常百姓谁能扛得住?
吏部尚书由杨廷麟担任,负责江南各省官员三年一度的京察考功,原本南京吏部的京察制度是六年一考,北京吏部无权干涉。
朱慈烺将京察改为三年一次,并实行考成法和末尾淘汰制,考核工作实效,提高官员办事效率。
刑部尚书由原军法部顾威担任,负责南京诸司、公侯伯府、天武军等各军的刑名。
兵部改称军机部,除了原本的孙应元、黄得功、周遇吉、杨御蕃四人,朱慈烺又将曹变蛟、高邦、李少游三人加了进去,形成制衡。
礼部尚书依然由朱继柞担任,掌管礼乐、宗教、民族及外交之政,原詹事府少詹事杨士聪任正三品礼部左侍郎。
朱继柞居官清正,秉笔直书,历史上的名声极好,这位置非他莫属了。
工部尚书的人选也没动,还是熊明遇,朱慈烺命他在江南数省建造学校万余座,明年开春前必须完工。
朱慈烺将学校一块从礼部单独拿出,成立教化部,由李岩任尚书,冒襄和黄宗羲任主事辅助。
冒襄和黄宗羲都上岸了,冒襄识相灵活,还有才能,黄宗羲的教育思想比较先进,而且他们都是复社成员。
复社在江南的影响力极大,历史上抗清报国的人才也不少,朱慈烺任用他们二人,变相的拉拢复社年轻骨干,让其不闹事,发挥各自的才能,也是为了分化复社。
朱慈烺将聚贤楼招募的士人经过筛选移到翰林院,充当内阁顾问;将皇明军校迁到了南京,仍隶属军机部。
都察院左都御史由李邦华担任,主管官员的法纪监督,配合吏部的京察和考成法,其他所有职能全部收回。
南京守备和镇守太监一职没有变动,继续由魏国公和韩赞周担任,由于南京兵部变成了军机部,他们二人早已被架空了,除了能指挥得动南京京营这万把人,江南各地的驻军已跟他们没关系了。
朱慈烺任命邱致中为凤阳镇守太监,镇守太监所有权利全部收回,只负责掌管江北的军工厂和铁厂。
因史可法岳父去世,回家守制,漕运总督一职由抚宁侯朱国弼接任,朱慈烺暂时没有动他,任命朱大典为南直隶巡抚,顺道监督漕运。
原来的军屯部由赵景麟主管,负责操练各地屯田兵,军屯部的人不能入军机部,这是朱慈烺定下的规矩,避免练兵权和调兵权重合。
后勤部由太监卢九德主管,卢九德作为勇卫营的老人,多次随军作战,又深知兵法韬略,掌管后勤问题不大。
所有涉及到军队的部门,没有一个文官担任一把手,全由武将掌管,朱慈烺也不打算将来在军机部安插文人,准备来个文武分治。
对外作战,皇帝和内阁决定打不打,指定了作战任务后,至于怎么打,是军机部一众将军和参谋需要商量的事,文臣不得干预。
以文治国,以武安邦,术业有专攻,文武两班只需对皇帝负责即可,避免重蹈戚继光的悲剧,一代名将被文官的党争拖下水。
朱慈烺宁愿在自己百年后,大明的武将集团坐大,走对外扩张道路,也不愿文官一味的守成,不思进取。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他一天没死,下面的人就翻不了什么大浪,未来大明具体如何平衡文武还需要时间来验证,慢慢的改进。
最后,朱慈烺对军队进行再次扩编,目前南直隶和湖广两省共有屯田兵近二十万,这些屯田兵从两三年前就分田操练,如今已经有了规模,火器配备率达到五成。
朱慈烺经过深思熟虑后,将十万天武军和二十万屯田兵划分为七大军,分别为天武军、龙武军、神武军、靖武军、定武军、安武军、天雄军。
天武军:朱慈烺的嫡系部队,都是身经百战的精锐,装备着最精良的武器,如今是大明乃至整个东亚最为精锐的部队,没有之一,由孙应元统领,驻守南直隶。
龙武军:完全由骑兵组成的机动力量,右天武军三万骑兵独立成军,与八旗军多次血战,用鲜血向所有人证明他们的强悍,由曹变蛟统领。
神武军:由天武军重炮旅独立成军,是大明顶尖科技的结晶,拥有红夷大炮上千门,国之重器。
靖武军:人马五万,由黄得功在湖广操练的人马组成,调驻浙江,镇压反抗新政的地主、士绅。
定武军:人马五万,由周遇吉统帅,接黄得功的班,驻守湖广。
安武军:人马五万,由杨御蕃统帅的两万安武军扩编,调驻江西。
天雄军:人马五万,由卢象升的天雄军余部扩编,现任统帅卢象坤,调驻两广。
七大军在募兵、操练、军令等方面,皆按照天武军的军制模式进行整编。
十月中旬,七大军完成整编,朱慈烺正式向江南各省下达政令:废除人头税,废除官员、地主免税的特权,全面清查各省隐田,实行摊丁入亩、官绅一体纳粮新政。
人头税也叫丁银,就是一家有多少人就收多少税,而不是看你家中有多少地才收多少税,这样导致了少地、无地、无收入的百姓困苦不堪,士绅地主们却很滋润。
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以人为对象征收丁税,地方各省州县,查清各处地亩多少,按亩均摊税赋。
摊丁入亩之前必须要废除官员和地主免税的特权,否则还是无法从大户那收上来银子。
同时朱慈烺放松对户籍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迁徙,出卖劳动力;
说白了,朱慈烺就是抢了雍正的生意,这些政策虽然不是最好的,也有不少弊端,但用在此时却是最恰当不过的,历史也证明了这一点。
政令下达后,朱慈烺严令各部人马,只要有公然抗拒新政,反对摊丁入亩的,一律杀杀杀!杀完了再抄家!
https://www.biqivge.cc/book/55057/49060584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iqivge.cc。笔趣阁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ivge.cc